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气管异物是临床的常见急症,需紧急采用硬质支气管镜将异物快速取出,解除呼吸道梗阻。但由于咽喉部迷走神经丰富,对手术的操作十分敏感,如麻醉不当,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1]。以往,小儿支气管异物多采用氯胺酮加表面麻醉或辅以γ-羟丁酸钠进行麻醉,术中呼吸平稳难以维持,并且喉水肿发生率也较高[2]。本文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麻醉,效果显著,并与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进行了比较,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峰 《临床医学》2005,25(6):65-66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管理。方法对35例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物进入左右支气管机会均等,大多数患儿术中平稳安静、无异常。出现屏气、SpO2小于90%、紫绀、心律失常时立即将支气管镜退至总气管,经充分吸氧、加深麻醉后缓解。所有异物均成功取出。结论氯胺酮复合羟基丁酸钠咽喉表面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术效果良好,术中过程平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术不同麻醉用药、方法及麻醉效果。方法:11个月至8岁患儿329例,随机分为三组:氯胺酮组(I组)、氯胺酮+地西泮组(Ⅱ组)和氯胺酮+地西泮+r-羟基丁酸钠(Ⅲ组),比较各组手术中呛咳,咽喉反射,下颌肌松弛,呼吸暂停,发绀,死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氯胺酮+地西泮+r-羟基丁酸钠组手术并发症明显低于单独应用氯胺酮组和氯胺酮+地西泮组(P〈O.01)。结论:应用氯胺酮、地西泮和r-羟基丁酸钠实施复合麻醉,麻醉深度适宜,术中并发症少,是支气管异物取出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102例小儿气管异物患者随机分为无麻醉组(51例)和氯胺酮静脉全麻组(51例),分别行支气管镜检术和异物取出术,监测两组患儿术中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的变化,对无麻醉和氯胺酮静脉全麻的手术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无麻醉组2例术中出现窒息暂停手术,给予氯胺酮静脉全麻后顺利完成手术,氯胺酮静脉全麻组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术后均未见并发症。术中监测指标显示氯胺酮静脉全麻组较无麻组对患儿的不良刺激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5.
付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4):5943-5943
对食道异物患儿麻醉期间急性肺水肿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3岁8月龄,体重13 kg,2个月前因误食金属钱币后逐渐出现吞咽困难。拍片示:食道入口处可见一大小为2 cm×2cm异物。拟在气管内静吸复合全麻下行食道异物取出术。基础麻醉给予氯胺酮80 mg肌注。麻醉诱导芬太尼20μg、氯胺酮20mg、琥珀胆碱30 mg静注后行气管插管,手法控制呼吸,吸入安氟醚0.8~1.0 MAC。术中血压维持90~100/60~70 mm Hg,HR 110~120次/min,手术开始后约10 min,手术医生诉肌松效果不佳,故追加琥珀胆碱30 mg静注。手术历时20 min,取出一金属钱币。静脉输注200 ml平衡液…  相似文献   

6.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的急症之一,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其麻醉却是高风险麻醉。由于手术与麻醉需共用呼吸道,且术中易于气道痉挛、屏气而引起的缺氧令麻醉者感到非常棘手,给手术操作和麻醉处理带来困难。本研究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效果,为临床找出一种更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异丙酚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Ⅲ级标准、年龄1~5岁、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P组)氯胺酮5~8 mg/kg肌肉注射,异丙酚2 mg/kg静脉诱导,术中持续泵注异丙酚1~2 mg/(kg.h)及瑞芬太尼0.03~0.08μg/(kg.min),异物取出后停止给药。γ-羟基丁酸钠复合氯胺酮组(γk组)氯胺酮5~8 mg/kg肌肉注射,静脉注射γ-羟丁酸钠60~80 mg/kg诱导麻醉,术中麻醉深度不足时分次静脉滴注氯胺酮1.5 mg/kg至麻醉满意,并根据手术需要分次追加氯胺酮1 mg/kg。记录麻醉前、诱导、下镜、探查、取出、术毕各时间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动脉血氧饱和度。观察两组苏醒时间,对比两组患儿拔管后上呼吸道梗阻或屏气、苏醒期躁动、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RP组诱导、下镜、探查、取出时平均动脉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较麻醉前均有下降(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与γK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起效迅速,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支气管痉挛和术后舌后坠的发生较对照组少,苏醒时间短,而且苏醒效果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并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麻醉患儿苏醒时间短和苏醒质量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及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手术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后、插气管镜后和取出气管镜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中呛咳、屏气,术后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出入镜次数、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院近3年来收治气管异物患儿80例,对其中20例的麻醉过程进行了重点观察,特别是异丙酚、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对患儿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及术后恢复情况的观察,并与羟丁酸钠、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作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现今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多采用全身麻醉,但何种麻醉药物及方法较理想,尚无定论。我院1980年9月~1987年9月行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术183例,其中有159例(87%)是在以氯胺酮为主的全麻下完成,术中无死亡,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有关情况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七氟醚复合丙泊酚/氯胺酮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十氯胺酮组(SK组)和七氟醚十丙泊酚组(SP组),每组20例;记录脱氧和清醒时间、入室、麻醉后、放镜后、术毕、脱氧和清醒时点RR、HR、SpO2及并发症.结果 SP组脱氧和苏醒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麻醉和放镜后时点SK组HR变化小(P<0.05).结论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路璐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3):501-502
