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协同手法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60,采用针刀松解+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n=60,采用针刺+手法整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症状、 体征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眩晕、头痛、颈僵痛等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m高于对照组,PI、R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刀松解协同手法整复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结合经穴疏导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就诊的7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取枕颌式电动牵引器持续牵引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经穴疏导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了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6%(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降低,但治疗组症状积分下降尤为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田中靖久颈推病症状量表评分比较,术后患者症状体征较术前有所改善(P<0.05);两组VSA、田中靖久颈推病症状量表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右侧椎动脉直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但观察组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丹红注射液结合经穴疏导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矫正颈椎异常,扩大血管直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配合杠杆微调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运用传统手法治疗,治疗组先用针刀在颈部松解,再用杠杆微调手法调整颈椎后用颈托固定,3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3周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9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提倡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旋转整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椎动脉颈椎病患者分成治疗组117例用旋转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43例用枕颏吊带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减轻患者颈项痛、偏头痛、头晕等疗效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旋转整复手法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要优于枕颏吊带牵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傍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颈夹脊穴傍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以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为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对2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和综合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颈夹脊穴傍针刺法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综合疗效,是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值得研究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辨证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对临床症状与体征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15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78例)与观察组(78例),对照组行常规推拿手法,观察组行辨证推拿手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体征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头晕、头痛、恶心、视线模糊评分及全血低切黏度(RBV低切)、血浆比黏度(RPV)、血沉(ESR)、红细胞压积(HCT)等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促进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善,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加快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T"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0例按随机顺序法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治疗组接受小"T"针刀松解病变点并配合手法理筋整骨;对照组单纯接受小"T"针刀松解病变点。结果:两组治疗后组间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8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T"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注射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穴位注射联合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8%,较对照组的75.0%显著提高(P0.05)。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症状、体征积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医穴位注射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甘文  刘华文  袁艳辉 《中外医疗》2010,29(26):25-26
目的 观察牵引、针灸、手法、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8例,采用牵引、针灸、手法、针刀治疗;对照88例,采用针灸、牵引、手法治疗.比较各组治疗1个疗程(2周)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临场症状及体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牵引、针灸、手法、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针刀治疗具有特异性,疗效尤佳.  相似文献   

10.
仙灵骨葆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配合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0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3组.仙灵骨葆 手法组38例用仙灵骨葆加手法治疗,并与单纯仙灵骨葆治疗36例、单纯手法治疗34例作对照观察,治疗30 d后根据症状、体征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仙灵骨葆 手法组与仙灵骨葆组、手法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积分差值也有明显改善(P<0.01);仙灵骨葆 手法组与手法组、仙灵骨葆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仙灵骨葆 手法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仙灵骨葆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平眩方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平眩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四周,并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改变、经颅多普勒检查血流参数的改变;并在治疗期间观察有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颅多普勒检查,两组治疗后VA、BA的Vs、Vd值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平眩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阻络证)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其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改善与颈复康组疗效相当,TCD指标改善及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红亮  王华兰 《中医学报》2016,(7):1073-1075
目的:观察四穴五步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四穴五步手法,对照组采用《推拿学》中所规定手法。通过观察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眩晕、头痛症状评分以及症状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穴五步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王冠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3):1747-1749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完全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加牵引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传统推拿加牵引效果好,表明手法整复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进行中医骨伤手法及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中药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眩晕表现评分的结果也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并对患者颈椎的相关伴随症状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使用针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血流变化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好转,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灸联合手法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脑供血不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症状体征总积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CS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总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总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两侧椎动脉Vs、Vd值等均明显升高,而观察组治疗后的两侧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峰值流速(V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改善症状体征总积分,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选取9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中药内服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予以中医针刺、推拿和中药内服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针刺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8.85%、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6%、84.62%(P0.05);2组治疗后眩晕、头痛和颈肩痛中医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椎动脉血流参数,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坐位端提旋扳手法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随机配对设计,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坐位端提旋扳手法。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1个疗程后、随访3月后的症状、体征积分及TCD各项指标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为83.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左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p)、左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左椎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右椎动脉Vp、右椎动脉Vm、基底动脉Vp等TCD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坐位端提旋扳手法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可有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体征及TCD指标,方法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辨证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辨证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推拿治疗基础上,加用辨证推拿手法,每天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体征记分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4例和72例进入结果分析。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辨征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常规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