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呼吸道疾病CVB、CMV和EBV感染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B组(CVB)、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感染状态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290例患儿,男158例,女132例,年龄6个月-12岁。以ELISA法检测CVB抗原(CVB-Ag) IgM抗体(CVB-IgM),CMV-IgM,EBV-IgM。结果(1)病毒感染率,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支气管炎、肺炎CVB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同期住院的非感染组(P<0.01);肺炎组CMV阳性率高于上感和非感染组(P<0.05)。各组CVB感染明显高于CMV和EBV的感染率(P<0.01)。(2)3种病毒交叉感染率;上感、支气管炎和肺炎存在交叉病毒阳性情况,以CVB合并其他病毒感染多见。肺炎患儿交叉病毒感染率高于上感(P<0.05)。(3)肺炎病毒感染状态与临床病程的关系。单纯CVB感染性肺炎的病程较全部志物阴性的肺炎患儿长(P<0.01),但较合并多种标志物阳性的肺炎短(P<0.01)。多种病毒阳性的肺炎,其年龄相对较小,发热时间和病程均较单纯CXVB感染的肺炎长,结论:CVB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要注意多种病毒阳性的肺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亚群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单克隆抗体双色免疫荧光FITC/PE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 及其Th1亚群CD4^ ,CD45RA^ ,Th2亚群CD4^ ,CD45RO^ 的表达,并用ELISA方法同时检测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同期检测15例年龄,性别无差异的健康婴儿为对照。结果: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h1细胞CD4^ CD45RA^ 明显下降(P<0.05),Th2细胞CD4^ ,CD45RO^ 虽有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h1/Th2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血清中IFN-γ,IL-4水平均有降低,以IFN-γ水平下降最为明显(P<0.01),IFN-γ/IL-4比值降低(P<0.05),结论:婴幼儿RSV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的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Th1及其功能下降,Th2及其功能对增强,Th1/Th2的失衡是导致该病发生Th2样反应的重要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3.
住院儿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近3年院内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状况,认识柯萨奇病毒B组与小儿疾病的内在关系。方法:观察了796例病儿,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18例、肺炎179例、哮喘106例、心肌炎155例、紫癜19例,其他疾病89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柯萨奇病毒B组(CVB)的抗原(CVB-Ag)和抗体IgM(CVB-IgM)。结果:(1)上呼吸道感染组和肺炎组CVB阳性率分别是47.25%和48.04%,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2)哮喘、心肌炎和紫癜儿CVB阳性率分别是62.265、61.25%和68.42%,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CVB阳性率均高于上呼吸道感染组和肺炎组(P<0.05);(3)其他疾病组和健康儿CVB感染发生率均低(分别是15.73%和3.33%),两组间无差异。结论:CVB感染与小儿多种疾病相关,尤其应该重视研究CVB感染与哮喘、病毒性心肌炎和过敏性紫癜发病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魏明  刘军 《铁道医学》2001,29(5):312-314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10、γ-干扰素(IFN-γ)水平与IgE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哮喘患者和2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IL-10和IFN-γ的含量以及血浆中IL-10、IFN-γ和IgE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哮喘组PBMC培养上清液中IL-10与IFN-γ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1)。哮喘组血浆中IL-10、IFN-γ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5),血浆Ig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哮喘组患者血浆中IL-10、IFN-γ含量和IgE浓度呈负相关(r1=-0.31,r2=-0.50)。结论:IL-10、IFN-γ在哮喘患者IgE的产生过程中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循环IL-12,IFN-γ分泌水平的变化,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其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16例活动性LN患者和10例正常人,采集静脉血标本分空白组,LPS/PHA刺激组及LPS/PHA+DXM组作体外全血细胞培养,然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IL-12,IFN-γ分泌水平,经扣除血浆基础细胞因子水平后作为该例标本的IL-12或IFN-γ分泌量。结果:LN患者的全分泌水平,经扣除血浆基础细胞因子水平后作为该例标本的IL-12或IFN-γ分泌量。结果:LN患者的全血培养细胞IL-12及IFN-γ的分泌量明显高于正常人(IL-12:P<0.005,IFN-γ:P<0.001);而且两者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IA)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DXM对IL-12及IFN-γ分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均P<0.01),而且在LN患者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IL-12及IFN-γ分泌上调在LN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抑制IL-12及IFN-γ的产生可能是它治疗LN中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CD3AK细胞介导细胞因子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D3AK细胞介导细胞因子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卵巢癌细胞株(A2780)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CD3AK+A2780,对照组采用LAK+A2780,分别共育24h并于作用前和作用后每4h收集一次上清液以检测TNF-α和IFN-γ分泌水平。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共育前,后上清液中均有TNF-α和IFN-γ分泌,但共育后TNF-α和IFN-γ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共育前(P<0.01),且同一效靶比的实验组TNF-α和IFN-γ分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D3AK细胞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7.
