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采供血机构作为临床用血的血液保障单位,做好感染防控工作十分必要。结合采供血机构工作特点,落实重点建制、五面防控、三级监控,全面建立健全感染防控管理体系,保障了血液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新发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期采供血及血液制品等方面的血液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 对采供血机构在新发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期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尤其在献血宣传、献血员管理、血站人员培训、血液制品管理等重点环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新发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期间血液安全保障中对于感染因素的控制与管理尚存在诸多不足,应从多个方面着手提高血液保障水平,降低血液感染风险.结论 改进与完善新发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期间血液保障管理体系,对最大限度降低输血感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优化采供血机构内部机构和业务功能设置,构建市中心血站层级、采供血业务中心层级、献血服务部层级、储血点层级的多级辐射式采供血服务网络,使得地区血液应急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确保了“11·22”石油管线爆燃事故医疗救治血液保障工作顺利完成.建立多级辐射式采供血服务网络可有效提升地区血液应急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卫生》2023,(11):108-109
<正>近年来,甘肃省采供血机构紧紧围绕甘肃省卫生健康委重点工作任务,持续完善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推进“十四五”时期血站服务体系建设,聚焦“提升千人口献血率”和“保障临床血液供应”,不断提升采供血服务水平,确保采供血服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坚持政府主导做好采供血服务组织保障全省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各地党委、政府领导下,  相似文献   

5.
结合采供血工作实际,就采供血工作总体指导思想、工作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思路:加大全市采供血资源集中化力度;血液供应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优化急救供血流程;着力提升无偿献血招募与发动、献血全过程服务以及血液应急保障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参与献血的人数明显下降,武汉和湖北作为疫情全国主战场,采供血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根据国家统一安排,明确湖南省对口支援湖北省武汉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等地区疫情期间的临床用血。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血液系统全面进入"战时状态",迅速行动、聚合之力、多措并举、科学调度,克服疫情期间的采血难题,全面保障血液供应,集全省之力全力支援湖北。  相似文献   

7.
互助献血实施办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很多采供血机构依据献血法“第15条: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启动和开展了互助献血,以弥补无偿献血的不足,保证临床急救用血。但国家对互助献血的实施办法没有具体界定,很多采供血机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了亲友互助献血的实施办法。1 亲友互助献血可以发生的几种形式1.1 亲友替代等量调节无偿互助献血患者亲友献出患者所需量血液,由采供血机构统一调节血液给患者使用,献血者发给无偿献…  相似文献   

8.
借鉴法国采供血机构在规划设置、流程管理、献血后服务等方面先进的经验,建立无偿献血集中化管理机制、加强人性化献血服务、提高血液检测能力,更好地保障临床用血安全,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持续、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所谓献血服务链就是采供血机构从献血者的招募到血液采集入库,再到血液检测反馈及献血后回访等,这一系列用于献血服务的关联链。这一服务链管理及实施的好坏,决定采供血机构招募献血者是否成功,多次献血人群是否增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院》2020,(3):472-476
<正>为了加强全省医疗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器械应急保障和质控工作,我中心组织专家根据国家法规、疫情防控期间的通知和文件精神、以及各厂家对疫情期间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和清洁消毒方案,制定了《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医疗器械应急保障和质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一版)》。  相似文献   

