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脏切除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总结2002年至2005年山西省肿瘤医院联合肝叶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16例临床资料。结果 联合肝尾叶切除2例,联合左半肝切除2例,联合左半肝、尾叶切除3例,联合右半肝切除6例,联合左半肝、部分右前叶、尾叶切除1例,联合右半肝、尾叶切除2例。随访率75 %。随访12 ~ 36个月,1、2、3年生存情况分别为8例(8/12)、5例(5/12)和3例(3/12),最长者现已无瘤生存4年。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应积极手术切除治疗,对无明显手术禁忌证的患者行肿瘤切除联合肝叶切除的扩大根治术可延长患者存活期。  相似文献   

2.
肝管癌(附30例报告)杨德同副教授南京铁道医学院附院外科(210009)肝管癌(或称肝门部胆管癌)是指原发于左右肝管、汇合部及总肝管的恶性肿瘤,因其解剖学关系,诊治困难,疗效甚差,患者往往在短期内因梗阻性黄疸致肝功衰竭而死亡。我科自1985年5月至1...  相似文献   

3.
胆管支架联合3D—CRT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胆管支架置入术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肝门部晚期胆管癌行金属支架置入联合3D—CRT治疗(治疗组),分析肿瘤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并与同期16例单纯支架治疗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胆红素均逐渐下降,治疗组获得了60.0%的肿瘤局部缓解率,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对照组为7.5个月,两组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胆道支架置入联合3D—CRT明显提高了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生存率,是晚期肝门部胆管癌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扩大肝切除对Bismuth-Corlette Ⅲ、Ⅳ型肝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 月至2015年5 月61例Bismuth-Corlette 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扩大肝切除组行半肝及以上肝切除和(或)联合尾状叶切除术22例;局限肝切除组行肝门区不规则肝切除术39例。结果:扩大肝切除组患者相比局限肝切除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扩大肝切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局限肝切除组患者;扩大肝切除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局限肝切除组有2 例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扩大肝切除组R 0 切除21例,R 0 切除率为95.5%(21/ 22),局限肝切除组R 0 切除20例,R 0 切除率为51.3%(20/ 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扩大肝切除组1、3、5 年生存率分别是77.27% 、36.36% 、13.64% ;局限肝切除组1、3、5 年生存率分别是69.23% 、20.51% 、1.6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Bismuth-Corlette 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扩大肝切除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R 0 切除率和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老年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的病理、生理及其病变的解剖特点.手术切除率极低,而以各种引流术辅以术后放化疗为主。本研究探讨老年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1月到2005年12月共收治的28例老年人(≥60岁)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共3例行胆管癌切除,术后两例存活超过3年,手术探查3例.存活时间1~2个月,其余22例均行胆道内或外引流,辅以放疗,存活时间在5个月到48个月,平均13.2个月。结论:外科手术仍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有效治疗手段。对无法切除者,行各种引流手术,辅以放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OXC8在人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9例肝门部胆管癌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HOXC8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HOXC8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7.1% vs 42.9%,P<0.001)。HOXC8表达与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HOXC8阳性表达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总生存期明显较HOXC8阴性表达患者差(12个月 vs 46个月,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OXC8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39)。 结论 HOXC8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有关,可能作为判断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Connexin43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nnexin43蛋白在49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肝门部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的关系。结果 Connexin43蛋白在49例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7.1%(28/49),而在癌旁黏膜组织中不表达或微弱表达。Connexin43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术式和神经侵犯无关,而与TNM分期、组织分化和肿瘤大小相关。