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坤  张虹  吴宇平  王光辉  吕杨成 《四川医学》2013,(12):1807-1808
目的 总结在鼻内镜辅助下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切除方法.方法 采用鼻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对21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及7例鼻-眶-颅沟通性肿瘤行手术切除,对颅底缺损区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结果 28例肿瘤全切22例(78.6%),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其中良性肿瘤8例,至今全部存活;恶性肿瘤20例,2年生存17例,3年生存14例,5年以上存活8例.结论 采用鼻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进行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切除,辅以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颅底缺损区,肿瘤切除安全彻底、方便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颅沟通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以外科治疗为主的36例鼻-颅沟通性肿瘤患者资料,颅面联合入路30例、经前额剖颅入路5例、单纯鼻侧切开入路1例.肿瘤切除后造成的硬脑膜缺损用自体组织严密修补,颅底区组织缺损用额部带蒂复合组织瓣修复.结果 肿瘤全切28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主要为脑神经损伤3例;伤口感染2例,局部加强换药延迟愈合;出现暂时性脑脊液漏1例,一过性的精神症状1例.经信访或门诊随访1~7年,8例死于肿瘤(局部复发5例,全身转移3例),失访1例.存活>2年24例,>3年15例.结论 鼻-颅沟通性肿瘤以外科治疗为主,颅面联合入路手术是比较好的术式,同时应用额部带蒂复合组织辩行颅底区组织缺损的修复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颅鼻联合入路切除巨大颅鼻沟通肿瘤共 5例 ,脑膜瘤 3例 ,鼻咽癌 1例 ,淋巴肉瘤 1例。肉眼全切 ,术后恢复良好。本文介绍其手术方法 ,并对术中注意事项及其应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在神经内镜、鼻内镜辅助下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切除方法。方法采用神经内镜、鼻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对12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及5例鼻-眶-颅沟通性肿瘤行手术切除,对颅底缺损区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结果 17例肿瘤全切14例(82.3%),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其中良性肿瘤8例,至今全部存活;恶性肿瘤9例;2年生存17例,3年生存14例。结论采用神经内镜、鼻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进行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切除,辅以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颅底缺损区,肿瘤切除安全彻底、方便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颅鼻沟通瘤位于颅底,临床很少见,我院脑外科于2000年5月收治1例,采用“经额硬膜内切除前颅底肿瘤加颅底重主和由鼻外窦入路(lynch-Howarth)手术切除鼻筛蝶窦肿瘤,此手术经过复杂,难度较大,现将术中配合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6.
颅鼻联合手术治疗颅鼻沟通巨大脑膜瘤──附2例报告何蓉,张汝林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脑膜瘤为颅脑外科多发性肿瘤。巨大肿瘤侵入鼻腔鼻窦却不常见。本文将我院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联合处理的颅鼻沟通巨大脑膜瘤2例作一报道。例1:女,38岁,因头痛逐渐加重半年,左眼球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颅底沟通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术中采用激光显微外科技术,通过颅面联合入路,耳前颞下入路、鼻侧切开入路、后枕项部正中入路、双侧颞下入路切除不同的颅底沟通瘤11例,并行颅底重建。结果:全切7例,近全切2例,大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半导体浙江显微外科治疗颅底沟通瘤提高了手术全切除率和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鼻沟通肿瘤手术颅底重建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例颅鼻沟通肿瘤术中以“三明治”法重建颅底的方法,术中采用骨水泥、薄层带蒂颞肌和带蒂骨膜对颅底进行水封性重建。结果:15例患者全部进行了颅底重建,均一期愈合,没有发生脑脊液鼻漏等严重并发症,随访远期效果良好。结论:以“三明治”法进行颅底重建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4例颅眶筛沟通瘤的诊断与治疗的探讨,以期提高颅眶筛沟通瘤的疗效。方法 4例颅眶筛沟通瘤病人均行CT、MRI检查。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与颅面联合入路切除肿瘤,选用带蒂硬脑膜、骨膜、颅骨内板颅底重建术。残余肿瘤行OUR—旋转式伽玛刀补充治疗。结果 手术全切者3例,次全切除者1例,手术无死亡。结论 采用颅面联合入路,显微外科技术分块切除肿瘤与颅底重建术,是治疗颅眶筛沟通瘤的最佳手术方法。OUR—旋转式伽玛力补充治疗可直接改善手术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旭群  唐世雄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1):662-662,665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的疗效。方法16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根据肿瘤病变范围不同,鼻内窥镜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位于鼻腔筛窦、蝶窦者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位于上颌窦者联合采用Caldwell—luk术式,位于额窦者作眉弓处额窦外小切口行联合手术切除。结果16例均在术后1~3个月术腔完全上皮化,随访9—36个月,复发3例(18.7%),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鼻内窥镜下行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手术疗效良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松果体区肿瘤的全切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松果体区肿瘤全切除的可行性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86年3月至2000年5月收治并手术的70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诊治及预后情况。结果:手术采用侧脑室入路18例,Poppen入路35例,Krause入路17例;病理诊断胶质瘤21例,生殖细胞瘤14例,脑膜瘤7例,畸胎瘤7例,胆脂瘤6例,胶质增生4例,皮样囊肿3例,脑膜囊肿2例,蛛网膜囊肿2例,脊索瘤、血管畸形、垂体腺瘤、Gale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在上颌窦病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1月31例上颌窦病变行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径路手术的病例资料,其中乳头状瘤19例(3例术后病理提示癌变),出血坏死性息肉5例,真菌性鼻窦炎3例,炎性息肉4例。手术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全身麻醉,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开鼻腔外侧壁进入上颌窦,清除上颌窦内病灶。结果本组31例手术均顺利清除病灶,无任何并发症。3例乳头状瘤癌变病例术后转放疗科放疗,其余均于术后5~8 d 痊愈出院。术后随访5~33个月,仅1例乳头状瘤癌变者复发。结论经鼻内镜泪前隐窝手术治疗上颌窦病变,该术式解剖并保证鼻泪管完整,可明视下清理上颌窦各壁及隐窝内病变,有利于更好地清除病变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中颅窝底肿瘤显微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处理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显微手术治疗中颅窝底肿瘤12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获完整随访115例.结果 翼点入路手术共68例,全切60例;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50例,全切44例;单鼻孔蝶窦联合翼点入路2例,全切1例;额下入路3例,全切1例;额颞入路3例,均全切;颅眶颧联合入路2例,均次全切除.