11.
提高血液保障应急响应能力是血站应急管理的重点。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构建掌上血液信息平台,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查询模式,包括献血招募、血液采集、血液检测、血液制备、血液库存、血液供应等。平台应用有效地提升了血站血液保障应急响应能力,提高了采供血业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血液库存管理是血站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提升血液库存管理水平,本研究采用SWOT-PEST分析法,结合苏州市中心血站太仓分站的采供血数据,分析了血液库存管理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今后需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建立合理、高效的血液库存管理机制,有效规避街头献血率低以及区域性、结构性、季节性血液供应紧张的劣势和风险,从而保障临床血液供应,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地震前后成都市献血者人群结构特征和血液检测结果,为制定突发事件应急献血并保证血液质量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8月3日的84902名献血者的人群特征资料及其血液检测结果,分为地震前、地震应急献血期间和应急献血结束后3个组,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①地震应急献血期间血液检测淘汰率(5.31%)明显高于地震前(4.47%)和应急献血结束后(4.92%);②3个组献血人群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总体构成发生变化,地震应急献血期间初次献血人群增加,男性献血者比例上升,30~55岁参加献血的比例增加,献血者中职员、服务业人员、商务人员比例升高,学生献血者比例在地震期间显著下降.[结论]地震期间献血热潮中,应急采供血工作应该更加重视献血前的健康征询,重点关注30岁以上的男性献血者;可采取献血前筛查梅毒的策略,有效降低血液检测淘汰率,减少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14.
献血服务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涉及政府、采供血机构、献血者等各方面。本文通过献血服务在机采血小板中的运用,从献血服务的法律依据、重要性及可行性措施等方面的阐述,说明了高质量的献血服务是血液安全的保障,是血站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固定献血者,重复献血行为积极,忠诚度和献血满意率高,且血源性感染的流行率最低,是“最安全有效的血液来源”。《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和各省市采供血机构《执业验收标准》,都将固定献血者的比例作为衡量地区无偿献血工作开展优劣的标准。但目前国内重复献血者比例和固定献血者比例数据报道较少,从大陆、香港、台湾、澳门几地献血者重复献血比例来看,大陆地区的重复献血者(非首次献血者)比例(15%-60%),明显低于澳门的75%、香港的82%、以及台湾的85%。由于各地测算标准不一,固定献血者比例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业界对发展重复、固定献血者队伍,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确保血源的有效保障和供应的重要性的认识是一致的。如何加强固定献血者的招募与保留工作,成为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值得思考与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发生的献血员人群中艾滋病大规模流行的原因、发展及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阐述我国血和血制品的采集和供应与艾滋病传播的历史和现况,并提出从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促进采供血、提高献血量,提高血液分配利用效率,保障用血安全四个方面逐步解决血液短缺、减少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问题,实现安全采供血及血液储备。  相似文献   

17.
北京奥运会赛前,北京市各级献血办公室、各采供血机构,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完善保障机制,狠抓质量管理,强化服务措施,监督检查落实,出色完成了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首都日常和应急两方面的临床用血的足量、安全和及时供应任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增强采供血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进一步做好采供血机构感染性职业暴露的预防.方法 对2009-2011年陕西省血液中心感染性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岗位、工作地点、工作环节、不同身体部位发生感染性职业暴露的频率,提出预防措施及应对策略.结果 2009-2011年陕西省血液中心感染性职业暴露呈上升趋势,发生率10.1%;29例感染性职业暴露全部发生于血液采集科,其发生率为28.7%;采血护士发生率65.7%,居首位;针头刺伤占86.2%;采血车占93.1%,明显高于献血屋的6.9%;左手占72.4%,明显高于右手及其他部位;留样环节占55.2%,明显高于其他环节.结论 将职业暴露管理纳入血站质量体系,运用质量管理理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加以管理;优化操作流程,规范操作方法,重点预防采血车的针刺伤;采供血机构应加强献血屋的建设,宽敞、布局合理的环境可有效避免感染性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采供血机构院感管理是血液质量和安全的有力保障。指出由于采供血机构工作性质较单一,其院感管理存在管理滞后、监管缺失、设施设备陈旧以及培训不到位等问题。从建立健全院感管理文件,完善院感管理三级监控组织,落实分层次培训,实行有效监控等方面,总结了采供血机构院感管理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王晴  周奇  许建军 《现代养生》2023,(10):798-800
<正>采供血不良事件是指发生于输血链中的采供血环节,对血液质量、献血者或受血者的安全以及相关产品和人员的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的偏差事件[1]。为了客观评估并持续改进血液安全,明确事件发生的原因、产生后果、残余风险和变化趋势[1],预防事件的再发生,提升输血安全,有必要对采供血不良事件进行监测分析,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优化献血服务过程,提升血站供血能力和采供血服务质量,全面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本文对血站2020-2021年度期间发生的49例采供血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