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肝炎灵加黄芪注射液穴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肝炎灵加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肝炎灵加黄芪注射液混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肝炎灵加黄芪注射液肌肉注射。结果: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HBV-DNA的抑制、HBeAg血的阴转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肝炎灵加黄芪注射液穴注可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传统针灸理论与现代注射剂相结合,通过对改变肝炎灵注射液的肌内注射部位研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改既往肝炎灵注射液臀部肌内注射法为穴位肌内注射(双侧足三里穴、阳陵泉穴),比较不同部位肌内注射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及HBV-DNA 指标的改善程度.结果:肝炎灵穴位注射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ALT、AST、GGT 均有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臀部肌内注射的对照组.但对HBV-DNA 的转阴率,2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改变肝炎灵注射液的肌内注射部位,能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体现了穴位给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苦参素注射液俣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1例。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CPH)7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2例,CAH伴早期肝硬化(CAH+LC)2例;与苦参素注射液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20例(CPH6例、CAH12例、CAH+LC2例)比较。结果: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中药组丙氨酸转移酶复常率84.7%,胆红素复常率71.4%;苦参素组分别为75%和65%(P<0.05),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中药组HBeAg阴转率47.6%,HBV-DNA阴转率47.6%,苦参素注射液组分别为45%和45%(P>0.05)。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中药组CAH患者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7.1%和52.4%,而CPU分别为9.5%和14.3%,CAH+LC分别为4.8%和4.8%(P<0.05)。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患者除引起肌注部位轻度疼痛外,部分患者可出现腹胀,纳差等加重反应,而联合中药辩证施治则可改善一般情况。结论: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中药比单用苦参素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更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注射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使用柴胡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分别注射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穴位,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2例,随机分组后,观察穴位组与对照组两组的HBV-DNA阴转率、肝功能复常率以及Zung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1周、24周、48周的穴位组SDS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且在治疗的第1周两组评分分别是(44.1±6.9)和(63.6±3.9),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穴位组的肝功复常率及DNA阴转率高于单纯使用干扰素治疗的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穴位注射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减少干扰素的不良反应,且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结合推拿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P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口服西替利嗪、质量浓度为1%麻黄素滴鼻液滴鼻治疗;治疗组39例采用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结合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治疗组14 d、2个月后疗效优于对照组,在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也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结合推拿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72例,随机分为苦参素穴位注射组(治疗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对照组)各36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本保肝治疗:维生素C 100 mg,每日3次;肌苷400 mg,每日3次。治疗组予苦参素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每穴1 mL,每周3次;对照组予复方鳖甲软肝片,每次200 mg,每日3次。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中医症状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共有72例患者入选,69例患者按要求完成治疗。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31/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24/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素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炎症的作用,可减轻或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两种苦参类生物碱制剂抑制HBV转基因小鼠HBV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HBV转基因小鼠比较苦参素和肝炎灵注射液的抗HBV病毒作用。方法:30只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生理盐水组、肝炎灵注射液组和苦参素注射液组,同种同龄非转基因小鼠为正常对照组;苦参素注射液组和肝炎灵注射液组分别按照82.2mg/kg.d和14.38mg/kg.d腹腔注射给药,生理盐水以及正常对照组以同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共30d;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以及治疗后肝脏中的HBV-DNA含量,ELISA法检测治疗后肝组织中HBsAg以及HBeAg含量。结果:治疗前各组小鼠血清HBVDNA含量没有明显差别,治疗后各用药组小鼠血清HBVDNA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苦参素注射液组血清HBVDNA显著下降,肝炎灵注射液有下降趋势,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肝炎灵注射液与苦参素注射液组肝组织HBV-DNA均没有明显下降;正常组小鼠肝组织HBsAg和HBeAg均为阴性,其他组小鼠肝组织均可检测到HBsAg和HBeAg不同程度的表达,其ELISA检测OD值显示两治疗组肝脏HBsAg以及HBeAg的表达均有所降低,对HBsAg抑制作用苦参素注射液组略胜于肝炎灵注射液组,对肝脏HBeA...  相似文献   

8.
