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行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快速康复护理,观察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和再次返院率。结果全组患者随访3个月,无失访病例。两组患者均无再次返院病例,但观察组在并发症例数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FTS在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加快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及术后返院率,是切实、可行、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腔镜手术的患者168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FTS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TS模式应用于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抗生素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由于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的滥用以及阿片类药物带来的副作用,零阿片类药物麻醉(OFA)应运而生,在临床应用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OFA是一种通过结合非阿片类药物和/或技术以实现高质量全身麻醉的多模式麻醉。这种麻醉方式避免了在麻醉期间使用阿片类药物,从而避免相应的副作用,同时确保充分的镇痛效果和加速术后恢复。腔镜一开始是用于疾病的检查,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使通过更小的切口来实施手术成为可能,腔镜手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以阿片类药物危机以及副作用为出发点展开综述,阐述OFA的原理以及目前该麻醉策略在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复合麻醉在门诊妇产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和镇静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2011年在本院门诊妇产科手术室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病例202例,根据麻醉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实验组选择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复合麻醉。对照组为97例,实验组为105例。观察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麻醉效果、镇静效果、镇静时间,记录BP、HR、SpO2,监测BIS值,行OAA/S评分。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较麻醉效果、镇静时间、不良反应等差异不显著,而BIS值、OA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妇产科手术中采用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复合麻醉具有较好的镇静效果,镇静时间也相对降低,可以作为1种常用的安全有效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腔镜手术布局图在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腔镜手术制作手术布局图,并对使用前后3个月的腔镜手术术前准备时间和手术医生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使用手术布局图的使用效果.结果 使用腔镜手术布局图后医生对护士术前准备情况满意度从87%提高到96%,对环境舒适整洁的满意度从86%提高到97%,对专科手术配合的满意度从88%提高到96%,并且明显缩短了术前准备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84,4.27,3.30;t分别为3.14,6.57,2.58;P <0.05).结论 使用腔镜手术布局图能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务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38-140
探讨麻醉诱导期使用肺保护性通气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氧饱和度的影响。选取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6例进行研究,按照临床试验随机信封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期使用肺保护性通气(VT6ml/kg、RR16次/分、PEEP为5cm H~2O),每30min给予一次手法肺复张(手控通气,气道压力维持40cm H2O,持续30s);对照组采用全程通气模式均为VT 10ml/kg、RR10次/min。分别对插管前(T0)、形成气腹后(T1)、手术开始后30min时(T2)、手术开始后60min时(T3)、手术结束后(T4)5个时间点的气道峰压(P峰)、平均气道压P(P平均)、计算肺顺应性(CL),并分别在T0、T1、T3、清醒拔管后吸空气5min(T5)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及肺内分流率(Qs/Qt)。观察两组手术后的效果及术中氧饱和度的影响。两组手术均顺利,试验过程中患者心率、血压平稳,未出现特殊情况,且两组均未出现肺部损伤现象;与T0时比较,T1~T4时两组P峰和平均气道压(P平均)均明显升高,对照组P峰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T2时对照组P平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CL在气腹后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T3和T4时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PETCO2在气腹后明显升高,T2~T4时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OI随着时间延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拔管后两组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Qs/Qt随着手术进行呈上升趋势,与T0时比较,两组在T3时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明显大于观察组(P0.05);T5时均明显下降(P0.05)。