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褪黑素(MT)体外抑制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MT(0.1、0.5、1.0、2.5及5.0 mmol/L)处理体外培养的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细胞24、48、72 h.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以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MT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SW1990细胞的增殖.0.1~5.0 mmol/L MT作用48 h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7.4%~85.8%.1.0~5.0 mmoL/L MT作用48 h后,G0/G1期比例为72.6%~85.3%,细胞凋亡率为21.5%~41.7%,同时Bcl-2蛋白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下降.结论 MT可以抑制SW1990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将细胞周期阻止于G0/G1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大鼠股骨颈骨折术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血清Aβ1 ~40及海马内抗凋亡基因Bcl-2和促凋亡基因Bax表达的变化.方法 SD老年大鼠35只随机分为三组:空白组(K组,n=7)、对照组(D组,n=14)、手术组(S组,n=14).D、S组根据处理时间不同各分2个亚组,D1、D3、S1、S3组(每组7只).Mom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血清Aβ1 ~40浓度,RT-PCR检测海马内Bcl-2和Bax mRNA的表达.结果 学习记忆能力测试表明:S组逃逸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穿过原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S组血清Aβ1~40浓度明显升高,与K组、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Bax mRNA的表达比K组和D组都显著升高(P<0.01),Bcl-2 mRNA的表达比K组显著降低(P<0.01,P<0.05),Bcl-2/Bax值比K组和D组都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 老年大鼠股骨颈骨折术后可暂时影响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血清Aβ1 ~40浓度升高以及海马内Bcl-2/Bax比例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强化治疗内科危重症高血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病科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内科危重患者186例,入组时空腹血糖水平为(10.8±2.3)mmoL/L,根据患者入组时恢复进食情况分为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DI,n=90)和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组(CSⅡ,n=96),2组均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亚组.MDI组中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亚组分别为44、46例,CSⅡ组分别为46、50例.MDI组餐前大剂量采用门冬胰岛素或人胰岛素,基础量均采用甘精胰岛素,CSⅡ组餐前大剂量及基础量均采用门冬胰岛素或人胰岛素.根据多点指尖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强化胰岛素治疗疗程7 d,使血糖控制在4.4~8.3 mmol/L,7 d后改为常规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11.1 mmol/L,观察各哑组患者基线及第7天日内平均血糖水平、日内血糖标准差、日内血糖极差(最高和最低血糖之差)、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疾病评分(APACHE Ⅱ),统计7 d内低血糖发生率、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日平均胰岛素用量及28 d内各组死亡率.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1)MDI及CSⅡ组的门冬胰岛素亚组和人胰岛素亚组强化治疗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强化治疗后第7天门冬胰岛素哑组较人胰岛素组日内平均血糖水平更低,MDI组:(6.2±1.3)mmol/L比(7.6±1.6)mmol/L;CSⅡ组:(6.0±1.2)mmol/L比(7.4±2.5)mmol/L,均P<0.05.(3)门冬胰岛素亚组血糖标准差更小,MDI组:(1.54±0.27)mmol/L比(1.92±0.38)mmol/L;CSⅡ组:(1.24±0.27)mmol/L比(1.83±0.45)mmol/L,均P<0.05.(4)门冬胰岛素亚组极差更小,MDI组:(3.0±0.5)mmoL/L vs(3.9±1.1)mmoL/L;CSⅡ组:(3.1±0.6)mmol/L vs(3.9±1.0)mmol/L,均P<0.05.(5)门冬胰岛素业组7 d内日平均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发生率及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同时,门冬胰岛素亚组7 d内血清CRP?  相似文献   

4.
