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胃肉瘤的诊断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吴烈成,曹金玉山西省肿瘤医院杨子华原发性胃肉瘤X线造影和纤维胃镜检查缺乏特征,多被误诊为胃癌或胃溃疡。本文收集我院近10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胃肉瘤,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例胃肉瘤(平滑肌肉瘤5例,淋巴肉瘤3例),男5例,女3例;年龄21~59岁,其中21~50岁6例;肿瘤位于胃体大弯者4例,位于胃体小弯者2例,位于胃窦部者2例。肿瘤主要向腔内生长者6例,向腔外生长者2例。临床症状及体征:上腹部疼痛6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食欲减退及消瘦4例,营养不良及贫血1例,体征上5例有上腹部压痛,1例上腹部可触及肿块。自出现症状至入院时间为2个月至16年。x线钡餐造影:4例显示胃部充盈缺损,3例伴有溃疡龛影,2例显示胃外占位压迫征,2例表现胃窦狭窄。术前8例均做了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误诊为胃癌5例、胃溃疡1例、胃良性瘤1例、胃外占位1例。纤维胃镜检查:术前6例做过胃镜检查,表现单发肿块且表面有糜烂出血者4例,可见结节状肿块且呈多发性表面有糜烂者1例。诊断正确1例,误诊5例,误诊疾病有胃癌4例,胃溃疡1例。讨论一、关于胃肉瘤的诊断:本病诊断相当困难,术前误诊原  相似文献   

2.
刘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289-290
目的提高对胃平滑肌肉瘤的认识。方法 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并对其X线钡餐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影像学上钡餐检查,胃体小弯侧可见不规则之充盈缺损,边缘不整齐,局部黏膜不规则。2例肿瘤位于胃内,向腔内生长,1例肿瘤腔内、腔外同时生长。结论胃平滑肌肉瘤在X线钡餐检查上有一定特点,对其表现可以提高认识,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胃肉瘤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玉玲  齐伯贞 《天津医药》1997,25(4):211-213
胃肉瘤少见,占胃肿瘤的2-3%。本文17例中胃淋巴瘤9例,平滑肌肉瘤7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临床表现以食欲不振,腹疼及消化道出血为主,与胃癌不易鉴别。深挖洞咬检可提高胃的阳性发现,超声胃镜有一定价值。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胃淋巴肉瘤对放敏感。  相似文献   

4.
胃平滑肌肿瘤1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总结11年间收治的胃平滑肌肿瘤17例。结果 平滑肌瘤7例,平滑肌肉瘤1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和腹痛。内镜、X线钡餐和B超术前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33.3%、46.9%、50.0%,三者联合检查阳性率70.0%。17例中胃楔形或部分切除9例,胃大部切除6例,胃次全切除1例,全胃切除1例。结论 内镜、X线钡餐和B超联合检查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率;胃平滑肌瘤首选胃楔形切除或部分切除,胃平滑肌肉瘤首选胃大部切除次全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肿瘤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年8月~2005年6月本院收治的胃平滑肌肿瘤6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胃平滑肌肿瘤肿块较大,大多位于胃底体区,胃平滑肌肉瘤多以出血、上腹痛、上腹包块为临床表现。胃镜、X线钡餐、CT检查有助于诊断。结论对考虑胃平滑肌肿瘤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术中积极进行快速冰冻切片,确定肿瘤性质,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GSMT)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7例胃平滑肌肿瘤(GSMT)临床诊断、治疗度随妨材料。结果 27例手术均痊愈出院。10例胃平滑肌瘤(LM)5年生存率为100%,17例胃平滑肌肉瘤(LS)5年生存率为68.3%。结论 胃平滑肌肿瘤(GSMT)术前误诊率较高,最后确诊多依靠术后病理,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胃平滑肌肿瘤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6-2001年间收治的胃平滑肌肿瘤25例的经验。结果 术前诊断率52%(13/25),手术切除率96%(24/25),术中发现平滑肌肉瘤并发溃疡、出血及与周围组织粘连、浸润75%(15/20),病死率8%(2/25)。结论 胃平滑肌肿瘤病变部位多位于胃体后壁,以腔内型多见。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当肿瘤为分叶状,长径>5cm,浸润性生长,肿瘤中心出血、坏死、较大溃疡形成应视其为恶性改变。诊断本病以X线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两者联合应用,手术切除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1例胃平滑肌肉瘤光镜及免疫组化观察李晋云,黎冠群胃恶性间叶组织肿瘤较恶性上皮性肿瘤(胃癌)远为少见,据有关资料报道只约占胃原发性恶性肿瘤的2%。现整理所见1例胃平滑肌肉瘤报告如下。患者男,74岁。反复黑便6月余就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体检:一般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罕见胃平滑肌瘤与胃腺瘤及胃平滑肌肉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胃平滑肌瘤、1例胃腺瘤、1例胃平滑肌肉瘤的影像资料分析。结果 4例病例都有其特征性影像表现。结论据综合的影像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对该病能进行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胃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的CT诊断山东蓬莱405医院CT室(265600)王宝华CT扫描以其独特的轴位断面图象与胃腔、胃壁及胃外邻近脏器的清晰显示,对有些胃疾患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自1992年以来,我们应用CT扫描共检出胃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2l例。现...  相似文献   

