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与分析冠状动脉造影与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临床诊断结果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5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与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2组检查结果.结果 12导联阳性诊断率为70.00%,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诊断率为72.96%,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5,P>0.05).结论 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结果无明显差异,且具有经济实用与操作简单等突出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余凤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936-2937
目的 探讨12 导联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 例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12 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拟诊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 分析12 导联动态心电图中SMI 的发作情况及在冠心病诊断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入选患者中,发生心肌缺血91 例,其中SMI 为74 例(81.3%);在活动时出现心肌缺血性ST 段下移542 阵次(72.8%),在休息和睡眠状态时出现192 阵次(25.8%).12 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5.9%(67/78),特异性为78.1%(25/32).结论 12 导联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对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磊 《广州医药》2010,41(6):36-37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的确诊冠心病60岁以上的120例(其中男80例,女40例)患者进行24小时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120例患者有480阵次心肌缺血发作,其中95例330阵次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较有症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长(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隐匿多发,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监测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丁继虎 《重庆医学》2008,37(24):2877-2878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或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1],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可明显提高心肌缺血检出率,现将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检出的82例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动态心电图(DCG)监测规律.方法 应用12导联DCG对183例临床确诊CHD患者进行24 h监测并分析其缺血性ST段的发作阵次及规律.结果 总共检出缺血性ST-T改变806阵次,其中613阵次(76.1%)为SMI.613阵次SMI中,477阵次(77.8%)发生于6:00-22:00,396阵次(64.6%)与体力活动、情绪紧张有关.结论 DCG对SMI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可判明心肌缺血的诱发因素,对SMI病情的判断及早期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蔡军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7):760-7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动态心电图是检测SMI重要方法之一。本研究对220例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以评价12导联动态心电图(AECG)诊断SMI及指导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对心肌缺血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2例患者的DCG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CG中ST段压低检出率高于静息心电图(E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导联DCG监测对心肌缺血的评价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它对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比静息ECG更敏感,为临床心肌缺血诊断及预后观察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报告154例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分析。其中无冠心病史组22例,均有2项以上冠心病高危因素,SMI发作平均每例3.72次;132例冠心病患者中,心肌梗塞组36例,心绞痛组96例,SMI发作次 有症状发作次数的7.1倍和7.7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100例住院患者中,分组进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检查,以冠造结果做对比,比较两种方法对冠心病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度、特异性。结果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χ2=1.09,P>0.05)。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均可做为无创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中老年人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作用。方法采用12导动态心电图记录系统,对健康中老年人体检者共1860例连续监测24h,并详细记录其检测时间内活动情况。结果86例有SMI的发生;SMI发作的次数,ST下移最大、最长时间均以上午6~12点为多;ST段下移越严重,下移时间越长,合并心律失常越多。ST段下移多发生于休息及日常轻度活动时。结论SMI与心绞痛发作有同等的预后意义,可以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应加强其监测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
吕建峰  桑小银 《吉林医学》2012,33(2):253-254
目的:探讨12导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4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24 h12导动态心电监测并记录结果。患者同时记录完整的动态心电图生活日志。对比分析缺血型ST段改变阵次及当时有无心绞痛症状。结果:有ST段改变116例(93.5%),其中有症状者19例(16.4%),无症状者97例(83.6%)。ST段压低共556阵次,有症状152阵(27.3%),无症状404阵(72.7%)。结论:24 h12导动态心电图能明确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演变规律,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 ,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的临床分型。由于临床无症状 ,不易被病人察觉 ,且难以由一般临床检查和常规的心电图所发现 ,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动态心电图 (Holter)检查能够发现缺血型ST -T变化的形态、程度、持续时间、频率分布及与日常活动的关系 ,提高了心肌缺血的检出率 ,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1999- 2 0 0 0年做Holter检查的均无临床症状的可疑冠心病者 72 0人做为观察对象 ,男 48人 ,女 2 4人 ,年龄 38- 72岁 ,其中心绞痛 34例 ,陈旧心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使用12导联与3导联分析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trocrrdiograhy,AECG),明确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检测上的优势.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分组的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要求检测动态心电图进行分组:12导联组,3导联组,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表现.结果:①12导联与3导联患者的一般情况相似;②12导联发生缺血性ST-T下降的病例比例高于3导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部位明确.③12导联室性期前收缩、室速,交界性逸搏低于3导联;房性期前收缩,心房扑动,房颤(包括短阵房颇、房扑),房性逸搏高于3导联,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12导联能对室性期前收缩定位.结论:12导联(AECG)能及时检出缺血性ST-T改变,并准确定位;12导联AECG由于P波清楚,对室上性与室性心律失常判定准确;对室性期前收缩的起源定位;以上结论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心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采用动态心电监测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测并分析数据。结果:ST段缺血性改变共363次,其中SMI309阵次(85.1%),有症状54阵次(14.9%)。时间集中于6:00~20:00,其中6:00~12:00发作147次(51.6%),12:00~17:00发作100次(32.4%),17:00~20:00发作62次(20%)。结论:动态心电图能连续监测心脏电生理情况,对心肌缺血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动态心电图(DCG)监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情况,结果34例无冠心病史、无症状,但具有冠心病高危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二项以上者存在SMI。176例冠心病者中,心肌梗塞组SMI发作次数为心绞痛发作次数的6.8倍,心绞痛组为8.8倍。SMI发作时心率与24小时平均心率无明显差别(P〉0.05)。发作时间以5 ̄13时为多。对40例采用钙拮抗剂及硝酸甘油制剂治疗,结果无冠心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90 例拟诊冠心病患者均进行24 h DCG及冠脉造影检查,分析DCG在SMI及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90 例患者行 DCG检查诊断为无症状SMI患者55例,24 h内发作157次;有症状SMI患者9例,24 h内发作45次. DCG诊断无症状SMI组与有症状SMI组患者的ST段压低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无症状SMI组的持续时间>1 min的患者比例为69.09%,显著高于有症状SMI组的33.33%(P<0.05). DCG诊断 SMI灵敏度为82.26%、特异度为85.71%、误诊率为14.29%、漏诊率为17.74%. 结论 DCG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有较高临床价值,可以作为一种简易、无创的诊断手段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李燕杰  杜晓  刘存梅 《包头医学》2023,(4):21-22+56
目的 :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本院疑似患有冠心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n=48),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组给予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方式,对比两组阳性检出率和诊断认可度。结果:常规组阳性检出率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认可度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更为有效,能较好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肌缺血部位,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12导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是指有客观证据的心肌缺血,而不伴随有各种类型心绞痛症状。随着12导动态心电图(Holter)的出现,先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明显增加,这对于冠心病的诊治有着突破性的进展。本文是笔者近3年来,通过12导动态心电图检测27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情况,记录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82例,对其发作情况及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患者进行分析与诊治,从而观察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机制与诊断结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2010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45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患者进行资料性分析,通过观察动态心电图的诊断结果从而体现其诊断的有效性及其价值。结果:通过临床检测发现,伴有心绞痛发生的患者占诊断人次27%,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51%。45例中有38例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其总阵次为318阵次,平均每1例发生6.75阵次。通过统计发现,病患在6:00~12:00时,发生阵次次数最多,高达286阵次,占了总阵次的51%,其次是0:00~6:00时,发生阵次有154阵次,占了总阵次的31%,下午4:00~晚上10:00发生74阵次,占总阵次15.1%。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具有有效性,其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临床诊断方法,对于发现心肌缺血的表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