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ERD的分类 GERD主要分为3种:①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是指存在反流相关的不适症状,但内镜下未见Barrett食管及食管黏膜破损。②糜烂性食管炎(EE):是指内镜下可见食管远端黏膜破损。③Barrett食管(BE):是指胃食管连接处近端的食管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取代。  相似文献   

2.
詹德法  王巧民 《安徽医学》2008,29(4):473-474
胃食管反流病(gestroese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分为三个独立的类型:糜烂性食管炎(erosire eaopHagitis,EE),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re reflux diesease,NERD)和Barrett食管(BE)。NERD系指存在反流相关的不适症状,但内镜下未见BE和食管黏膜破损。Martinez等对71例烧心症状患者进行了24h食管pH监测和症状指数(symptom index,SI)分析后指出,  相似文献   

3.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161-161
1定义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2类型及定义GERD可分为3种类型: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和Barrett食管(BE),以NERD最常见。(1)NERD是指存在反流相关的不适症状,但内镜下未见Barrett食管及食管黏膜破损;(2)  相似文献   

4.
梁聚民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0):142-142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根据内镜下有无黏膜糜烂、溃疡等损伤,GERD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如反流持续存在,食管粘膜受到反流物的长期刺激,其鳞状上皮可化生为柱状上皮,发展为Barrett食管(BE)。  相似文献   

5.
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目前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包括:①反流性食管炎(RE):有反流症状兼有食管黏膜损害.②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有反流症状但胃镜下未见食管破损.③Barrett食管(BE).食管黏膜上皮目前公认消化内镜是RE的主要诊断方法及诊断金标准,2008~2010年内镜诊断的RE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病(gs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系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GERD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EE)即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和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eal,BE),它们也称为GERD相关性疾病.GERD反流形式:酸反流、非酸反流(胆汁反流最重要)和混合反流,其中胃酸反流至食管是GERD的主要病因.GERD发病日渐增多,其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愈加重要.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造成食管及咽喉、呼吸道化学性、炎症性改变,引起反酸、烧心、胸痛、声嘶、慢性咳嗽、哮喘发作等系列症状的疾病.临床上按内镜下食管下端黏膜是否存在损伤分为糜烂性食管炎(即反流性食管炎,EE)和非糜烂性食管炎(NERD)2类.  相似文献   

8.
海军某舰艇部队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系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GERD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和Barrett食管(BE)3种类型[1].鉴于海军舰艇人员群体生活作训特点属高危人群,故对其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9.
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内引起一系列症状和病理改变称之为胃食管反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G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1]。NERD在GERD中占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远端微小圆形病变对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NER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因胃食管反流症状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患者,NERD组纳入条件: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s, RDQ)分值≥12,病程>3个月,内镜检查排除齿状线处及食管黏膜糜烂,排除Barrett食管,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试验阳性。同期征集22例无反流症状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入选对象先采用白光模式观察食管远端齿状线上方粉红色黏膜中是否存在直径0.3 cm左右的橘红色微小圆形病变,并对清晰度进行评分,再用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 NBI)模式观察和评分。比较NERD组和对照组食管远端微小圆形病变的发生率、白光与NBI模式下食管微小圆形病变的清晰度。结果:NERD组食管远端微小圆形病变发生率为64.3%(27/42),对照组为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食管微小圆形病变对NERD的诊断率为100%。NBI模式观察清晰度优于白光。结论:内镜发现食管远端微小圆形病变对NERD有诊断价值,NBI模式下微小病变显示较清晰,不易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24 h pH-阻抗监测研究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及糜烂性食管炎(EE)反流物的特点及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选取EE组24例和NERD组23例,给予受试者行~(13)C呼气试验行高分辨率食道测压检查,最后行食道pH-阻抗检查,需监测指标有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长度(LESL)及上食管括约肌压力(UESP)、食管收缩波幅,酸、弱酸、弱碱反流次数、长反流次数、总反流次数。结果高分辨率食道测压监测NERD组的食管收缩波幅显著高于E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道pH-阻抗监测EE组的酸反流次数及弱酸反流次数较NERD组显著增多(P0.05);EE组长反流次数、总反流次数较NERD组增多(P0.05)。各组间监测LESP、LESL及UESP、弱碱反流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 pH-阻抗监测技术对了解EE及NERD发病机制、特点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放大色素内镜下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食管黏膜细微结构特征及其在临床诊断上的意义。[方法]根据症状学及内镜检查结果,对25例反流性食管炎(RE)、35例NERD及1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24 h食管pH监测、放大色素内镜观察及食管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比分析3组间在食管黏膜细微形态学上的差异。[结果]NERD组中,28.6%食管下段黏膜水肿、血管网模糊;齿状线形态呈三角型、锐齿型、破碎型、舌型分别为42.9%、28.6%、14.3%、11.4%;卢戈氏液染色后80.0%齿状线模糊、中断,34.3%齿状线上伴斑片样淡染粗糙;齿状线下方黏膜粗糙不平呈绒毛状、斑块状、粗大分枝状分别为12.0%、48.6%、34.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放大色素内镜下可准确识别食管黏膜细微结构的改变。齿状线形态呈三角型及锐齿型,齿状线模糊、中断,伴斑片样粗糙,齿状线下方黏膜粗糙不平呈斑块状及粗大分枝状,有助于NERD的内镜下诊断。  相似文献   

