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介绍游离双足(踇)甲皮瓣组合移植再造拇指末节的术式.方法 以健侧手指测量数据为依据,设计切取双足(踇)趾腓侧小部分骨甲皮瓣,通过“镜影式”组合两个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末节.结果 临床应用6例6指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9个月,再造拇指指腹饱满,两点分辨觉5~8mm,外形逼真,指甲生长良好,关节活动度正常.双侧(踇)趾供区直接缝合后均Ⅰ期愈合,双足(踇)趾对称,外观良好,关节活动无影响,无功能障碍.结论 双足(踇)甲皮瓣组合移植再造拇指末节,供区创伤小,保留了(踇)趾外形和趾甲,再造拇指末节外形逼真,是再造手指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拇指缺损的再造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不同方法对不同部位拇指缺损进行再造.其中应用第1、2足趾趾甲瓣互换或联合(踇)趾腓侧皮瓣嵌入第2足趾狭细颈部改形后再造拇指Ⅲ°-Ⅳ°缺损6例,采用(踇)趾末节移植再造拇指末节10例,采用(踇)趾趾尖部再造拇指指尖15例.结果 再造的拇指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3年,再造的拇指与正常的拇指相似,指甲、指纹生长良好,两点辨别觉4~6 mm.结论 应用(踇)趾末节、(踇)趾趾尖部和第1、2足趾趾甲皮瓣互换或者(踇)趾腓侧皮瓣改形第2足趾分别再造拇指末节缺损、指尖部缺损和拇指Ⅲ°~Ⅳ°缺损临床效果好,外观更加逼真,拇指的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应用第2足趾再造拇指甲床扩大术的两种方法及临床对照分析。方法对因外伤引起的手指缺损行第2足趾再造拇指术的18例患者分为两组。根据术前解剖学测量数据,计算第2足趾甲长与末节趾长的比值,与健侧拇指甲长与末节指长的比值,经过测算,算出趾甲延长的绝对值。分别采用Adani矩形推进皮瓣术和部分甲皱襞直接切除术,均扩大指甲长度,使再造拇指甲长与末节指长的比值达到健侧拇指甲长与末节指长的比值。于术中记录两组甲延长术手术时间;术后16个月时,观察指甲扩大情况,甲光滑度,甲周瘢痕形成情况及患者自我满意度,两组进行对照评估。结果第一组Adani矩形推进皮瓣术组手术时间平均13 min;第二组部分甲皱襞直接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7 min;术后16个月时随访两组病例甲周皮肤均无坏死,甲床扩大长度两组均为均数2.8 mm,甲光滑度一致,无明显甲畸形发生。甲周均无不稳定瘢痕形成;Adani矩形推进皮瓣术组患者自我满意度评分(MHQ)均数达11.9分,部分甲皱襞直接切除术组为12.4分,两组对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根据术前个体化解剖测量值,足趾再造拇指甲床扩大术的两种方法均手术简单,效果满意,甲皱襞直接切除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改良法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术后再造拇指及供足的功能改变。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0月接受改良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的65例患者进行随访。男54例,女11例;年龄15~46岁,平均33岁。术前拇指缺损程度根据三类六区分类法,皮肤脱套伤和晚期ⅠB类缺失12例,Ⅱ类缺失44例,ⅢA类缺失9例。术后观测再造拇指及供足改变;并对最后获随访的20例患者供足进行足功能指数-5分口述评分量表(foot function index-verbal rating scales,FFI-5pt)、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同时采用F-Scan动态足底测压系统测定供足步态参数及足底压力的动态分布情况。结果6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60个月,平均22个月。再造拇指外形与健侧相似;两点辨别觉为(9.7±2.8)mm,与健侧(4.2±1.1)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3例供趾保留了全长或大部分长度,2例自近节趾骨头水平缺失;跖侧保留皮条宽(24.5±3.7)mm,覆盖趾底负重区域,其两点辨别觉(9.0±2.6)mm,与健侧(8.1±1.9)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获随访的20例患者供足FFI-5pt评分中,疼痛指数为5.6±4.5,行动障碍指数为1.2±2.7,足功能指数为3.2±2.9;AOFAS评分中,疼痛评分为(34.0±5.0)分,功能评分为(38.7±4.2)分,排列评分为(15.0±0)分,总评分为(87.7±7.4)分。