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4例疣状胃炎临床及内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74例疣状胃炎临床及内镜观察湖南长沙铁路医院(410001)凌芝兰,肖莲萍疣状胃炎是一种慢性有特征病理形态变化的胃炎,又称胃阿弗他溃疡、痘疹样及脐样糜烂等。目前按悉尼胃炎新分类[1],属于隆起糜烂型胃炎。现将我院1988~1990年800例内镜观察到...  相似文献   

2.
史凡 《临床荟萃》2007,22(14):1012-1013
疣状胃炎是一种内镜下具有特征性改变的胃黏膜病变,在慢性胃炎悉尼分类中被称为隆起糜烂性胃炎[1],而充血渗出性胃炎在内镜下呈斑点状充血。选择本院门诊与住院患者,对疣状胃炎与充血渗出性胃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病理关系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2004年5月至2006年9月胃镜下诊断疣状胃炎232例,男163例,女69例,男女之比2.36∶1,年龄21~75岁,平均(52.16±13.12)岁。疣状胃炎、充血渗出性胃炎的内镜诊断标准:疣状胃炎是一种特征性胃炎,可单独发生或并发于其他胃病,其形态学特点为胃黏膜上有脐状隆起病变,…  相似文献   

3.
高频电凝术联合药物治疗疣状胃炎39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疣状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其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楚,单纯应用药物治疗疗效常不理想。作者近2年来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凝术联合药物治疗疣状胃炎39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疣状胃炎198例临床,胃镜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疣状胃炎198例临床、胃镜及病理分析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710061))郝志明,张玉厚,吴玉斌疣状胃炎(Gastritisverruciformis)也称慢性糜烂性胃炎、痘疹状胃炎等,是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阐明。本文...  相似文献   

5.
疣状胃炎(verrucose gastritis,VG)又称痘疹状胃炎(varioliform gastritis)和慢性糜烂性胃炎(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在英文文献中少见有疣状胃炎的报道,近年来在中文文献中对该病的报道日益增多。新悉尼系统和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疣状胃炎1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麓 《临床医学》2003,23(3):40-41
疣状胃炎属慢性胃炎中浅表性胃炎[1],又称痘疮性胃炎或慢性糜烂性胃炎。本文收集了北京三早研究所2001年12月份在我镇胃镜普查发现的121例疣状胃炎,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胃镜检查736人,男315人,女421人,发现疣状胃炎121人,占16.4%;其中男58人,占18.4%;女6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疣状胃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亮菌口服液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30例疣状胃炎和3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外周血CD3+、CD4+及CD8+,30例疣状胃炎患者经过亮菌口服液干预治疗再检测外周血CD3+、CD4+及CD8+。结果疣状胃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8+低于浅表性胃炎,经过亮菌口服液干预后两者CD3+差异消失;Hp阳性疣状胃炎较Hp阴性疣状胃炎T细胞亚群CD4+高,经过亮菌口服液干预后CD4+下降;疣状胃炎合并胆汁反流与不合并胆汁反流CD3+、CD4+及CD8+无差异。结论疣状胃炎存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亮菌口服液可改善疣状胃炎T细胞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8.
疣状胃炎是胃黏膜形成脐窝状凹陷的隆起性病变,主要分布在胃窦部,临床分为成熟型,未成熟型。临床表明.成熟型疣状胃炎临床治疗无效,且有癌变危险。我院1998年4月至-2000年8月应用内镜下微波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126例,并与对照组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疣状胃炎(VG)是由胃镜诊断的一种具有特征性形态和病理变化的胃炎,亦称痘疹样胃炎,是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在悉尼系统中隶属隆起糜烂性胃炎.发病机制及治疗仍在进一步探讨中[1].本院消化内镜中心2008年1月~2009年9月对130例疣状胃炎进行内镜下射频治疗和药物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疣状胃炎(VG)是由胃镜诊断的一种具有特征性形态和病理变化的胃炎,亦称痘疹样胃炎,是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在悉尼系统中隶属隆起糜烂性胃炎。发病机制及治疗仍在进一步探讨中。本院消化内镜中心2008年1月-2009年9月对130例疣状胃炎进行内镜下射频治疗和药物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疣状胃炎(Verrucous gastritis;慢性糜烂性胃炎,息肉状胃炎,痘疹状胃炎,慢性胃糜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其特征为圆形的隆起性病变,中心呈脐样凹陷。近年来随纤维胃镜的普遍应用,发现本病并不少见,本文报告45例。 资料分析 本院从1985年1月~1986年2月;用GIF-K_2型胃镜检查1451例次中,发现疣状胃炎45例,男性34例,女性11例,其中20例在40岁以上。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胃镜、病理确诊的疣状胃炎患者在内镜直视下采用微波治疗技术对病灶进行点灼后行抑酸护胃及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结果 45例疣状胃炎内镜下微波治疗后均得到治愈。结论采用内镜下微波治疗结合抑酸护胃及抗HP治疗疣状胃炎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是治疗疣状胃炎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疣状胃炎的胃镜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94例经胃镜检查符合疣状胃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在最大疣状隆起处及距该隆起病变边缘5 cm的平坦胃黏膜处各取胃黏膜组织2块,并根据其胃镜表现进行分型和其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疣状隆起部位黏膜萎缩及不典型增生共有59例(62.77%),而疣状病灶旁5cm平坦部位黏膜萎缩及不典型增生仅有20例(21.28%),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94例疣状胃炎患者中未成熟型46例,成熟型48例,成熟型组患者病变部位黏膜萎缩及不典型增生较非成熟型组有增加趋势,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94例疣状胃炎患者中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35例,阳性率为37.23%.结论 疣状隆起病灶部位更易于向萎缩性胃炎转化,提示可能是胃癌的癌前期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检测疣状胃炎外周血中CD3+、 CD4+、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探讨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法检测63例疣状胃炎和4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变化;同时观察疣状胃炎及慢性浅表性胃炎Hp感染情况及病理改变。结果:疣状胃炎患者Hp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P<0.05),且炎症活动重度的疣状胃炎患者其合并Hp感染几率显著高于轻度炎症活动程度(P<0.01);疣状胃炎组患者炎症活动程度、不典型增生发生率及肠化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患者较慢性浅表性胃炎CD8+T细胞降低,CD4+/CD8+比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Hp阳性组较Hp阴性组CD3+、CD4+、CD8+T细胞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疣状胃炎的发生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Hp、病毒感染可能是导致免疫紊乱的病因,且疣状胃炎伴有明显的病理异常,有恶变倾向,应重视诊治和随访。  相似文献   