SLE患者血清IL—4、IFN—γ水平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血清细胞因子细胞介素-4(interlukin-4,IL-4),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水平,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SLE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SLE患和健康志愿血清IL-4和IFN-γ水平。结果:(1)SLE活动组血清IL-4水平和IL-4/IFN-γ值明显升高,与非活动组、对照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01)。(2)血清IFN-γ水平3组(SLE活动组,非活动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意义(P>0.05)。(3)SLE患激素治疗后血清IL-4水平明显降低。结论:IL-4、IFN-γ作为区分CD4T细胞亚群的指标之一,间接反映了Th1,Th2细胞活化状态;SLE患血清IL-4水平,IL-4/IFN-γ值明显升高,且与病情活动性相关;IFN-γ水平无明显变化,说明活动性SLE患存在Th2细胞优势活化状态,破坏了体人Th1/Th2正常平衡状态。血清IL-4水平可作为SLE病情活动性监测指标之一,并可作为疗效判断指标之一。寻找有效方法调节SLE患血清IL-4水平,从而调节体内Th1-Th2平衡,将为治疗SLE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结缔组织病患儿B19病毒感染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我国小儿常见结缔组织病患B19病毒感染的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巢式PCR法对95例小儿常见结缔组织病患进行B19-DNA检测,对其中50例患同时进行B19主要衣壳蛋白抗IgM(B19-VP2-IgM)检测。结果:病例组95例,B19-DNA阳性34例(36%),健康对照组50例,B19-DNA阳性2例(4%);病例组B19-DNA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差异(P<0.01)。病例组B19-VP2-IgM检测50例,阳性11例(22%),健康对照组B19-VP2-IgM均为阴性;B19-VP2-IgM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差异(P<0.01)。5种疾病间B19-DNA及B19-VP2-IgM阳性率无显差异(P>0.05)。50例患B19-DNA,B19-VP2-IgM同时检测结果:10例B19-DNA,B19-VP2-IgM均阳性,1例仅B19-VP2-IgM阳性,7例仅B19-DNA阳性。病例组B19阳性率为37%(35/95)。结论:我国结缔组织疾病患儿有较高的B19感染率。B19与小儿结缔组织病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这些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例急性乙肝患者,35例慢性乙肝患者及12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植物凝血素(PHA)和脂多糖(LPS)刺激下,产生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结果:(1)所有患者在PBMC培养上清液中,3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均<0.05),与慢性乙肝组相比,急性乙肝组IL-10较低(P<0.01),而IFN-γ,IL-12较高(P<0.05),慢性乙肝轻,中,重度3组间呈现重度>中度>轻度,但是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2)IL-12,IFN-γ水平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呈正相关(r=0.6,0.7,p均<0.01,r=0.6,0.6,P均<0.05);而与病毒含量呈负相关(r=-0.75,-0.73,P均<0.05),IL-10与ALT,TBIL无相关性(r=0.03,0.05,P均>0.05),(3)Th2/Th1比值,与正常相比,慢性患者较高,急性患者较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9.0.05);急性患者明显低于慢性患者(P<0.05),慢性轻度组高于慢性中,重度组(P<0.05),而后二组间无明显差别(P>0.1)。结论。Th2细胞因子与HBV感染的慢性化有关,当Th1型细胞因子占优势时,则倾向于发生急性自限性乙型肝炎,Th1细胞因子与肝组织的炎症活动相关。并且有利于病毒清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动态观察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对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中IFN-γ、IL-10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CHB患者26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3、6、9个月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在rHBcAg刺激下培养72h,ELISA法检测上清中IFN-γ、IL-10含量。结果 未经治疗的CHB患者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FN-γ生成量无显著差异(P>0.05)。拉米夫定治疗后各时间点,IFN-γ量较正常对照组和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IL-10量减少,在治疗后第1、9月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完全应答组和部分应答组IFN-γ生成量均较治疗前高(P<0.05),而IL-10的生成量仅在完全应答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 对拉米夫定治疗发生完全应答的CHB患者,其Th1细胞应答增强,Th2细胞应答减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L-4和IL-12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中所起的作用。方法:①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APAAP)检测出30例RSV抗原阳性患儿;②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患儿和正常儿童血清中IL-4、IL-12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治疗前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L-4水平显著升高,IL-12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病情好转患儿的IL-4水平下降IL-12水平升高,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别(P>0.05)。③血清IL-4、IL-12之间有显著负相关关系(r=-0.432,P<0.05)。结论:RSV下呼吸道感染存在Th1/Th2功能紊乱,主要表现Th2细胞功能亢进,IL-4、IL-12参与了RSV下呼吸道感染时的免疫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动态了解吸烟大鼠肺泡灌洗液白细胞介素-2水平,探讨吸烟大鼠存在细胞免疫受损状况。方法:定量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连续被动吸烟1月及2月的SD大鼠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内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结果:A组内吸烟1月大鼠的BALF 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B中相应时点大鼠(P<0.05),A组内吸烟2月大鼠的BALF IL-2水平亦明显低于对照组B中相应时点大鼠(P<0.01)。且B组内,吸烟2月的大鼠较吸烟1月大鼠IL-2水平下降得更低(P<0.05)。结论:吸烟组大鼠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的状态,且随着吸烟时间的延长表现得更为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抑毒调平液对慢性乙型肝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分别口服抑素调平液或安慰剂。收集治疗前,治疗后停药时及停药3月末空腹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IL-2、IFN-γ、IL-12的水平及IFN-γ/IL-4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IL-4的含明明显于正常人(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间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停药时,停药3月末治疗组IL-2、IL-12、IFN-γ、IFN-γ/IL-4的值持续增加(P<0.05),IL-4持续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抑毒调平流上调血清中IL-2、IL-12、IFN-γ的含量及IFN-γ/IL-4的比值,调IL-4的代名词,促使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比值恢复平衡,至少维持治疗结后3个月。  相似文献   

14.