在正常糖浓度(5.5 mmol/L)和高糖(33 mmol/L)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艾塞那肽并干预不同时间后,噻唑蓝(MTF)法检测细胞活力,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HUVECs经高糖培养48和72 h后,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经1、10和100 nmol/L艾塞那肽干预48 h后,细胞活力明显增加,并呈浓度依赖性(P<0.01).与正常糖浓度组比较,高糖组细胞凋亡率升高,Akt磷酸化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Bax比值降低(P<0.01).艾塞那肽干预后,细胞凋亡率下降,Akt磷酸化和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下降,Bcl-2/Bax比值升高(P<0.01),而艾塞那肽的作用可被磷酸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所对抗(P<0.01).提示艾塞那肽可通过PI3 k/Akt信号通路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来抑制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起到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脾酪氨酸激酶(Syk)对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NG组)、高糖组(33 mmol/L葡萄糖,HG组)、Syk抑制剂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1μmol/L BAY,NG+ BAY组)、Syk抑制剂高糖组(33 mmol/L葡萄糖+1μmol/L BAY,HG+ BAY组)、甘露醇高渗透压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27.5 mmol/L甘露醇,OC组).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磷酸化Syk(p-Syk)、cleaved-caspase-1及Bax、Bcl-2的蛋白水平;逆转录PCR检测caspase-1、Bax、Bcl-2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H9c2心肌细胞凋亡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与NG组相比,HG组H9c2心肌细胞活力下降(F=37.3,P<0.05)、凋亡率增加(F=46.5,P<0.05),OC组、NG+ BAY组细胞凋亡率与细胞活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HG组p-Syk、cleaved-caspase-1及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降低(F=8.4、80.5、7.6、37.4,P均<0.05),caspase-1及Bax mRNA表达升高,Bcl-2 mRNA表达降低(F=130.7、17.8、7.18,P均<0.05);与HG组相比,HG+ BAY组细胞活力升高(F=37.3,P <0.05)、细胞凋亡率降低(F=46.5,P<0.05),且cleaved-caspase-1及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水平升高(F =80.5、7.6、37.4,P均<0.05),caspase-1及Bax mRNA表达降低,Bcl-2 mRNA表达升高(F=130.7、17.8、7.18,P均<0.05).结论 在高糖条件下,Syk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是通过调控Bax、Bcl-2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氟、砷及其联合染毒对大鼠海马和大脑皮质组织Bcl-2和Bax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初断乳SPF级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氟处理组、砷处理组和氟砷联合组,每组10只.氟处理组大鼠饮用120 mg/L氟化钠(NaF)水溶液,砷处理组大鼠饮用70 mg/L亚砷酸钠(NaAsO2)水溶液,氟砷联合组大鼠饮用含120mg/L NaF和70 mg/L NaAsO2的水溶液,对照组大鼠饮用蒸馏水.3个月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和大脑皮质组织Bcl-2和Bax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大鼠海马和大脑皮质组织细胞质中Bcl-2和Bax凋亡蛋白呈现为棕黄色颗粒物;与对照组和氟、砷处理组比较,氟砷联合组大鼠海马和大脑皮质Bcl-2阳性神经元细胞数较少;与对照组比较,氟、砷处理组和氟砷联合组大鼠海马和大脑皮质Bax阳性神经元细胞数较多,尤其以氟砷联合组的阳性细胞数最多.②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对照组、氟处理组、砷处理组、氟砷联合组大鼠海马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分别为0.84±0.22、0.76±0.10、0.75±0.24、0.28±0.05和0.44±0.19、0.81±0.14、1.22±0.45、1.45±0.26,其中氟砷联合组Bcl-2表达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05),而氟、砷处理组和氟砷联合组Bax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 0.05),且砷处理组和氟砷联合组Bax表达高于氟处理组;上述4组大鼠大脑皮质Bcl-2、Bax蛋白表达分别为0.51±0.18、0.50±0.12、0.49±0.19、0.33±0.19和0.39±0.18、0.79±0.30、0.79±0.35、0.80±0.18,其中氟、砷处理组和氟砷联合组大鼠Bax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氟、砷处理组和氟砷联合组大鼠海马和大脑皮质组织Bcl-2/Bax表达比值(0.96±0.28、0.72±0.45、0.33±0.05和0.69±0.37、0.57±0.10、0.37±0.1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91±1.32、1.44±0.29,P均<0.05),尤以氟砷联合组最明显.结论 在一定染毒剂量下,氟和砷均促进大鼠海马及大脑皮质组织Bax蛋白的表达,降低海马及大脑皮质组织的Bcl-2/Bax表达比值.氟和砷对大鼠海马组织Bcl-2蛋白表达和大脑皮质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比值的影响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二苯乙烯苷对大鼠海马神经元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 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海马神经元钙通道电流.