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患者男,54岁.因左侧肢体麻木半年、力弱2个月、头痛伴呕吐2天入院.CT平扫示右颞叶斑片状不均匀低密度区,内有等密度结节影,右丘脑区可见境界不清稍高密度影,与右颞叶病灶相连(图1).3个月后复查CT示右颞叶肿块明显增大,肿块内出现较低密度区,周围水肿加剧,占位表现加重.MR平扫示右颞叶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右基底节丘脑区及左颞叶不规则条片状病灶在T2WI及FLAIR序列显示清晰,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示右颞叶哑铃状病灶呈偏心环形明显强化,右侧基底节丘脑区及左颞叶皮层有不规则斑片状轻度强化(图2).术后病理诊断:胶质肉瘤.  相似文献   

2.
1病例资料 女,21岁.1个月前无诱因突发抽搐,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四肢强直,持续约10分钟.家人急送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示:右颞叶后部占位性病变,胶质瘤可能性大.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行MRI检查示右颞后病灶呈信号均匀的长T1、T2表现,增强扫描信号无明显改变,考虑为胶质瘤.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59岁,因间断性抽搐3个月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视力,视野正常,双侧视乳头边界不清,余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头颅CT示左颞叶一类圆形高密度影。头颅MRI不均匀短T2信号,内见不规则长T2信号,强化边缘高信号,中心更高信号。  相似文献   

4.
病例 女,25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症状,无恶心、无胸闷气急,无呼吸困难,无四肢抽搐.外院就诊检查头颅CT示颅内占位病变,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复查.颅脑MRI检查示右额叶巨大肿块,呈T1FLAIR像等低信号、T2FLAIR等高信号及DWI像高信号影,内见畸形血管流空信号影,边界欠清,周围脑实质水肿,增强后显著不均匀强化,部分坏死灶,邻近脑膜增厚、强化,脑膜尾征可见,提示血管瘤型脑膜瘤可能(图1,2).入院后行颅脑CT增强示右额叶片状高低不均密度影,边界欠清,增强后病灶显著不均匀强化,CTA示混杂血管团,提示“颅内动静脉畸形”可能(图3).术前行DSA检查,并行脑膜中动脉栓塞术(图4).术中见肿瘤质地软,呈现鱼肉状,血供极其丰富,出血量约600 mL;术后病理结果为胶质肉瘤(WHOⅣ级).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男 ,1岁 3月龄。 3个月前从床上坠落 ,头部着地。昏迷 ,无呕吐 ,抽搐。约 1h后出现左侧肢体活动减少 ,不能持物。伤后 8h行 CT检查示 :右侧基底节区一约 0 .7cm× 0 .5 cm椭圆形低密度区 ,CT值为 2 3Hu。经药物治疗痊愈。再入院 3d前走路跌倒致额部外伤。再次昏迷。伤后右侧肢体活动减少 ,以右下肢为重 ,不能言语。查体 :神志清 ,运动性失语 ,右中枢性面瘫。右上肢肌力 级 ,右下肢肌力 ~ 级。右巴氏征阳性。入院后第 5天行 MRI检查示 :1左侧基底节区 T1 WI,T2 WI均为高信号。2右侧基底节区 T1 WI低信号 ,T2 WI高信号…  相似文献   

6.
患儿女,12岁,以"阵发性四肢强直发作"入院。既往发作性全身抽搐2年,4~5次/月,经正规抗癫痫治疗后无缓解。查体未见异常。头颅CT:左颞叶内侧团块状等密度灶,伴点片状钙化。MRI:左颞叶内侧异常信号,约2cm×3cm,界限不清,无占位效应,呈等T1稍高T2信号,混杂少许点状高信号,FLAIR序列呈稍高信号,增强后无明显强化(图)。视频脑电图示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9 岁.反复头晕、纳差2 年,抽搐、呕吐、四肢无力1 个月入院.神经系统检查: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膝反射活跃,克氏征阴性.影像学表现:(1)头颅CT示双侧额、顶及颞叶见多发片状密度减低影,边界模糊不清,无明显占位效应;(2)头颅MRI 示双侧额、顶、颞叶、双侧基底节区、胼胝体及脑干见弥漫分布团片状异常信号影,呈稍长T 1、稍长T 2信号影,FLAIR 呈高信号,DWI 未见明显扩散受限;增强后病变呈结节状、小片状、花环状强化.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17岁.右足小趾外侧包块6个月,外院以局部软组织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来我院求治,查体:右足小趾外侧皮肤颜色略变深,可触及--4.0cm×3.0 cm肿物,质地较硬,活动性差,局部有轻压痛.彩超检查示:右足小趾外缘见3.5 cm×2.3cm×2.6 cm类圆球形低回声(图1),边界尚清,内部回声不均.CDFI:瘤体内血流信号(图2)丰富.超声提示:右足小趾外缘低回声包块.MRI检查右足小趾展外肌增粗,呈梭形T1等低信号、T2等高信号影,其内信号不均;STIR序列肿块呈外高内低混杂信号,其边缘较清,邻近脂肪间隙消失并外侧皮肤受侵.提示:右足小趾展肌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X线右足各组成骨形态及骨质信号未见异常.手后病理证实为横纹肌肉瘤.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6岁,突发头疼7 d,进行性加重,伴走路不稳,发热4 d,体温38℃,专科检查阴性,实验室检查阴性.MRI示左侧侧脑室内可见一不规则肿块影,边界清,其内信号混杂;T1WI呈等信号,中央可见片状高信号(图1A);T2WI呈等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图1B),增强扫描肿块轻度不均匀强化;矢状位示胼胝体与病灶分界不清,左侧脑室扩张积水.术前诊断为室管膜瘤.  相似文献   

