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丹皮酚为中药牡丹皮和徐长卿等的有效成分,也是复方制剂六味地黄丸的主要成分。因此其的含量测定此类药材和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本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对含丹皮酚成分的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丹皮酚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徐礼燊  刘爱茹 《药学学报》1980,15(3):184-188
牡丹皮和徐长卿皆为常用中药,均含有丹皮酚。丹皮酚具有降压、镇静等作用,对小鼠的实验性疼痛和由于电刺激或药物引起的惊厥具有止痛作用和抗惊厥作用。测定丹皮酚的方法有薄层-分光法、容量法等,但较费时。根据丹皮酚易为溴取代的性质,我们研究了用库伦滴定法进行测定,同时比较和改进了生药提取方法,简化操作,缩短了分析样品时间,从而建立了较简便的测定牡丹皮和徐长卿中丹皮酚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丹皮酚(Paeonol,pae)为中药牡丹皮(芍药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的根皮)和徐长卿(萝摩科植物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的全草)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药理活性广泛:镇痛、镇静、催眠、解热、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等。但丹皮酚具有挥发性和水溶性差的特点,因此在制剂过程中就要利用挥发油同化技术来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以便于制备各种剂型和发挥其治疗作用。通过正交实验法对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筛选优化,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包合方案。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金匮肾气丸中丹皮酚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丙艳  姜静  郑越中  隋馨 《中国药事》2007,21(6):431-432
金匮肾气丸是由地黄、山茱萸、牡丹皮等10多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等症的治疗,牡丹皮作为方中主药之一,其有效成分丹皮酚具有镇痛解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故测定其含量具有实际意义。本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制剂中牡丹皮中的有效成分丹皮酚的含量,以控制成药的质量,效果良好,定量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5.
影响牡丹皮制剂中丹皮酚含量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牡丹皮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丹皮酚。具抗炎、抑菌、解痉、镇痛的药理作用。因此,丹皮酚含量的测定是牡丹皮复方制剂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影响牡丹皮复方制剂中丹皮酚含量的因素主要有:①牡丹皮药材的产地、采收季节、贮存时间及加工方法;②生产过程的损耗;③含量测定中样品的处理及测定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重庆垫江牡丹皮丹皮酚含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皮又称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的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牡丹皮具有抗炎、抗肿瘤、降血糖、抗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药理作用[1]。目前已从牡丹皮中分离出数10种化合物,丹皮酚为其主要有效成分且已成为衡量丹皮质量的法定标准之一[2]。而丹皮及其复方制剂中丹皮酚含量测定研究较多[3],但对丹皮酚含量进行动态分析的文献极少。因此,研究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动态变化规律,对分析丹皮的质量特征及控制丹皮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牡丹皮为重庆主要传统道地药材之一。重庆垫江县种植牡丹历史悠久,常年产量在700多吨,目前种植面积达11000多…  相似文献   

7.
丹皮酚,亦称牡丹酚,是提取于中药牡丹皮或徐长卿干燥根茎中的一种活性物质,临床使用广泛,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一定的解热、抗炎、镇静、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是近年实验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更好地探究丹皮酚是如何发挥其抗炎效果,本研究收集近5年来关于丹皮酚的实验相关研究文献,分析最新的研究动态,探讨其对于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牙周...  相似文献   

8.
贺丹皮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吕成明  刘海燕 《医药导报》2005,24(2):0142-0143
丹皮酚是牡丹皮、芍药、徐长卿等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保护缺血组织、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作用,还具有抗菌作用和抑制皮肤色素合成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丹皮酚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皮酚是牡丹皮和徐长卿的主要药效成分。近年来,丹皮酚由于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如抑菌抗炎、解热镇痛、增强免疫力等。同时,丹皮酚抗肿瘤作用也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包括对肝癌、结肠癌、胃癌等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抗肿瘤机制主要有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改善机体免疫力等。对丹皮酚抗肿瘤作用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其抗肿瘤的机制,为深入研究丹皮酚的药理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人参固本丸由人参、牡丹皮、麦冬、泽泻等十味中药材组成的,该药品原标准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但原标准中无牡丹皮的鉴别。本文介绍了用薄层色谱法对牡丹皮中丹皮酚进行的定性鉴别。1仪器与试药  相似文献   

