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眶额颧弓入路切除颅底肿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Li C  Wan J  Li H  Feng C  Xu P  Wang X  Wang W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12):757-758
目的 探讨经眶额颧弓入路切除颅底肿瘤的优越性和适应证。方法 经眶额颧弓入路切除颅底肿瘤15例,观察术中显露情况及手术效果,并就该入路优越性和适应证进行分析。结果 15例中,脑膜瘤7例,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1例;颅咽管瘤4例,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1例;三叉神经鞘瘤2例,生殖细胞瘤1例全切除。术后死亡1例。随访至今11例恢复良好,3例遗留眼外肌麻痹(仍在恢复中),无肿瘤复发。结论 经眶额颧弓入路切除颅  相似文献   

2.
远外侧入路显微切除斜坡和枕大孔区腹侧肿瘤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斜坡、枕大孔区腹侧病变的手术方法和远外侧入路手术适应证。 方法 选择斜坡和枕大孔区腹侧病变22例,其中脊索瘤10例,脑膜瘤4例,舌下神经鞘瘤4例,椎-基底动脉汇合处动脉瘤2例,软骨肉瘤和纤维肉瘤各1例。3例肿瘤下极达颈2水平。依据需要磨除枕骨髁1/3或全部及其它骨块。2例侵入咽后壁的脊索瘤先经远外侧入路切除颅内部分肿瘤,再二期经口咽入路切除咽后壁部分。 结果 显微手术全切除18例,次全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应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8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新增脑神经损害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是切除主体位于后颅窝、同时累及中颅窝的岩斜区脑膜瘤的安全有效的改良入路,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熟练掌握入路的显微解剖可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和疗效。  相似文献   

