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所发生的肿瘤,嗜铬细胞瘤可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可引起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而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2007年9月我院收治1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经过手术,术后恢复较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东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9):1961-1962
嗜铬细胞瘤是发生于嗜铬组织的肿瘤 ,病变多位于肾上腺髓质 ,因产生、分泌、贮存儿茶酚胺 ,而引起高血压。常行手术治疗 ,但手术风险性大 ,因此对这类患者术前、术后的观察护理尤为重要。1 临床资料本组 9例 ,男 3例 ,女 6例 ;年龄最大 61岁 ,最小1 8岁 ,平均 3 9.5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悸、头痛、头晕、呼吸困难等高血压症状 ,用一般降压药治疗无效。经B超和CT扫描确诊。9例患者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术后处理 ,除 1例出现肺水肿经积极抢救处理痊愈外 ,其余均顺利康复出院。2 术前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 … 相似文献
3.
李超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4):3844-3845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60岁,因“下腹胀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以进食后明显,大小便后可缓解,否认腹痛,否认腰部不适,否认尿频尿急,否认恶心呕吐,有冷汗,无低热,偶有咳嗽、咳痰,至我附属医院就诊,B超示:后腹膜混合回声团,性质待查。血常规及生化类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患者 ,女 ,8岁 ,主因发呆 2个月 ,抽搐 2次就诊 ,患儿于 2个月前出现发呆 ,精神差 ,反应慢 ,头痛 ,呕吐 ,抽搐 2次 ,抽时双眼上吊 ,四肢强直 ,约 2 0分钟左右可自行缓解 ,曾多次在他院就诊 ,曾诊为脱髓鞘病 ,给予强的松等治疗 15天无效 ,诊为病毒性脑炎。给予青霉素、清开灵及甘露醇等治疗 10天 ,精神好转 ,但仍时有头痛 ,发作时夜间不能入睡 ,须直立于地面。辅助检查 :血 WBC 12 .5× 10 9/L ,N 0 .71,L 0 .2 9,尿蛋白( ) ;镜检 ( - ) ,囊虫抗体试验 ( - ) ,CT正常 ,核磁共振 :考虑病毒性脑炎。查体 :BP 2 5.3~ 18.7k Pa… 相似文献
5.
李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4):3844-3845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60岁,因"下腹胀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以进食后明显,大小便后可缓解,否认腹痛,否认腰部不适,否认尿频尿急,否认恶心呕吐,有冷汗. 相似文献
6.
嗜铬细胞瘤为功能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主要方法,由于机体长期受分泌的儿茶酚胺的影响,心血管系统存在不同程度损害,所以,这种手术风险大,病情变化迅速,易出现高血压发作,低血压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以前未做准备而手术,病死率高达30-50%经严格术前准备及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病死率下降至1.5%。所以精心而严密科学的术前准备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我院泌尿外科从1996年6月至2004年7月,8年间共收治嗜铬细胞瘤患者9例,均手术治疗获得成功,我们深深体会:术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深入细致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及时全面的健康教育及有效的药物治疗是术前准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嗜铬细胞瘤好发于肾上腺髓质或从颅底至骨盆交感神经的任何部位,少数发生于身体的其他部位,由于分泌儿茶酚胺,故临床表现以高血压、心律失常及代谢紊乱为主要症状,90%以上的嗜铬细胞瘤为良陛肿瘤。手术切除肿瘤是根治本病的唯一方法。我院建院两年来手术治疗该病10例,由于计划周密、措施得当,手术非常成功,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4 3岁。因右腹部闷胀不适 1个月。于19 97年 11月 16日入院。查体 :血压 14.7/9.3k Pa,右腹部略膨隆 ,无肠型及蠕动波 ,右侧脐旁可扪及 15cm×10 cm肿物 ,质硬 ,界限欠清晰 ,活动欠佳 ,无搏动 ,无波动感 ,轻度触痛。B超检查示中下腹部囊实性包块。CT提示右侧中下腹部良性肿物 ;右侧中下腹部囊肿。初步诊断为胰腺假性囊肿 ;肠系膜囊肿 ;腹膜后占位性病变。于 11月 19日在全麻下行肿物探查术 ,术中见肿物位于腹膜后 ,包膜完整 ,位于右侧肾下极下方约 5cm处 ,与肾上腺无关联 ,与腔静脉无粘连。分离肿物过程中血压突升至… 相似文献
9.