与常规通气相比,对接受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保护性肺通气能明显改善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有利于保护肺功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纤维插管镜在麻醉及手术中的特殊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纤维窥镜在全麻插管及手术中的特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在麻醉诱导、手术操作过程中以及气管导管拔出阶段,应用Pentax FI-10P2光导纤维插管镜,为12例病人进行受压气道的导管导向、定位、病灶观察、手术评估及协助隔离单肺通气。结果:3例病人用纤维插管镜引导气管导管通过了受压变形的气管段,术中通气管理满意。3例以纤维插管镜观察指引肿瘤切除手术范围,术后残端病理结果与术中判断一致。4例肺气肿病人进行了双腔气管导管定位并间断用纤维插管镜吸出肺内残余气体。结论:纤维插管镜在麻醉及手术中可用于导管导向、定位、病灶观察、手术评估及协助隔离单肺通气,术毕拔管时还可用于观察气管、支气管是否存在塌陷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病人120例,全部给予静脉丙泊酚全身麻醉,观察全麻的起效时间,维持、苏醒时间、心血管和血氧变化、宫口的松驰情况及丙泊酚的副作用。结果:丙泊酚静脉麻醉起效迅速,维持麻醉、苏醒时间适当,苏醒快,心血管反应尚可耐受,血氧无明显变化,宫口松驰良好,副作用很少,结论;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麻醉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且便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麻醉选择与手术体位对妇科腔镜手术的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8月腹腔镜手术220例,宫腔镜手术200例,手术中采用适合手术的体位及麻醉。结果均能顺利完成手术,避免因麻醉及体位不当而造成的相关并发症。结论适当手术体位的设置及适合的麻醉选择,不仅有利于手术的操作又能确保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预充氧对减少吸痰导致组织缺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1  
为研究预充氧对吸痰导致组织缺氧的影响,在非预充氧和预充氧条件下,观察14 例危重患者吸痰前、吸痰结束时、吸痰后5 分钟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的变化。结果:与吸痰前相比,非预充氧组吸痰结束时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均显著降低( P<0.05),吸痰结束后5 分钟,SvO2 仍未恢复正常。如给予预充氧,吸痰结束时无低氧血症,组织缺氧较轻,虽然PaO2 、SaO2 、PvO2 、SvO2 亦低于吸痰前水平,但明显高于非预充氧组吸痰结束时的水平。吸痰结束后5 分钟,组织缺氧完全纠正。结论:预充氧可以预防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与单纯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优选无痛人流最佳药物组合。方法:选择80例自愿选择无痛人流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组(A组,n=40)及丙泊酚组(B组,n=40),常规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观察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术毕苏醒时间、体动次数、药物总量情况。结果: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组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镇痛效果优于单纯丙泊酚组。结论: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异丙酚加曲吗多静脉麻醉在危重病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先用异丙酚1-2mg/kg加曲吗多2mg/kg静脉推注,病人入睡后,按异丙酚4-6mg·kg-1·h-1的滴速维持麻醉。结果:28例重症病人进行了纤维气管支镜检查和治疗,全部置管顺利,无喉痉挛,自主呼吸良好,血压心率平稳。停麻醉药后5min内苏醒。结论:异丙酚加曲吗多静脉麻醉用于危重病人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其作用快、效果好、半衰期短、苏醒后无兴奋现象。  相似文献   

14.
60s深呼吸8次法与传统吸氧去氮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全麻插管诱导前60s深呼吸8次法与传统吸氧去氮法进行比较。方法:2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吸氧去氮组(3MIN组)与60s深呼吸8次组(8DB组),入手术室后在呼吸空气情况下采集动脉血气标本测定血气分析,并记录SpO2值。3MIN组采用完全密闭面罩,氧流量10L,麻醉机活瓣旋开以15次/min频率自然呼吸3min。8DB组在相同条件下在60s内深呼吸8次。吸氧结束时记录SpO2和动脉血的血气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快诱导插管,插管后在无呼吸状态下保持气管导管开放,记录各例患者SpO2降至97%、95%,93%的时间,在SpO2降至93%时采集动脉血标本测定血气分析。结果:3MIN组患者SpO2降至97%、95%、93%各时点的时间均与8DB组相近(P〉0.05);3MIN组吸氧后PaO2与8DB组相近(P〉0.05),SpO2降至93%时两组PaO2相近(P〉0.05);3MIN组吸氧后PaCO2降低值与8DB组相近(P〉0.05),PaO2降至93%时3MIN组PaCO2与8DB组相近(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的给氧方法中,60s深呼吸8次法与传统吸氧去氮法比较有相同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吸氧去氮方法对全麻诱导期无通气期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45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吸氧去氮组(3MIN组)、30 s深呼吸4次组(4DB组)与60 s深呼吸8次组(8DB组)。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后在呼吸空气情况下采集动脉血气标本测定血气分析,并记录SpO2值,吸氧结束时记录SpO2和动脉血的血气分析。