4.
显微镜内导航系统及观察棒辅助颅脑手术初步体会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目的:探讨显微导航系统(SMN)及观察棒(STN)使用方法及辅助颅脑手术初步体会。方法:术前1天均行CT薄层扫描三维重建立体定位,先用导航仪定出切口大小和手术入路。开颅手术14例采用直切口或弧形切口,3例采用马蹄形切口,3例经蝶窦入路,显微放大5~15倍下切除肿瘤。结果:导航定位均准确,误差1~3mm以内,肿瘤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2例,1例脑积水置管准确,除多发性脑膜瘤,颅咽管瘤及巨大垂体腺瘤各1例需要输血外,其它均不必输血,无手术并发症。结论:显微导航具有定位准确、缩小骨窗、减少损伤和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岩斜区肿瘤手术入路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hi W  Xu QW  Che XM  Hu J  Gu SX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126-128
目的 探讨岩斜区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对53例岩斜区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方法患者采用颞底经天幕入路11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2例;(颧弓或眶颧)翼点入路12例;乙状窦前入路2例;颞底、乙状窦后幕上下联合入路7例;颞下前岩骨硬膜外入路7例;扩大的前颅底硬膜外入路2例。结果32例(61%)患者肿瘤全切除,9例(17%)次全切除,12例(22%)大部切除。术后新发生颅神经功能障碍16例(30%),死亡2例(4%)。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颞底经天幕入路等岩斜区手术入路均可以在熟练的显微操作技术及神经导航、神经内镜下进行。主体生长于硬膜外的岩斜肿瘤适合于采用硬膜外入路手术切除。幕上下联合入路对巨大岩斜区肿瘤是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岩斜脑膜瘤如何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不同对待。方法 总结32例岩斜区脑膜瘤显微手术方法、结果和术后处理。结果 全切除26例,近全切除6例,肿瘤全切率81.3%。结论 根据术前手术中的策略,选择好手术中入路和运用好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岩斜脑膜瘤的清除率,降低手术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镰幕结合处脑膜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an P  Wang S  Zhang H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4):245-247,I016
目的 探讨镰幕结合处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显微外科手术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分析14例镰幕结合处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了CT检查,10例患者同时进行了DSA检查,6例行MRI检查,2例行MRA检查。10例行枕下经小脑幕入路,其中7例为病灶侧向上,3例为病灶侧向下,3/4俯卧位;3例行幕下小脑上入路,1例行侧脑室后部入路。结果 14例中,肿瘤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2例。术后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出颞下经岩骨嵴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方法,使手术更加简便、安全、微创,以替代各型联合人路,降低手术致残、致死率。方法10%甲醛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10例、漂白的颅骨干标本10例,模拟手术操作并对手术涉及的重要结构测量、拍照;手术前后共10例20侧标本进行CT岩骨薄扫,并对重要结构进行测量、拍照。结果颞下经岩骨嵴入路涉及的重要解剖结构包括Labbe静脉、岩骨内部结构、脑干腹侧间隙等。重要参数包括岩骨嵴磨除范围。结论颞下经岩骨嵴人路通过对岩骨嵴的磨除,增加对岩骨背侧肿瘤基底的暴露,适合切除骑跨中后颅窝的岩斜脑膜瘤。该人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出颞下经岩骨嵴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方法,使手术更加简便、安全、微创,以替代各型联合入路,降低手术致残、致死率。方法10%甲醛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10例、漂白的颅骨干标本10例,模拟手术操作并对手术涉及的重要结构测量、拍照;手术前后共10例20侧标本进行CT岩骨薄扫,并对重要结构进行测量、拍照。结果颞下经岩骨嵴入路涉及的重要解剖结构包括Labbe静脉、岩骨内部结构、脑干腹侧间隙等。重要参数包括岩骨嵴磨除范围。结论颞下经岩骨嵴入路通过对岩骨嵴的磨除,增加对岩骨背侧肿瘤基底的暴露,适合切除骑跨中后颅窝的岩斜脑膜瘤。该入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幕上下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巨大岩斜部肿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Guan S  Yu C  Jiang T  Sun H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11):669-670
目的 探讨幕上下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部肿瘤手术的技巧及并发症。方法 取颞枕游离骨瓣,分别于迷路前后将乳突及岩骨根部大部切除,但保留骨性半规管、耳蜗及鼓室的完整性;结扎并切断岩上窦,自乙状窦前方抵达岩斜部。结果 41例肿瘤包括脑膜瘤20例,表皮样囊肿20例,神经鞘瘤1例。手术全切肿瘤34例,近全切除6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一过性失语10例,脑水肿6例。脑干梗塞2例,第Ⅲ、Ⅵ、Ⅶ及后组颅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1.
脑肿瘤     
内窥镜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观察;磁共振成像诊断海绵窦侵袭型垂体瘤(附39例报告);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方法切除鞍区和斜坡巨大肿瘤;神经导航在经蝶显微切除侵袭性鞍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神经内镜辅助锁孔显微外科治疗颅内胆质瘤;垂体瘤术后水钠紊乱的治疗;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手术入路的探讨;脑转移瘤的外科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治疗研究;复发垂体ACTH腺瘤的诊断和再次经蝶手术治疗;巨大型垂体腺瘤经颅入路显微外科治疗;组织定向活检诊断为胶质瘤与手术病理符合率的比较研究;荧屏监视下经鼻蝶窦穿刺治疗鞍内囊性肿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小脑膜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效果。方法: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1例小脑漠脑膜瘤,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和MRI的表现分为四种类型,1型,小脑幕切迹外侧缘近岩骨尖,向中颅窝、海绵窦、上斜坡生长7例,2型,小脑幕切迹后内侧缘及镰幕交界处3例,3型,起源一离幕向CPA生长6例,4型,小脑幕的其他部位,包括基底位于横窦、岩上窦及其骑跨型肿瘤5例,颞枕开颅颞下小脑幕入路切除1型(主要向中颅窝生长)肿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巨大嗅沟脑膜瘤的手术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采用内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12例巨大(≥7cm)嗅沟脑膜瘤。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SimpsonⅠ级切除5例,Ⅱ级切除4例),次全切除(SimpsonⅢ级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10例随访3个月~2年,平均14个月。9例恢复正常生活,1例生活能自理。NRI随访9例,肿瘤无复发。结论利用神经内镜辅助及显微外科技术,采用眶上锁孔入路、对肿瘤进行分块切除治疗巨大嗅沟脑膜瘤,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第四脑室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研究第四脑室肿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第四脑室肿瘤34例,其中手术全切除31例,近全切除3例。 结果 脑瘤基底附着第四脑室底15例,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3例;肿瘤基底附着脉络丛、第四脑室和侧壁19例,均全切除。病理:室管膜瘤14例,髓母细胞瘤8例,星形细胞瘤4例,血管网状细胞瘤3例,脉络丛乳头状瘤2例,脑膜瘤2例,脑脂瘤1例;手术死亡1例。结论 脑肿瘤基底附着第四脑  相似文献   