供足与健侧足相比,步态周期内支撑相持续时间以及各时相占整个步态周期的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足所承受的峰压力及压力-时间积分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供足趾峰压力显著小于健侧趾(P0.05),峰压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足底其他6个解剖部位的峰压力及峰压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游离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在不降低再造拇指质量的同时,保护了供足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拇指末节部分缺损的再造与修复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目的报道采用不同类型的趾部分组织移植再造与修复拇指末节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趾腹皮瓣、趾甲瓣、甲皮瓣、带部分末节趾骨的甲瓣及趾腓侧半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分别再造与修复五种类型的拇指末节部分缺损27例。结果手术全部获得成功,经半年~5年(平均2.1年)随访,再造拇指指间关节活动度平均为52°,指腹两点分辨觉为5~8mm,外形良好。结论以趾为供区的不同类型组织瓣游离移植是再造与修复拇指末节部分缺损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迟一期保留骨膜的拇趾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拇指缺损患者,采用延迟一期保留骨膜的拇趾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术,动脉行坶趾腓侧趾底动脉与拇指尺侧指动脉吻合,静脉行趾与指背侧静脉吻合。结果22例再造拇指全部成活,仅1例部分皮瓣坏死,经换药后痊愈,再造拇指外观及功能均满意,两点辨别觉5~9mm。结论对于创伤性拇指,无保留条件的,延迟一期行保留骨膜的拇趾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拇指再造新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拇指全形再造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对14例拇指Ⅲ~Ⅳ度缺损,根据受区需要设计切取同一血管蒂的(足母)趾甲皮瓣和第2足趾骨皮瓣,然后以(足母)趾甲皮瓣包裹第2足趾骨皮瓣移至受区,修复重建拇指外形及功能.(足母)趾甲皮瓣供区用第2趾甲皮瓣修复. 结果 14例再造拇指全部成活.2例术中发生血管痉挛,以利多卡因滴注血管外膜、温热盐水局部热敷后解除,其余12例再造拇指均顺利成活.14例均获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除1例指甲欠平整外,其余再造指体均恢复良好;外形接近健侧指体,恢复对指及屈伸功能,两点辨别觉6~8 mm.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7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2.9%. 结论 采用同一血管蒂的(足母)趾甲皮瓣联合第2足趾骨皮瓣组合移植修复重建拇指外形及功能,虽手术难度及风险大,但修复后外形及功能良好,是一种理想的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部分(足母)甲瓣急诊修复拇指末节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于拇指甲床并两侧甲襞皮肤完全缺损,切取同侧(足母)趾腓侧2/3甲床,另取拇指桡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作为拇指桡侧甲襞.如拇指末节残留一侧甲襞皮肤和少许甲床,遵循“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采用同侧或对侧(足母)甲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指缺损.吻合趾-指固有动脉、神经和趾-指背侧静脉.(足母)趾残留甲床、骨骼及皮肤软组织体于甲根部咬断骨骼,组织体旋转90°转移覆盖(足母)趾创面.急诊手术. 结果 术后12例(足母)甲瓣均顺利成活.术后经过8~24个月随访,再造拇指外形良好,持物时无疼痛,持物方便舒适,两点辨别觉5~10 mm.供区行走无影响,供区(足母)趾保留部分趾甲生长,外观良好. 结论 应用部分(足母)甲瓣急诊修复拇指末节缺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指甲延长术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指甲延长术在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对6例行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5例)、中指(1例)的患者,进行指甲延长术。其中一期手术5例,二期手术1例。在距甲根皮缘约5.0.6.0mm处,去除一块矩形皮肤,勿损伤皮下血管网。其高度约2.0~3.0mm,宽度与趾甲相等,将“U”形皮瓣向近端轻柔推剥后缝合。结果术后1例足部供区发生浅表感染,经换药后愈合。