记录各例患者SpO2降至97%、95%、93%的时间,在SpO2降至93%时采集动脉血标本测定血气分析。结果:三组SpO2降至97%、95%、93%各时点的时间,3MIN组患者与8DB组相近(P〉0.05),而均明显长于4DB组(P〈0.05);吸氧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三组相近,但在SpO2降至93%时点,3MIN组与8DB组的PaCO2值均明显高于4DB组(P〈0.05);吸氧后PaO2值3MIN组与8DB组相近(P〉0.05),而均明显高于4DB组(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的给氧方法中,60 s深呼吸8次法、传统吸氧去氮法的吸氧去氮效果明显优于30 s深呼吸4次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前采用预吸氧辅以术中放置鼻咽通气管,对行无痛宫腔镜术肥胖患者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在该院行无痛宫腔镜检查的90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导管吸氧方法,实验组采用术前3~5min面罩预吸氧,术中放置鼻咽通气管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不同时间点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低氧血症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检查前、中、后Sp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术中舌后坠、低氧血症、呼吸暂停、苏醒延迟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肥胖患者行无痛宫腔镜术前采用面罩预吸氧3~5min,可有效提高机体氧储备能力,放置鼻咽通气管可维持呼吸道通畅,降低发生低氧血症的风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郑浩  王荣  余健 《临床医学》2015,(1):13-15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作用。方法将60例ASA分级Ⅰ~Ⅱ级初次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丙泊酚组(P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PF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组(PD组),每组20例。PF组和PD组分别注射芬太尼1μg/kg和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观察各组诱导和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记录术中呼吸循环参数变化、体动反应及不良反应。结果 P组的术中丙泊酚用量及苏醒时间明显高于PD组和PF组,PD组舌后坠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少于P组和PF组,P组躁动发生率及PF组呼吸抑制率明显高于PD组,PD组睫毛消失时和给药后2 min Sp O2显著高于PF组。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术中体动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防治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最佳镜检时机。方法:选择2010-05-2011-03期间我院门诊诊治的80例人工流产术后未来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按人工流产术后复诊时间分两组进行宫腔镜检,三个月内组为A组,三个月以后组为B组,比较两组镜检及治疗结果。结果:A组发现的宫腔粘连多为Ⅰ~Ⅱ度,B组发现的宫腔粘连多为Ⅲ~Ⅳ度,说明宫腔粘连的发生程度与术后时间存在明显关联。A组宫腔镜电切治疗后月经恢复率比B组高。结论:人工流产术后早期宫腔镜检,能及时发现宫腔粘连的发生,有效预防、阻止宫腔粘连的发展,宫腔粘连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能改善患者生育条件,有利于提高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丙泊酚、芬太尼联合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麻醉效果。方法92例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丙泊酚、芬太尼联合米索前列醇,对照组46例仅采用丙泊酚、芬太尼,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以及术中、术后效果。结果两组麻醉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宫缩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芬太尼联合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中,麻醉效果显著,并且能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强宫缩幅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为BIS在小儿临床麻醉上的广泛应用及提高小儿麻醉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月-3月拟行腹部外科手术的患儿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1~4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S组:七氟醚、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P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采用BIS监测麻醉深度,将BIS控制在50±5,记录麻醉诱导前到手术探查期间不同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苏醒、拔管时间。结果手术过程中P组血压及心率明显低于麻醉前水平(P<0.05)。S组苏醒迅速、完全,苏醒时间与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优于P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相对较短。麻醉诱导前两组的BIS值均为97±1,意识消失时的BIS值为71±2。BIS值为50±5时,结果显示手术过程中(T4、T5、T6、T7)两组的心率、血压都很平稳。结论 BIS作为小儿麻醉镇静深度的监测指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