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亭 《中国药师》2015,(10):1782-1784
摘 要 中药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其主要有效成分包括环烯醚萜、栀子黄色素、有机酸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栀子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保肝、利胆、降血脂、抗血栓、神经保护、抗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本文综述了栀子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为其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车前子为车前科植物.性微寒,味甘,归肾、肝、肺经,现代药理研究具有利尿、祛痰、镇咳、明目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利敏  侯志飞  崔蕾  王刚  张雪宁 《河北医药》2013,(19):2988-2989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寒,味苦,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栀子是中医常用药,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近年不少学者对栀子炮制品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系统整理、归纳栀子炮制品的现代研究概况,为系统开展栀子炮制品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颖雅 《广东药学》1995,5(4):30-30
栀子是一种常用中药,中国药典(90版)收载的品种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清热泻火,除烦利尿,凉血解毒等功效.在中药商品中常发现混杂水栀子或用水栀子代替栀子作药用。而水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Gardenia jasminodes Ellis Var grandiflora Nakai的果实,  相似文献   

5.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环烯醚萜类(iridoids)化合物是最近发展较快的一类天然产物。一些重要中药,如地黄、玄参、栀子、龙胆、胡黄连、缬草、马钱子等均含有该类成分。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药理及生化研究表明,该类成分具有清热、利胆、抗菌、抗霉、杀虫、利尿、降血糖,降血压、缓泻、收缩子宫、镇痛、镇咳,镇静等作用。例如,獐芽菜甙(Sweroside)具有退热及抗惊厥作用。栀子甙(Geniposide)为栀子  相似文献   

6.
栀子是一种常用中药,中国药典(90版)收载的品种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清热泻火,除烦利尿,凉血解毒等功效.在中药商品中常发现混杂水栀子或用水栀子代替栀子作  相似文献   

7.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京尼平苷(栀子苷)及其苷元京尼平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广泛应用价值,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系统综述了京尼平苷及京尼平在植物中分布、分离(制备)纯化、定量测定、药物代谢、药理活性和应用现状,并对其毒性进行简单概述,为京尼平苷及京尼平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在中成药制剂的处方中,栀子的使用频率较高。本工作以栀子药材为研究对象,以其主要成分栀子甙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栀子提取工艺进行系统研究,为优选最佳工艺条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栀子的鉴别     
陈瑞生  陈相银 《首都医药》2010,17(13):38-38
栀子为常用中药,来源于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等功效,用冶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等症。  相似文献   

10.
中药连翘药理作用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刘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6):2438-2439
连翘为中医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连翘具有广谱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炎、解热、镇吐、利尿和等作用。现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开发与利用栀子属植物药源,研究中药栀子根和茎形态组织学的鉴别特征。方法对栀子属三种植物的根和茎药材来源性状、显微进行了较详细的比较鉴别。结果通过三者形态组织学的比较,确定了三者鉴别要点,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结论栀予属三种植物根和茎形态组织学的特征可作其药材鉴别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栀子根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桦木酸(betulinic acid,1)、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2,)、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6'-O-甲酯(oleanolic acid 3-O-β-D-glucuronopyranoside-6'-O-methyl ester,3)、常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6'-O-甲酯(hederagenin 3-O-β-D-glucuronopyranoside-6'-O-methyl ester,4)、竹节参苷(chikusetsusaponinⅣa,5)、豆甾醇(stigmasterol,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胡萝卜苷(dau-costerol,8)、香草酸(vanillic acid,9)、丁香酸(syringic acid,10)。结论化合物3~5、8~10为首次从栀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7、为首次从栀子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栀子是临床广泛应用的药食两用性中药,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少儿发热、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近年来,有关栀子毒性及其造成不良后果的报道和研究越来越多,限制了栀子的临床使用.为充分发挥栀子的药效并避免或减轻栀子引起的毒性,本文综述了栀子的药效和毒性及其作用机制,旨在为临床上栀子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双波长HPLC法建立栀子药材指纹图谱。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_(18)(250mm×4.6mm,5"m)色谱柱;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1);柱温:30℃。结果以栀子苷为参照物,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10批栀子药材的指纹图谱,分离度达到1.5,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计算出10批栀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40~1.000。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可更好地控制栀子药材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5.
张成  陈青竹  蔡永青  戴青  陈勇川 《中国药房》2010,(47):4487-4488
目的:建立复方茵栀颗粒中栀子的鉴别和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栀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的含量。结果:在TLC中能鉴别出栀子;栀子苷的线性范围为5.005~60.06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78%(RSD=1.95%,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茵栀颗粒中栀子的鉴别和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如何选择栀子中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对栀子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指标成分定量分析在栀子中药材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概况。栀子定量分析可以选取单组分或多组分为研究对象,以HPLC法、GC/MS法和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含量。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隐匿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认知障碍、学习和记忆功能损失、行为能力反常、痴呆等为主要特征,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够有效阻止或逆转AD。栀子为茜草科栀子属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J.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环烯醚萜类、三萜类、有机酸类和挥发油类,其中环烯醚萜类为栀子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栀子环烯醚萜类成分抗AD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梳理归纳,以期为抗AD的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及其制剂中栀子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兴红  张兰桐 《中国药房》2003,14(12):748-750
目的 :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及其制剂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KromasilC18 为色谱柱 ,乙腈 -水(10∶90)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 :栀子苷的线性范围为0 596μg~2 98μg(r=0 9997)。栀子全果、栀子皮、栀子仁、加味逍遥丸和清开灵注射液中栀子苷含量分别为41 8、12 3、67 3、4 26mg/g和0 316mg/ml,栀子、加味逍遥丸和清开灵注射液的平均回收率与相对标准差分别为99 35 %、0 52 % ;99 51%、0 72 % ;99 57 %、0 73 %。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 ,测定结果准确 ,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 ,可用于栀子及其制剂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越鞠丸全方及各单味药(香附、川芎、栀子、苍术、神曲)醇提物的抗抑郁活性。方法:采用小鼠悬尾和强迫小鼠游泳实验2种行为绝望法复制小鼠抑郁模型,对越鞠丸全方及各单味药分别进行抗抑郁活性研究。结果:除神曲外,越鞠丸全方及各单味药醇提物均能不同程度地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和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具有抗抑郁样活性;越鞠丸全方醇提物、苍术和川芎可显著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和游泳不动时间。结论:越鞠丸全方及香附、苍术、川芎、栀子醇提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抑郁活性,其抗抑郁活性部位/成分可能主要存在于苍术、川芎2味药材之中。  相似文献   

20.
栀子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同工酶技术研究不同种及居群栀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方法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垂直板电泳系统,测定了12份不同居群栀子的过氧化氢酶(POD)、酯酶(EST)同工酶酶谱.结果 12份供试材料在2个同工酶系统中均有栀子物种的共同特征谱带,同时又蕴涵着丰富的多态性.结论 栀子居群间的遗传变异较大,而居群内部的分化程度很低.不同居群的栀子与种的特性和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相关性.该结果为栀子的品种鉴定和合理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