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Connexin43阳性表达者的中位DFS和OS分别为11.5个月和20.7个月,阴性者分别为21.4个月和38.4个月,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onnexin43蛋白表达是预测肝门部胆管癌复发和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 Connexin43蛋白与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判断胆管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肝门部癌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肝门部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PTCD,胆红素下降后行3D-CRT。结果 26例患者均引流成功,术后胆红素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行3D-CRT后总有效率73.08%,中位生存期14.5个月。全组无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PTCD联合3D-CRT治疗肝门部癌伴梗阻性黄疸近期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肝门胆管癌手术切除2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门胆管癌,70年代以前大多数病例难以切除,视为手术禁区。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早期病例诊断率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率也提高至60%左右。从1988~1996年共施行肝门胆管癌手术切除26例取得较好效果。Ⅰ型(肝总管癌)10例,Ⅱ型(肝管汇合部癌)7例,Ⅲ型(左肝管及肝总管癌)4例,Ⅳ型(右肝管及肝总管癌)3例,Ⅴ型(左、右肝管和肝总管癌)2例。手术方法为单纯肝门胆管癌切除,肝门胆管及半肝切除,肝中央部切除,扩大半肝切除后与空肠行Roux-en-Y吻合术。作者对手术切除方法,禁忌证,治疗效果等进行了详细讨论。所有病例均行胆管或肝断面与空肠吻合术,术后并发症少,再次手术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与治疗(附5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4年12月10年手术治疗的58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手术切除中22例(37.9%)行根治性切除,26例(44.8%)行非根治性切除,10例行胆管外引流术。无手术死亡。58例中30例获随访,随访率为51.7%。其中11例现仍存活,根治性切除者存活10例,非根治性切除者存活1例,胆管外引流术者无存活,3组生存率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生存时间最短为28天,最长已生存达5年7个月。结论手术切除,特别是根治性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局部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后放疗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及评价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术后放疗的结果。方法 对接受根治术的肝门部胆管癌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的47例进行分组研究,其中28例接受术后放疗(S+RT组),19例未进行术后放疗(S组)。S+RT组放疗采用6、15MVX线外照射,靶区剂量45~62Gy,中位剂量52Gy。术后中位随访期30个月(4~113个月)。结果 全组5年生存率为28%,中位生存期19.6个月。S+RT组5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S组,分别为34%、29个月和14%、10个月(P=0.015)。并发症发生率S组与S+RT组分别为11%和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治术结合放疗可明显延长切缘阳性患者的生存期,早、晚期放射反应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动脉变异在肝门淋巴结廓清中的识别与预防损伤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 月至2014年7 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62例肝门淋巴结廓清中12例肝动脉变异患者术中处理情况。结果:12例肝动脉变异类型分为:MichelsⅢ型3 例(25.0%),MichelsⅥ型2 例(16.7%),MichelsⅨ型1 例(8.3%),Hiatt6 型1 例(8.3%),肝右动脉与肝总管空间位置变异2 例(16.7%),肝左右动脉共同起源于肝总动脉2 例(16.7%),以及肝右动脉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1 例(8.3%)。 12例患者无肝动脉损伤;2 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1 例胰漏,另1 例切口感染;无术后出血、胆漏及肝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整体恢复良好。结论:在熟知各种肝动脉解剖变异类型的前提下,术前完善的影像学检查与评估,加以术中谨慎且精细的操作,将使肝动脉损伤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肝管汇合变异在肝门胆管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3月本院就诊的肝门胆管癌(或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显影(MRCP)检查,发现存在左、右肝管汇合方式变异患者24例,其中16例评价有潜在手术切除可能的患者行手术探查,对该1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术前MRCP检查发现的肝管汇合变异均经手术证实,MRCP诊断肝管汇合方式变异的准确性为100%;16例患者中右后叶支直接汇入左肝管7例(43.8%),呈“三叉戟”状5例(31.3%),右后叶支直接汇入肝总管2例(12.5%),右前叶支直接汇入左肝管2例(12.5%);手术切除9例(56.3%)。其中R0切除5例(31.3%),R1切除3例(18.8%),R2切除1例(6.3%);术后发生并发症2侧.1例患者死于术后胆漏,结论:肝门胆管癌患者中肝管汇合变异较常见,术前MRCP检查能较;隹确的发现这种变异;有些肝管汇合变异是对手术有利的,通过合理的手术入路,利用这些变异,能提高部分患者、尤其是Ⅲ和Ⅳ型等高位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并有利于选择合适的胆肠吻合方式及避免术中胆道误损伤,提高手术切除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汝福  邹声泉  李志花 《癌症》2000,19(4):350-352
目的:检测肝门部胆管癌新鲜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表达,探讨其与肝门部胆管癌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对26例术前未作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12例正常胆管组织的mdr-1 mRNA表达进行了检测,并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病理类型、部位、浸润转移作对比研究。结果:26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mdr-1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65.4%(17/26),正常胆管  相似文献   

