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PDR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PPV)前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对手术效果、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6-01/2018-01拟实施PPV手术的患者84例106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采用PPV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前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血清VEGF、人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手术并发症。

结果:术前两组BCVA无差异(P>0.05); 术后3mo,观察组的BCVA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wk,观察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 术后3mo,两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无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GAS6、SDF-1水平无差异(P<0.05); 术后1wk,观察组的血清VEGF、GAS6、SDF-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5.9% vs 20.0%,P<0.05)。

结论:PDR患者行PPV前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能显著地降低黄斑厚度、血清VEGF、GAS6、SDF-1水平,提升手术后的视力,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李琴  王建宏  张明媚  王颖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0):1959-1961
目的:观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ranibizumab,IVR)对23G 玻璃体切割手术疗效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临床确诊为PDR需行23 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67眼纳入研究。术前7~10 d行IVR 治疗者37眼作为注药玻璃体切割组;未行IVR 治疗者30眼作为单纯玻璃体切割组。两组患眼均由同一医生完成23 G 玻璃体切割手术( pars plana vitrectomy, PPV)。通过手术记录及手术中三方核查表获得术中操作及手术时间,计算并比较分析两组患眼手术中手术时间、电凝、眼内填充物(硅油或惰性气体)使用率以及医源性裂孔发生率。对比分析两组患眼手术后视力提高率。
  结果:注药玻璃体切割组、单纯玻璃体切割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1.7±20.8、117.6±18.6min。注药玻璃体切割组手术时间较单纯玻璃体切割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314,P<0.05)。电凝使用率:注药玻璃体切割组为11%,单纯玻璃体切割组为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3,P=0.006);医源性裂孔发生率:注药玻璃体切割组为5%,单纯玻璃体切割组为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9, P=0.004);硅油或气体填充率:注药玻璃体切割组为27%,单纯玻璃体切割组为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8, P=0.043);术后视力提高率:注药玻璃体切割组为76%,单纯玻璃体切割组为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0,P=0.022)。所有患眼均未发生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严重术后并发症。
  结论:PDR患眼23 G玻璃体切割手术前IVR 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电凝、眼内填充物的使用率及医源性裂孔发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提高患眼视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05/2017-05于我院眼科治疗的PDR患者60例66眼,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均为30例33眼。A组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前3~5d注射雷珠单抗,B组患者仅行玻璃体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玻璃体内出血及术后视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术中两组患者均出现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玻璃体内出血,A组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眼数、术中玻璃体内出血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术后A组患者视力改善优于B组(P<0.05)。手术治疗后,A组患者玻璃体内出血、高眼压和黄斑水肿眼数较B组少(P<0.05)。

结论:术前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PDR能有效减少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术中玻璃体内出血的情况发生,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4.
背景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RS)是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重要手段,术前行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辅助VRS治疗PDR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不同抗VEGF药物对VRS辅助作用的差异尚不清楚. 目的 观察术前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对严重PDR患眼行VRS治疗效果的影响,并比较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2种不同抗VEGF药物对VRS辅助作用的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并确诊为严重PDR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患者96例98眼的临床资料.根据VRS术前3d是否注射抗VEGF药物将患者分为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治疗组31例32眼、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组30例31眼和单纯VRS治疗组35例35眼,3个组患者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名医生完成,观察并记录3个组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时间、术中电凝使用、严重出血及医源性裂孔发生情况.手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随访(3.51±0.59)个月,对比分析3个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IVC治疗组、术前IVR治疗组和单纯VRS治疗组患眼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4.84±11.03)、(83.45±14.24)、(104.57±13.42) min,术前IVC治疗组、术前IVR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单纯VRS治疗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22、6.604,均P<0.01).术前IVC治疗组和术前IVR治疗组患眼术中电凝使用率分别为31.25%和29.03%,均显著低于单纯VRS治疗组的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558,P=0.018;x2 =6.359,P=0.012).术前IVC治疗组、术前IVR治疗组和单纯VRS治疗组术中严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5.63%、12.90%和42.86%,术前IVC治疗组和术前IVR治疗组术中严重出血发生率较单纯VRS治疗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920,P=0.015;x2=7.195,P=0.007).术前IVC治疗组和术前IVR治疗组术中医源性裂孔发生率及术后玻璃体腔再出血、一过性高眼压、视网膜再脱离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患眼术前及术后3个月BCVA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4.077,P=0.020;F时间=100.937,P=0.000).术前IVC治疗组、术前IVR治疗组和单纯VRS治疗组患眼术后3个月BCVA分别为0.80±0.37、0.82±0.32和1.03±0.52,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前IVC治疗组和术前IVR治疗组术后平均BCVA均较单纯VRS治疗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严重PDR患眼VRS前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可缩短平均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和电凝使用率,并提高患眼BCVA.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对VRS治疗严重PDR的辅助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5.
董晓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5):809-812

目的:探讨PDR患者给予雷珠单抗辅助25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4-10/2017-11于我院就诊的PDR患者120例120眼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组患者60例60眼给予单纯25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研究组患者60例60眼给予雷珠单抗辅助25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术后随访6mo,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与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6mo时BCVA、眼压、黄斑中心区厚度变化。