结果 ①细胞外给予2.0和6.0μnol/L二苯乙烯苷对正常的高电压激活钙通道电流的抑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细胞外给予1 μnol/L的Aβ后再分别给予2.0和6.0μmol/L二苯乙烯苷,显示L型钙电流/电压(Ⅰ-V)曲线逐渐上移,但对钙离子的抑制作用与A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苯乙烯苷对大鼠海马神经元L型钙离子通道可能不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在自我血糖监测(SMBG)中是使用第一滴血还是第二滴血更为合适.方法 招募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空腹或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h的血糖测定,分别测第一滴和第二滴指尖血糖以及同步的静脉血糖.通过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异,以期得到最适合临床操作的血糖测定方式.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符合正态或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两两组间比较采用LSD方法.结果 共对526例患者测定血糖值802组,其中空腹血糖526组,OGTT 2 h血糖276组.整体分析526组空腹血糖和276组OGTT 2 h以及全部802组的第一滴血、第二滴血与静脉血的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3.229,F=0.612,x2=1.065,均P>0.05).将空腹血糖和OGTT 2 h血糖根据血糖浓度分层,发现血糖<5 mmol/L和≥5 ~ 10 mmol/L两组的第一滴血、第二滴血与同组静脉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328,x2=8.764,均P<0.05).血糖≥10 ~ 15 mmol/L和≥15~20 mmol/L两组的第一滴血、第二滴血与静脉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88、1.367,均P>0.05).而≥20~25 mmol/L和≥25 ~ 30 mmol/L两组第一滴血、第二滴血与静脉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572、3.201,均P<0.05).结论 第一滴血与第二滴血均可进行SMBG来反映即时静脉血糖值.而当血糖小于10 mmol/L时,第一滴血测定值更接近实际血糖值;当血糖大于20 mmol/L时,第二滴血测定值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条件对牛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基因Bel-2、Bax表达的影响,探讨Bcl-2、Bax对周细胞凋亡的调控.方法 在体外培养第3代近融合的视网膜血管周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5.5 mmol/L、15.0 mmol/L、25.0 mmol/L和35.0mmol/L)孵育6 d后,应用MTT方法检测高糖下牛视网膜周细胞增殖情况,TUNEL法特异性标记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法和RT-PCR测定Bcl-2、Bax基因的表达. 结果 周细胞在高浓度葡萄糖培养下,细胞增殖受抑制,呈现出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凋亡率分别为(28.4±0.8)%、(40.4±0.9)%与(50.2±0.6)%.高浓度葡萄糖培养呈剂量依赖性促周细胞凋亡(r=0.959,P<0.01)和凋亡调节基因Bax的表达(蛋白水平r=0.966,P<0.01;mNRA水平r=0.874,P<0.01)及抑制凋亡调节基因Bcl-2的表达(蛋白水平r=-0.964,P<0.01;mNRA水平r=-0.912,P<0.01);周细胞的凋亡率与Bax/Bcl-2比率呈正相关(r=0.810,P<0.01).结论 高浓度葡萄糖培养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周细胞凋亡,Bcl-2、Bax基因表达的改变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空腹血糖≥7.0 mmol/L或<7.0 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8 306例糖尿人群作为观察队列,随访(48.01 ±3.14)个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一次新发脑梗死事件情况.分析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1)随访结束时,随着基线空腹血糖水平的增高,研究对象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逐渐增高[总胆固醇:(4.93±1.15,510±1.20,5.15± 1.28,5.33±1.35) mmol/L,甘油三酯:(1.70±1.26,1.83± 1.29,2.18±1.76,2.41±2.08) mmol/L,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的水平也增高(P<0.05).(2) 7.0 mmol/L≤空腹血糖<9.0mmol/L组累积发生脑梗死事件率最低(2.1%,P<0.01).校正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吸烟、糖尿病病程及降糖治疗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相对于7.0 mmol/L≤空腹血糖<9.0 mmoL/L组,6.1 mmol/L≤空腹血糖<7.0mmol/L组和空腹血糖≥9 mmol/L两组发生脑梗死事件的相对危险(RR)各分别增加1.85倍(95%CI 1.09~3.15,P<0.05)、1.54倍(95%CI 1.16~2.05,P<0.01).结论 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控制在7.0 ~9.0 mmol/L水平者似新发生脑梗死事件率最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CaN-NFAT)信号传导通路参与内皮祖细胞(EPCs)的凋亡过程。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获得EPCs。