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五更泄:五更泄一般认为是由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也有些五更泄病例,阳虚的证候并不显著,而脾虚湿胜病情却较突出,如肢体困重,倦怠嗜卧,不耐劳动,动则气短,面色萎黄,舌苔白腻或薄白,是病在脾而不在肾,宜用升阳法治之。以羌活胜湿汤为基本方,加白芷、升麻、葛根、苍术、白术、白芍等。目的是"下者举之",使清阳上升,挽回中气下陷之势。  相似文献   

2.
朱建 《光明中医》2012,27(4):785-786
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要求,一旦气机发生紊乱,可导致一系列有关的病理变化,因此运用调节气机升降法治疗临床中的这类疾病,疗效颇佳,并举验案数则,以佐证之.  相似文献   

3.
升降散有宣通三焦,条达气血之功。笔者临床常以升降散加味治疗多种病症,用之得当,效如桴鼓,现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4.
升降散治疗皮肤病机理及临证应用探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升降散治疗皮肤病原理升降散方义 升降散由白僵蚕、蝉蜕、姜黄、大黄 4味药组成。白僵蚕、蝉蜕升清阳中之阳 ,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 ,一升一降 ,内外通和 ,杂气之流 ,毒顿清矣。且升降散中白僵蚕、蝉蜕辛凉透泄 ,散火解毒 ,正合“火郁发之”之意。热郁于内 ,气机阻滞 ,热邪外出之路不畅 ,故用气辛味苦性寒之姜黄行气活血解郁。而用大黄是取其清热泻火 ,通腑逐瘀 ,使热邪下趋而解之意。故四药合用 ,郁热得解。现代药理研究 升降散具有抗炎、调节免疫、解热、镇静、镇痛、抗过敏、抗病毒、抑菌等作用 ,特别是该方对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  相似文献   

5.
丁光迪教授运用升降法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博士生导师丁光迪教授,在中医各家学说中,以金元医学研究最深,其中尤对东垣脾胃学说体会最多,能娴熟地运用升降理论于临床。例如用升阳法治疗晨泄。晨泄又名五更泄,一般认为病由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也有些晨泄病例,阳虚的证候并不显著,而脾虚湿胜病情却较突出,如肢体困重,倦怠嗜卧,不耐劳动,动则气短,面色萎黄,舌苔白  相似文献   

6.
闫安  李静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2):16-17
介绍在临床中运用升降理论治疗一些五官科疑难杂病经验,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升降散临证拾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丽萍 《陕西中医》2002,23(7):652-653
升降散 ,是清·杨栗山创制的治疗温病表里三焦大热之方 (《伤寒瘟疫条辨·医方辨》) ,因其组方严谨 ,蕴调理升降、调和阴阳之理 ,故倍受后世医家的青睐。笔者通过对本方源流的探讨 ,深受启发 ,在临证中应用此方及其思路治疗一些神经、精神疾病收到较好疗效 ,现举案体会如下。   1 抑郁性神经症 李某 ,女 ,1 6岁。由家长伴随就诊。出现猜疑、多虑、心情压抑、沮丧等症 1年余 ,脑影象学检查无异常发现 ,曾经抗抑郁药物治疗无显效 ,且感疲倦、嗜睡 ,故自动中断服药。近3月以来 ,因病情明显加重而休学。诊见 :形体适中 ,面色黄而欠华 ,情绪…  相似文献   

8.
脾胃升降运动是人体生理活动中最重要的功能活动 ,对整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将起到重要作用。健脾和胃是脾胃升降失调的基本治则 ,临症中灵活运用多能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徐光华 《河北中医》2003,25(4):274-276
1 升降出入是人体运动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曰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 ,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 ,无器不有。”阐明了自然界的升降出入运动 ,是形成万物生长化收藏规律的根源。人居气交之中 ,自不能例外 ,其脏腑功能和气血津精都反映着升降出入的运动方式 ,如肺主宣发肃降 ,脾胃主升清降浊 ,心肾主阳升阴降、水火既济 ,肝司升发疏泄 ,反映了五脏协同 ,维持了升降出入的动态平稳 ,元气发源于下焦 ,经肝脾的升运 ,心肺的宣发 ,体现了向上向外的特征 ;肺气的肃降 ,胆胃的…  相似文献   

