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安顺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入组后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依据aVR导联ST段改变情况将患者分为三组:aVR导联ST段抬高组33例,aVR导联ST段压低组34例、aVR导联ST段无偏移组21例。比较三组患者病变冠状动脉数量、梗死血管位置、急性冠状动脉事件(GRACE)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抬高组、压低组患者的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均低于无偏移组,双支、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数量、GRACE评分及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高于无偏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抬高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位置以左主干、左前降支近端为主,抬高组左前降支近端占比高于压低组,且压低组、抬高组的左主干、左前降支近端占比均高于无偏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抬高组与压低组的左主干占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压低组梗死相关血管位置以左回旋支为主,且抬高组、压低组占比均高于无偏移组,同时压低组占比高于抬高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36例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病变。方法:136例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急检肌钙蛋白T,常规做18导联心电图,入院后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观察心律失常及心衰的发生率。结果: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患者心衰发生率(36/92)39.1%,心律失常发生率(64/92)69.6%,多支血管病变占(86/92)93.4%;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正常患者心衰发生率(6/44)13.6%,心律失常发生率(16/44)36.3%,多支血管病变占(10/44)2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异常提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镜象”的心电图导联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电图改变情况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72例AMI患者中前壁心肌梗死42例,其中18例有下壁导联ST段改变;下壁心肌梗死30例,其中13例出现胸前导联ST段改变,有“镜象”ST段改变组和无“镜象”ST段改变组相比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显著升高(P〈0.05),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P〈0.05),有更多的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出现心电图“镜象”ST段表明梗死范围较大,有更多并发症,早期积极干预治疗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闫蕊 《中医药研究》2013,(12):1454-1455
目的探讨aVR 导联的ST段抬高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相关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心电图aVR导联ST段变化将80冠心病患者分为ST段抬高组(26例)及无抬高组(5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部位与aVR导联S T段抬高的关系,以及心脏功能、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CAG 结果比较 aVR 导联ST段抬高组左主干(LM)、前降支(LAD)近端为IRA的发生率高于ST段无抬高组(P<0.05);aVR 导联ST段抬高组左室射血分数较ST段无抬高组低(P<0.05);aVR 导联 ST 段抬高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 ST 段无抬高组低(P<0.05).结论 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部位、梗死血管及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aVR导联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aVR导联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66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依据心电图aVR导联ST段变化将病例分为无偏移组、抬高组和下移组。结果梗死相关血管为左主干病变的无偏移组、抬高组、下移组分别为0例、4例、1例,ST段抬高组与无偏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范围为多支病变无偏移组、抬高组、下移组分别为3例、18例、5例,ST段抬高组与无偏移组、下移组与无偏移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心脏事件无偏移组、抬高组、下移组分别为1例、9例、2例,ST段抬高组与无偏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如果aVR导联ST段抬高或下移可能提示有严重的左主干病变或严重的多支病变,且有大面积的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下移的心电图,经溶栓治疗后ST段回升幅度,评价溶栓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心肌细胞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 ;8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下移的患者,入院后行溶栓治疗,并计算溶栓后2h内胸前导联ST段的回升幅度。结果 :溶栓治疗2h后较溶栓治疗前ST段回升大于50%,患者自觉胸痛症状完全或部分缓解,提示临床溶栓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血清肌钙蛋白I(cTnI)峰浓度与心电图Q波、ST段的相关性 ,以了解它们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情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1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系列采血测定血清cTnI峰浓度 ,检查标准 18导联心电图 ,统计出现病理性Q波的导联数 ,病理性Q波总幅度 ,最大病理性Q波 ,ST段抬高的导联数 ,并与血清cTnI峰浓度比较。同时考虑对冠脉再灌注的影响。结果 不论再通与否 ,AMI(包括前壁、下壁 )患者标准 18导联心电图病理性Q波的总幅度、最大病理性Q波幅度、出现病理性Q波的导联数目以及急性前壁心肌梗死ST段抬高的导联数目与血清cTnI峰浓度有明显的等级相关性。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TnI峰浓度与心电图病理性Q波的总幅度、最大病理性Q波幅度、出现病理性Q波的导联数目和急性前壁心肌梗死ST段抬高的导联数目对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 本文观察了急性下壁心肌梗塞97例,发现早期心电图上胸前导联有ST段压低组较无ST段压低组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是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病情危重的一项指标。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对象:本院1983年4月至1994年4月间,按照WHO诊断标准,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住院病人共97例,不包括同时合并前壁、前间壁侧壁并除外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者,不合并左或右心室肥厚、束支传导阻滞、以及合并其他心脏疾病者。 2.方法:入院后立即描记12导联常规心电图,  相似文献   

9.