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苯肾上腺素(PE)组、环孢素A(CsA)组、CsA+PE组。采用TUNEL染色测定EPCs凋亡状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Bax、Bcl-2、Caspase-3及NFAT4的mRNA的转录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FAT4亚细胞水平定位。结果:(1)EPCs凋亡检测:与空白对照组及PE组比较,CsA组和CsA+PE组EPCs凋亡数明显增加[(3.41±0.89)比(4.39±1.92)比(23.68±1.14)比(25.92±2.62),P<0.05];(2)与空白对照组和PE组比较,CsA组和CsA+PE组的Bcl-2mRNA水平、Bcl-2/Bax mRNA比值明显下降(P均<0.05),Caspase-3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NFAT4mRNA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E组的明显升高(P<0.05),CsA组的明显下降(P<0.05);与PE组比较,CsA组和CsA+PE组的NFAT4mRNA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四组之间Bax mRNA水平均无显著差异;(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E组NFAT4核转移率明显增加[(25.33±2.08)%比(95±2)%,P<0.05];与空白对照组及PE组比较,CsA组和CsA+PE组NFAT4核转移率[(8.00±2.65)%、(7.00±1.73)%]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CaN-NFAT信号传导通路参与EPCs凋亡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FP5对高糖诱发的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Cdk5)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胰岛细胞株Min6。将TFP5转染Min6细胞,分别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观察其表达。实验分3组:低糖(5mmol/L)组,高糖(25mmol/L)+空病毒载体(EV)组和高糖(25mmol/L)+TFP5组,分别用同位素标记法测定3组细胞内Cdk5激酶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组细胞胰岛素分泌水平;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胰岛β细胞凋亡。结果(1)表明TFP5来源和它的分子序列;(2)TFP5在Min6细胞内表达良好;(3)在高糖+TFP5组Cdk5的活性明显低于高糖+EV组( P<0.01),而且在高糖+TFP5组胰岛素分泌明显高于高糖+EV组(P<0.01);(4)在高糖组Min6细胞的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Bcl-2比值升高,细胞凋亡增加(P<0.01,vs 低糖组),而加入TFP5后,Bax表达减少,Bcl-2表达增加,Bax/Bcl-2的比值减低(P<0.01,vs 高糖组),细胞的凋亡减少。结论 TFP5可抑制高糖诱发的Cdk5激酶的过度活性、减少高糖刺激下胰岛细胞凋亡,从而恢复胰岛素分泌,具有潜在的以Cdk5为靶点治疗2型糖尿病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Bcl相关x蛋白(Bax)、核转录因子κB(NF-κB)等蛋白表达的影响,为防治神经细胞的凋亡提供依据。方法:90只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附治疗组,各30只。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致大鼠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运用免疫组化观察复苏后神经细胞中NF-κB、Bcl-2、Bax基因的蛋白表达,采用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各组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并在电镜下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参附治疗组复苏后各时相点Bcl-2表达明显增强(P0.05),NF-κB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Bcl-2阳性表达率在复苏后24h达到高峰,参附治疗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在心肺复苏后的不同时段神经细胞确实有凋亡发生,参附治疗组各时相点凋亡细胞阳性指数均明显低于复苏模型组(P<0.05);而假手术组无明显凋亡现象发生(P<0.01)。超微结构显示参附治疗组神经细胞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假手术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正常。结论:细胞凋亡参与了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细胞的损伤,参附注射液可降低NF-κB活性,上调Bcl-2蛋白表达,改善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对神经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观察不同人群脂蛋白a[1ipoproteina,Lp(a)]的水平及他汀类药物对其的干预效果。方法符合高血脂诊断标准的4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高血脂合并CHD组),36例CHD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2TD)患者(高血脂合并CHD+2TD组),39例非CHD非2TD患者(对照组)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测定Lp(a)及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高血脂合并CHD组及高血脂合并CHD+2TD组的血清Lp(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1±11.6)mmol/Lvs.(26.6±4.2)mmol/L,P〈0.05;(39.4±10.7)mmol/Lvs.