随访115例资料中,89例未见复发,14例经放疗,化疗,再次手术等治疗至今得以长期生存,6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合理地选择术式,术中娴熟应用显微手术技巧,及术后合理处理,有利于提高中颅窝底肿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经鼻内镜切除鼻窦良性肿瘤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Xie M  Xu G  Li Y  Zhang G  Liu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7):1165-1167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 对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2例鼻腔鼻窦良性肿瘤和同期治疗的1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结果 5例血管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纤维瘤和1例良性瘤样纤维组织增生均完全切除。4例骨化纤维瘤,2例1次手术完全切除,术后3年无复发;1例2次手术后全部切除,随访10个月无复发;1例大部分切除,随访3年未见肿瘤生长。1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中2例恶变,8例1次手术完全切除,2例术后发现残灶,YAG激光处理,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18个月发现残留和复发均再手术治愈。所有病例除1例失访外,平均随访36个月,均未再复发。结论 内镜手术视野清晰,损伤小,面部无瘢痕。该术式对于部分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与标准外进路相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单纯性鼻内镜手术、鼻内镜+柯-陆氏手术、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3种术式对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收治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行单纯鼻内镜手术者80例作为鼻内镜手术组,鼻内镜+柯-陆氏手术者80例作为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者80例作为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收集3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情况、术后并发症等资料。 结果 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和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鼻内镜手术组(P<0.05)。鼻内镜手术组、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Ⅰ期、Ⅱ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传统鼻内镜手术组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高于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和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P<0.05),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低于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手术组、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均为0例,3组Ⅱ期和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Ⅰ期和Ⅱ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但治疗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高,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适合采用鼻内镜+柯-陆氏手术及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   相似文献   

16.
远外侧入路切除枕大孔区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枕大孔区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经验、远外侧入路的优点及显微手术技巧,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枕大孔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3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远外侧入路治疗的92例枕大孔区肿瘤病例。结果全部病例均采用经远外侧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肿瘤全部切除66例(71.7%);近全切除22例(23.9%);大部切除4例(4.3%)。术后有41例病人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4.6%。术后死亡2例,病死率2.17%。结论经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可以直接显露下斜坡,暴露延髓颈髓腹侧,对脑神经提供良好的显露,易于控制椎动脉近端、远端及其分支,可以避免对脑干的牵拉,可以提高手术全切除率,降低手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使手术更加安全和成功。  相似文献   

17.
颅颌面联合手术治疗前颅底区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前颅底肿瘤手术及术后颅底组织缺损修复方法。方法 对1992~1999年间我院收治的35例患者的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并发症、生存率、修复材料和方法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5/35例),35例中良性肿瘤共11例,1例死于术后脑水肿伴全身,余了0例随访7年皆健在。24例恶性肿瘤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按生命表法计算)分别为58.07%和36.29%。结论 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外科技术在前颅底及蝶鞍区肿瘤治疗中的方法及作用。方法2004年11月至2008年6月对16例侵犯前颅底与蝶鞍区的肿瘤行鼻内镜手术,其中1例采用眶内容物剜除术加鼻内镜联合入路,所有手术均于全麻下进行,病理类型包括垂体腺瘤6例,内翻性乳头状瘤5例,中分化鳞癌1例,脊索瘤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瘤1例,嗅母细胞瘤1例,骨化纤维瘤1例。术后随访3个月~4年。结果经术中镜下、术后内镜或者影像学检查证实15例肿瘤均被全部切除,1例脊索瘤为大部切除,1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经二次手术修补及规范治疗后痊愈。无颅内出血、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内镜经鼻入路能够充分显露和切除前颅底及蝶鞍区肿瘤,可以更好地辨认深部结构,视觉效果好,是一种较好的手术入路。但要求术者熟练掌握解剖学知识,具备娴熟的手术技巧,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必要的综合处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沿上颌窦外侧壁切除翼腭窝肿瘤的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2012年3月~2015年6月接收的翼腭窝肿瘤患者9例,均采用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上颌窦入路的手术方法切除翼腭窝肿瘤。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法,同时控制术中患者低血压状态。术前以接受鼻窦CT和MRI检查为主,术后定期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成功完成手术,翼腭窝肿瘤得到一次性清除,并于术后6~12天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24个月内虽有2例患者出现短暂面部上颌神经轻微麻痹的现象,但整体无严重并发症或复发情况。结论 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翼腭窝肿瘤能够安全有效地清除肿瘤组织,保留鼻腔外侧壁的完整性,最大程度减轻面部的损伤和鼻腔功能,是一种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恢复快的新型微创入路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下切除患者的术前病情评估、治疗和术后随访资料。结果52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完整切除肿瘤(其中10例联合上颌窦根治术),随访2年~6年,6例术后2年内复发,其余46例在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侵及上领窦内的Ⅲ级病变联合上颌窦根治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