10.
土有阴阳 ,阳土为胃属戊土 ,阴土为脾属己土。土性敦厚 ,有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故曰 :“土者 ,生万物而法天地。”木有甲乙 ,胆为清净之府 ,属甲木 ,肝为刚脏 ,属乙木 ,木性可曲可直 ,有生发、条达舒畅的特性。这里脾土应是润泽之土 ,而非干燥之土 ,胃土为阳燥之土 ,而非湿润之土 ,肝木为阳刚之木 ,而非阴柔之木 ,胆为生发之木 ,有条达舒畅之功。肝胆和脾胃在生理上相连 ,病理上相关 ,如常见的土虚木乘。脾胃气虚、木邪乘胃症 ;胃阴不足而出现的木邪横逆症等 ,在临床上两者的病情是互为相关转化的。在食物的消化及精微的输布过程中各司…  相似文献   

11.
12.
王贺增 《山西中医》2013,29(1):10-11
宋绍亮教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全国首批优秀临床人才,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30余年,治学严谨,抉微探奥,博采众方,遵古不泥,医药汇通,学术精湛,勇于创新,对中医经典理论的研究造诣颇深,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临床处方以简、便、廉、验著称,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尤其是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更有独到见解,对其病因病机在《热痹证治新  相似文献   

13.
杨栗山"升降散"临床运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升降散源于明代张鹤腾的《伤暑全书》,为治暑良方,后经杨栗山阐发,遂成治温名方。该方由大黄、姜黄、蝉蜕、僵蚕、米酒、蜂蜜等6味组成。方用僵蚕为君,取其轻浮而升,能清热解郁,散逆浊结滞之痰,辟一切怫郁邪气,用之“以清化而升阳”;蝉蜕为清虚之品,涤热解毒,用之“以清虚而散火”为臣;二药相伍,清热散火解毒,又“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寒无毒,祛邪伐恶,行气散瘀而辟疫,用之为佐;大黄大寒无毒,上下通行,上抑亢盛之阳,下导蕴结之热邪,用之为使。此二药既伐恶逐秽辟疫,又“降阴中之浊阴”。四药之外,籍以米酒性热味辛之通达之力,使其诸药作用上行头面,下达足膝,外周皮毛,内通脏腑经络,驱逐邪气,无处不到,用之为引;蜂蜜甘平无毒,其性大凉,主治丹毒斑疹,腹内留热,呕吐便秘,清热润燥,用之为导。六药合用,使疫邪之流毒顿清,三焦气机升降得复。因此,此方被杨氏视为疗温之总方,主要用于温病表里三焦大热,症见憎寒壮热,头痛咽肿,烦渴引饮等,疗效确切,深受医家所推崇。近年来该方除运用于热病治疗外,还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儿、皮肤、五官等科的临床,辨证用之,均获较好疗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笔者在不同的疾病治疗过程中,凡遇有阴虚证者,皆用滋阴法治疗,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运用通法治疗肾病作了探讨,认为临证应知常达变,另辟蹊径;通法之谛,祛邪扶正;通法类别,温寒疏峻。指出,通法并非等于单纯运用攻通之药,同样还须根据证情,佐以他法他药,则每每可收釜底抽薪之效.  相似文献   

16.
沈舒文教授运用脾胃升降理论治疗了多种疾病,本文重点介绍沈舒文教授运用升脾降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之痞满、升发脾气法治疗脑供血不足之眩晕、通降胃腑法治疗排便障碍疾病之便秘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18.
[例一] 李某,男,50岁。口中常有秽浊之气,其味臭不可近人。饮食恶冷喜热,腹胀便溏,1日数次。查:体瘦,口中气味浓臭,舌淡边有齿印,苔白滑,脉沉迟。诊断:口臭(脾阳不振,浊逆上泛。治宜温阳健脾,升清降浊。方用理中汤加味:党参18g,白术30g,干姜18g,炙甘草18g,制附子9g。服药10剂后口中秽气大减,腹胀消失,大便1日2次,已成形。虑其脾虚日久,胃中积滞一时难以消尽,嘱更服附子理中丸调理至诸症消除。  相似文献   

19.
张景岳用"扶阳不忘补阴"治疗阳气虚弱、虚寒病证,是阴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色:大补阴水、益火之源;填养精血、以充养元气。注重补阴以培育阳气之根源,即使是阳虚兼有外感寒邪之证,也不忘在用温中解表的同时兼补营血助其发汗。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中药物升降浮沉性能运用规律略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六经病多表现出经络脏腑的气机升降出入失常,以此为根据,灵活地运用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是经方功效卓绝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经方中药物升降浮沉性能的运用,能够对《伤寒论》的辩证台思维及其理、法、方、药中的整体观、动脉观得到较为具体的认识,并有助于理解中医思维方式,掌握中医方法,从而有利于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