目的:参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评价18导联心电图对ST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脉(IRA)判断的价值。方法:人选ST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STEIMI)经CAG证实为冠脉闭塞的345例,人选全部左旋支闭塞组(45例)为观察组和随机右冠脉闭塞组(42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入院时记录的18导联心电图(12导联加右胸导联和后壁导联)的细微改变推测IRA。心电图观测指标:(1)左旋支闭塞指标:STtⅡ〉Ⅲ,avL导联ST段t或无压低,sTTV7-9;(2)右冠脉闭塞指标:STtⅢ〉II、STiavL〉I、STtv导联,。结果诊断左旋支闭塞三个指标的敏感度分别是100%、87%、90%。诊断右冠脉闭塞指标的敏感度分别是64%、60%、86%。结论:18导联心电图对ST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STEIMI)相关闭塞冠脉能提供更确切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包炎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浓度与ST段抬高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81例急性心包炎患者血清cTnI浓度,其中cTnI≥0.35μg/L为阳性,心肌梗死的诊断阈值为1.5μg/L。结果cTnI阳性41例,其中ST段抬高29例(71%);cTnI阴性40例,其中ST段抬高25例(62.5%),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TnI≥1.5μg/L 21例,其中ST段抬高20例(95%);cTnI<1.5μg/L 60例,其中ST段抬高31例(52%),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急性心包炎患者可根据cTnI浓度判断心肌损伤程度,虽然单有ST段抬高不一定有心肌损害,但ST段抬高患者中cTnI浓度明显升高者提示有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ARVI)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以及治疗特点,提高对其特殊性的认识。方法:对60例急性ARV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患者多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多有诱因,常与其他部位心肌梗死合并存在。患者容易出现低血压、右心功能不合、心源性休克。心电图多有V3R-5RST段抬高,合并下壁梗死者易出现Ⅲ导联ST段抬高大于Ⅱ导联ST抬高(72.5%)。病情平稳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完璧节段性运动异常24例。治疗上慎用血管扩张剂,重视扩容升血压,积极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05年-2009年于发病24h内入院的AIM193例患者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分为伴心力衰竭组与无心力衰竭组,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AIMI伴心力衰竭者24例(占25.8%),与无心力衰竭组相比年龄较大,肌酸激酶峰值、右心室梗死发生率、胸前导联V4-6ST段压低为主者比例较高,住院病死率高。结论:根据心电图的演变过程,心肌血清酶学的变化,相应的临床表现以及其他辅助检查可以对AIMI合并心力衰竭做出及早正确的诊断,同时根据检查结果估测梗死范围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提出正确的治疗方案,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心电图QRS波群变化状况对住院期间病死率及梗死范围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发病时间在12 h以内的STEMI患者61例,根据入院时其心电图表现分为QRS波终末扭曲组25例和非QRS波终末扭曲组36例。住院期间对其临床特征、肌酸激酶同工酶、动态监测肌酸激酶、死亡例数进行记录。结果 QRS波终末扭曲组的患者年龄相对较大,ST段抬高导联数相对较多,入院时患者Killp分级大于1的较多,同时有较高的CK水平。2组在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分别为20%和6%,个别化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QRS波终末扭曲与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心电图QRS波终末扭曲对STEMI患者的梗死范围及住院期间病死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16例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0.1mV,20例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0.1mV的CK-MB值及CK-MB/CPK比值心脏彩超值及冠状动脉造影等结果。结果Ⅰ组CK-MB值更高,CK-MB/CPK比值更大,射血分数减低更明显左室收缩与舒张末期容积增大更多,冠脉造影示致窄病变多位于左前降支近端或多支。