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由于CT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脑血管病尤其脑梗死和脑出血,CT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定位和定位诊断手段,然而CT定位诊断与临床体征不符的病例屡见不鲜。根据我院资料统计,CT诊断初期脑出血的阳性率可为100%,对脑梗死的诊断阳性率为95%左右,CT定位诊断与临床定位诊断不符的约为5%左右,现就有关问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CT和MRI在诊断和鉴别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作用。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患者83例,作为回顾对象,重新分析其CT和MRI影像资料,进行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研究CT和MRI定位准确率和定性准确率,并分析CT和MRI在在不同大小肿瘤定位的优势。结果:CT定位诊断准确率(96.39%)高于MRI定位诊断(75.90%),CT定性诊断准确率(65.06%)低于MRI定性诊断(83.13%),统计学有意义(P<0.05);A组CT定位准确率(80.00%)明显高于MRI定位(33.33%),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CT和MRI在诊断和鉴别肾上腺良、恶性肿瘤上的准确率高,各有优点,CT在肿瘤定位诊断上占有优势,尤其是大小较小的肿瘤,MRI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上有优势,因此应强调两者相互结合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和定位辩证治疗.方法:按照西医诊断思路明确诊断,确定主要病变部位定位辨证施治.结果:全部病例经过中药定位辨证治疗1~2个疗程均获痊愈.结论:西医诊断结合中医定位辩证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定位诊断是神经内科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强调培养神经内科青年医师定位诊断能力的重要性,分析新形势下青年医师定位诊断能力不足的原因,对如何提高青年医师定位诊断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袁宇 《医学综述》2009,15(23):3558-3560
胰岛素瘤的诊断主要分为定性诊断和定位诊断。定位诊断主要通过影像学方法和一些特异性的功能试验。由于胰岛素瘤属富血运肿瘤,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是比较常用的方法。超声造影是一种新的定位方法,具有敏感度高、损伤小等优点。术中超声是手术中定位的主要方法。一些特异性的功能试验由于损伤较大,现已较少采用。  相似文献   

6.
杨柳  陈彩  卢家灵  黄绍贤 《广西医学》2012,34(4):439-440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软组织异物进行诊断和手术定位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拟诊软组织异物存留的病人分别用高频彩超和X线摄片进行诊断,然后将两种方法均能诊断的7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高频彩超定位组37例和X线定位组36例,分别进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方法诊断异物的结果,分析两组1次定位引导手术取出异物的成功率和取出异物所用的手术时间.结果 100例患者经手术确诊共106个异物,高频彩超和X线诊断软组织内异物的准确率分别为95.28%(101/106)、68.87%(73/106),高频彩超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P<0.01).高频彩超定位组和X线定位组取出异物所用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0.0±0.7)min、(30.1±1.6)min,高频彩超定位组手术时间少于X线定位组(P<0.01);高频彩超定位组和X线定位组一次性定位取出异物的成功率分别为94.59%(35/37)、44.44%(16/36),高频彩超定位组成功率高于X线定位组(P<0.01).结论 高频彩超对软组织异物的诊断准确率较X线高,手术定位效果比X线更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与彩超对壶腹周围癌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CT和彩超对照检查的壶腹周围癌患者。结果CT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5.2%,彩超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7.0%。结论在壶腹部癌的定位诊断方面,彩超优于CT,二者互补则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熊焰  胡国潢   《中国医学工程》2009,(2):104-106
目的分析胰岛瘤定位诊断的方法,探讨合理选用的策略。方法对1995年1月~200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例胰岛瘤病例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均发现肿瘤,包括2例定性诊断明确,但无定位诊断的病人。术前B超定位准确率37.5%,CT75.0%;术前CT检查与B超检查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胰岛瘤术前定位诊断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B超和CT均应为术前常规检查,胰岛瘤CT诊断阳性率较B超高。术前各种检查仍不能定位时,术中探查和B超是目前定位最好的方法。对定性诊断明确的病人,无论能否获得定位诊断,均应及早手术探查,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新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定位诊断和CT所见的区别与联系.方法回顾98例患者,分别对其入院病情、出院病情、CT所见、临床定位诊断、远隔效应加以评估,并采用积分制,然后给予统计分析.结果远隔效应与入院病情、CT积分均相关,临床定位诊断与预后的共线性关系强于CT.结论临床定位诊断是一种判断预后的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定位诊断的有关问题。阐述了体征表现对定位诊断的重要意义,并对CT和脊髓造影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CT及B超对BAT(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9例经手术确诊的BAT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CT及B超诊断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定性诊断结果:CT的定性诊断准确率94.87%,B超的定性诊断准确率79.49%,CT定性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χ2=4.13)。2定位诊断结果:CT的定位诊断准确率94.87%,B超的定位诊断准确率76.92%,CT定位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χ2=5.19)。结论:应用CT诊断BAT,具有定性、定位诊断准确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庄志丽  李成军 《当代医学》2011,17(36):114-115
目的 探讨电子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及阴道镜下定位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者及临床可疑者,在妇科门诊进行阴道镜下诊断和阴道镜下宫颈定位活检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结果 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发现,阴道镜下诊断和阴道镜下宫颈定位活检率均在90%以上,远高于常规3、6、9、12点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视频脑电图与单纯脑电图相比在癫痫诊断及定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54例癫痫病患者,将其按照诊断和定位所使用的方法不同平均分为观察组(使用视频脑电图)和对照组(使用单纯脑电图),其中观察组28人,对照组26人,对比两组的诊断结果情况。结果使用视频脑电图的观察组诊断和定位癫痫的准确率高于使用单纯脑电图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脑电图应用在癫痫病的诊断及定位中效果远远好于单纯脑电图的诊断及定位。  相似文献   

14.