6例再造拇、手指及甲部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7个月~2年,平均13个月。再造拇、手指指甲生长良好,与健侧第二趾相比,指甲增加长度为2.0~3.0mm,外形较满意。结论对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中应用指甲延长术,可改善再造指指甲的外形,术后指甲生长无畸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应用第二足趾联合第一足趾腓侧皮瓣移植加甲床扩大修饰性再造拇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外伤性拇指缺损进行清创后采用第二足趾联合第一足趾腓侧条形岛状皮瓣镶嵌移植加甲床扩大一期再造拇指25例.结果 再造拇指术后25例全部成活,经1年以上的随访,再造拇指血运良好,指甲与正常拇指近似,接近正常拇指外形,所有病例恢复触、痛、温觉.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设计采用游离第二足趾联合第一足趾腓侧皮瓣移植加甲床扩大行急诊修饰性再造拇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拇甲瓣再造拇指术后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方法2003年1月-2009年6月共行19例坶甲瓣移植再造拇指术.感觉功能的测量:行健侧坶趾趾尖及健侧对应指尖感觉功能测量.与术后指尖感觉功能测量的结果相比较,包括温度觉、痛觉、触觉、振动觉、两点辨别觉。结果术后随访12~58个月,平均26个月,皮瓣全部成活,指体外形满意,手指活动功能优良;感觉功能恢复结果:温度觉恢复最好,痛觉其次,触觉和振动觉达到正常70%;两点辨别觉恢复最差,两点辨别觉:健侧指尖(3.0±1.0)mm,健侧坶趾趾尖(6.5±2.5)mm,再造拇指术后指尖(9.0±5.0)mm。结论坶甲瓣再造拇指,外形逼真,功能优良;再造手指感觉功能恢复总体满意,但不完全并有选择性,再造手指的感觉功能更接近足趾而非手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应用以第一、二掌背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套脱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例拇指套脱伤而指血管神经束、甲根、甲床完好或可修复的患者,采用以第一、二掌背动脉为蒂的手背桡侧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拇指。结果术后9例皮瓣及供区植皮全部存活。术后7例获得6个月-4年的随访,2例失访。修复后的拇指及指甲外形、供区皮肤外形均较满意,指甲生长正常,拇指对指功能正常。皮瓣两点分辨觉为6.9mm,平均8mm。结论对拇指套脱伤指血管神经束存在,甲根、甲床尚好或可以修复的患者,采用以第一、二掌背动脉为蒂的手背桡侧岛状皮瓣修复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提高(足母)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外形,减少对供足的损害.方法 对39例拇指缺损的患者,采用Morrison及改良(足母)甲皮瓣方法移植再造拇指,供区创面修复采用游离植皮30例、皮瓣加游离植皮8例、皮瓣1例.结果 移植(足母)甲皮瓣39例,存活38例,失败1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再造拇指均有不同程度的直径缩小、皮肤变薄、指纹变浅现象,萎缩以指甲部最为明显.指腹两点分辨觉平均为10mm.(足母)趾创面4例需再次植皮或咬除部分趾骨,缝合后愈合;其余创面全部愈合.3个月内大多数患者行走时感到轻度疼痛;随访半年以上者疼痛逐渐消失,站立、行走、跑步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足母)甲皮瓣移植术中注意骨骼的设计、甲床的切取及多根神经的缝接,术后可明显改善再造拇指的外形.改良(足母)甲皮瓣的切取方法能减少对供区功能的损害,改善外观.  相似文献   

14.
The reconstruction of amputated thumbs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a poor prognosis, and the varying length and volume of the lost thumbs. Two patients underwent reconstruction of amputated thumbs in one stage with the use of a modified wrap-around flap procedure. An onychocutaneous flap from the big toe is suitable for partial defects, including the nail of the distal phalanx. A combined dorsalis pedis flap and wrap-around flap is also superior for total thumb reconstruction after amputation at the metacarpal phalanx involving the thenar region.  相似文献   

15.
