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创伤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创伤患者CRBSI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1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收治的行中心静脉置管的3 852例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生CRBSI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 3 852例行中心静脉置管创伤患者,发生CRBSI 32例,总置管日71 237日,CRBSI感染发生率为0.45‰(32/71237)。共培养出病原菌3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2株,其中鲍氏不动杆菌15株占46.88%、铜绿假单胞菌7株占21.88%;革兰阳性菌1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占18.75%、表皮葡萄球菌4株占12.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创伤严重度评分(ISS)>25分、颅脑损伤、股静脉置管是创伤患者并发CRBS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创伤患者CRBSI的发生与ISS评分、损伤部位及置管部位有关,为降低创伤患者CRBSI发生率,建议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股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危险评估在急诊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5月随机选取200例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行中心静脉置管(CVC)的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CRBSI危险评估,对可能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200例行CVC的急诊重症患者中有11例发生CRBSI,感染率为5.5%;发生血流感染的因素为年龄≥60岁、糖尿病史、使用抗菌药物、导管管径≥16cm、导管留置时间≥5d、白蛋白水平<40g/L,其与急诊重症患者CRBSI发生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显示,糖尿病史、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及白蛋白水平低下是急诊重症患者CR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行CVC治疗的患者给予CRBSI危险评估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更有效的预防了CRBSI的发生,且缩短患者的置管、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分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临床特征,为预防与控制CLABSI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9-2011年CLABSI资料汇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0例住院患者发生CLABSI53例,发病率为7.1‰;在分离出的53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共27株占50.94%,真菌14株占26.42%,革兰阴性杆菌12株占22.64%;CLABSI发病率与插管时间、插管部位、导管腔数、全胃肠外营养(TPN)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ABSI发病率与最大无菌屏障及灌注抗菌药物无关(P>0.05).结论 插管时间、插管部位、导管腔数、全胃肠外营养是CLABSI的主要因素,应针对上述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CLAB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房发生导管相关性真菌血流感染的原因,探讨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09年1月新生儿科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对其病原学特征、临床特点及感染因素等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相关结果并探讨预防策略。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69%,均与中心静脉置管有关;病原菌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早产、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是引起感染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导管相关性真菌血流感染与菌群移位、接触传播、静脉输入等因素有关,针对各可能的环节采取综合的预防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深静脉置管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表单式记录方法,记录置管前手消毒、置管时机、置管部位、置管频次、置管时间、穿刺点护理、输液接头、敷料选择等内容。结果通过对64例置管患者的干预,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7.8%,其危险因素主要与置管技术、无菌原则、插管部位、使用时间、导管维护等有关。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使用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感染的发生难以避免,针对其危险因素,采用表单式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醒操作者及维护者在置管前的准备、置管中的配合及置管后的护理方法,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老年患者因其生理、心理的特点更容易遭受疾病的困扰。住院期间,由于治疗需要常需行血管内置管,由此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部分,而老年患者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人群。通过导管置入部位、导管留置时间、导管材料等的选择,对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提高相关护理工作可以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本研究主要介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现状、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感染发生的相关护理工作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救治危重患者、实施特殊用药和治疗的有效途径,由置管引起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问题也日益突出;该综述简述了CRBSI的定义、诊断方法及危险因素,并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从规范教育培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及手卫生规范、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及导管、做好穿刺部位皮肤的准备、加强置管后导管护理、建立ICU-CRBSI目标性监测、降低患者内在感染风险等多方面加以预防与控制,对于降低CRBSI的发生率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江苏省19所三级综合医院ICU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进行监测,并对置管后的维护进行全过程管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CRBSI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CRBSI的发病密度为3.82/1000导管日,调查时间段中后三个季度CRBSI的发生率分别为2.55%、3.30%和2.99%,明显低于监测开始的4.73%,综合ICU CRBSI的发生率为3.50%,高于专科ICU的1.74%,导管留置天数和置管地点是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有助于降低CRBSI发病率,注重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的维护和操作时的最大无菌屏障是降低CRBSI发生率的重要措施,缩短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可以减少CRBSI的概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长期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以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9年6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以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CRBSI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析感染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并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RI的危险因素。