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Mp)检测,以期协助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方法 对490例呼吸道感染者同时作冷凝集试验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Mp-特异性抗体(IgG、IgM)。结果 490例呼吸道感染者,检出Mp特异性抗体阳性90例,阳性率18.4%。<3岁、-6岁、-14岁、>14岁4个年龄组Mp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12/148)、23.6%(44/186)、31.0%(31/100)、5.3%(3/56)。在93例临床诊断为Mp感染的病例中,抗-Mp-IgG阳性59例,敏感性63.4%,抗-Mp-IgM阳性80例,敏感性86.0%,冷凝集试验阳性43例,敏感性46.2%,抗-Mp-IgM敏感性较冷凝集试验高(P<0.05)。结论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Mp抗体可作为早期诊断Mp感染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先心病与柯萨奇病毒B3、B4感染的关系,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患儿CVB3、CVB4.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9.3%、54.3%和53.6%、45.7%,差异天显著性(P值均>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均未发现CVB3、CVB4感染与先心病有病因学联系(P>0.05)  相似文献   

16.
程静  马乐  苏春芳 《广东医学》2016,(3):415-417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 BALF)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所有患者采用抗结核标准化方案治疗,8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根据临床疗效分为治愈组(51例)和未治愈组(35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肺泡灌洗术( BA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8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活动组)、30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非活动组) BALF中γ干扰素( IFN-γ)、白细胞介素( IL)-10、IL-12、IL-35水平,比较不同病情、痰菌情况及临床疗效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活动组BALF中IFN-γ、IL-10、IL-12、IL-35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组(P<0.05)。活动组菌阴、菌阳各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活动组(P<0.05),且菌阳患者IFN-γ、IL-12、IL-35水平均明显高于菌阴患者( P<0.05)。治疗后,治愈组患者IFN-γ、IL-12、IL-35水平均明显低于未治愈组(P<0.05),两组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BALF中IFN-γ、IL-12、IL-35水平明显升高,与病灶的活动性、病情及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曹明岭 《河北医学》2013,(6):919-921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A组与B组,并选择32例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作对照(C组),全部患儿均予以MP—IgM检查,比较三组患儿的MP阳性率;A组、B组均常规应用止咳解痉药治疗,但A组同时加用红霉素及阿奇霉素,1月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组的MP-IgM阳性率35.9%(23/64)明显高于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组的12.5%(4/32),差异显著(P〈0.05);应用抗支原体感染药物的A组l临床有效率90.6%明显优于B。组的68.8%,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诱发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生,MP—IgM检测可常规应用,加用抗肺炎支原体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患者血清CC16、γ干扰素( IFN-γ)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IPF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CC16、IFN-γ水平,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行肺功能检查。比较两组血清CC16、IFN-γ水平,观察观察组血清CC16水平与IFN-γ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血清CC16、IFN-γ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C1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00),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0);观察组血清CC16水平与IFN-γ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s =-0.998,P=0.000),血清CC16水平与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pred)、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均呈显著正相关(rs =0.880,P=0.000;rs =0.922,P=0.000),血清IFN-γ水平与VC%pred、DLCO%无显著相关性(rs=0.337,P=0.069;rs =0.286,P=0.125)。结论CC16可能通过调控IFN-γ参与IPF发病,检测血清CC16、IFN-γ可用于IPF的辅助诊断,且血清CC16水平可作为判断肺纤维化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前后轻度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20例经拉米夫定治疗的轻度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的IL-2、IFN-γ、IL-4、IL-10水平,并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拉米夫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2、IFN-γ、IL-4、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拷贝的HBV-DNA与高拷贝的HBV-DNA两组患者血清IL-2、IFN-γ、IL-4、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P<0.001)。结论:轻度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L-2、IFN-γ、IL-4、IL-10水平经拉米夫定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轻度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L-2、IFN-γ、IL-4、IL-10的表达与病毒复制消长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张世勤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0):128-129
目的:探讨IgM抗体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价值。方法:对以呼吸道感染收治的102例临床诊断MP感染住院患儿,随机选取临床诊断非MP感染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102例作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清MP—IgM抗体检测。结果:MP感染组MP—IgM阳性率(81.4%)明显高于非感染组(8.8%),P〈0.05,差异有显著性。3个月~1岁组呼吸道感染MP—IgM阳性率低于另外3个年龄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1~3岁组、3~6岁组及6-12岁组的MP—IgM阳性率相当,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法检测MP—IgM的结果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以MP感染的早期诊断;且MP感染的发病有低龄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