10.
病例女,14岁.突发四肢抽搐伴意识障碍就诊,追问病史,病人已有类似病症反复发作2年余.体检:神志清,对答好,双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存在,右侧眼睑下垂,右下肢肌力4级.手术所见:肿瘤位于左额叶,大小约5cm×5cm×4cm,有囊腔,内含暗褐色液体约30ml.实质呈鱼肉状,质韧,血供一般.影像学表现:CT平扫示左额叶侧脑室前角大片低密度影,呈液性,其内可见高密度血液平征象,病灶周围见团片状高密度出血灶(见图1).中线右移.左侧脑室前角受压右移.MRI见左额叶区一形态不规则异常信号灶,T1W呈低信号,周缘夹杂不规则高信号,双侧侧脑室后角异常高信号(见图2).T2W呈高低信号混杂伴液平形成,周围有水肿信号,可见占位效应(见图3).注射造影剂后见实质部分有强化(见图5、6).影像学检查结论:左额叶恶性占位性病变.术后病理:"左额叶"高度恶性原发性脑肿瘤,不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肿瘤(见图4).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7岁,因"肝右叶血管瘤切除术后3年"来我院复查。实验室检查:CEA及CA199均正常。彩色超声示胰尾明显增大,可见5.0cm×4.4cm实性低回声区,边界不清,主胰管无扩张。MRI:胰尾部5cm×4cm类圆形实性占位,T1WI呈低信号,边界欠清(图1A),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内见散在  相似文献   

12.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颅内的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MRI对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探讨36例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MRI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10~70岁,平均年龄35岁。36例均行MRI平扫 增强检查。结果36例病灶,10例位于右侧小脑半球,15例位于左侧小脑半球,3例位于小脑蚓部,1例位于四脑室,3例位于小脑延髓背侧交界处,1例同时累及两侧小脑半球,1例多发,1例位于右颞叶,1例位于左侧丘脑,29例呈类圆形,7例呈圆形。MRI表现为囊性者28例,平扫T1WI囊液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壁结节T1WI为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囊腔不强化,壁结节明显强化。实性7例,平扫T1WI肿瘤呈低信号,可见流空的血管影,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1例单纯囊型。结论MRI检查是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方法,文中对几种类似的MRI表现的其他肿瘤作了鉴别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3.
谢医生:男性患者,32岁.因右耳闷塞感半年余并间断流脓3个月入院.患者半年余前出现右耳闷塞感,抗感染后症状可缓解,病情反复.专科检查示右侧鼓膜内陷.下面是患者的CT及MR检查图像: 王医生:右侧颞骨见一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区.CT平扫示病灶呈软组织密度影,周围可见不连续的骨性包壳影,鼓室前上壁受侵蚀(黑箭头),右侧乳突内见大量软组织密度影填充.MRI平扫示病灶呈T1WI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T2WI FLAIR呈等信号,其内见低信号的纤维分隔影,周围见环状的低信号带,增强扫描见囊壁、分隔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14.
张斯佳 《临床医学》2010,30(4):68-69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ET)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NET患者的MRI资料。结果MRI检查4例病灶位于幕上结构,其中颞叶2例,额叶1例,同时累及额叶、岛叶、颞叶1例。1例病变位于小脑和脑干,向下累及第3颈髓水平。病灶主要累及皮层,以囊性成分为主,在T1W呈等低信号,在T2W呈高信号,内有分隔,增强扫描病灶实质部分和分隔不强化或轻度强化,病灶周围均未见水肿。幕上病变多呈倒三角征。结论DNET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MRI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邓开鸿 《华西医学》2003,18(3):402-402
眼球内转移瘤少见 ,预后甚劣。今遇 2例 ,经MRI和病理检查确诊 ,特报道如下 :例 1 女 ,35岁。咳嗽、血痰伴消瘦 3月。胸片 :右中叶肿块影 ;CT扫描 :右肺中叶肿块 ,呈分叶状 ,约 5cm× 4cm× 2cm大小。CT诊断 :右中叶周围型肺癌 ,并行肺癌切除术。病理检验 :右中叶细支气管肺泡癌。术后行放、化疗。出院后 7月 ,出现头痛、呕吐 ,左眼鼻侧视野缩小。MRI扫描 :颅内双侧颞叶、左顶枕叶和右小脑半球等皮质下区 ,散在多数结节状影 ,大小约 0 3~1 5cm。T1 加权呈稍低信号、T2 加权呈稍高信号 ,伴灶周高信号脑水肿。磁显葡胺增强MR扫描 ,…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 ,6 0岁 ,1年前出现双眼视力下降 ,呈进行性加重。CT扫描示左侧额叶内见类圆形略高密度影 ,边界尚清 ,后缘可见条带状高密度影 ,CT值为 4 3.1~6 3Hu ,其与大脑镰关系密切 ,左侧侧脑室受压变小 ,鞍上池显示欠清 ,中线结构局部右移 (图 1)。MRI检查示鞍上池内偏左侧见类圆形异常信号影 ,边缘清楚锐利 ,最大径线 2 6mm× 2 7mm ,病灶内于T1及T2加权像皆可见混杂信号 ,但无典型流空效应。其中T1WI上病灶内可见不定形等低信号影 ,形态随扫描断面不同而多变 ,其右后方见局灶性短T1长T2信号影 ,鞍上池闭塞 ,双侧侧脑室前角受压变形 (…  相似文献   