15.
作者采用经迷路-内听道-小脑幕联合入路切除30例大型听神经瘤。肿瘤全切除率达96.7%,无手术死亡。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53.3%,功能保留率为36.7%。该入路的主要优点是:(1)进路直接,显露良好;(2)充分打开内听道;(3)手术后反应轻;(4)入路可灵活变通或改良。对于手术技术、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面神经保留等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6.
经迷路—小脑幕入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经迷路-内听道-小脑幕联合入路切除30例大型听神经瘤,肿瘤全切除率达96.7%,无手术死亡。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53.3%,功能保留率为36.7%,该入路的主要优点是:(1)进路直接,显露良好;(2)充分打开内听道;(3)手术后反应轻;(4)入路可灵活变通或改良。对于手术技术,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面神经保留等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7.
神经外科     
类似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机械通气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颅脑损伤的相关性;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综合救治;重型颅脑伤合并颌面伤30例;颅骨固定钉在颅骨粉碎性凹陷骨折中的应用;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犬创伤性脑水肿;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56例临床分析;盐酸纳洛酮对急性重型脑外伤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颅脑外伤的系统监护-附672例分析;外伤性癫痫的CT、MRI与脑电描记术及经颅多普勒检查的比较研究;颅脑损伤后尿崩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恒河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断血流复苏模型的建立;亚临床垂体腺瘤卒中的临床诊治;边缘系统胶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显微手术治疗;生存素基因表达与脑胶质瘤恶性增殖及凋亡关系的研究;脑干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扩大Le Fort Ⅰ型截骨入路在切除颅底肿瘤中的应用;经下颌入路切除颅中凹底与颞下窝沟通肿瘤;经上颌骨翻转入路手术切除斜坡脊索瘤;手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时对合并脑积水的处理及预后;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与机制探讨;垂体大腺瘤经蝶显微手术84例;扩大中颅窝入路切除岩斜交界区肿瘤16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70例报告;HGF,uPA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联合脑血管造影或栓塞对复杂脑膜瘤手术疗效的影响(附97例分析);鞍底硬脑膜取检对垂体腺瘤侵袭性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岩斜区肿瘤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探讨岩斜区肿瘤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3例岩斜区肿瘤,对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手术入路、手术切除技巧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在手术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16例,近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可全切除岩斜区肿瘤。该手术入路对颞叶和小脑牵拉轻,可为岩斜区肿瘤手术切除提供良好的暴露。  相似文献   

19.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显微手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回顾性分析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和手术入路。 方法 后循环动脉瘤20 例,占同期颅内动脉瘤的93 % ,其中大脑后动脉瘤12 例,基底动脉瘤6 例,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瘤各1 例。16 例经显微手术,主要经翼点入路和颞下经小脑幕入路。 结果 动脉瘤夹闭加切除8 例,孤立加切除6 例,包裹2 例,血管内治疗2 例,2 例未治。16 例优良,2 例轻残,无手术死亡。 结论 后循环动脉瘤大多瘤体较大,瘤内多含血栓。翼点入路对基底动脉远端、大脑后动脉 P1 ~2 段动脉瘤显露优良,颞同步入路用于夹闭大脑后动脉 P2 ~3 段动脉瘤,显露优良  相似文献   

20.
脑室内外型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三脑室内外型颅咽管瘤较少见,治疗困难。十年来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共12例,经大脑纵裂入路,全切除肿瘤5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手术死亡2例;长期随访,全切和次全切除的病例组均未见肿瘤复发,认为经纵裂-终板入路手术应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