15.
疣状胃炎内镜表现和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陆敏  田耀洲  夏军权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776-1778
【目的】研究疣状胃炎内镜表现和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门诊接受胃镜检查的123名患者,将内镜诊断的疣状胃炎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疣状胃炎的内镜诊断与病理糜烂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177;内镜诊断和病理胃炎程度也有相关趋势(P〈0.01),相关系数为o,368;但和病理肠上皮化生无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为0.162。【结论】疣状胃炎内镜表现和病理诊断有一定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疣状胃炎(vermcosa gastritis、VG)是一种特殊型的慢性胃炎,又称慢性糜烂性胃炎、天花疹样(痘疹样胃炎)或章鱼吸盘样胃炎,是一类临床上无特异性,但在内镜、组织形态学上有特征性改变的胃黏膜病变,内镜下属隆起糜烂型胃炎。现将经胃镜检查发现152例疣状胃炎的临床资料、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308例疣状胃炎的内镜观察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疣状胃炎(Verrucos Gastrititis),又称为胃阿费他溃疡,痘疹样及脐样糜烂等。是一种慢性有特征病理形态变化的胃炎。按悉尼胃炎新分类(1),属于糜烂型胃炎。本文将我院1996年6月~1999年6月胃镜检查8987例中检出的308例疣状胃炎进行内镜观察和治疗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共308例,其中男246例,女62例,男女之比3.96:1。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38.6岁,病程1周~20年不等,平均4.25年。 二、病史及症状本组均有上消化道症状受检,上腹胀痛 272例( 88.…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电凝联合药物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方法:60例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结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治疗疣状胃炎;对照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疗程均为4周。幽门螺杆菌阳性者第1周加用克拉霉素+甲硝唑。结果:治疗组患者胃内疣状结节的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高频电凝治疗疣状胃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内镜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方法对158例疣状胃炎分别用射频、微波、高频电治疗仪等治疗。结果手术成功,总有效率100%,3例再发重复治疗痊愈。结论内镜治疗疣状胃炎确切,易于操作,损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正>疣状胃炎(Verrucosa gastritis,V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也称痘疹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其特征为胃黏膜出现多个丘疹样隆起,顶部中央呈脐样凹陷,凹陷处伴或不伴糜烂,隆起周围多见红晕,以胃窦部多见[1]。疣状胃炎尤其是伴有不典型增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