15.
肝门部胆管癌由于其特殊的解剖部位易侵犯肝门区重要血管和肝实质,手术难度大,术前诊断并分型在临床上至关重要,目前对肿瘤多采用TNM分期,但不能完全反映本病的病程和预后。我们自lop年1月至1997年12月用B超和彩色多普勒对4O例肝门部胆管癌作了观察分析并与普外科医师一起探讨采取TVM分型对肝门部胆管癌治疗方式选择的意义。资料与方法所用仪器为ATL一超9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和ATL一超4,EuB-40型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35MHz,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前常规准备和常规体位。病人年龄24-76岁,男ZI例,女19例,全部病例均表现为进行…  相似文献   

16.
肝门部胆管瘤由于病变部位高,梗阻程度严重,位置特殊,手术难以切除。我科从1994年5月以来,对不能手术切除和切除术后有残留的肝门部胆管癌,采用高剂量率(HDR)Ir-192经T型或U型胆汁引流管置施源管进行腔内照射,1例辅以外照射,共治疗6例,取得了明显的治疗作用,并结合有关文献,对肝门部胆管瘤的放疗剂量、疗效、并发症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1994年5月以来我科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瘤6例,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38—64岁,中位年龄57岁。姑息切除术后5例,手术不能切除1例,胆汁引流法:T型管4例,U型管2例。术中发现肝…  相似文献   

17.
余璠  鲁正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8):390-394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8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前未行三维可视化重建(n=20),观察组术前行三维可视化重建(n=18)。分析两组术前诊断结果与术中实际情况的相符程度,并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  结果  在肿瘤纵向和门静脉、肝动脉垂直方向侵犯评估中,观察组和对照组都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二者无显著性差异。而在肝门部解剖分型上,观察组中所有患者分型与术中实际吻合,吻合率高于对照组(100% vs. 70%,P<0.05),同时对肝体积的预估和实测更加精确(r=0.986,P<0.001)。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减少(P<0.05),R0切除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能精准完成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的手术标准,选择57例有潜在手术切除可能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进行MRCP影像学评估, 并与手术和病理对比。结果 MRCP术前定性准确率为100 %,分型准确性为93 %(53/57);肝管汇合部变异8例,变异率26.7 %,有些变异对手术有利;左、右肝管增长,其中以左肝管尤其明显,这对胆肠吻合口的选择有利;术前MRCP检查显示,胆管癌病变上缘至胆管二级分支之间胆管长度>0.5 cm或存在胆道变异的部分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率及根治率均明显提高,与其他3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RCP可对肝门部胆管癌进行较准确的术前定性和分型;术前MRCP显示肝内二级胆管支及肝管汇合部变异对制定肝门部胆管癌,尤其是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提高切除率和根治率,而且有利于选择合适的胆肠吻合方式,可避免术中胆道误损伤。  相似文献   

19.
肝门部胆管癌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分型、不同手术方法及随诊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按Bismuth—Corlette分型法,Ⅰ型7例,Ⅱ型18例,Ⅲa型22例,Ⅲb型12例,Ⅳ型20例,不能分型5例。32例(38.1%)确诊前曾有胆囊结石和(或)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史,或同时合并有胆石症。B超、CT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的确诊率分别为71.4%、84.0%和91.4%。84例唐苦中,根治性切除24例,姑息性切除14例,胆道引流30例;未手术16例。总手术率为81.0%(68/84)根治性切除率为28.6%(24/84)。根治性切除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8%(17/24)、50.0%(12/24)和20.8%(5/24),其中3例生存时间超过5年。姑息性切除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0.0%(7/14)、21.4%(3/14)和0,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引流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0.0%(6/30)、10.0%(3/30)和0,非手术患者平均存活4.3个月,无一例超过1年。结论胆石症可能是肝门部胆管癌的重要诱因;提高手术切除率是改善肝门部胆管癌预后的惟一有效方法,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髂化、肝部分切除可提高根治性切除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胆汁引流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肝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 对伴有阻塞性黄疸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及手术不能根治的肝门胆管癌者21例,经胆汁引流后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通过临床症状、影象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来评价疗效。结果 经胆汁内外引流1~3周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食欲增加,局部病变再配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3个月有效率为76.2 %(16/21),6个月有效率为71.4 %(15/21),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结论 对伴有阻塞性黄疸的肝门胆管癌患者,经皮肝穿胆汁引流后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安全、无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