17.
病例男,68岁.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小腿困乏、记忆力下降、言语欠流利,未行特殊诊治.入院前3天出现夜间睡眠障碍,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示:右额部类圆形占位性病变,密度略欠均匀,直径约5 cm,周围脑水肿,右侧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略向左移.继而转来我院,入院查体患者无发热,精神食欲较好,大小便正常,入院后系统查体其他部位未见明确异常.头颅MRI检查(图1)示:右侧额叶见一类圆形囊实性占位病灶,T1WI序列病灶囊性部分信号与脑白质信号相似,T2WI序列呈高信号,实性结节位于囊前外侧靠近脑表面呈短T1等T2信号,病灶境界尚清,外周环绕片状稍长T1长T2水肿信号,局部脑沟变浅消失,右侧侧脑室前角受压;增强示:右侧额叶病灶呈环形不规则强化,局部结节较大明显强化,病灶大小约为4.0 cm×4.2 cm×5.0 cm.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63岁。突发口齿不清、流涎1周。查体: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入院第2天出现右侧面部间歇性抽搐。MRI示左侧颞叶异常信号灶,增强后见不均质强化,边缘见环状强化带(图1),左侧基底节区见多发点片状异常信号灶。考虑:①左颞叶占位、血管炎或不典型病变;②左侧  相似文献   

19.
髋关节一过性骨质疏松症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男,29岁,无明显诱因右髋部、膝部剧痛1月余,加重伴跛行一周。既往无类似发作病史,无结核病史,无外伤史。体格检查:右腹股沟区压痛。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29 mm/h,类风湿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正常。影像学检查:双髋关节X线平片示:右侧股骨头关节面模糊,关节面下骨质明显疏松,股骨头无塌陷。对侧股骨头、双侧髋臼及周围软组织未见异常。双髋关节MR平扫示:右侧股骨头外形正常,头、颈、大小转子及股骨中上段弥漫性T1低、T2高信号区(图1、2),脂肪抑制序列呈明显高信号,信号强度均匀,边界不清,关节腔内未见积液(图3)。周围肌肉结构清楚,未见…  相似文献   

20.
颅内囊性脑膜瘤不常见,影像学上因其缺乏典型的特征性表现而易误诊.本文报告囊性脑膜瘤术前误诊为胆脂瘤1例. 患者女,50岁,右上肢及右侧面部麻木2周,无头痛及恶心、呕吐,四肢无抽搐.实验室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MRI平扫示左侧额顶部分叶状肿物,以宽基底与颅板相贴,边缘锐利,呈长T1、长T2信号,相邻脑实质内示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水肿区);DWI像上呈均匀的稍高信号(图1~3).影像诊断考虑为胆脂瘤可能性较大.术后复习外院平扫及增强CT,示左侧额顶部分叶状囊状低密度病灶,CT值约8~20Hu,囊壁清楚,密度接近于脑实质.CT增强扫描示囊壁有轻度强化,囊内可见强化的条索状分隔(图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