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实验以心电图为指标,观察在实验性心律及心率失常情况下,针刺家兔“内关”穴对心律及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内关”穴对失常的心律及心率能使其很快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以乌头碱造成家兔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针刺“内关”穴观察对心律失常恢复时间的影响。在肯定针刺“内关”疗效的基础上用 EDTA 溶液络合掉心包经曲泽穴处的 Ca~(2+),观察对针刺“内关”治疗心律失常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络合掉“曲泽”穴处的 Ca~(2+)后,针刺“内关”治疗家兔实验性心律失常的效应不复存在。提示 Ca~(2+)可能是针效产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Ca~(2+)可能参与了经络活动。  相似文献   

3.
中枢肾上腺素能系统在“内关”与心脏相关联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上观察侧脑室微量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肌缺血的影响以及侧脑室注射酚妥拉明和心得安对电针“内关”心脏效应的影响。结果 :去甲肾上腺素使心肌缺血恢复变慢 ,电针“内关”则能加快心肌缺血的恢复 ;酚妥拉明阻断电针“内关”的效应 ,而心得安不对抗电针的效应。提示中枢肾上腺素能系统参与电针“内关”的心脏效应 ,电针“内关”可能通过兴奋α受体、抑制β受体兴奋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在 67只豚鼠过敏性休克模型上 ,观察不同强度或频率电针“内关”穴对过敏性休克豚鼠低血压反应的影响 ,并用放免法测定下丘脑、垂体前后叶催产素 (OT)的含量 ,试图初步探讨电针“内关”穴抗过敏性休克的作用机理。结果提示 ,电针“内关”穴有明显而快速的抗过敏性休克的作用。电针频率相同时 ,高强度电针“内关”穴的升压效应比低强度的好 ;电针强度不变时 ,高频电针“内关”穴的抗过敏性休克作用显著优于低频者。电针“内关”穴抗过敏性休克的作用均有OT介导。高强度电针时OT似乎是通过促进垂体前叶ACTH等激素释放实现的 ;而高频电针的升压效应可能是促进了下丘脑OT的释放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刺激内关穴和尺泽穴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T波、S-T段的影响。方法取两只实验用健康家兔随机分为针刺内关组和针刺尺泽组,经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制作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通过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分别观察、记录电针刺激内关穴和尺泽穴后的家兔心电图T波、S-T段变化,并比较两组实验数据。结果针刺内关组心电图T波、S-T段改善明显,其疗效明显优于针刺尺泽组。  相似文献   

6.
电针对下丘脑后区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实验用成年杂种家兔,观察了电针“内关”、“足三里”和尾部非穴点对下丘脑后区(PHA)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1.电针“内关”后,31个PHA神经元被兴奋者16个(51.6%),被抑制者10个(32.3%),这两种效应具有很好的重复性,有5个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和分子原位杂交方法,观察电针针刺双侧“大陵”、“内关”、“郄门”穴后,缺血心肌VEGF及VEGFmRNA的表达,探讨针刺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及心包经穴与心脏相关联系的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大陵”组、电针“内关”组、电针“郄门”组并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分子原位杂交方法,观察电针针刺双侧“大陵”、“内关”、“郄门”穴后,缺血心肌VEGF及VEGFmR-NA的表达。结果:电针“大陵”组和电针“内关”组的VEGF及VEGF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增多。电针“郄门”组虽然也有表达但与模型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大陵”,“内关”穴能诱导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肌细胞VEGF的表达,有助于促进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合成,促进血管舒张,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说明了针刺对心肌多靶点、多环节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8.
电针“内关”穴抗主动脉神经的降压作用的动物实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汉先  关新民 《针刺研究》1999,24(4):291-293
记录兔(n=12)左颈总动脉血压,观察电针双“内关”穴、右主动脉神经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及相互关系。结果提示二者对血压均有调节作用,电针“内关”穴可对抗主动脉神经引起的降压作用,为“内关”穴调节血压的中枢机制提供了动物实验依据。由于实验操作简便、重复性强,可供实验针灸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Hu L  He L  Cai RL  Long DH  Wu ZJ 《针刺研究》2010,35(5):363-367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单穴与原络配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的影响,为临床选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从健康家兔中选择8只作为正常组,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神门"组、"内关"组、配穴组,每组8只。"神门"组电针"神门","内关"组电针"内关",配穴组电针"神门""支正"。观察电针治疗后各组家兔心功能变化、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心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含量。结果:"内关"组、"神门"组、配穴组的室内压上升段最大变化率、室内压下降段最大变化率、LDH、CK-MB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电针"神门"配"支正"穴的改善作用优于"内关"及"神门"穴,而"内关"又优于"神门"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电针原络配穴及不同单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的心功能及心肌酶含量的影响存在相对特异性,原络配穴对心脏的调整作用优于单个穴位。  相似文献   