1定位及定性诊断1.1定位诊断指的是疾病所累及的神经系统特定的区域。例如:右侧视神经病就是一个定位诊断,指的是右侧视神经的病变。1.2病史是得出定位诊断的重要资料来源。当病人告诉你主诉时你就应当有一个初步的定位诊断,此后尝试用它来解释现病史及其他检查。1.3定性诊断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与MRI及MRCP对低住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随访复诊证实的56例低位胆道梗阻病例的CT、MRI及MRCP表现,计算CT及MRI、MRCP对低位胆道梗阻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符合率.结果:在定位诊断方面,CT和MRI+MRCP定位诊断符合率均为98.2%,CT、MRI+MRCP定位诊断符合率提高至100%;在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2%和89.2%,CT、MRI+MRCP定性诊断符合率提高至96.4%.结论:综合分析CT、MRI及MRCP表现能提高低位胆道梗阻的定性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贾晓娟  韩军  许泽清  唐彩华  李慧 《中外医疗》2013,(22):24+27-24,27
目的探讨18F-FDGSPECT/CT检查在原发癌灶定位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7例临床常规检查不能定位的病例进行18F-FDGSPECT/CT显像,进行病理诊断跟踪和12个月临床资料随访。结果该组107例18F-FDGSPECT/CT检查定位原发肿瘤共计94例,定位准确性86.2%;6例未见核素浓聚,假阴性率5.5%。7例18F-FDGSPECT/CT检查和临床随访未能确定原发灶,临床诊断为原发灶不明转移癌,占6.4%。结论 18F-FDGSPECT/CT作为一种对细胞代谢和影像显示的检查,在原发灶定位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探讨^18F-FDG符合线路成像/同机定位CT对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病变及恶性肿瘤纵隔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诊断的临床意义。结果 表明,78例患者中,对于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及恶性肿瘤纵隔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诊断,^18F-FDG符合线路成像/同机定位CT图像融合较诊断CT、^18F-FDG符合线路成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提示对于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及恶性肿瘤纵隔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诊断,^18F-FDG符合线路成像/同机定位CT图像融合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在肛瘘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2010年11月~2013年10月经手术证实肛瘘患者50例,对比分析运用TRUS法和常规法对肛瘘瘘管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经直肠超声法和常规法对肛瘘定位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2%、66%,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定位方法的准确性、敏感度及特异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各类型肛瘘的定位诊断以及对肛瘘内口、主管和分支管的定位诊断,经直肠超声法明显优于常规法,两者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直肠超声法对肛门内外括约肌显示较为清晰,能为肛瘘瘘管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为术前瘘管内口、主管及分支管的准确定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肾上腺区巨大肿瘤的影像学定位诊断和介入治疗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肾上腺区巨大肿瘤的定位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价值。②方 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肿瘤直径>10cm的肾上腺区巨大肿瘤病人17例,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分析。③结果17例中CT定位诊断正确11例,占64.7%;B超诊断正确7例,占41.2%,5例行DSA检查,定位诊断正确率达100%,均行肾上腺动脉栓塞治疗后手术切除。④结论 各各影 像学检查方法,对肾上腺区巨大肿瘤的定位诊断正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骨转移诊断中骨ECT与定位CT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疑似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77例,均给予骨ECT检查,并对不确定性病灶实施定位CT检查,观察骨ECT诊断结果及骨ECT联合定位CT诊断结果。结果经骨ECT检查可知,诊断为骨转移瘤31例,准确率为77.5%;经骨ECT与定位CT联合检查可知,诊断为骨转移瘤39例准确率为97.5%。骨ECT与定位CT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骨E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转移临床诊断中,骨ECT联合定位CT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可提升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