(26.6±4.2)mmol/L,P〈0.05];而高血脂合并CHD组与高血脂合并CHD+2T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类药物治疗后3组患者的血清Lp(a)浓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高血脂合并CHD+2TD组下降最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8.1±7.3)mmol/Lvs.(37.1±11.6)mmol/L,P〈0.05;(26.1±6.8)mmol/Lvs.(39.4±10.7)mmol/L,P〈0.05;(26.6±4.2)mmol/Lvs(21.2±6.3)mmol/L,P〈O.05]。结论CHD患者的血清Lp(a)浓度高于非CHD患者,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血清Lp(a)的浓度,在合并2TD的CHD患者中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钠血症的预后价值.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急诊内科住院治疗资料完整的7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24~48 h血清钠离子浓度最低值分为三组:A组,钠离子≥135 mmol/L;B组,钠离子120~135 mmol/L;C组,钠离子≤120 mmol/L.比较各组心功能、血清钾离子浓度、住院病死率等指标.结果 住院期间存活714例,死亡72例,存活组与死亡组平均血清钠离子浓度分别为(134.00±5.83)mmol/L和(121.00±7.1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钾离子浓度分别为(4.4±0.6)mmol/L和(4.3±0.8)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A组7.8%(36/461),B组8.0%(23/289),C组36.1%(13/36),C组病死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钠血症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Roux-en-Y胃旁路术(RYGB)对自发型肥胖糖尿病(ZDF)大鼠模型糖脂代谢及全身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ZDF大鼠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3组:RYGB手术组(n=10)、匹配饮食控制对照组(PF组,n=10)、自由进食对照组(AL组,n=10).定期测量大鼠体重与摄食量.在术前及术后10周时,对各组大鼠行口服糖耐量试验,检测血糖、血脂、肝脏转氨酶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炎症相关指标,处死各组大鼠后取附睾脂肪,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脂肪细胞TNF-α、IL-1β与MCP-1 mRNA表达水平.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与方差分析.结果 术后10周口服糖耐量试验结果表明,RYGB组、PF组及AL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血糖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基线空腹血糖(FPG):(6.8±0.5)、(8.7±2.2)、(20.6±3.0) mmol/L,F=12.4,P<0.05;30 min:(14.0±0.8)、(19.1±4.3)、(31.7±0.9)mmol/L,F=20.1,P<0.05;60 min:(15.4±1.1)、(20.2±7.1)、(33.0 ±0.3)mmol/L,F =22.5,P <0.05;90 min:(13.2 ±0.6)、(20.0±5.8)、(32.4±0.4)mmol/L,F=14.7,P <0.05;120 min:(8.3 ±0.3)、(14.0±5.2)、(29.1±1.2)mmol/L,F =20.5,P <0.05].血清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显著低于PF组和AL组[分别为:TC:(3.82±0.13)比(4.10 ±0.37)比(5.25±0.25) mmol/L,F=15.3,P<0.05,FFA:(0.47±0.14)比(0.93±0.08)比(0.78 ±0.06) mmol/L,F=3.4,P<0.05].RYGB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较AL组明显下降[分别为TNF-α(124 ±23)比(532±52)mmol/L,t =5.8,P<0.05;IL-1β(61±l6)比(250±32)mmol/L,t=4.3,P<0.05],且脂肪组织中上述两种炎症因子mRNA在3组大鼠中的表达趋势与血清水平基本一致;而MCP-1在3组中表达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Roux-en-Y胃旁路术能显著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减轻脂肪肝及全身炎症水平,且这种改善作用不依赖于摄食量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调控自噬水平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缺氧2h/复氧4h,建立H/R损伤模型。以3-甲基腺嘌呤(3-MA)为自噬特异抑制剂和雷帕霉素为自噬增强剂,试验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C组)、H/R组、H/R+100mol/L3-MA组(M+H/R组)、H/R+100nmol/L雷帕霉素(R+H/R组),应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透射电镜检测心肌细胞自噬小体,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比例,Western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下游活性片段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H/R组明显诱导H9c2心肌细胞自噬发生、细胞活力下降、凋亡增加(P〈O.01).Westernblot检测发现,Bax、Caspase-9、Caspase-3活性片段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cl-2表达明显抑制,Bax/Bcl-2比值、活化蛋白Caspase-3、Caspase-9表达增加(P〈O.01);M+H/R组H/R损伤作用明显减弱,线粒体凋亡通路及下游蛋白表达抑制(P〈O.01);而R+H/R组线粒体凋亡通路进一步激活,促进细胞凋亡发生(P〈O.01)。