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爱菊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0):1204-1205
目的:探讨黛立新-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偏头痛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20mg,每天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黛立新20mg,早中口服。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7%,对照组有效率76%。结论:黛立新-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黛力新每日2片,早晨、中午各1次;服西比灵5mg,每晚1次。对照组只服西比灵5mg,每晚1次。结果:治疗组能显著减少头痛发作次数(P<0.05),显著减轻头痛程度(P<0.05),缩短头痛发作持续时间(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单独应用西比灵,且无严重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K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欣桔 《临床荟萃》1999,14(6):260-261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掌握,所以在临床上对其治疗的药物也众多,疗效不一,副作用各异。本人对本院部分门诊偏头痛患者进行了治疗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本院1994年3月至1996年3月的部分门诊患者,按照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编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所提出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维生素K组和尼莫地平组,维生素K组58例,其中男28例,女30例,年龄21~52岁,平均39岁。尼莫地平组45例,其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19~59岁,平均42岁。两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4.
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4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黛力新联合西比灵与单独使用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西比灵(对照组)组每晚服用西比灵5mg;黛力新联合西比灵组(治疗组)在服用西比灵基础上服黛力新每日两片,早晨、中午各一片。结果黛力新联合西比灵组能显著减少头痛发作次数(第4周P〈0.05,第8周P〈0.01),显著减轻头痛程度(第2周P〈0.05,第4周P〈0.01),缩短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第2、4、8周均P〈0.01)。结论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西比灵,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5.
通心络胶囊与尼莫地平防治偏头痛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6.
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观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 ,其发病率约为 14 .6 0 %。严重困扰了正常的生活、工作。各种治疗均不尽人意。有关尼莫地平 (商品名 :尼膜同 )治疗偏头痛前瞻性观察研究资料甚少。近年来 ,我们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 ,在 12 8例观察治疗中 ,发现是最有希望的药物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均来自 1997年 8月至 2 0 0 1年 6月间医院门诊和住院的患者。入组观察标准 :符合 1990年国际偏头痛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和国家偏头痛诊断标准。其发作程度和频度都具有该病特点 :①头痛呈发作性 ,表现为一侧或双侧持续性痛或胀痛 ,一般不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防治偏头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偏头痛患者68例,男22例,女46例,年龄14-75岁,平均36±14岁,病程2个月-23年,所有患者均予口服尼莫地平20 mg,3次/d,治疗并随防1个月。观察头痛发作程度、是否伴随症状、发作次数、起效时间、药物的副作用。结果:尼莫地平能减轻头痛发作程度及发作频率,治疗2周时总有效率为83.8%,治疗1月时达91.2%,表明尼莫地平对防治偏头痛有良好的疗效。结论:尼莫地平是防治偏头痛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舟山市地处海岛,胃癌发病率、病死率明显高于全国,居民存在恐癌心理,因此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发病率高.作者通过对FD患者进行哈密顿焦虑量表(HAMA)、哈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旨在探讨FD与精神心理因素两者关系,并观察应用抗抑郁药黛力新治疗FD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将76例2007年1月~2009年3月在我院门诊治疗和住院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30 mg,3次/d),连续服药12周,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于发作期采用高压氧治疗3个疗程.观察头痛缓解率及用TCD检测治疗前后颅内各动脉峰值平均血流速度,两组均持续观察半年以上.半年后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高压氧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偏头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黛力新及心理疏导治疗烧伤后神经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黛力新及心理疏导对烧伤后神经症患的疗效。方法 43例烧伤后神经症患口服黛力新同时还接受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 全部患治疗后的SCL-90各因子平均记分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均<05),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和焦虑等因子记分下降更为显(P均<0.01)。结论 黛力新及心理疏导治疗烧伤后神经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陶冬梅 《临床医学》2013,33(4):29-31
目的探讨三种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126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A(药物保守治疗)、B(腹腔镜手术)、C(常规剖腹手术)三组,对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术后住院天数及治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B、C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24.5±15.3)、(4.5±2.0)、(7.5±4.0)d,B、C两组均较A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4.9%和100%,均高于A组的78.3%。结论根据患者及医院情况选择不同治疗方法,对手术顾虑大、无药物禁忌证、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000 IU/L、妊娠孕囊直径≤2 cm、早期异位妊娠、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宜选用药物保守治疗;对年龄小、有药物禁忌证、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应首选腹腔镜或开腹保守性治疗;对年龄大、无生育要求的患者以开腹或腹腔镜根治性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2.