游离膝上外皮瓣移植覆盖(足母)甲皮瓣切除后的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拇甲皮瓣带足背皮瓣切取后,供区创面应用游离膝上外皮瓣移植覆盖的手术效果。方法2003年4月-20Q5年12月,我院对8例拇指大面积套状撕脱伤的患者,在进行游离拇甲皮瓣带足背皮瓣移植再造拇指的同时,再应用游离膝上外皮瓣移植覆盖足背供区的创面。结果术后再造拇指全部存活,覆盖足部供区的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再造拇指外形和功能良好,指腹两点分辨觉为6.8mm。供区拇趾保留全部长度,并有跖屈和背伸功能,但皮瓣较臃肿,其中4例行皮瓣修整术。供足及膝部行走、跑步均无疼痛。6例足功能分析显示,动态、静态足底应力分布与对侧十分接近,步态正常。结论利用游离膝上外皮瓣移植覆盖足背供区创面,能够很好地保留供足的功能。该方法尤其适用于拇指皮肤缺损较多,采用蹰甲皮瓣移植再造时需扩大切取足背皮瓣供区创面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躅)甲瓣修复各型拇、手指脱套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不同损伤类型,采取4种方式修复18例28个脱套拇手指:①单侧改良(躅)甲瓣修复9例9个拇指近节中段以远脱套及3例3指近侧指间关节以远脱套;②单侧改良(躅)甲瓣加第二趾胫侧皮瓣修复2例2指全指脱套;③双侧改良(躅)甲瓣修复1例双侧拇指脱套;④双侧改良(躅)甲瓣加第二趾胫侧皮瓣与带感觉的超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3例12指脱套.(躅)甲瓣切取时携带全部趾甲,保留(躅)趾趾底偏胫侧三角形皮瓣.结果 18例22块(躅)甲瓣及3块超薄股前外侧皮瓣均一期完全成活.15例获随访8~25个月,再造拇、手指外观接近健侧指体,运动及感觉恢复满意,供区无增生性瘢痕,跖底三角形皮瓣显著增宽,所有患者步行、跑、跳均无明显受限.结论 应用改良(躅)甲瓣修复拇手指脱套伤,不但受区可以获得接近健侧的良好外观和功能,而且可使供区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是目前显微重建拇、手指脱套伤的最佳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改良游离母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改良的拇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的方法,以减少对供足的损害。方法2001年11月至2003年10月,应用作者设计的改良游离拇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11例,其中6例为Ⅱ类A区缺损,5例为Ⅱ类B区缺损。在同侧拇趾切取拇甲皮瓣,皮瓣的神经血管蒂同传统的蹲甲皮瓣;将保留于供趾上的皮瓣设计于跖底负重区,其内包含跖底胫侧固有动脉和神经。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再造拇指全部存活,外形功能与传统拇甲皮瓣再造拇指的结果相当。10例患者顺利保留了供趾的全长或大部分,1例患者供趾保留的皮瓣部分坏死,作二期手术处理。11例的供足无疼痛,无磨损或破溃,步态正常。供足的静态负重,动态力学分布与对侧正常足基本相同。结论改良设计的拇甲皮瓣再造拇指,在不增加手术难度,不降低再造拇指质量的情况下,能很好的保留了供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足趾及复合足趾移植急诊再造和修复拇手指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期应用足趾及足趾复合组织移植拇、手指再造与修复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采用吻合血管的趾甲皮瓣、第二足趾及带足背皮瓣趾甲皮瓣或第二足趾移植,带小腿远端合并前踝及足背皮瓣的第二足趾移植,部分胫侧趾甲皮瓣合并第二足趾移植再造与修复拇指缺损、手指缺损及合并大鱼际、虎口、手掌部或前臂桡侧软组织等部位的复合性损伤的拇、手指缺损共282例,314指. 结果 术后308指再造成活,成活率为98%,术后经6个月~6年的随诊和信访,其再造修复后的拇、手指恢复了捏、握及对掌的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优214指,良63指,可26指,差5指,优良率达88%. 结论 选择不同类型的足趾及复合足趾移植急诊再造和修复拇、手指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坶趾甲皮瓣新的切取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2月-2010年3月,采用切除部分坶趾甲下趾骨并保留足底负重区的方法,对17例拇指缺损患者实施坶甲瓣移植手术。并对移植甲体营养状况、供足功能情况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皮瓣成活良好,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拇指外观及功能良好,移植甲体无畸形,甲床无坏死,患者无步态改变、步速下降及足距缩短等情况,供区坶趾无残端痛及溃疡发生。结论采用改良术式行坶甲瓣切取安全可行,移植甲体营养良好.可显著减少供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游离拇趾背和第二趾背甲皮瓣修复指甲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43指指甲缺损的患者,应用拇趾背、第二趾背甲皮瓣进行修复,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移植后的指甲全部成活,术后随访4个月-3年,平均25个月,1指皮瓣稍显臃肿,予二期手术修整。全部移植指甲生长均良好,指端触觉恢复满意,手指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接近正常,可以抓捏细小物体。参照Zook指甲修复标准评定:优40指,良3指,优良率达100%。足部供区植皮愈合良好,足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应用拇趾背、第二趾背甲皮瓣修复指甲缺损,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手指外形及功能,对供区损伤小,是手指指甲缺损修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