结果98例患者中有32例发生CRBSI,CRBSI发生率为32.65%;感染组患者的导管血标本中共分离得到3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2株,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革兰阴性菌12株,以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等敏感;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股静脉置管、外周血白蛋白(Alb)<35 g/L是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抗菌药加肝素封管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股静脉置管、Alb<35 g/L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抗菌药加肝素封管是保护因素,同时病原菌分布有一定的特点,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并针对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和降低CRB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感染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对2009年7月-2010年11月入住ICU> 24 h、年龄>1月龄的置管患者进行监测,并对发生CRBSI的病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监测患者共1145例,其中接受血管内置管的患者890例,血管内导管使用率为77.7%,置管日为9189 d,发生CRBSI 26例,CRBSI感染率为2.9%,平均日感染率为2.8/千日;CRBSI感染率与置管时间、置管次数均呈正相关(x2=40.71,P=0.000;x2=28.6,P=0.000);留置天数(OR=2.415)与置管次数(OR=1.531)是综合ICU的CRBSI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严格执行手卫生、无菌技术置管和维护、尽早拔除导管是预防CRBSI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预防与控制感染的方法.方法 对2008年1-12月人住ICU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目标性监测,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257例次,发生医院感染147例次,例次感染率为57.20%,其中导管相关血液感染36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4.00%,占感染的24.49%,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的日感染率为16.57%,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检出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54.05%,G~+菌次之,占37.84%,真菌占8.11%;特殊耐药菌检出11株,其中ESBLs阳性菌6株,MRS 5株.结论 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与导管放置时间、置管部位、医护人员的操作、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静脉高营养药物的应用有关;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合理选择置管部位,缩短导管留置时间,保持导管通畅,是有效预防CRBSI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前瞻性调查1996年4月~2000年12月住院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重型肝炎医院感染率为25.40%、感染例次率31.85%,医院感染多数发生在入院前2周、占71.43%,感染部位分布:腹腔28例次,下呼吸道16例次,上呼吸道10例次,胆道10例次,其他15例次;单因素分析表明男性、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侵袭性操作、AST、胆酶分离与医院感染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表明男性、侵袭性操作是危险因素,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是保护性因素. 结论重型肝炎易发生医院感染,男性、侵袭性操作和预防性抗生素与医院感染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陈红  曾晓东 《职业与健康》2010,26(20):2391-2393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7—2009年西安市中医医院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491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率为5.87%,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为主;医院感染患者中有病原学诊断者168例,共检出细菌178株,革兰阴性菌81株(45.25%),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6株(14.53%),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72株(40.22%)。结论有基础疾病、长期卧床、住院时间长、侵袭性操作等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诱发因素,针对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经验和护理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1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10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对照,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1.8%(101/1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87/106),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0.9%(100/1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80/1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并分析CRBSI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医院各科ICU 2008年1~12月所有放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9例患者总置管日2456 d,共送检165份中心导管尖端和283份血培养标本,导管53例阳性,阳性率为32.1%,与导管尖端培养出同一种细菌的血培养14例,导管尖端细菌定植率为21.6‰,感染率为5.7‰;引起CRBSI病原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8.6%)、金黄色葡萄球菌(21.4%)和白色假丝酵母菌(21.4%)。结论研究显示,引起CRBSI的菌株耐药率非常高,应加强导管管理的全程监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术的术中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阴市人民医院2008年80例重型颅脑外伤手术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80例患者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手术顺利,护理方法得当,术后安全返回ICU。74例康复出院,3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结论手术室护士掌握重型颅脑外伤的病理生理知识,熟悉手术过程,可提高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100例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事件的临床资料,并与口腔科门诊同期未发生交叉感染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危险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空气污染、环境污染、器械消毒污染和操作不规范均是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和操作规范的教育,加强对诊室空气、环境和器械消毒的监管,以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颅脑创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目的 了解我院颅脑创伤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999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57例颅脑创伤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前瞻性及回顾性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18.23%;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泌尿道最多见,占46.23%,其次为下呼吸道占33.67%;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G^-杆菌占42.11%,泌尿道感染病原菌中真菌为主,占40.43%;医院感染组死亡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颅脑创伤患者医院感染与年龄、性别、手术无关,留置导尿、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抗生素使用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早期的急救与护理,及采用积极的护理措施是否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08年3月期间收治的93例严重多发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抢救脱险75例,死亡18例,病死率为19.35%。结论强化急救意识,准确判断伤情,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与细心护理至关重要,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度多发性创伤患者ICU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急诊ICU收治的48例重度多发性创伤患者,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ICU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SS评分、OIS分级、进入ICU时体温、MODS、AP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