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通过再次手术时对比两种不同剖宫产术后腹壁瘢痕及腹腔粘连情况,探讨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的可行性及其优越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有剖宫产手术史156例再次开腹手术腹腔粘连程度、粘连部位进行观察分析。其中新式剖宫产96例,子宫下段剖宫产60例。结果腹壁瘢痕愈合情况、大网膜、腹膜、膀胱反折腹膜粘连情况,在新式剖宫产组明显优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不缝合腹膜与缝合腹膜,粘连发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在腹壁切口愈合及腹腔粘连方面优于子宫下段剖宫产,不缝合腹膜可减少粘连。新式剖宫产有诸多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唐桂娥 《解剖与临床》2008,13(4):281-282
目的:探讨三种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的情况,寻找术后粘连轻、腹壁疤痕小的方法。方法:对96例既往分别有下腹纵切口、Pfannenstiel切口剖宫产、新式改良剖宫产史的病人,再次开腹手术时观察其腹腔粘连及腹壁疤痕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腹壁疤痕纤细、愈合良好;盆腹腔粘连最轻。结论:新式改良剖宫产腹壁切口愈合率高,腹壁疤痕小,盆腔粘连最轻。  相似文献   

3.
刘美华  张书巧  马晓雯 《解剖与临床》2005,10(3):233-233,235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各层次组织的愈合及粘连情况。方法:对20例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行再次下腹部手术患者的一次手术后腹壁、腹膜、子宫切口愈合及粘连情况进行观察,据此分析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的效果。结果:脂肪层组织不予缝合愈合良好,筋膜、腹肌及腹膜等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腹腔粘连程度较轻,子宫切口愈合好。结论:子宫切口采用可吸收线愈合良好,腹直肌解剖结构恢复好,不缝合脏层壁层腹膜的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在首次剖宫产术中,腹壁横切口以及腹壁纵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首次剖宫产采用腹壁横切口的120例产妇,以及首次剖宫产采用腹壁纵切口的120例产妇,按照切口的方式分为纵切口组和横切口组,对这两组产妇进行再次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对两组中的剖腹时间、腹壁粘连、新生儿Apgar以及切口愈合程度进行记录、比较。结果两组病例再次进行剖宫产,术中出血、切口愈合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横切口组的开腹时间明显高于纵切口组,纵切口组新生儿Apgar明显高于横切口组,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可能进行再次剖宫产的女性而言,在首次剖宫产中应该尽可能采用纵切口剖宫产方式。  相似文献   