结论自噬在H9c2心肌细胞H/R损伤中起到致命性作用,抑制自噬可保护心肌细胞H,R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与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3]对高糖状态下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维生素D受体(VDR)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糖浓度5.5mmol/L)、甘露醇组(19.5mmol/L)、高糖组(糖浓度25.0mmoL/L)、高糖+1,25-(OH),D,组(浓度1.0×10^-6、1.0×10^-7、1.0×10^-8mol/L)和高糖+1,25-(OH)2D3+siRNAVDR干扰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VDRmRNA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VDR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VDR基因转录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AngⅡ含量。多个样本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g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HK-2细胞中VDRmRNA、蛋白的表达及基因转录活性均明显降低(分别为1.34±0.22比2.47±0.31、0.51±0.06比1.14±0.13、0.51±0.21比1.42±0.28,均P〈0.05)。1,25-(OH)2D3上调高糖条件下HK-2细胞中VDRmRNA、蛋白的表达及基因转录活性,且呈浓度依赖性(分别为1.964-0.31比1.34±0.22、0.934-0.08比0.51±0.06、1.12±0.23比0.51±0.21,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使HK-2细胞分泌AngⅡ增加[(88±10)比(17±2)ng/L,P〈0.05]。1,25-(OH)2D3浓度依赖性下调高糖诱导的AngII高表达[(44±5)比(884-10)ng/L,P〈0.05]。利用RNA干扰诱导VDR基因沉默后,1,25-(OH)2D3不能下调高糖诱导的AngⅡ高表达[(87±12)比(88±10)ng/L,P〉0.05]。结论1,25-(OH)2D,可能通过VDR介导的方式负性调节高糖环境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AnglI表达,从而对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进展起到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个体化降糖治疗策略对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全国10家三甲医院内分泌科病房中的1396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为新诊断或病程在1年之内的患者,年龄(51±9)岁,体质指数(BMI)为(24.9±3.0)kg/m2。。治疗方案根据复杂程度分为未用药(A组)、单种口服药(B组)、口服药联合治疗(c组)及含胰岛素的治疗(D组)四种情况,分析治疗方案调整前、调整后及干预开始后随访20个月间对患者血糖的影响。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分别采用x2检验和协方差分析,干预前后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影响血糖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治疗方案调整前患者空腹血糖为(7.5±2.4)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为(7.3±1.9)%。经干预后随访第20个月时患者空腹血糖为(6.7±1.6)mmol/L,HbAle为(6.1±1.4)%。(2)对HbAlC〉7%的患者,磺脲类和(或)双胍类单药或联合治疗是本研究中临床医师最常选用的治疗方式,其HbAlC的达标率分别为79.2%、81.9%,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妒=0.445,P〉0.05)。(3)随访期末的HbAlC水平与患者的年龄(r=0.087,P〈0.01)、起始HbAlC水平(r=0.228,P〈0.001)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治疗方案的复杂性接近正相关,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0.054,P〉0.05)。与性别、体重、BMI及高血压病史等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53、0.011、0.019和-0.034,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以传统口服降糖药为主的个体化治疗可以长期、有效、安全地控制血糖。对起始血糖较高的患者应采取更为积极的胰岛素强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智防呆方对Apl-40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小、中、大剂量组及安理申组,双侧侧脑室注射Aβ1-40复制AD大鼠模型。给药4w后提取脑内海马神经元总RNA,RT—PCR测定Caspase-3、Bcl-2、Bax及p53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元Bcl-2表达明显减少妒〈0.01),Caspase-3、Bax、p53表达明显增加俨〈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智防呆方能上调海马神经元Bcl-2表达俨〈0.01),下调Caspase-3、Bax、p53表达俨〈0.01)。结论益智防呆方对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神经元Bcl-2基因表达,下调Caspase-3、Bax、p53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