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具有补益肾阴之功效。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多种疾病疗效较好,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忠男,24岁。呃逆2年,昼夜不休,初时声高气粗,久之呃逆声低频,神疲乏力,1994年3月20日初诊。曾经多家医院诊治,服各维素、新B1等,症状无改善。转来求治。望其形神疲乏,面包萎黄,舌质淡胖,苔白腻;闻其呃声低弱、言语细微;切其脉象濡软。中医辨证为中气不足、痰湿蕴结,胃气上逆。病情虚实夹杂,非单一降逆温中所奏效。治以建中化湿、和胃平呃。方法:①针刺:双内关、膈俞、中脘、双足三里、天突穴。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患者,男,78岁,因皮肤瘙痒在县级以上多家医院治疗,均效果甚微,历时半年。于2004年5月25日特邀请中医治疗。刻诊:全身皮肤色素沉着,胸背均见密集性丘疹,无渗液,由于痒甚,用开水(每晚2瓶)烫皮肤止痒,有些皮肤被烫成黑褐包,烫后水干又灼焦性疼痛,痛苦难言,整天呻吟不止,夜不能寐,面色萎黄,双下肢及脚肿胀,步行蹒跚,口淡,食欲减退,大便尚可,小便点滴不净,尿色黄,切两脉均稍弦,中取有力,寸脉脉促,舌质稍鲜红,舌前部无苔少津。体检:腋下等处无淋巴结肿大,腹部肿胀,叩呈鼓音,由于肿胀,肝脾未触及,但按压疼痛(未用现代化仪器检查),T36.8℃,…  相似文献   

4.
5.
岳灿  牛麟 《安徽医学》1995,16(2):48-49
<正> 祖国医学认为:汗是人体五液之一,为心所主,由阳气蒸化津液,发泄腠理而成,《内经》曰:“阳加于阴谓之汗。”又曰“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从而说明病理性出汗,多由阴阳偏胜,气血失调,公失所养等原因造成。然就童汗而言,究其因,不外有三:一曰表虚不固,小儿皮肤虽为人身之藩篱,但由于皮肤娇嫩  相似文献   

6.
我科采用自拟方治汗散贴脐,治疗小儿汗症212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212例患儿中,男性87例,女性125例,年龄在5个月~10岁之间。2 治疗方法 自拟治汗散组成:五倍子35g,黄芪15g,煅龙骨20g等。共研细末,取适量用醋调成一药饼,置  相似文献   

7.
鼻衄即鼻中出血,是血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顽固性鼻衄以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为其特征。由于其发病缓,病程长,发作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笔者曾以大补元煎治愈1例顽固性鼻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朱莉  李国瑞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4):120-120
患者,15岁,学生。2004年3月16日初诊。 患者自幼体弱多病,营养欠佳,加上其母早逝,随父生活,居住潮湿,平素忧郁寡言。7年前罹遗尿之疾,未予重视,以致日趋加重;每晚必尿床,其父不知是病,常加指责。患者精神极为紧张与恐惧,以致白昼亦不能自控。几年来数投其医,  相似文献   

9.
患者成XX,男,16岁,学生。2003年9月11日首次就诊。其父述患者于一月前的—个清晨起床舌,突然出现不自觉嬉笑,约2分钟后停止,半小时后又发作,24小时发作30余次,口干、频频喝水,大便干、臭秽难闻。曾去某医院就诊,给予西药镇静催眠剂治疗2周,发作次数有所减少,但嬉笑症状仍控制不住。后又经多方求治,收效不大而来中医科门诊就诊。诊时患者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当归六黄汤合玉屏风散超微饮片及传统汤剂治疗化疗后汗症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差异.方法 60例化疗后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予1/2传统汤剂剂量的当归六黄汤合玉屏风散超微饮片口服,对照组予当归六黄汤合玉屏风散传统汤剂口服,两组均从化疗后出现汗症开始治疗,共治疗10d,比较两组疗效、达有效时间和痊愈时间.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超微饮片及传统汤剂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汗症达有效时间为(3.8±2.3)d,达痊愈时间为(6.2±2.6)d,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对照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41、1.34,两组比值接近.结论 当归六黄汤合玉屏风散超微饮片治疗化疗后汗症临床疗效与传统汤剂相同,但起效时间更短,且成本一效果分析相当,不增加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2岁,干部。1995年8月10日就诊。自述3年前患“肾综合征出血热”,在当地经抗病毒、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时腰痛,晨起眼睑浮肿,双下肢轻度浮肿,化验尿常规蛋白 - 。多次经“B”超、肾造影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西医只能定期静点白蛋白、氨基酸及口服强的松维持治疗。患者痛苦不堪,不能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笔者利用自拟方治疗“顽固性腰腿疼”患者 30余例,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处方:当归12g,桂枝10g,白芍10g,细辛3g,独活 10g,木瓜10g,防己10g,制川乌6g,川断10g,牛膝10g, 甘草6g。随证加减:痛甚者加乳香、没药;月经过多者去当归;气虚多汗者去细辛。  相似文献   

13.
自汗1例治验     
患者,女,54岁,半月前感周身酸痛,颈项转侧不利,乍寒乍热,上半身出汗,服一般感冒药不显效,症状逐渐加重,汗出甚,经常湿透内衣,汗出后恶风怕冷,居室常关门闭户,微风一丝不透。来院时正值三伏,气温高达37℃左右,患者仍穿秋衣秋裤,外加套衣。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临床上对顽固性腹泻仍缺少良好的治疗方法,长期反复应用消炎药易于造成菌群失调及出现这些药物所致的毒副作用,而且效果也不明显,对症治疗往往只起到暂时的作用,笔者应用中药治愈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患者汤XX男67岁,退休职工,无烟酒嗜好,三年前体检BP160/95mmHg。多方治疗,疗效甚微,血压波动于165/95—205/115mmHg之间,今日来我院求治。  相似文献   

17.
汗症有盗汗自汗的不同,汗是指睡中不自觉的出汗,醒后汗即止,常因阴虚所致。自汗指日昼夜不因劳动、厚衣或发热汗自出,动则益甚的病症,多因气虚,卫阳不固所致。  相似文献   

18.
19.
患者,女,33岁,农民。妊娠4个月余,2天来周期性寒战、发热,继则汗出热退,每晚9时许定时而作。先就诊于妇产科、内科。实验室检查:周围血清涂片找到疟原虫。诊断为“妊娠合并疟疾(单日疟)”。考虑妊娠期应慎用抗疟药,建议中药治疗,遂邀余会诊。  相似文献   

20.
李某,男,45岁。1987年5月初诊。主诉因饮食之时突遇惊吓,而后出现胁下痞块,时左时右,时或不见,已经数载。经西医各种检查,原因不明,多诊为神经宫能症,经治罔效。初诊:舌淡,苔薄腻,脉弦略涩。辨证:少阳胆气郁结。治以平肝之剂,方用逍遥散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