结论老年前壁心肌梗死伴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0.1mV时,其梗死范围较大,易发生较严重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左室射血功能损害及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心包炎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浓度与ST段抬高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81例急性心包炎患者血清cTnI浓度,其中cTnI≥0.35μg/L为阳性,心肌梗死的诊断阈值为1.5μg/L。结果 cTnI阳性41例,其中ST段抬高29例(71%);cTnI阴性40例,其中ST段抬高25例(62.5%),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TnI≥1.5μg/L21例,其中ST段抬高20例(95%);cTnI〈1.5μg/L60例,其中ST段抬高31例(52%),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急性心包炎患者可根据cTnI浓度判断心肌损伤程度,虽然单有ST段抬高不一定有心肌损害,但ST段抬高患者中cTnI浓度明显升高者提示有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鲁南恒康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初次确诊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接受直接PCI术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不应用鲁南恒康;鲁南恒康组28例,使用鲁南恒康,分别观察术前及术后即刻心电图,计算梗死相关导联ST段抬高总和ΣST及ΣST回落。观察2组患者在术中出现冠脉"无复流"的发生例数,统计2组患者出现轻微、中度、严重出血的例数。结果 2组在术前统计ΣST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即刻ΣST回落比较,鲁南恒康组要较对照组明显,2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在术中出现冠脉"无复流"的发生例数及发生率比较,鲁南恒康组要较对照组低,2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出现轻微、中度、严重出血的发生例数比较,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出现轻微及中度出血患者例数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鲁南恒康能有效改善急症PCI术后ST段的回落及减少冠脉"无复流"发生几率,同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抢救原则是迅速再灌注,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挽救濒死心肌,降低病死率,改善幸存者左心功能。我院于2001年2月—2003年11月共开展静脉溶栓12例,收到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体表心电图ST-T改变与动脉弹性变化的关系。方法:将178例ACS患者根据心电图分为ST段压低≥1.0mV和ST段抬高≥1.0mV两组,并与230例正常人的心电图及大、小动脉弹性指数相比较,分析ST-T段改变与大、小动脉弹性指数变化的相关性。结果:ACS患者较健康人C1、C2值明显降低(P<0.01)。ST段抬高的ACS患者其C1、C2值较ST段下移组明显降低,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CS患者C1、C2值下降程度与ST-T改变程度成正比,结合C1、C2的测定有助于提高ST-T诊断心肌缺血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我们自 1996年 7月至 2 0 0 1年 1月 ,采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右室心肌梗死 4 3例 ,疗效较为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4 3例 ,为门诊或住院病人。其中男 2 8例 ,女 15例 ,年龄 4 0~ 76岁。右室心肌梗死并发下壁梗塞者 2 8例 ,并发下壁加后壁梗塞者 7例 ,并发前壁梗塞 8例。均有不同程度持续性胸痛 ,伴面色苍白 ,大汗淋漓 ,肢体温冷等症状 ,舌苔暗紫 ,脉沉细弱。心电图除伴发的下壁、后壁、前壁有ST段抬高 ,弓背向上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改变外 ,2 9例有V4R加上 1个或 1个以上其他右胸导联ST段抬高≥ 0 1mv ,均在 2 4小时以内记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0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ARV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ARVI合并下壁梗死14例,占47%;合并正后壁梗死5例,占17%;合并下壁+正后壁梗死7例,占23%;合并前间壁+下壁梗死2例,占7%;单纯ARVI 2例,占7%。结论ARVI常合并其他部位梗死,右胸导联ST段升高是诊断RVI的可靠指标。治疗上重视扩容,慎用血管扩张剂,扩容治疗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个体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