5.
二种术式再次剖宫产1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以期改良现有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择选取我院二种不同术式的再次剖宫产患者134例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例,前次是新式剖宫产;对照组70例,前次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再次手术相比:①两组从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胎头娩出困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观察组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但对照组重度粘连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⑶两组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拆线和住院天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切口愈合均良好.结论 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新式剖宫产再次手术时手术时间延长,胎头娩出困难率增加,新生儿窒息率增加,术后病率增加;引起重度粘连率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高,对再次手术增加了困难,但新式剖宫产发生粘连率低,拆线早,住院天数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少.对有可能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笔者认为选择下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不失为一种更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良新概念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盆腹腔粘连情况,以期改良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08年3月~2010年9月间,我院98例剖宫产术后因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或妇科疾病而需再次进腹手术患者盆腹腔粘连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56例改良新概念剖宫产术后者为观察组,42例新式剖宫产术后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的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 改良新概念剖宫产术所致的盆腹腔粘连较新式剖宫产术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必须缝合膀胱子宫反折及关闭脏壁层腹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剖宫产手术方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了解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手术的风险.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9例再次剖宫产患者。其中对照组157例,前次手术为传统的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研究组132例,前次手术为新式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等方面;术中情况,包括:开腹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粘连状况;术后情况,包括:术后排气时间、产褥病率、切口感染、产后出血。结果两组间一般情况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情况比较,研究组手术开腹时间、总手术时间、无粘连例数和重度粘连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前者分别为(8.33±2.65)min、(43.79±3.65)min、57例、15例,后者分别为(11.25±4.03)rain、(51.95±4.55)min、47例、4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情况比较,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式剖宫产再次手术因粘连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有利于降低再次剖宫产的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优点。方法 对225例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随机分二组,分别采用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术中、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手术时间:新式与子宫下段剖官产相比较有较显著差异(P<0.01),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病率等新式与子宫下段剖官产相比较均有较显著差异(P<0,01)。结论 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式剖宫产术前阴道试产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我院新式剖宫产病例250例.按术前有无阴道试产及剖宫产指征将其分为两组:头位阴道试产失败后改剖宫产145例(以下简称A组),入院后无产兆无剖宫产指征、未经试产家属或病人即要求手术的占105例(臀位15例、头位90例)(以下简称B组).统计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子宫切口延长撕裂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术后病率、术后子宫切口延期愈合率、住院天数.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子宫切口延长撕裂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术后病率、术后子宫切口延期愈合率、住院天数A组明显优于B组(P<0.05) .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前试产者子宫下段形成较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胎儿娩出困难,降低术中子宫切口撕延的发生率,术后子宫切口愈合快,术后病率低,住院天数少,如果术前母体及胎儿情况允许,剖宫产之前应该通过试产促使子宫下段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我院自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对住院有剖官产指征的产妇,行新式剖宫产术共82例(观察组),与同期50例腹部横弧形切口子官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作一比较。新式剖官产求即采用腹部横切口,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腹膜、膀胱腹膜反折以及子宫肌层,不缝合腹膜及膀胱腹膜反抗。结果显示,观察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现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病率无明显差别(P>0.05)。本研究资料表明,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术中对胃肠道刺激小,胃肠功能恢复也较快,且手术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廖旭日 《医学信息》2010,23(6):1601-1602
目的 探讨改良横切口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7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n=75)和对照组(n=72),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实验组采用改良横切口剖宫产术.结果 实验组在手术满意率,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横切口剖宫产术能减少并发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SD)的超声表现,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行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健康产妇871例,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1.30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9.00周;妊娠次数2~4次、平均妊娠次数2.05次。经阴道超声观察剖宫产术后CSD发生率,并分析其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存在子宫-腹壁粘连者其CSD发生率44.58%,与无子宫-腹壁粘连者(20.81%)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两次剖宫产时间间隔2年者,其CSD发生率36.78%,与≥2年者(21.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剖宫产2次以上者CSD发生率42.55%,与2次者(21.97%)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后位子宫CSD发生率27.49%,与前位子宫(20.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后容易形成CSD,CSD发生与是否有子宫-腹壁粘连、两次剖宫产间隔时间长短、子宫位置及是否为多次剖宫产有关。因此,应提倡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处理及预防.方法 对我院2003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20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发病有潜伏期,最短1年,最长5年,平均时间26个月,所有患者均行局部病灶切除.术后随访1-3年均无复发.结论 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病史可以诊断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旦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建议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剖宫产时注意腹部伤口的保护,术毕彻底冲洗腹壁切口.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钠对瘢痕子宫妊娠患者剖宫产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价值.方法:选择2020 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患者(n=70)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把所有纳入患者分成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透明质酸钠预防治疗.对比术后两组患者的月经情况(阴道流血量、阴道出血时间、首次月经恢复时间)、炎性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疼痛程度(NRS疼痛评分)、宫腔粘连情况及其他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量、阴道出血时间、首次月经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w炎性因子TNF-α、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其他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可有效改善瘢痕子宫妊娠患者剖宫产术后月经恢复情况和阴道流血情况,降低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剖宫产术后疼痛感以及宫腔粘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敬清秀 《医学信息》2010,23(14):2358-2359
目的比较腹壁横切口、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腹部肌群的损伤程度。方法观察组300例行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280例行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两组分别于产后5~7d、产后42d、产后1年通过产妇症状、体征及超声检查了解腹部肌群损伤情况。结果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部肌群的损伤,产后5~7d,腹痛发生率分别为83.0%,5.2%;皮下硬结发生率分别为32.7%,0;超声发现肌肉损伤率分别为83.0%,5.2%。产后42d,腹痛发生率分别为20.9%、0;皮下硬结均未发生,超声发现肌肉损伤率为64.5%,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部肌群的损伤程度较纵切口为重,手术存在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腹壁横切口、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腹部肌群的损伤程度.方法 观察组300例行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280例行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两组分别于产后5~7d、产后42d、产后1年通过产妇症状、体征及超声检查了解腹部肌群损伤情况.结果 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部肌群的损伤,产后5~7 d,腹痛发生率分别为83.0%,5.2%;皮下硬结发生率分别为32.7%,0;起声发现肌肉损伤率分别为83.0%,5.2%.产后42d,腹痛发生率分别为20.9%、0;皮下硬结均未发生,超声发现肌肉损伤率为64.5%,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部肌群的损伤程度较纵切口为重,手术存在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由于下腹部横切口很少形成切口疝及术后疤痕小,被很多剖宫产产妇所接受。腹膜外剖宫产手术因不干扰腹腔,又被很多产科医生所采纳。本文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92例(以下简称子宫下段)与同期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180例(以下简称腹膜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岳凤洁 《医学信息》2018,(8):114-115
目的 研究我院二次妊娠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118例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行二次剖宫产的产妇、126例二次妊娠首次行剖宫产的产妇及186例二次自然分娩产妇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两比较三组分娩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二次剖宫产组产妇的盆腹腔黏连、前置胎盘、产后出血、胎盘置入等并发症与首次剖宫产组及二次自然分娩组相比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剖宫产与二次自然分娩产妇分娩前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提倡降低剖宫产率,鼓励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9.
不同剖宫产术式的手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利 《解剖与临床》2005,10(3):234-235
目的:探讨3种剖宫产术式的优缺点,寻找安全性大、优越性强的手术方式。方法:对150例足月妊娠具有手术指诊的产妇随机分3组,分别采用新式(Ⅰ组)、腹膜外(Ⅱ组)及子宫下段(Ⅲ组)剖宫产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病率等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Ⅰ组与Ⅲ组相比,手术时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Ⅰ组与Ⅱ组相比有差异(P〈0.05);排气时间Ⅰ组与Ⅱ组相比无差异(P〉0.05),Ⅰ组与Ⅲ组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病人疼痛轻,排气快,术后病率低。  相似文献   

20.
杨庆雪 《医学信息》2010,23(15):2933-2934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切口的不同对孕产妇再次手术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4月剖宫产20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次剖宫产100例,其中耻上横切口50例、纵切口50例,二次剖宫产100例,其中耻上横切口50例、纵切口50例。结果不同手术切口开腹时间、粘连程度、术中出血量、周围脏器损伤、新生儿阿氏评分及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剖宫产手术切口选择对再次手术及预后至关重要,对有剖宫产指征者应视术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手术方式,以利于再次手术的操作,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