益气活血汤合苦参素注射液杭乙型肝炎病毒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益气活血汤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设治疗组30例,以益气活血汤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HBeAg、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50.00%、56.00%。与对照组40.00%、40.91%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症状体征改善、好转亦较对照组明显(P<0.05-P<0.01)。提示益气活血汤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有明显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单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口服匹维溴胺和培菲康治疗;治疗组35例采用推拿结合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8 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腹泻、腹痛症状改善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结合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腹泻型IBS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a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运用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a1b治疗,对照组单用重组人干扰素a/b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a1治疗CHB,降ALT有效率为92.8%,HBV—DNA阴转率为30.9%,HBeAg阴转率为38.0%,与干扰素治疗CHB疗效相近,且治疗过程中束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提示: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a1治疗CHB安全有效,与单用干扰素治疗CHB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联合肝炎灵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甘草酸二铵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4周。治疗组给予肝炎灵注射液70mg肌肉注射,1次/d,疗程12周。对照组给予护肝片4片,3次/d,疗程12周。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2组ALT复常率分别为98%和96%;治疗组HBehg和HBV—DHA阴转率分别为10%和42%,明显优于对照组。蛄论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联合肝炎灵注射液能有效抑制HBV—DNA复制;促进HBehg阴转,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拉米夫定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拉米夫定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观察HBV标志物及HBVDNA、ALT等指标。方法:联合治疗组用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12个月,初始3个月同时给予苦参素注射液60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仅用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12个月。结果:联合治疗组血清HBeAg阴转率、HBeAg/HBe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一定的临床试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中途脱落1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通过观察肝功能、HBV—DNA、乙肝两对半定量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同时观察外周血细胞毒性T细胞(Tc)、抑制性T细胞(Ts)水平改变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总应答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9.O%,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结束后12月外周血Tc水平均有所提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2月2组均能明显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s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干扰素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其机制可能因足三里黄芪注射液穴位对慢乙肝Tc、Ts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以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艾灸疗法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白细胞数量及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将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艾条温和灸治疗组(治疗组)、西药口服组(对照组),分别进行对照治疗,以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外周血白细胞数量、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含量的变化为指标进行实验观察。结果: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艾条温和灸较升白药口服有明显提高外周血白细胞数的作用;前者能提高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含量、使CD4^+/CD8^+比值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能明显改善全身虚损症状。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艾条温和灸能有效升高白细胞,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扶正解毒汤对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YMDD变异的影响。方法:治疗组以自拟扶正解毒汤联用拉米夫定口服,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DNA定量及YMDD变异,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YMDD变异少(P〈0.05)、HBV—DNA转阴率高(P〈0.05),HBeAg转阴率高(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HBV—DNA定量下降明显(P〈0.01),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自拟扶正解毒汤可减少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的YMDD变异。  相似文献   

16.
复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观察自拟复肝解毒汤(主药;虎杖、白花蛇舌草、田基黄、广郁金、川楝子、白芍药、柴胡、生麦芽、五味子、砂仁)的疗效,将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肝炎灵加服复肝解毒汤,对照组(36例)用肝炎灵加服乙肝清热解毒冲剂。观察治疗中(4周)、后(12周)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相似;治疗组ALT、AST、TBiL在第4周已有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在12周明显降低;肝功能的复常率和HBV-DNA、HbeAg的转阴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复肝解毒汤能缩短慢性乙型肝炎的疗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行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脂肪乳、血蛋白等能量液静滴。结果: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能改善消化道反应及临床症状,能提高近期疗效,改善生存质量,在升白细胞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2例符合AP诊断患者,随机分为黄芪穴位注射组(黄芪组)38例和胃复安穴位注射组(对照组)34例。在中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黄芪组配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照组配合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观察患者主要症状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等。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常规治疗能够提高AP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炎灵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慢性乙型肝炎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护肝治疗,治疗组40例加用肝为灵4ml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日1次,1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病人经肝炎为灵穴位治疗后,T细胞亚群功能发生明显改变,CD^ 8数值相对下降,CD^ 4明显增加,CD^ 4/CD^ 8比值明显升高,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肝炎为灵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明显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达到抗乙肝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博  谢俊  吴松 《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1):15-16
目的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慢乙肝)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护肝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阳陵泉、肝俞;脾俞,对照组在护肝治疗基础上针刺上述穴位,并于3个月后检测患者血清ALT、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