[目的]探讨氯胺酮-丙泊酚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0例,分为氯胺酮-丙泊酚(P组)和氯胺酮-r-羟基丁酸钠(R组)各20例.观察术前、置镜前、退镜时的心率(HR),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置、退镜时、术中、苏醒期有无屏气,呛咳,苏醒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间HR,SPO2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R组置镜、退镜时屏气,术中屏气、呛咳,苏醒期屏气等并发症明显高于P组(P<0.05),且苏醒时间较P组明显延迟(P<0.05).[结论]氯胺酮-丙泊酚麻醉是小儿气管异物手术的一种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院2004-O1~2006—12采用氯胺酮、表面麻醉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1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电视监控带潜窥镜全身麻醉下取小儿气管异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电视监控带潜窥镜硬支气管镜检查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全身麻醉高频喷射呼吸,采用电视监控带潜窥镜,配合硬支气管镜,对146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进行异物取出术。结果145例(1例转胸外科)一次手术成功,无窒息、气管支气管壁损伤、气胸等并发症出现,无死亡痛例。结论电视监控带潜窥镜取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具有明视、放大等特点,全身麻醉高频喷射呼吸,使术者可以从容细致操作,提高了异物取出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氯胺酮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婴幼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实施婴幼儿上肢手术35例,小剂量氯胺酮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实施小儿上肢手术30例,并记录两组术中用药情况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手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低,分泌物增加,术后苏醒延迟。氯胺酮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术中SPO2平稳,分泌物少,术后苏醒早。结论小儿上肢手术选用氯胺酮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可减少术中用药,使患儿及时苏醒,降低围术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蔡宁 《临床医学》2012,32(3):80-81
目的探讨慢诱导技术并高频喷射通气(HFJV)在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0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完全随机分为咽喉表面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组(E组)和对照组(F组),每组20例。E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芬太尼,4%利多卡因表面麻醉,1%丁卡因气管内麻醉后插入支气管镜后经侧孔HFJV;F组静脉注射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保留自主呼吸,插入支气管镜后经侧孔HFJV。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心率、呼吸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各生命体征变化及发生呛咳、屏气、呼吸暂停、支气管痉挛的次数。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苏醒期并发症。结果 F组发生舌后坠3例,呛咳屏气11例,喉支气管痉挛3例。E组发生舌后坠1例,呛咳屏气2例,喉支气管痉挛0例。结论慢诱导技术HFJV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更为安全,可有效抑制应激反应,减少呛咳、屏气、呼吸暂停、支气管痉挛的发生,使手术过程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571-5572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用药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的循环呼吸功能、不良反应以及出入镜次数、手术时间和麻醉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麻醉过程中的MAP、HR、SPO2、及RR都比麻醉前有所降低,但是与麻醉前没有明显差异。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术中呛咳、屏气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PONV、躁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出入镜次数、手术、麻醉恢复时间方面,观察组都低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较好,苏醒期平稳,可在临床麻醉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小儿支气管取异物保留与不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支气管镜取小儿支气管异物,一般主张在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复合麻醉下手术,但其低氧血症发生率较高^[1],近年我们采用不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复合麻醉,其低氧血症发生率低。现将我院1995~2002年期间采用两种不同麻醉方法进行的47例小儿支气管镜取异物手术,报告并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特殊,危险性高,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手术的顺利完成及患儿安全度过苏醒期有重要意义。现将20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5岁;体重8~20 kg。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及呼吸困难,急诊于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异物为花生12例,瓜子5例,米粒2例,豆子1例,术后均恢复良好出院。1·2麻醉方法本组均于术前半小时肌内注射阿托品0.02 mg/kg,15分钟后肌内注射氯胺酮4~6 mg/kg。待患儿入睡后,入手术室建立静脉液路,静脉缓慢注射羟丁酸钠80~100 mg…  相似文献   

20.
氯胺酮麻醉镇痛完善,在小儿外科应用较为普遍,但单纯使用氯胺酮对循环干扰大,术后苏醒时间较长,且容易发生恶心、呕吐,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舌后坠及躁动等不良反应。为此,本文将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与单纯氯胺酮静脉全麻作比较,观察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探讨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