11.
Paeonol, a principal bioactive component of the Chinese herb Moutan Cortex with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effects, was comparatively studied to determine its pharmacokinetic behavior and metabolic profile in rat following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pure paeonol alone and an herbal preparation "Qingfu Guanjieshu" (QFGJS) containing paeonol. An HPLC-DAD method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for determin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paeonol in rat plasma. The in vivo time curves and AUC of paeonol at three doses were increas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while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paeonol in QFGJS at a comparable dosage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pure paeonol. By using LC-Q/TOF-MS technique, four metabolites of paeonol were identified in plasma at 5min after dosing, with T(max) around 20min after treatment with the pure paeonol or QFGJS. Interestingly, relative concentrations of metabolites P2, P3 and P5 were markedly increased in plasma of rats treated with QFGJ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pure paeonol.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ther components in QFGJS could effectively influence the pharmacokinetic behavior and metabolic profile of paeonol in rats. The current studies emphasiz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pharmacokinetic interactions of the co-existing components in the herbal preparation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优选临床中药验方化癓止痛巴布剂的乙醇提取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Lg(34)正交试验法,以丹皮酚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回流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结论 该提取工艺所得丹皮酚和浸膏得率均较高,经验证,稳定、合理可行,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缪海均  柳正良  李云华 《药学学报》1997,32(12):928-930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提取中药牡丹皮及其成方制剂中丹皮酚,以氯仿作改性剂,在温度90℃,压力28MPa下,二氧化碳动态萃取体积3ml;静态萃取时间5min。此法简便快速,萃取完全。用大孔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作含量监测,结果:相关性好(γ=0.9999),中药与制剂的回收率分别为97.8%,RSD=2.35%(n=3);100.3%,RSD=1.89%(n=3)。为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植入式给药制剂是一类经手术植入或注入皮下或体内的缓控释制剂,可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其制备方法各有不同。本文根据已有文献,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将植入型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种制备方法的特点做出评述,为固体植入剂的制备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消瘤颗粒中丹皮酚的提取及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丹皮酚,用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法包合丹皮酚,并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筛选。结果丹皮酚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牡丹皮粗粉,加入氯化钠10g,温浸1h,收集12倍蒸馏液;丹皮酚最佳包合工艺是,丹皮酚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12,包合时间为2.0h,包合温度为50℃。结论确定了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和包合工艺。  相似文献   

16.
丹皮酚是牡丹皮的主要活性成分,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已经受到广泛关注。研究报道了丹皮酚对肝癌、胃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均具有抗癌作用。丹皮酚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影响肿瘤细胞周期,调控凋亡相关因子及相关通路,抑制肿瘤细胞转移,逆转化疗药物耐药性及放疗增敏发挥抗肿瘤作用。主要综述了丹皮酚抗肿瘤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丹皮酚抗肿瘤的研究仍处在初步阶段,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信号转导通路、调控靶点、抑癌基因、联合用药及体内实验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灭菌方法对牡丹皮粉体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丹皮超微粉与细粉中丹皮酚、芍药苷含量,比较流通蒸汽灭菌法、微波灭菌法及60Co辐射灭菌法对其含量及微生物限度的影响。结果 3种方法在选择的条件参数下,牡丹皮超微粉与细粉均可达到灭菌效果,芍药苷含量基本无变化;流通蒸汽灭菌法使细粉、超微粉中丹皮酚含量分别下降18.54%、21.94%;微波灭菌法分别使丹皮酚的含量下降约5%,60Co辐射灭菌前后丹皮酚含量基本无变化。结论流通蒸汽灭菌法不适合牡丹皮粉体的灭菌,宜采用60Co辐射灭菌的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升血小板胶囊中丹皮酚、靛玉红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 E Clipse XDS-C18 4.6×250 mm 5 m;流动相: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为293nm,流速mL·min-1。结果 制剂中其他药材对丹皮酚、靛玉红无干扰;丹皮酚在0.2252~2.252μg之间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3.0,(n=6,RSD=1.7%);靛玉红在0.0282~0.282μg之间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4.9,(n=6,RSD=2.3%)。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本药品中丹皮酚、靛玉红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丹皮酚凝胶处方并考察其结晶行为。方法:摇瓶法测定丹皮酚在不同乳化剂及助乳化剂中的饱和溶解度;结合凝胶外观及药物结晶情况,分别优选凝胶处方中的乳化剂、助乳化剂及凝胶材料;采用Franz扩散池法考察丹皮酚凝胶及软膏在离体小鼠皮肤的渗透及滞留;比较丹皮酚凝胶及软膏在放置过程中的结晶行为。结果:丹皮酚在不同乳化剂及助乳化剂中的溶解度均显著优于纯水;以10%丙二醇单辛酸酯为乳化剂、5%甘油为助乳化剂、1%卡波姆934为凝胶材料制得的丹皮酚凝胶较稳定,其小鼠离体皮肤透过率及滞留量均优于市售软膏,且放置1个月未观察到与软膏类似的结晶行为。结论:所得丹皮酚凝胶的透皮性能及结晶稳定性均优于软膏。  相似文献   

20.
丹皮酚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丹 《医药导报》2012,31(9):1135-1137
摘要目的研究牡丹皮中丹皮酚体外抑菌性能。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牡丹皮中丹皮酚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6种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丹皮酚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62.5 mg·mL-1;对伤寒杆菌和乙型副伤寒杆菌的抑菌作用其次,MIC均为125.0 mg·mL-1;对变形杆菌抑菌作用最弱,MIC为250.0 mg·mL-1。结论丹皮酚对6种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性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