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前牙厚度对咬合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上前牙厚度变化对咬合关系的影响及评估Bolton指数预测咬合关系的准确性.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公式得出上前牙牙冠厚度或其舌面边缘嵴隆起程度对咬合关系的影响.结果随上前牙厚度,舌面边缘嵴隆起程度的增大,上下颌间咬合关系将受到影响.如果要达到良好咬合关系,其所对应的正常Bolton前牙比应逐渐减小.结论临床中应注意上前牙厚度,舌面边缘嵴的变化对最终咬合关系的影响.Bolton指数在预测最终咬合关系方面存在不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部弓形的大小变化是否对Bolton分析预测最终关系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方法:利用数学模型来模拟。结果:随着上下前部弓形尺寸的增大,则上颌牙量相对不足。要达到半径改变前后上下尖牙矢向位置关系的一致,前牙比应变小,反之亦然。结论:Bolton分析对预测最终的良好关系是有一定的局限,受前部弓形的大小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弓形对Bolton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尖圆形、卵圆形、方圆形牙弓正常(牙合)模型各20例,测量计算Bolton指数值的前牙比、全牙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方差分析3组前牙比有统计学差异(F=13.11,P〈0.01)。再经LSD检验,3组中每两组前牙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经方差分析3组全牙比有统计学差异(F=6.71,P〈0.01)。再经LSD检验,3组中每两组全牙比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不同弓形应制定不同的Bolton指数正常值,以便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拔除单个下颌切牙矫治安氏Ⅰ类错(牙合)中Bolton指数的变化.方法:选取安氏Ⅰ类错(牙合)22例拔除单个下颌切牙治疗结束的满意病例,计算矫治前后记存模型的Bolton指数,并计算模拟拔出4个前磨牙矫治前后记存模型的Bolton指数.结果:①拔除单个下颌切牙治疗前Bolton指数前牙比为83.51±2.66,全牙比为92.74±2.09;矫治后的前牙比为69.39±2.41,全牙比为87.05±1.90,矫治前后的前牙比或全牙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模拟拔除4个前磨牙矫治前Bolton指数前牙比为83.51±2.66,全牙比为92.74±2.09;矫治后的前牙比为83.51±2.66,全牙比为91.77±2.76,矫治前后的前牙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牙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③拔除下颌单个切牙矫治与模拟拔除4个前磨牙矫治Bolton指数前牙比或全牙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Bolton指数较大的安氏Ⅰ类错(牙合),尤其前牙比过大者,选择拔除下颌单个切牙矫治是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十堰地区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指数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十堰地区各类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指数及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325例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记存模型,分别测量上、下颌全牙量和前牙量,计算Bolton指数值及Bolton指数不调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安氏Ⅰ类和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Bolton指数及全牙弓Bolton指数均大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病例,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安氏Ⅰ类错(牙合)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大于安氏Ⅱ类1分类及安氏Ⅱ类2分类,安氏Ⅲ类错(牙合)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大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病例,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病例的Bolton指数及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正畸治疗前进行Bolton指数分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上下颌牙量不调对牙合关系的影响及临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宇  周彦恒  林久祥 《口腔医学》2007,27(8):437-438
综述上下颌存在牙量不调时对正畸治疗后牙合关系的影响,并阐述在此条件下临床可采取的改善牙合关系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重庆市正常牙合青少年牙颌模型牙列指数的正常值 ,为正畸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重庆市正常牙合青少年牙颌模型 92付 (男 45付 ,女 47付 ) ,测量牙冠宽度、牙弓宽度 ,计算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 ,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对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存在种族和地区差异 ,结论 :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在正畸临床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临床上应参照本民族和地区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宋野  韩晶莹 《口腔医学》2022,42(9):856-859
继Bolton之后,我国学者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研究以探讨前磨牙拔除模式对Bolton指数的影响,但相关研究既有共识,也有分歧,而且关于中国人拔除四颗前磨牙之后的最适Bolton指数全牙比标准还没有建立。该文就有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彝族人正常(牙合)牙列指数测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云南省彝族人正常[牙合]牙列指数的正常值范围,为正畸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云南省彝族人正常[牙合]牙颌模型186付,对牙冠宽度、牙弓大小进行计算机辅助测量,建立彝族人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正常值范围、统计分析其结果并与国内外报道的相关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Pont指数和Bolton指数种族差异和临床应用性。结果:云南省彝族人Pont指数存在一定种族、地区和性别差异,Bolton指数差异不显著。结论:Pont指数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Bolton指数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错畸形患者Bolton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怡  刘月华 《口腔医学》2006,26(3):185-186