13.
成人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总结60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临床症状特点,为进一步探讨其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患者有反酸、反食、胃灼热、非心源性胸痛、胃食管反流症状及咽喉炎、慢性咳嗽、哮喘等食管外症状,经胃镜检查分为非糜烂性食管炎(NERD)组和反流性食管炎(RE)组的发生率及发生情况。结果NERD和RE分别占GERD的53.3%和46.7%:与RE组相比,NERD患者以男性多见(P0.05),平均年龄较轻(P0.05)。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在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胃灼热更突出。两组患者的食管外症状较轻。结论应密切关注患者胃灼热、反酸、反食、胸骨后疼痛症状以及食管外症状,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胆汁反流与食管内pH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胆汁反流和食管内pH值的关系。方法收集具有典型GERD反流症状患者60例,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22例,轻中度反流性食管炎(MRE)20例,重度食管炎(SRE)10例和Barrett食管(BE)8例,采用24hpH监测仪及胆红素监测仪监测其胆汁反流开始和过程中食管内胃酸反流情况;并分析:(1)胆汁反流开始时和反流过程中pH值;(2)胆汁反流开始过程中pH分布;(3)各种胃食管反流病胆汁反流过程中pH值的差别。结果SRE与BE组胆汁反流发生率显著高于MRE和NERD组(P<0.05);GERD患者反流开始时,87.4%的食管内pH>4,反流过程中食管内pH在3~4(26%)最多,其次4~5(20%);SRE和BE组胆汁反流过程中pH值均显著低于NERD和MRE组(P<0.05)。结论GERD患者胆汁反流和胃酸反流不一定同时发生。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患者胆汁反流多伴有明显胃酸反流,而NERD和轻中度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过程中与胃酸反流并不完全同步。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病指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烧心、反流等症状和/或食管炎,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后者又名内镜下阴性反流病.GERD治疗的目的是愈合RE,快速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虽然目前对GERD的自然病程知之甚少,但是治疗方法不断改进和深入研究.本文对近年若干GERD的治疗新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病与非心源性胸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烧心、反酸、胸痛等反流症状或组织损害,常引起食管炎。GERD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胸痛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主要指胸骨后痛。GERD和NERD引起的胸痛常称为非心源性胸痛(noncardiac chest pain,NCCP),即指由胃肠道、精神及肌肉骨骼等疾病引起的胸痛。  相似文献   

17.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NERD)是指存在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但无内镜下食管黏膜损害的一种疾病,约占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的70%^[1]。与反流性食管炎相比,NERD患者对各种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疗效较差。近来研究发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中酸反流、非酸反流的情况及其与烧心的关系。方法:选择收治的临床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病患者92例,根据消化内镜检查结果及24 h pH监测指标分为糜烂性食管炎(A组,40例)和非糜烂性反流病(B组,52例),比较两组联合阻抗-pH监测指标。结果:两组阻抗指标酸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酸反流次数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67,P〈0.05);两组非酸反流烧心症状指数阳性率分别为22.5%(A组)、13.5%(B组)。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中,无论糜烂性食管炎还是非糜烂性食管炎,非酸反流症状指数阳性均占相当的比例,提示非酸反流也是引起烧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ERD)分为糜烂性和非糜烂性两类。糜烂性GERD是指患者食管黏膜有组织病理学损伤改变者,也即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GERD则指内镜下未发现食管黏膜破损,但相关检查证实存在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者,又称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自2005年7月~2007年6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NERD 38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冯桂建  刘玉兰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9):3517-3518
24 h pH监测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特别是非糜烂型反流病(NERD)以及那些具有食管外症状(例如哮喘、声嘶、咽异物感)GERD的重要手段,但是24 h pH动态监测具有侵入性,给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不便.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既往pH监测的数据寻找一种比较简易的食管内pH值监测方法,并和常规监测方法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