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谢庆英 《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2001,15(6):325-325
患者男,54岁。2000年5月8日因右耳听力下降,外耳道有新生物6个月收住院。患者6月前右耳瘙痒不适,右耳听力渐进性下降,自行掏耳后有血性分泌物流出,无头痛、眩晕及耳鸣史。否认冶游及性病史。入院检查示一般情况好,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专科检查见右耳外耳道口被淡红色、菜花状新生物堵塞,触之易出血,无触痛、质软。左耳外耳道及鼓膜无异常。听力检查示右耳传导性聋。初诊为右外耳道乳头状瘤。于局麻下行右外耳道新生物摘除术。术中见新生物基底广,位于外耳道峡部及其附近,采用YAG激光烧灼其根基创面,术毕查右耳鼓膜正常。… 相似文献
2.
3.
4.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6 0岁。因挖耳致右耳道出血不止 ,持续流血性分泌物约 1周左右自然停止。 1个月后发现右耳道后壁有隆起物 ,尚未引起重视。肿物生长较快 ,待一个月后 ,肿物完全阻塞耳道 ,并脱出耳道口 ,导致听力下降 ,于 2 0 0 1- 0 8- 15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 :右耳道被 相似文献
5.
外耳道蝇蛆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岁,因右耳间断性痛2 d,发现蛆虫于2005年9月30日来诊.患儿母亲诉:近2 d来患儿常用手搔抓右耳,并伴哭闹.到当地卫生院就诊,未发现异常.第2天其母发现一蛆虫自患儿右耳道内爬出,急来院就诊.患儿既往无耳流液、流脓史,有玩洗衣服脏水习惯.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右外耳道内皮肤红肿糜烂,并见6条白色活动蛆虫,蛆虫长约0.5 cm,头端色黑.鼓膜充血,标志不清,未见有穿孔.诊断为外耳道蝇蛆病(右).用3%过氧化氢冲洗外耳道,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随诊5 d,右耳皮肤红肿糜烂消退,鼓膜标志清晰.患者痊愈.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罕见外耳道尖锐湿疣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锐湿疣多生长于性器官 ,少有报道乳房、乳头部、口咽部、扁桃体部等。生长于外耳道则实属罕见 ,查阅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数年来也未见报道 ,作者收治 1例 ,现介绍给同道。患者 ,男 ,38岁 ,因渐进性左耳有阻塞感半月 ,伴流水 1周 ,并有恶臭味就诊 ,既往无中耳炎病史 ,检查 :左外耳道见多个乳头样物突起 ,污灰色 ,表面凹凸不平 ,柔软 ,触碰易出血 ,根部带蒂 ,乳头裂隙间有脓性分泌物郁积 ,伴有恶臭味 ,鼓膜全貌不能窥见 ,为此 :取左外耳道新生物送检 ,病理检验号 980 90 3。巨检 :白色组织 1粒、绿豆大、结节状。镜下见 :上皮增生呈乳头状改… 相似文献
12.
14.
15.
患者男 ,2 6岁。因右外耳道肿物 2月收入院。患者 2月前挖耳时无意中发现右侧外耳道有一肿物 ,无红肿热痛 ,不伴头疼、耳鸣、耳闷及眩晕 ,无脓性及血性分泌物 ,逐淅增大。查体见右侧外耳道狭窄 ,峡部前部及上部皮肤局限性隆起 ,无触痛 ,未见瘘口及分泌物附着 ,鼓膜未能窥及。纯音电测听示听力无损失。耳部CT示右侧外耳道峡部上部皮下软组织占位 ,骨质未见破坏和增生。局部浸润麻醉下 ,于右外耳道峡部前上部隆起最明显处切开皮肤 ,分离皮下组织 ,见一表面光滑软组织肿物 ,境界清楚 ,未侵犯神经及骨组织。沿被膜完整分离并切除肿物 ,约 2cm×…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报告
患者女,27岁,以右耳(先天性外耳道畸形)流脓反复发作26年为主诉收入院。患者自出生以来右耳廓畸形,3岁时行右耳廓成型术,以后右耳反复流脓,曾多次行耳前瘘管摘除术,但术后右耳仍间断流脓,患者自幼右耳无听力。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右耳廓畸形,约为正常耳廓1/2大小,右耳廓前后均可见切口疤痕;右耳道狭窄,浅凹为倒锥形, 相似文献
17.
18.
病儿,男,3岁。于2008年6月初开始,不明诱因左耳道流脓,时多时少,未到医院就诊。于2008年8月6日起左耳内疼痛不适,常哭闹不安,8月8日其母发现其左耳道内流出血性脓液,侧耳贴近患儿耳边时可听到患儿耳内有间歇性细微的“拍拍”响声。检查:右耳正常。左乳突区及耳廓无红肿及压痛,左耳廓有牵拉痛,外耳道口轻度红肿,触痛明显,耳道口内有血性脓液积聚,用棉签(下转612页)儿耳边聆听时,可听到耳内有小水泡破裂样细微响声,拭脓时发现耳道内有一玉白色蝇蛆蠕动,则用镊子取出蝇蛆1条。此后继续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治疗5 d,及用3%过氧化氢溶液洗耳,2次/d,2周后复诊时耳道已无流脓,耳道红肿疼痛消失,遗留鼓膜紧张部大穿孔。随访3个月,耳流脓未复发,耳道内未再出现蝇蛆。 相似文献
19.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
<正>Becker痣综合征是由Happle和Koopman1997年提出,泛指Becker痣相关区域并发的同侧乳房发育不全或其他皮肤肌肉骨骼异常。该病至今国内报道不多,我院诊治Becker痣合并左侧乳房发育不全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21岁,因左侧胸部长斑10年,乳房不发育9年,于2014年3月1日至本院皮肤科就诊。患者11岁时发现左侧乳房出出现色素斑,渐渐发现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6岁,因右大腿无痛性肿物10年余就诊.皮肤科门诊切除送检.肉眼检查:皮肤组织一块,大小1.0 cm×0.8 cm×0.7 cm,表面见一灰红类圆形隆起,大小0.6 cm×0.5 cm×0.5 cm,与皮肤周边界清.镜下:病变主要位于真皮内,整体结构对称;肿瘤由梭形细胞、上皮样黑色素细胞和少量巨细胞所构成.上皮样细胞多形性明显,排列成巢或散在分布,巨细胞胞质丰富、多核、核大小一致.可见核分裂象,但未见病理性核分裂象;肿瘤间质少,广泛纤维化,其内血管丰富,未见淋巴细胞浸润,局部可见色素沉积.病理诊断:Spitz痣,硬化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