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资料完整、病理诊断明确的24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光镜下组织学形态表现为两种基本的细胞类型,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24例GIST免疫组化中CD117阳性22例(92%),CD34阳性表达19例(79%),vim均表达阳性,SMA.S-100均有少数病例呈阳性表达,提示肿瘤细胞向平滑肌或神经方向分化。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外科手术是治疗GIST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贯中  白玲  庄浩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0):1296-129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22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诊断良性2例,潜在恶性9例,恶性11例。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率CD34阳性15例(71.4%),CD117阳性13例(61.9%),SMA阳性9例(42.9%),S-100阳性3例(14.3%)。结论GIST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非常困难,其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完整切除肿瘤为治疗GIST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物的表达特征,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40例经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 117、CD3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胃肠道间质瘤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CD117阳性率为92.5%,CD34阳性率为77.5%,NSE阳性率为82.5%.30例同时表达CD117和CD34.CD34的表达与部位有关.结论 GIST中的CD117表达敏感性高于CD34,CD117、CD34、NSE联合应用足以明确诊断大多数GIST.根据肿瘤大小、细胞形态、核分裂像及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可对GIST危险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特点、诊断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17、CD34、SMA和S100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表达。结果:30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直径1.0~18cm,CD117和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87%(26例)和63%(19例),S-100基本没有阳性表达。SMA仅1例肿瘤细胞出现灶状阳性。结论:根据肿瘤大小、细胞形态、核分裂像,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及遗传性特征,对于正确诊断GIST,防止误诊及正确的治疗及其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CD117、CD34、SMA及S-100的表达以及四个免疫组化标志 物的相关性.方法 对24例手术切除的GIST复习其临床特点及病理形态,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IST中CD117、CD34、SMA及S-100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率79.14%,CD34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及危险度参考指标,分析其在临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观察39例GIST的病理形态特征,完成肿瘤性质初步判定,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分析CD117、CD34、SMA及S-100的表达水平,最终确定GIST的临床病理诊断性质特征,组织来源以及良恶性.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117呈弥漫强阳性,CD34多呈弥漫强阳性,SMA及S-100偶呈局灶或散在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00%,81%,20%和16%.确诊该组39例GIST,其中可能良性5例,潜在恶性10例,恶性24例.结论 免疫组化测定是GIST的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CD117是诊断GIST的敏感而特异性的标记物.肿瘤病理判定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陈吉添 《广西医学》2012,34(12):1687-168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7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其CD117、CD34、SMA、S-100及NSE的抗体表达情况进行探讨。结果病变部位:胃43例(59.7%),小肠11例(15.3%),结肠14例(19.4%),食管4例(5.6%)。根据肿瘤大小及核分裂象将病例分为潜在恶性13例(18.1%),恶性28例(38.9%),良性31例(43.1%)。免疫组化结果:GIST CD117和CD34均呈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4.4%(68/72)和80.6%(58/72)。SMA、S-100均为局灶状阳性,阳性率分别为40.3%(29/72)和15.3%(11/72)。结论 GIST多发生于胃,肿瘤的大小、出血坏死、镜下形态及核分裂象是判断肿瘤良恶性的重要依据,CD117和CD34的阳性表达对诊断GIST及与胃肠道其他间叶性肿瘤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中CD117和CD34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点,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技术对24例胃肠道间质瘤行分析。结果:24例胃肠道间质瘤主要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构成,CD117和CD34阳性率分别为95.83%和74.16%,且呈弥漫强阳性表达。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CD117和CD34标记阳性对确诊间质瘤最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病理表现、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特点。方法:对38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17、CD34、Actin、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本组GIST发生于胃部24例(63.2%),小肠11例(28.9%),结直肠3例(7.9%)。良性16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18例,CD117阳性表达率94.7%(36/38)、CD34阳性率50.0%(19/38)、Actin7.9%(3/38)、S-1002.6%(1/38),且均通过手术治疗。结论:CD117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手术仍是GIST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伴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胃肠间质瘤伴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其免疫表型,并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16例患者,GIST(胃肠间质瘤)术前及术中诊断均为0例,术后诊断16例。GIST危险度分级示:极低危险12例(75.0%),低度危险4例(25.0%),中度及高度危险均为0例。GIST免疫表型:CD117阳性14例(87.5%),DOG-1、CD34阳性16例(100.0%),SMA、S100、Des均为阴性。结论胃肠间质瘤和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时发生非常少见,术前发现困难。其中胃肠间质瘤以早期病灶为主,恶性度低。以手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 本组大部病例肿瘤部位以胃肠为主,均行手术治疗.GIST主要发生在胃11例(11/23,47.8%)和小肠9例(9/23,39.1%),其他部位少见.免疫组化CDll7阳性表达率为95.7%,CD34...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与CD117表达比较,为进一步提高GIST的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收集 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102例,其中47例GIST肿瘤组织及55例其它间叶源性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DOG1在所有GIMT和CD117在GIST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DOG1的表达与GIST临床病理参数、CD117表达及其它间叶源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的关系。