11.
刘景昌  刘洪涛  宫学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1):1482-1483,I0002
目的 探讨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GE HISPEED CT/I对8例胃肠道平滑肌肿瘤患者进行扫描,发现和确定病灶后进行增强扫描,观察分析其CT表现.结果 8例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4例胃部平滑肌肿瘤,4例肠道平滑肌肿瘤(十二指肠平滑肌瘤1例,结肠平滑肌瘤1例,空肠平滑肌瘤1例和空肠平滑肌肉瘤1例).平滑肌肿瘤CT表现:良性肿瘤大多呈圆形,肿瘤表现光滑、边界清楚、实质均匀、CT值40 Hu;增强扫描,肿瘤强化显著,肿瘤与周围分界清晰、周围无明显浸润,CT值一般为53 Hu.胃肠道平滑肌肉瘤体积较大,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块影,其内见有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如向外浸润和临近脏器粘连并肝脏转移,可形成肿块,无一例形状边界不规则.结论 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CT表现有其特异性,CT检查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苏平  姚成霖 《云南医药》2000,21(5):448-449
胃平滑肌肉瘤是少见的胃恶性肿瘤 ,作者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肌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其CT特征性表现。材料和方法  9例中男性 7例 ,女性 2例。年龄 36~ 70岁 ,平均 53 8岁 ,50岁以上 6例。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和腹部肿块 ,可伴胃纳减退和上消化道出血、消瘦。 9例均行CT和胃肠钡餐检查 ,其中 5例行胃镜检查 ,全部病例均行手术和病理证实。使用设备为SomatomARC和GESytec 30 0 0型CT机 ,层厚 10mm ,层间距 10mm。其中 9例中 7例增强扫描。结果  1.CT表现 :9例均见胃壁肿瘤 ,肿瘤最小约 3 0c…  相似文献   

13.
<正> 我们从1966年1月~1989年12月共收治胃肿瘤病人1569例,其中胃癌1526例,占97%。非上皮性肿瘤43例,占2.74%。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胃非上皮肿瘤43例中男20例,女23例,发病年龄最小24岁,最大64岁,其中胃淋巴肉瘤28,胃平滑肌瘤4例,胃平滑肌肉瘤5例,胃神经鞘瘤3例,胃神经纤维瘤、胃黄色纤维肉芽肿、胃骨髓外浆细胞瘤各1例。胃淋巴肉瘤和平滑肌肉瘤首发症状为贫血、呕血、黑便腹部不适、疼痛和呕吐。二、误诊情况:恶性非上皮性肿瘤多被误诊为胃癌。良性非上皮性肿瘤大部分术前不能做出明确诊断。而诊断为“胃内良性肿瘤”,个别病例认为是“胃外压性改变”。做过胃造影和胃镜的部分病例见附表。讨论胃肿瘤按其组织来源分为两类:一类是来源上皮组织的胃癌和来源于胃壁粘膜的腺瘤或息肉样腺瘤;另一类是来源于胃壁粘膜下间胚叶组织的非上  相似文献   

