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糖尿病视网膜病的中医药诊治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病常可出现玻璃体出血、黄斑水肿、继发青光眼或视网膜剥离,严重损害视力甚至造成失明,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困难。目前,DR已成为眼科四大致盲原因之一,在中老年人的致盲原因中位列第一。研究发现,DR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发展有所不同,其中危害最大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占25%。对DR目前尚无有效疗法,药物仅为辅助治疗。根本在于早期控制血糖和全身相关因素如血压、血脂、肾功能等。因此预防DR的发生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现就中医药治疗DR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与中医证候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多发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已成为主要致盲眼病.目前由于DR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对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不断恶化的治疗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通过对DR分期与中医证候关系的研究,进一步阐明DR的证候规律,为中医防治DR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杨玉青  臧乐红 《河北中医》2011,33(5):786-78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ny,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1]。兹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为常见和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当今四大致盲性疾病之一。DR的发病率随着DM的病程的发展而增高,5年内DR发生率为44.4%,7年后为56%。据报道,我国糖尿病患者中DR发生率为25.2%。DR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防治DR的发生发展是糖尿病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目前中药对实验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清几丁质酶1(CHIT1)、肝配蛋白A1(Ephrin-A1)、肌肉生长抑素(MSTN)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琼海市人民医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0例(400只眼),根据其是否发生视网膜病变及DR分期标准,分为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84例(168只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75例(150只眼)和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41例(82只眼)。并选取同期同医院体检的健康者80例(160只眼)作为对照组。DR组患者依照DR临床诊疗指南治疗12个月后,根据其视力残疾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所有受试者均取静脉血用以检测血清中CHIT1、Ephrin-A1和MSTN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分析其与DR发生的相关性及对DR患者视力残疾的预测价值。结果 (1)CHIT1、Ephrin-A1、MSTN:对照组、NDR组、NPDR组、PDR组组间CHIT1(F=241.208,P=0.000)、Ephrin-A1(F=115.766,P=0.00...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彩色多普勒应用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CDI)检测不同时期颈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72例糖尿病(DM)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期(NDR)、背景期(BDR)、增殖期(PDR),应用CDI检测Di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颈动脉技视网膜中央动脉不同:时期的变化。结果:随着DR程度加重,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逐步升高,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逐渐下降,阻力逐渐升高.结论:颈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变化与DR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及早发现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并分析DR病程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165例(330眼)和正常对照者132例(264眼)的眼动脉(OA)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和脉动指数(PI).结果:DR患者CRA的PSV、EDV、OA的EDV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RI和PI则显著增高,有显著差异(P<0.01).随着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流速度逐渐减低,RI、PI逐渐增高.在DR发生过程的极早期阶段,CRA的EDV下降,RI和PI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可利用CDFI诊断糖网病,血流参数的变化可以动态监测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及发展,在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已发生变化,可极早期诊断DR.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代谢异常可以导致各种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视力损害,往往不可逆转。由于DR起病缓慢,往往得不到患者重视和早期诊治,延误了病情。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与眼睛的关系密切,可引起白内障、视网膜病变、暂时性屈光不正、眼外肌麻痹等,其中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一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随着DM发病率的上升,DM治疗的进步和患者寿命的延长,DR的发生率和致盲率也在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本文就蒙医,西医在DR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表现为视网膜出血、渗出及微血管瘤等,若病情未获得有效控制则可引发视网膜脱落。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DR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成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按眼底病改变分为非增殖型和增殖型,新生血管的出现是增殖型的标志,而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更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视力。但因不少患者发病日期较难确定。病程也更难估计。  相似文献   

13.
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萍  袁效涵  黄霞 《中医研究》2007,20(7):30-3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的严重并发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已有较多资料报道全身因素对DR发生、发展具有影响。2002-01-2005-04,我们科对激光光凝治疗后采用中药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52只眼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于俊义 《河北中医》2010,32(4):576-57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严重并发症之一,能导致双眼不可逆性失明,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DR可分为单纯型和增殖型,决定DR疗效与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诊疗时机。2006—06-2009—05,我们运用补肾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单纯型DR3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诊治本病对保护视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对我院近年来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诊治DR患者104例208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预警提示与保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明 《北京中医》2007,26(11):701-702
糖尿病是目前世界上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重大疾病之一,患病率已高达1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最重要的病变之一,目前占双眼失明和视力致残的第一位。因此,早期预防糖尿病以阻止眼部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健目冲剂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洁文  赵自冰  范红娟  杨林青  安英俊 《河北中医》2009,31(11):1695-1695,175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ny,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与多元醇代谢异常、蛋白质非醇糖化、脂质氧化及自由基作用、细胞凋亡及细胞的因子作用等有关心。DR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血脂代谢异常影响着DR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l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以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为主症,后期可因增殖性改变牵拉造成视网膜脱离而失明,其发病率高,是成人主要致盲原因之一。目前,西医对DR的治疗常用羟苯磺酸钙、胰激肽原酶等药物及以眼底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情况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595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眼底检查,结合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血压、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分析。结果:595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DR者(单眼或双眼)188例,其中单纯性DR174例,螬殖性DR患者14例,病程小于5年者DR患病率为30.4%,5一10年者为57.1%,大于10年者为91.7%,DR患者搪化血红蛋白较非DR患者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病程的延长而增加,糖尿病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是DR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20年1月―5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80例T2DM患者,采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DR0期组63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99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18例。收集三组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其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结果:阴虚热盛证和痰湿郁热证两组的DR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08 3);气阴两虚证和阴阳两虚证两组的DR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08 3);阴虚热盛证组和痰湿郁热证组DR患病率低于气阴两虚证组和阴阳两虚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病程<5年、病程5~10年、病程>10年三组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