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供给侧改革"不仅与经济领域的改革有关,也体现了一种思维方法,同样适用于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本文以"供给侧改革"的思维方式阐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工作中的供需关系,并从"供给侧改革"视角剖析当前监测评估工作存在的顶层设计缺陷、供给内容单一、需求尚未激发、生产要素错配等问题,提出树立服务意识、关注各方需求,改善供给环境、完善政策制度,提升供给能力、推进技术创新,改革供给内容、突出以人为本等"供给侧改革"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对于促进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医养结合服务存在内涵界定不清、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人力资源障碍和服务资源网络不健全等问题,造成居家老人医疗服务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与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低的问题并存,因此,应从供给侧的服务结构进行改革,以满足居家老人的需求,并通过供给侧的改革刺激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2015年11月,国家在经济面临供给侧弊端突显的形势下,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思想。将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引入中国医疗改革,即医疗供给侧改革应从扩大医疗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出发,用创新的办法解决医疗服务供给不足,以及“医疗、医保、医药”的三医联动低效,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三级公立医院适应供给侧改革思路引领下的中国医改,加速康复外科已应用近20年的临床实施效果与社会效益,证明在医疗供给侧改革中解决三医联动低效所发挥的作用,并成为中国三级公立医院适应未来医改切实可行的抓手。  相似文献   

4.
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存在着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优质资源缺乏、供给主体单一以及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等供给侧问题。文章结合文献分析法,介绍了卫生与健康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进展,但现有研究比较零散,需要研究的方向包括:界定卫生与健康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建立理论框架体系,梳理国际卫生服务供给经验,总结我国各地尝试卫生与健康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型案例、了解各地改革进展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径与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推进医药卫生领域供给侧改革,改善医药卫生供给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效供给,遏制无效供给,使医药供给更加有效地服务于人民的健康,对于保障全民健康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医药卫生属于社会服务领域,供给侧主要包括医药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险和药品器械等生产供应,需求侧则是全国人民的健康需求。医药卫生的供给和需求应当保持基本平稳,供给大于需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取文献研究、逻辑分析、实证分析等方式,把握新常态及供给侧改革的理论观点、经济学思想,探讨对公立医院未来发展的战略启示。研究认为,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是一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改革模式,是中国各行业创新改革的逻辑起点。我国公立医院存在无效供给、供给不足等问题。最后,结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改革实践,本研究提出面对未来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公立医院须紧跟当前改革的要求,明确自身定位,做到"四个转变",从六个方面提升供给能力,兼顾需求侧的保障,从管理体制和机制上推动医院的发展,引领医学的进步,为健康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前行。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2017,(11):1561-1563
目的通过研究医疗服务的供需关系,了解当前医疗服务供需现状,剖析供需矛盾的深层次原因,为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现场调查法、访谈法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分析发现,医疗服务的供需矛盾其根源在于供需错配,主要表现在总量与结构上,特别是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结论必须从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入手,通过增加医疗服务总供给、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公共卫生与基层卫生,强化财政保障和政策支撑等手段,来调整医疗服务资源供给结构,满足医疗服务需求,扭转供需错配现状,实现供需平衡,切实提高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探寻管控医保基金支付风险的可行途径,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医疗需求侧改革难以化解医保基金潜在支付风险、医疗供给侧问题构成医保基金潜在支付风险以及以医疗供给侧制度改革化解医保基金潜在支付风险几方面问题,了解医疗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根源,从而得出只有从约束医疗供给侧的制度入手改革,才能保证医保基金支付安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健康医疗中大数据、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以及获得大数据的方法,阐述了供给侧改革在医疗服务中的必要性、大数据挖掘应用在供给侧改革以及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探讨大数据挖掘应用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供给侧改革旨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公立医院作为医改的重点,在体系设置与需求不匹配?分级诊疗措施未完全落地?医疗环境每况愈下?群众医疗需求呈现多元化?人口老龄化和慢病凸显的形势下,医院管理者需要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注重供给含金量?调整供给方向?扩大有效供给?调整医院供给结构,发挥科研规培供给优势,借力“互联网+”,转变供给模式,深化创新发展,抓机遇?早谋划?出成效?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进入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各项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卫生改革也是其中之一.当前卫生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必须从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层面来解决,需要政府多部门、多层级的分工协作,增强政策间的协调性,促进卫生体制改革与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公共财政改革同步实施.  相似文献   

13.
The federal Patient Protection and Affordable Care Act that was signed into law last year includes provisions that will improve access to health care for everyon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xtend insurance coverage to some 300 million people who currently do not have it. But insurance reforms and expansion of coverage are only part of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within our health care system.The way health care is paid for is another important element of reform.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steps we need to take to change the way we pay for health care and efforts that are underway bo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innesota to test new payment models.  相似文献   

14.
15.
16.
医院改革——医改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医改方案要求政府财政增加投入,但是政府增加财政投入并不一定能完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主体,其自身还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医疗资源的布局问题,行业管理的规范问题,医疗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问题,社会资本的介入问题等,这些弊端将成为医改政策的瓶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Tax incentives for employer-sponsored insurance and other medical spending cost about $200 billion annually and have pervasive effects on coverage and costs. This paper surveys a range of proposals to reform health care, either by adding new tax incentives or by limiting or replacing the existing tax incentives. Replacing the current tax preference for insurance with an income-related, refundable tax credit has the potential to expand coverage and reduce inefficient spending at no net federal cost. But such an approach by itself would entail substantial risks, so complementary reforms to the insurance market are essential to ensure success.  相似文献   

18.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农民的医疗保障制度一直是中国政府关注与理论工作者倾力研究的问题,合作医疗是目前存在于农村社会最初级的医疗保障形式或办法,在合作医疗的运行过程中遇到了来自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央政府正大张旗鼓地开展农村费税改革,2000年首先在安徽省全面实行费税改革的试点工作.本文只想从农村费税改革试点政策角度浅析其对实施合作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During the 1980s, private economists and government policy-makers promoted market competition as a means of controlling costs and improving quality in the health services industry. However, inflation-adjusted costs rose faster during the 1980s than during the 1970s, and most of the expected benefits were not realized. Competitive reform failed because government and private payors were unwilling or unable to force providers to compete primarily on price and quality. Despite its failure to control costs, competitive reform has created a "mythology" that continues to influence health policy to the detriment of effective refo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