目的测量分析错牙合畸形患者的Bolton指数及其异常的分布比例。方法对351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记存模型进行牙冠宽度测量,并对Bolton指数及其分布进行分析。结果351例患者中Bolton指数前牙比异常者占47.58%,其中过大者占18.52%,过小者占29.06%。全牙比异常者占49.29%,其中过大者占10.26%,过小者占39.03%。Bolton指数前牙比和全牙比男女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指数异常的发生率高,在临床诊断和制定矫治计划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明确拔除 4个第一双尖牙对Bolton指数的影响以及对咬合关系的影响。方法 选取 4 3例拔除 4个第一双尖牙和 36例不拔牙治疗结果满意的病例 ,测量治疗后模型的牙齿宽度 ,计算比较其Bolton指数的差异 ;并计算不拔牙组在模拟拔除 4个第一双尖牙后的Bolton指数。结果  1 拔除 4个第一双尖牙治疗满意的病例其全牙比小于不拔牙组 ,其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2 不拔牙治疗满意的病例在模拟拔除 4个第一双尖牙后的全牙比亦小于未拔牙之前 (P <0 .0 0 1) ,与实际测量的拔牙组的全牙比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别 (P =0 .94 )。结论 拔除 4个第一双尖牙病例治疗后的全牙比小于不拔牙病例。拔牙后Bolton指数的变化对最终理想咬合关系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乌鲁木齐地区三种安氏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指数及Bolton比不调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40例正畸患者石膏模型的Bolton前牙比和全牙比进行测算,得出Bolton指数范围以及Bolton比不调的发生情况。结果乌鲁木齐地区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指数前牙比及全牙比不调发生率分别为57.08%、40.83%。该地区错[牙合]畸形患者Bolton比与国人平均正常[牙合]Bolton比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olton指数不调发生率在安氏Ⅰ类、Ⅱ类、Ⅲ类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之间Bolton比值不调发病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以牙齿大小不调量大于(或)等于1.5 mm作为Bolton不调量的指标,前牙不调和全牙不调发生率分别为15.4%、15%。结论乌鲁木齐地区错牙合畸形患者中Bolton指数不调的发生率偏高,应重视其在指导正畸初诊病例分析诊断中的意义并将其纳入常规正畸诊断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前磨牙拔除模式对Bolton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模拟拔牙后Bolton指数的变化趋势。方法:按Bolton正常值和一个标准差,将213副符合研究标准的模型分为Bolton过小、正常、过大3组,比较各组拔牙前和模拟4种模式拔牙后全牙比和人数的变化,了解其变化趋势。结果:按4种拔牙模式拔牙后,各组的全牙比均比拔牙前减小,且有显著性差异;正常组和过大组的人数分别向过小组和正常组变化。结论:Bolton过小、正常、过大3组病例在模拟拔牙后,Bolton指数均出现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牙列拥挤患者与正常[牙合]人Bohon指数的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选取正常[牙合]人91名和安氏Ⅰ类中重度牙列拥挤患者80名作为实验对象,年龄16~26岁,平均年龄21岁,运用昆明医学院正畸科开发的牙[牙合]模型系统测量两组Bolton指数的各项指标,将测量结果导入SPSS,将各项指标进行成组t检验。结果正常骀人与牙列拥挤患者的Bolton指数均无显著性的性别差异;牙列拥挤组的6个上前牙牙冠宽度总和、6个下前牙牙冠宽度总和、上颌12个牙牙冠宽度总和和下颌12个牙牙冠宽度总和均大于正常[牙合]组,都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而两组的Bolton前牙比和全牙比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安氏I类牙列拥挤患者Bolton指数与正常[牙合]人无明显差异,但对牙列拥挤患者应关注牙量过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牙列拥挤患者与正常(牙合)人Bolton指数的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选取正常(牙合)人91名和安氏Ⅰ类中重度牙列拥挤患者80名作为实验对象,年龄16-26岁,平均年龄21岁,运用昆明医学院正畸科开发的牙(牙合)模型系统测量两组Bolton指数的各项指标,将测量结果导入SPSS,将各项指标进行成组t检验.结果 正常(牙合)人与牙列拥挤患者的Bolton指数均无显著性的性别差异;牙列拥挤组的6个上前牙牙冠宽度总和、6个下前牙牙冠宽度总和、上颌12个牙牙冠宽度总和和下颌12个牙牙冠宽度总和均大于正常(牙合)组,都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而两组的Bolton前牙比和全牙比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安氏Ⅰ类牙列拥挤患者Bohon指数与正常骀人无明显差异,但对牙列拥挤患者应关注牙量过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正畸拔牙模式对矫治后Bolton指数全牙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olton指数正常的安氏三种错(牙合)畸形病例经不同的拔牙模式治疗后Bolton指数全牙比的变化.方法:选取245例Bolton指数正常的安氏错(牙合)患者的模型,计算各组拔牙前和模拟4种模式拔牙后的Bolton指数全牙比,了解其变化趋势.结果:3种错(牙合)组拔牙后的Bolton指数全牙比均有变小的趋势;在安氏Ⅰ类错(牙合)与安氏Ⅲ类错(牙合)组中,除了二组与三组及四组与五组间Bolton指数全牙比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组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安氏Ⅱ类错(牙合)组,不同拔牙模式的Bolton指数全牙比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BoIton指数正常的安氏不同错(牙合)畸形病例进行拔牙矫治时,前磨牙的拔牙模式会对拔牙后的Bohon指数全牙比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比较安氏II1与安氏II2错(牙合)Bolton指数及Bolton不调量,探讨两类错(牙合)在上下颌牙量关系方面的差异.方法 以安氏II1错(牙合)129例,安氏II2错(牙合)81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模型进行牙冠宽度测量,计算Bolton指数,再根据Bolton指数正常值获取上颌Bolton不调量.两组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正常[牙合]Bolton指数的性别差异,确立正常[牙合]Bohon指数的范围并对上下颌牙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方程的建立。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正常[牙合]模型85例,测得上下牙弓3-3和6-6的长度,计算Bolton指数。结果:上下颌牙弓长度和Bolton指数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颌牙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确立了深圳地区正常[牙合]Bolton指数的范围并建立了回归方程,为临床诊断和矫治计划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