13.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使用喹硫平(A组,n=36)和利培酮(B组,n=36)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喹硫平组有效率66.7%,利培酮组有效率68.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头晕昏厥、口干、锥体外系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增加、月经失调和泌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相当,喹硫平在体重增加、月经失调和泌乳方面不良反应小,更适合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氨酚羟考酮和曲马多用于中、重度偏头痛及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52例偏头痛及紧张性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氨酚羟考酮组(n=25)和曲马多组(n=27)。分别服用氨酚羟考酮胶囊及盐酸曲马多片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ratingscales,NRS)评分变化、镇痛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服氨酚羟考酮的偏头痛患者(第1组)治疗前后NRS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服曲马多的偏头痛患者(第2组)、服氨酚羟考酮(第3组)和曲马多(第4组)的紧张性头痛患者治疗前NRS值分别为7.48±1.75,6.03±2.47和6.96±2.39,治疗后为3.58±3.26,1.25±1.53和2.32±2.30,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第2,3组的NRS值明显低于第1组(第1,2组间比较:t=2.369,P=0.029;第1,3组间比较:t=6.012,P=0.000)。第3组有效率(58%)明显高于第1组(13%)(P=0.020)。各组间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氨酚羟考酮用于紧张性头痛的疗效较好,曲马多可用于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选择这两种药物。  相似文献   

15.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肱骨近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固定18例,手法复位肩肘固定带悬吊固定治疗23例;康复阶段采用加减海桐皮汤熏洗;采用Neer评分方法评定疗效。所有患者随访l0~25个月,平均l2个月。结果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固定Ⅱ型7例,优5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86%;手法复位Ⅱ型18例,优13例,良2例,可3例,优良率83%。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固定Ⅲ型10例,优6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80%;手法复位Ⅲ型5例,优0例,良2例,可2例,失败1例,优良率40%。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固定Ⅳ型1例,疗效评分尚可。NeerⅡ型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疗效相当(P>0.05);NeerⅢ型骨折手术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疗效(P<0.01)。X线片示无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发生。结论肱骨近端骨折NeerⅡ型尽可能采用非手术治疗,NeerⅢ、Ⅳ型采用解剖钢板固定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共纳入患者79例,阿奇霉素组40例,左氧氟沙星组39例,两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咳嗽、咳痰、发热、胸痛、肺部啰音)以及X线胸片、痰细菌培养、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临床疗效比较,阿奇霉素组总有效率为70.0%,出现不良反应2例,表现为轻度恶心,上腹部不适;左氧氟沙星组总有效率为84.6%,出现不良反应3例,其中恶心等胃肠道反应1例,皮疹2例;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左氧氟沙星是经验性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有效、安全的抗生素,但是,应当注意氟喹诺酮有引起伪膜性肠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肝胆胰外科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97例,其中ERCP组54例和PTCD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舒适度评分、住院天数和费用。结果 (1)两组患者症状较术前改善,生化指标均下降,ERCP组和PTCD组黄疸总缓解率为77.78%和79.07%,高位梗阻黄疸缓解率为55.00%和89.29%,低位梗阻黄疸缓解率为91.18%和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RCP组和PTC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04%和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ERCP组和PTCD组舒适度量表评分为(15.13±3.89)和(16.60±3.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ERCP组和PTCD组住院时间分别为(8.74±4.94)和(11.12±4.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分别为(2.27±0.63)和(2.19±0.34)万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和PTCD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ERCP对低位梗阻患者治疗优于PTCD,PTCD对高位梗阻患者治疗优于ERCP。ERCP并发症高于PTCD,舒适评分优于PTCD且住院时间短,两者在费用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葛根素及尼莫地平注射液对血管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8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葛根素治疗组(A组)78例及尼莫地平治疗组(B组)80例,治疗前后均采用经颅多普勒对血管性头痛患者进行检测分别观察其治疗前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脉动指数的变化,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葛根素及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血管性头痛均有显著效果(P<0.05),颅内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有显著恢复(P<0.05)。尼莫地平组对颅内血管峰值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恢复更明显(P<0.05),但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结论:葛根素及尼莫地平注射液均能显著改善脑循环和调节血流量,对血管性头痛具有显著疗效。二者短期治疗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黛力新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黛力新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和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黛力新组40例和阿米替林组40例。在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上,黛力新组口服黛力新治疗,早中各服用1片,阿米替林组服用阿米替林(中、晚)50~150 mg,疗程为6周。于服药治疗前及服药后2、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TESS量表评定抑郁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结果治疗6周末,黛力新组及阿米替林组显效率分别为85.0%和65.0%,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7.5%,神经功能康复率分别为87.6%和83.8%。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黛力新组治疗2周末及6周末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阿米替林组较治疗前亦明显下降(P0.05)。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评分两组治疗6周末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黛力新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黛力新组治疗卒中后抑郁与阿米替林组疗效相当,起效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依从性好,加速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颌间牵引、全属丝骨间内固定与小钛板坚强内固定三种治疗方式在治疗下颌骨骨折中的优缺点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30例下颌骨折病人采用颌间牵引复位固定,29例下颌骨折采用金属丝骨间内固定,并颌间牵引复位固定,27例下颌骨折采用小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30例颌间牵引病例中17例愈合情况好;29例金属丝骨间内固定病例20例愈合情况好;27例小钛板坚强内固定均愈合情况良好,疗效满意。三种方法治愈率分别为56.7%、69.0%及100%。结论小钛板坚强内固定在治疗下颌骨骨折中疗效优于金属丝骨间内固定,明显优于颌间牵引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