10.
<正> 诱发心包经感传或针刺心包经“内关”穴对心血管疾患有一定疗效,对失血性休克的状态有所改善,可使血压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平稳,这早已为临床治疗所证实,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1)电针刺激“内关”穴和对照“足三里”穴;(2)静脉推注心得安后,针刺“内关”穴;(3)模仿经络感传阻滞法在“内关”穴上方施加一定压强的机械压迫并针刺“内关”穴;(4)切断两侧臂丛神经针刺“内关”穴等对血压的影响及其传出传入途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经穴与脏腑相关。针刺心包经某些经穴治疗冠心病,不仅可缓解临床症状,而且能改善患者左心功能,动物实验也证明电针可促进实验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恢复。这种针刺效应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本文应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技术,旨在探讨家兔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同一神经元能否既接受电针“内关”的信息,又接受心肌缺血的信息,电针能否调制因心肌缺血引起的PO-AH神经元电活动的改变,进一步分析PO-AH在“内关”-心脏相关联系中的作用。结果如下: 1.在34只家兔上共记录了81例PO-AH神经元。在其中25例神经元上观察了电针“内关”的效应,结果显示电针后呈增频效应者9例,减少者15例,变化不显著者仅1例。 2.心肌缺血可影响PO-AH某些神经元的自发放电。31例神经元呈激活效应者12例,抑制者8例,11例变化不显著。 3.电针“内关”穴区可调制大部分PO-AH神经元因心肌缺血引起的反应。25例神经元因心肌缺血产生增频效应的8例神经元中,电针后有6例可立即减少,2例仍增加;心肌缺血产生减频效应的11例神经元中,电针后有6例立即增频,5例仍继续减少。这个实验结果提示PO-AH是“内关”-心脏相关联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赋予经穴-脏腑相关理论以新的实验佐证。  相似文献   

12.
针刺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观察表明,针刺内关等穴,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有一定的疗效。近年来,也观察到,针刺内关穴有促进实验性心肌梗塞,心肌损伤恢复的作用。但有关其他经穴对心肌梗塞影响的实验研究报道较少。本实验比较了针刺内关等不同经穴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探讨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位作用的相对特异性。方法实验动物用杂种家兔54只(雄性30只,雌性24只),体重2~3公斤,随机分为四组:内关穴组,家兔15只;足三里穴组,家兔13  相似文献   

13.
韩舰华 《针刺研究》1998,23(4):278-280
实验是在观察了正常家兔和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血清胆固醇昼夜变异的基础上,对比观察不同时辰电针“足三里”在降低血清胆固醇方面的疗效,以探讨时间因素与电针效应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①正常家兔血清胆固醇水平呈昼夜节律变化,峰谷值时相分别为亥时和午时。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血清胆固醇昼夜节律消失。②电针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足三里”对血清胆固醇的降低,亥时电针疗效优于午时。  相似文献   

14.
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中ET、NO和CGR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电针双侧“内关 间使”穴对急性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中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含量的影响 ,探讨针刺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及心包经穴与心脏相关联系的机制。方法 :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 ,血浆中的ET和CGRP含量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 ,NO含量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结果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中ET含量明显降低 ,NO含量显著升高 ;电针“内关 间使”穴后血浆ET含量显著升高 ,NO含量显著下降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及电针“内关 间使”穴对血浆CGRP含量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ET和NO可能参与电针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以及心包经穴与心脏相关联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观察针刺“内关”穴对机体处于低血压和高血压不同机能状态下产生的作用,并对“内关”产生针效途径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电针“内关”可使体克兔的血压升高,高血压兔的血压下降;静脉注射阿托品,“内关”穴仍有降压作用.静脉注射心得安,“内关”穴的升压作用被阻断,二者提示电针“内关”穴似产生了交感样作用,这可能与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实验用健康家兔55只,把玻璃微电极插入丘脑腹后外侧核(VPL)引导单位放电,用同心园电极刺激体感Ⅰ区(SⅠ区),普通电极刺激腓神经,电针两侧“内关”透“外关”穴。分别观察对放电单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电针对家兔急性缺血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影响及机理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实验用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家兔急性心肌缺血,观察电针“内关”穴对急性缺血心肌电活动等的影响。结果发现:①急性缺血心肌细胞RP、APA及Vmax均明显降低,APD延长,电针“内关”对这种电变化有抑制作用。在延髓腹外侧区贴敷纳络酮后,电针效应明显减弱。②急性心肌缺血时,血浆、心肌和延髓组织中的cAMP、cAMP/cGMP比值增加,电针“内关”可减弱这种变化。结果表明:电针“内关”对急性缺血心肌的电活动稳定性有保护作用,其作用途径与激活延髓腹外侧区阿片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8.
针刺“足三里”对家兔胃运动胃电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实验方法观察了针刺对家兔胃运动和胃电的影响,结果表明手针和电针“足三里”穴对清醒家兔胃运动和胃电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该抑制效应与外周和中枢的肾上腺素能神经及儿茶酚胺等递质有关,还可能有脑啡肽能神经和阿片受体参与。实验还提示在抑制胃运动方面,“足三里”穴没有明显的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可能是电针“内关”促使家兔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恢复的中枢环节之一。刺激该区可增强电针效应,电解损毁该区又可消除这一效应,因此,PO-AH在“内关”-心脏相关联系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记录家兔PO-AH神经元放电及其对躯体性刺激的反应,观察电针的效应。结果如下: 1.本实验共记录了家兔80例PO-AH神经元自发放电。其放电频率多在1~20次/秒,其中以1~9次/秒者居多,放电类型可细分为六种,即单放、簇放、单放夹对、单放加簇、混合型与爆发型。对其中30例连续观察了40~60分钟,其放电频率波动在±20%,基本稳定。 2.电针“内关”可明显影响大多数PO-AH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其反应形式主要为增频型与减频型。 3.在25例PO-AH神经元上观察了触觉、压觉、痛刺激和电针“内关”穴区对同一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躯体刺激都可激活或抑制某些神经元的电活动,而以电针“内关”的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用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 . 5μ/kg) 造成家兔急性心肌缺血, 电针“内关”观察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肌、延髓、血浆中cAMP、cGMP及cAMP/cGMP含量的影响, 结果发现电针“内关”可抑制上述组织中cAMP的过度增加, 促使cAMP/cGMP接近正常值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