14.
颌骨肿瘤43例X线分析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陈益光,陈群林,陈正挺颌骨肿瘤并非罕见,本文总结我院1989~1995年经手术、病理证实,X线资料完整的43例颌骨肿瘤,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3~65岁,30岁以下25例(5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消化道平滑肌类肿瘤的X线钡餐造影特征和表现。方法选取23例消化道平滑肌类肿瘤患者进行X线钡餐造影检查,观察图像特征。结果 23例平滑肌类肿瘤患者经胃肠道钡餐检查后共发现有病灶者18例(78.26%),病灶位于胃体部者14例,胃底部者3例,胃窦部者1例。结论 X线钡餐是诊断消化道平滑肌类肿瘤最基本的首选方案,常被应用于病变部位以及纵向侵犯情况的表达,但对病灶处周边的浸润和转移情况无法很好地体现。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在小肠肉瘤类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春  郭亮  沈海林  胡春洪  张文  陈卫昌  康苏娅 《江苏医药》2006,32(7):664-665,F0005
目的 分析病理证实小肠肉瘤类肿瘤的多层螺旋CT资料,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36例均做CT平扫,32例增强CT扫描。结果 小肠平滑肌肉瘤6例,间质肉瘤11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瘤19例。CT扫描均确诊为原发性小肠肿瘤,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平滑肌肉瘤的主要CT表现为腔内或腔内外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间质肉瘤表现为腔外不规则肿块,肿块内有多灶性低密度坏死区或溃疡;淋巴瘤表现为肠壁增厚或肠腔内外息肉状肿块。结论 多层螺旋CT能清楚地显示小肠肉瘤类肿瘤的全貌以及病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是主要的定位诊断方法,对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对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78年10月~1991年5月共收治胃肠平滑肌肿瘤15例,皆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其中胃肠平滑肌瘤7例,平滑肌肉瘤6例,平滑肌母细胞瘤2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9例,男:女为1:1.5;年龄21~68岁,平均55.6岁。其中胃平滑肌瘤6例,胃平滑肌肉瘤4例,胃平滑母细胞瘤1例;小肠平滑肌肉瘤2例,平滑肌母细胞瘤1例;直肠平滑肌瘤1例。临床症状:上腹部和腹部  相似文献   

18.
孙瑞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30-131
目的:探讨胃肠平滑肌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3月~2010年3月胃平滑肌肿瘤患者30例,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肿瘤所在部位和肿瘤分类。本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胃平滑肌瘤24例患者中,行胃肿瘤楔形切除共15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9例。6例胃平滑肌肉瘤患者均未发现转移灶,其中1例与横结肠发生粘连,6例患者中2例患者行胃楔形切除,1例患者行近端胃部分切除,2例患者行远端胃部分切除,1例患者行远端胃部分切除联合横结肠切除。结果:24例胃平滑肌瘤患者手术治疗后随访,23例患者存活至随访结束,1例患者3年后复发,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确诊为平滑肌肉瘤,累计存活时间为3.8年。6例胃平滑肌肉瘤患者中,2例患者因腹腔出现广泛种植转移而死亡,术后存活时间1例为1.8年,1例为2.5年;2例患者3年后发生肝转移行肿物再切除,累计存活时间1例为3.7年,1例为3.5年;其余2例患者健存至随访结束。结论:胃肠平滑肌肿瘤患者要积极手术治疗,可采用胃镜活检或者术中冰冻切片确定肿瘤性质,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可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食管膈段腔外平滑肌肉瘤的X线征象及其误诊原因分析,探讨在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中对本病的术前确诊率。方法:3例患,均行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2例行上腹部CT扫描。结果:3例患,术前仅1例拟诊平滑肌肉瘤,1例误诊为食管下段贲门癌,1例误诊为食管下段憩室。结论:在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时,发现食管膈段旁,胃泡内软组织肿块和龛影时,应仔细观察肿块与胃底胃壁的关系,并考虑到本病的可能,CT检查对本病定性诊断优于胃肠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20.
胃良性肿瘤的X线诊断(附18例报告)石狮市医院侯国富胃良性肿瘤较少见,常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又因肿瘤体积小,容易漏诊。现将我们经X线纤维胃镜、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良性肿瘤18例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18例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21~63岁,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