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某高校大学生用药知识与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药品知识掌握现状.为指导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某学院不同专业一~三年级62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多数学生对不良反应认识不足,对常见药物知识的正确回答率为59.36%,不良用药行为率为26.07%。男、女生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生及不同年级学生不良用药行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中加强药品知识教育,以改变大学生的不良用药习惯和不良就医行为。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初中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初中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深圳市南山区10所中学3528名初中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初中生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正确回答率为55.1%,传播途径为77.1%,非传播途径为67.8%,预防知识为61.1%。态度得分较高,女生和初二学生更倾向于对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采取同情和包容的态度;相关危险行为如吸烟、饮酒、早恋、发生性行为等的检出率分别为9.6%,45.8%,17.5%和1.1%。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般男生高于女生。高年级高于低年级。结论应该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的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昌平区中小学生平衡膳食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对平衡膳食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平衡膳食知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昌平区抽取577名初中二年级学生及512名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对蛋白质、维生素、热量、钙等营养素来源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78.78%、56.56%、63.08%、65.84%。对导致肥胖的因素回答正确率最高,为88.88%,其次为对蛋白质来源的回答正确率为78.78%,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最低,仅为46.74%。城镇学生答题正确率高于农村学生,且差异有非常显性意义(P<0.01);与膳食对相关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两项的回答正确率为中学生高于小学生,有非常显性意义(P<0.01),但对热量、钙、甲状腺肿大的答题正确率为小学生高于中学生,有非常显性意义(P<0.01);男、女生间比较,除对肥胖一项无显性差异外(P>0.05),其他各项回答正确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二有显性意义(P<0.05)。结论:中小学生平衡膳食与营养知识普遍较缺乏,学校今后应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开展相关知识教育,应特别强调对中学生进行平衡膳食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人类和微小按蚊行为及其与疟疾传播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疟传播中的人类和媒介按蚊的行为。方法:在3个固定观察点,对微小按蚊的栖息、叮人和夜间活动行为进行了1年的观察;建访对象,进行人类行为问卷调查,同时采样进行血清学实验,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微小按蚊栖息密度与其栖息场所附近叮人率完全相关(r=1);间接荧光抗体(IFAT)阳性率与叮人率(r=0.69)及栖息密度(r=0.62)成正相关;人的露宿行为、在田棚过夜和微小按蚊夜间活动高峰(22:00)后上床就寝增加了疟疾感染的机会;IFAT阳性率不但受微小按蚊种群大小的影响,而且受其年活动时间和人暴露给它叮咬程度的影响。结论:媒介和人类行为是疟疾传播中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海南省东方市上山人群疟疾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KAP)情况,为相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东方市2008-2010年疟疾发病较多且历年上山人群较多的农场和乡镇各1个,对上山人群进行疟疾相关KAP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79人,年龄16~50岁,青壮年占73.88%,均为黎族,其中男性181人,占47.76%,女性198人,占52.24%,平时交流用海南语6人,占1.58%,黎族语373人,占98.42%;知晓疟疾传播途径人员占77.84%,知晓疟疾症状人员占84.17%;上山过夜不防蚊咬占62.90%;不同文化水平组间知晓疟疾主要症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5,P=0.662),知晓疟疾传播途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63,P<0.001)。结论东方市上山人群对疟疾的预防重视程度不足,缺乏良好的疟防态度及行为,控制和改变上山人群的危险因素及行为应为以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海安县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信念、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对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和提高培训质量的方法。[方法]2004年11月,在海安县城区抽取部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体食品摊(店)的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983人,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3.6%,平均行为形成率为60.0%,平均卫生态度正确回答率为85.7%;卫生知识知晓率,餐饮业、集体食堂、食品厂家、食品商店人员分别为80.7%、78.4%、79.0%、71.4%,集贸市场人员为43.0%。[结论]海安县城区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偏低,但卫生态度正确回答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新疆军区某部队200名士兵进行了卫生知识和卫生行为的调查。结果表明: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2.41%,卫生行为平均形成率为70.77%。其中,新兵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卫生行为平均形成率均高于老兵(P<0.0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卫生知识知晓率高于初中文化程度者(P<0.05)。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间呈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食品营养标签的知识(K)、态度(A)、行为(P)状况为今后提高医学生食品营养标签知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和问卷调查方法,选取某医学院5个医学相关专业的一、三年级本科学生共568人.问卷内容主要有营养标签知识、营养基础知识,态度、行为,回答正确的得1分,共54分.共发放问卷600份.结果 K分回答正确率为58.2%,其中男、女生回答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基础知识正确率为63.9%,营养标签知识与营养基础知识的得分情况之间存在正相关(r=0.353,P=0.000);A分中,85.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营养标签知识;P分中,39.1%的学生依据食物营养价值及健康需要选择食物类别.结论 医学生对食品营养标签知识了解程度尚欠缺,对营养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苏省小学生健康相关知识与行为的掌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850名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为《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第二水平相适应的健康相关知识与行为,通过自填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江苏省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3.75%,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6.74%。女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高于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健康知识知晓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所在地区(OR=1.505)以及是否为健康促进学校(OR=1.240)均为影响因素。结论江苏省小学生健康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良好,但存在性别和地区间的差异,要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同时积极响应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  相似文献   

10.
1998年5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深圳、云南两地中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中学生对有关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为26.8%-75.1%,学生艾滋病及相关知识得分随年级增长而增加:男生平均得分高于女性;深圳学生平均得分高于云南生;(2)学生尚无足够知识以保护自己免受HIV/AIDS的侵袭,并且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对AIDS的恐惧心理和对AIDS病人的歧视态度,仅10.1%的学生表示愿意与患AIDS或感染HIV的同学同班学习;(3)中学生中存在着多种危险行为。调查提示,在中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进危险行为的转化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