杨家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3)
<正> 嗜铬细胞瘤并非少见疾病。血压不增高者较为罕见,现将我们遇到1例报道如下。 患者,女,28岁,住院号2207。因间断胸闷,心慌6年,症状加重伴咯粉色泡沫痰1天,于1987年9月12日入院。 患者6年前开始,每逢劳累,情绪波动或饱餐后出现胸闷、心慌,有时头痛,四肢发凉、麻木,休息后好转,多次被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近2~3年来,发作次数增多(5~6次/日)1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低热,来诊前突感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脸色苍白,四肢冰冷,咯粉色泡沫痰,以“病毒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收入院。T37.2℃, 相似文献
10.
嗜铬细胞瘤导致心绞痛及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路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21):2170-2171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59岁。主因阵发性胸闷、心悸、头晕 10年 ,加重 1年入院。患者于 10年前曾因发作性心前区闷痛 ,多处求医未能确诊。 5年前因上述症状发作频繁到我市多家医院就医诊为冠心病 ,心绞痛。 1年来患者上述症状逐渐加重而入我院。入院后查体 :血压 19/11k Pa、脉搏 86次 /分 ,两肺呼吸音清晰 ,心界无扩大 ,心尖部第一心音低钝 ,可闻及 级收缩期杂音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全舒张期杂音。肝于肋下 1.0 cm可触及 ,质中等 ,无痛。脾未触及。入院时心电图 :I、 a VL的 ST段轻度压低 ,V5、 V6的 T波低平 ,见图 1。初步诊… 相似文献
11.
12.
孙德晶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11):1634
嗜铬细胞瘤是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由于嗜铬细胞具有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功能其持续或间断释放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的功能及代谢紊乱。该病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敞其早期诊断尤为重要。作者曾遇到,一例嗜铬细胞瘤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刘守斌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5):3715-3716
1病历介绍
例1:女,48岁,以头昏、血压高1a为主诉入院。1a前感头昏,测血压120~180/100~120mmHg(1mmHg=0.133kPa),在当地诊所按高血压病服药1a(药名不详)效差,近期有视物欠清晰,双手轻震颤,为确诊来本院门诊检查。既往无肾炎、高血压家族史。查体:T36.2℃,P94次/min,R20次/min,BP15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及浅表淋巴结未见异常,眼睑不肿,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不肿大,心肺腹部未见异常,下肢不肿,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嗜铬细胞瘤认识的加深、麻醉方法技术的进步,嗜铬细胞瘤手术越来越安全。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易发生严重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经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及正确的术中处理,其可得到有效的预防。本文综合阐述了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的现行做法以及进展,以期有助于嗜铬细胞瘤麻醉安全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嗜铬细胞瘤为功能性肿瘤 ,引起的症状错综复杂 ,是人体变化最大的一种肿瘤。目前 ,手术是唯一有效治疗方法 ,但有很大危险。我院自 1 992— 2 0 0 1年共为 8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实施手术 ,其中 1例病情突变 ,发生高血压危象、心搏骤停 ,经抢救脱险。现将手术配合及抢救措施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3 5岁 ,因头痛、头晕、阵发性高血压 3个月入院。经B超、CT诊断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入院时血压 2 5 /1 3kPa(1 80 /1 0 0mmHg) ,心率 98次 /min ,术前进行降压治疗 ,血压已基本正常 ,于 2 0 0 0年 1 2月 1 1日实施手术。入… 相似文献
17.
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腹痛,无腹泻、里急后重,无恶心呕吐,无发热,不思饮食,体重渐减轻,曾就诊于多家医院,查血便常规、血尿淀粉酶、腹B超、腹X线片均正患者,女性,76岁,主因腹痛间断发作4年余,加重1月余于2006年8月26日入院。常,先后予抗炎解痉治疗,症状未减轻,平素自服曲马多止痛治疗,腹痛逐渐加重。半年前行腹部CT示:胰头区不规则形低密度影,未见明显强化,各期CT值分别为16.62、22.48、19.81HU,界限尚清晰,考虑胰腺癌,查肿瘤标志物正常。近一月腹痛明显加重,时伴胸闷憋气,言语错乱,双手及右下肢不自主抖动,呈阵发性,可自行缓解。于2006.8.26.9AM因腹痛难忍,胸闷憋气、头、 相似文献
18.
我院近期对1例腹腔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由于麻醉围术期准备充分,麻醉处理得当,获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术中病情变化及麻醉管理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赵银轩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0):3392-3393
目的回顾性分析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其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分析22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治疗以及随访等情况。结果典型组14例,隐匿型组8例,2组发病部位构成比和去甲肾上腺素阳性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24 h尿VMA和CT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B超诊断阳性率;手术治疗21例,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由于手术困难,只做了病理活检,确诊恶性肿瘤3例;术后随访,3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例因脑血管意外死亡,其余患者于术后半年和1 a发现远处转移病灶。结论明确术前诊断和充分的术前治疗不但能够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而且还能减少儿茶酚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