结果 (1)GIST中DOG1和CD117蛋白表达率分别为95.73%(45/47),93.6(44/47),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细胞形态及Fletcher危险程度分级均无显著相关(P>0.05),2例CD117阴性GIST DOG1蛋白均强阳性表达,但二者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DOG1在其它间叶源性肿瘤表达率为1.8% (1/55).与其在GIST中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DOG1是 GIST敏感而特异性标记物,与CD117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GIST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DOG1;CD117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87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合62例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免疫组化方法采用EnVision法。结果87例GIST中,CD117表达阳性72例(82.8%),CD34表达阳性62例(71.3%)。其生物学行为评价分为:极低度侵袭危险性17例,低度侵袭危险性23例,中度侵袭危险性23例,高度侵袭危险性24例,随侵袭危险性级别升高,其进展性疾病(PD)发生率升高。结论GIST主要见于中老年人,CD117阳性具有诊断意义,但无预后意义。GIST组织学形态多样,不同组织学类型预后不同。肿瘤大小和核分裂象是评价该肿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凝固性坏死也可以作为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 对62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特征:62例(100%)vimentin 阳性,59例(95.2% )CDI17阳性,49例(79%)CD34阳性,24例(38.7% )NSE阳性,10例(16.1% )HHF35阳性。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免疫组化在诊断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中CD117和CD34阳性标记是确诊GIST最有价值的免疫标记物。良恶性的鉴别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生长方式和核分裂的多少而定。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 ,探讨其诊断标准。方法 对 85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形态学观察分析 ,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CD 117、CD 3 4、Vim、SMA及S 10 0蛋白。结果  81.18%的胃肠道间质瘤发生于胃和小肠。瘤细胞以梭形细胞和 (或 )上皮样细胞为主 ,呈弥散状、栅栏状、编织状排列 ,瘤细胞可形成较特征的团巢样结构。CD 117和CD 3 4的阳性率分别为 78.82 %和 87.0 5 % ,部分病例伴有SMA和 (或 )S 10 0蛋白的局灶性弱阳性。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形态存在一定的特征 ,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 ,缺乏定向分化 ;CD117、CD 3 4免疫标记对GIST的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与CD117表达比较,为进一步提高GIST的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收集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102例,其中47例GIST肿瘤组织及55例其他间叶源性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DOG1在所有GIMT和CD117在GIST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DOG1的表达与GIST临床病理参数、CD117表达及其他间叶源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的关系.结果 (1)GIST中DOG1和CD117蛋白表达率分别为95.73%(45/47),93.6%(44/47),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细胞形态及Fletcher危险程度分级均无显著相关(P>0.05),2例CD117阴性GIST DOG1蛋白均强阳性表达,但两者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DOG1在其他间叶源性肿瘤表达率为1.8%(1/55),与其在GIST中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OG1是 GIST敏感而特异性标记物,与CD117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GIST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的特点及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标记CD117、CD34、SMA、Desmin4种抗体于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确诊57例间质瘤,对其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显示57例GIST中CD117阳性表达率为98.25%,CD34的阳性表达率为78.95%;SMA的阳性表达率为35.09%;Desmind的阳性表达率为1.75%.结论:CD117、CD34对胃肠间质瘤特异性表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免疫组化CD117、CD34阳性表达是确诊间质瘤最有价值的依据,但间质瘤的预后判断仍需结合肿瘤的大体、核分裂数及原发部位及生物学行为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8.
李宝新 《中外医疗》2007,26(20):4-4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收集20例GIST临床相关资料.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GIST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均类似于胃肠道肿瘤,病理形态学类似平滑肌瘤、平滑肌母细胞瘤或平滑肌肉瘤.免疫组化有其特征CD117、CD34阳性表达.结论 GIST是消化道较少见肿瘤,临床病理形态类似于平滑肌肿瘤,诊断依据:CD117、CD34等免疫组化检测,预后治疗不同于平滑肌肿瘤.  相似文献   

19.
王玲 《遵义医学院学报》2005,28(5):419-420,42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为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光镜观察2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形态特征,用CD117、CD34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其进行标记检测.结果光镜下瘤细胞主要有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两种形态,梭形细胞型20例,上皮样细胞型2例,混合细胞型4例.良性9例,恶性13例,交界性4例.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117阳性24例,CD34阳性22例,阳性率分别为95.5%及84.6%,且呈弥漫强阳性表达.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主要有2种细胞形态和3种组合形式;确诊需要依靠CD117、CD34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观察40例GIST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特征,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og-1、CD117、CD34、SMA和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40例GIST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胃部不适,其中以腹胀或腹痛最为常见。病理形态学特征表现为三种类型:梭形细胞型28例、上皮样细胞型8例和混合细胞型4例。免疫组化显示Dog-1、CD117、CD34在GIST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0%、70%,SMA、S-100大部分病例为阴性表达,仅少数病例呈局灶阳性表达。结论GIST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多变、结构多样,联合检测Dog-1、CD117、CD34的表达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