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度致敏受者行脱敏治疗及肾移植术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高敏受者采用血浆置换和免疫球蛋白脱敏治疗后行肾移植术的临床及护理资料,总结观察和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0例,其中6例为早期严重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4例为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1例并发移植肾破裂,经抢救后行移植肾修补术。1例并发急性肾小管坏死,经血液透析7周后移植肾功能恢复。结论:做好术前脱敏治疗、术后监护及并发症的护理工作,能够促进脱敏治疗后肾移植成功和患者尽快康复。术后的护理重点是监测排斥反应和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2.
1急性排斥反应 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急性排斥反应,当患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时,临床上有四大典型症状:体温升高,血压增高,尿量锐减或无尿,移植肾区胀痛。早期正确地发现移植排斥反应是有效治疗及提高移植肾存活率的先决条件,为此在护理上应做好下列几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分析2010年3月-2014年2月我院74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术后早期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护理要点。结果 74例患者中51例经治疗后肾功能恢复体征良好,痊愈出院;10例出现急性排斥反应,9例出现加速排斥反应,均经免疫抑制剂排斥治疗肾功能得以逆转;2例急性排斥反应术后1个月再次行肾移植术,手术成功,移植肾肾功能正常;1例超急排斥反应即行摘肾手术,恢复血透治疗;1例加速排斥反应死亡。结论术后通过制订个体化的早期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正确的用药指导、准确监测病人不良反应、及时增减用药剂量,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9例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移植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症状与体征的观察与监测、预防感染、观察尿液变化、密切观察各项检查指标以及药物护理和心理护理,认为精心的护理是肾移植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肾功能不全移植肾术后3个月内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肾移植术后患者106例,均在B超引导下行移植肾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观察移植肾病理改变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肾C4d表达情况;确诊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后给予血浆置换和静脉注射小剂量丙种球蛋白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移植肾超急性排斥反应2例,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15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4d均为阳性;2例超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失功,移植肾切除;15例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患者中13例治疗后移植肾功能恢复,2例移植肾功能未恢复,血肌酐稳定于较高水平.结论 移植肾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对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血浆置换及静脉注射小剂量丙种球蛋白在肾功能不全移植肾术后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治疗中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少尿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10例肾移植术后少尿或无尿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及预防感染、饮食指导等护理。结果:2例因急性排斥反应而未恢复肾功能,8例移植肾恢复正常功能。结论:肾移植术后少尿或无尿的原因,为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加强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为移植肾恢复正常肾功能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7.
急性排斥反应是目前肾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失功的重要原因。临床出现不典型急性排斥反应,可能影响临床医师的判断,从而造成病情延误,对移植肾造成极大的损害。该例肾移植患者在术后早期出现血清肌酐反弹升高,临床各项指标(尿量、他克莫司药物浓度、移植肾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给予患者调整抗排斥药物、应用IgG治疗,血清肌酐仍进行性升高,复查供体特异性抗体、群体反应抗体检测结果均正常,最后通过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确定为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临床血清肌酐水平下降,其后每周随访复查结果良好。该例的诊治过程提示,移植肾穿刺活检的病理学观察可以及时、准确地诊断肾移植术后的合并症,对于降低移植肾风险、提高移植人/肾存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背景:临床实践中发现活体肾移植急件排斥反应并不少见,耐激素导致的排斥反应屡有发生,且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误诊,严重者导致移植失败,影响人/肾长期存活率.目的:探讨活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2005-02/2008-09活体肾移植192例和尸体肾移植168例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转归,对活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活体肾移植和尸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耐激素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46_2%和22.8%,57.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活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发热,移植肾区疼痛、血尿、尿少等症状及感染、肾周血肿等并发症少于尸体肾移植.活体肾移植19例急性排斥反应经强化治疗全部逆转,而尸体肾移植38例急性排斥反应,35例逆转,2例破裂切除,1例肾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提示,活体肾移植较尸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耐激素急性排斥反应少,临床表现轻,易逆转,预后好,同时活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临床表现不典型,耐激素排斥率较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密切观察肾功能变化,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10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监测,观察移植肾形态结构,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及时发现排斥反应。结果 100例肾移植病例中,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时发现排斥反应29例,其中急排17例,慢排12例。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移植肾各项血流指标,对及早发现并发症、指导临床治疗有较高的价值,而且对患者无创伤,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肾移植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排斥反应。探讨无创伤性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检查手段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为临床评估肾移植效果及移植肾功能提供客观的辅助性数据。方法:选择2004-01/2005-12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行同种异体移植肾患者57例,其中经穿刺活检证实或最后临床诊断为急性移植肾排斥反应者22例,未发生排斥反应等并发症的移植肾功能正常者35例,患者均知情同意。采用Philips EnVisor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仪,对急性排斥反应肾移植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观察排斥反应患者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前后移植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肾内血管树分布、血流灌注以及各级动脉血流参数(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等指标的变化,并与移植肾功能正常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排斥反应组2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死亡,进入结果分析急性排斥反应组20例,移植肾功能正常组35例。①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肾移植患者移植肾体积明显大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肾实质增厚,皮髓质界限模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急性排斥反应组患者肾脏厚径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肾实质回声减低,皮髓质交界变清。②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肾移植患者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显著高于移植肾功能正常组(P<0.01)。治疗后急性排斥反应组患者肾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与移植肾功能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简便、经济的无创性技术,对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的追踪观察可为临床上评估肾移植效果提供较可靠的客观依据,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