结果:研究组手术平均时长显著低于常规组(t=5.727,P<0.05); 研究组术后高眼压、出血明显且需电凝、医源性视网膜裂孔、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0%)低于常规组(16.7%),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χ2=4.227,P<0.05)。研究组术后6mo眼压和黄斑中心区厚度低于常规组,BCVA优于常规组(t=3.362、2.486、8.028,均P<0.05)。

结论:PDR患者给予雷珠单抗辅助25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改善黄斑水肿情况,减少术后出血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采集2016-01/2020-01医院收治的PDR患者78例89眼,按术前是否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分为手术组(仅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35例41眼)与联合组(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43例48眼),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电凝止血次数、眼内填充及视网膜裂孔发生情况;治疗前,术后1d,3mo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的变化;治疗前、术后1wk均抽取房水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含量的变化;统计两组随访3mo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短于手术组,电凝止血次数、硅胶填充眼数少于手术组(P<0.05),术中总出血眼数少于手术组(P<0.05);术后1d,3mo联合组BCVA改善优于手术组(P<0.05),CMT、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面积低于手术组(P<0.05);两组眼压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wk,两组VEGF-A、SDF-1、PEDF均降低(P<0.001),联合组房水内VEGF-A、SDF-1、PEDF均低于手术组(P<0.001);联合组医源性裂孔及玻璃体再积血发生率低于手术组(P<0.05),其余各并发症均无差异(P>0.05)。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PDR整体价值优于单独应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可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器械操作,促进术后视力恢复,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降低医源性损伤发生风险,并发症少,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前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对手术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共计纳入2013-04/2014-08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治的PDR患者52例52眼。试验组23眼在玻璃体切除术前6~14 d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药0.5mg,对照组29眼单纯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医源性破孔、手术填充物类型、再次手术率,以及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的视力情况等。结果:手术时间:试验组70.52±26.18min,对照组99.45±27.7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t=-3.827,P=0.000);手术中出血:试验组5眼(21.7%),对照组19眼(6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9.892,P=0.002);术中医源性破孔:试验组3眼(13.0%),对照组15眼(5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8.479,P=0.004)。术中硅油填充:试验组8眼(34.8%),对照组19眼(6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4,P=0.028)。玻璃体腔注射后未发生相关并发症。两组术前视力、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659,-0 .084;P=0 .103,0.933);两组末次随诊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2,P=0.010)。末次随诊视力≥0.1,试验组20眼(86.9%),对照组16眼(55.2%)。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辅助PDR玻璃体手术可以易化手术操作,退化新生血管,减少术中出血和医源性破孔的发生率,并且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最终达到提高患者视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对严重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前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严重PDR患者23例(23只眼),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13只眼)直接行玻璃体切除术,B组(10只眼)于玻璃体切除术5 d前行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入术。入选患者眼底情况:玻璃体积血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行B型超声检查,提示玻璃体积血,机化膜形成,和(或)合并局限性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没有玻璃体积血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间接眼底检查有增殖形成和(或)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发生严重出血的病例数,有无视网膜撕裂的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两个月视力的提高程度及两个月后玻璃体腔再增生、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31.92±8.79)min,术中剥膜发生明显出血者7例,视网膜撕裂者6例,术后发生高眼压者6例,前房炎症平均消退时间(5.00±1.35) d,术后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无明显提高,术后玻璃体腔再出血者3例。 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5.30±7.27)min,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中见眼内新生血管明显萎缩,剥膜时均无严重出血,视网膜撕裂者1例,术后发生高眼压者2例,前房炎症平均消退时间(3.60±0.69)d,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2个月无患者发生玻璃体腔再出血;术后2个月患者随访中最佳矫正视力好于术前,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t =1.288, P =0.21)。结论严重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是可减少术中剥膜的出血量,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减少,术中行视网膜光凝容易,术后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有所提高,减少术后玻璃体腔增生再出血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5/2015-05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疾病患者120例120眼,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60眼。两组患者在术前均进行超声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眼底照相、眼压检查等一系列眼部检查。两组患者均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注射雷珠单抗,对照组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1.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眼压为14.96±3.53mmHg,LogMAR BCVA为0.82±0.21。对照组术后眼压为15.04±3.84mmHg,LogMAR BCVA为1.05±0.22。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无统计学意义( P>0.05), LogMAR BCVA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更加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浓度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后行雷珠单抗注射的效果观察。方法:回归性分析。12例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眼)接受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同时给予硅油、惰性气体或者平衡液的玻璃体腔填充。在手术结束的同时给予雷珠单抗的玻璃体腔注射。结果:随访时间平均为2.75 mo。这12眼中分别包括玻璃体积血(1眼);玻璃体积血伴纤维血管化增生(1眼);玻璃体积血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3眼);纤维血管化增生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2眼);玻璃体积血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1眼);玻璃体积血伴纤维血管化增生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2眼);玻璃体积血伴纤维血管化增生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1眼);玻璃体积血伴牵拉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眼)。12眼中,8眼行玻璃体腔硅油填充,2眼行惰性气体填充,2眼行平衡液填充。所有的患者之前均未接受任何治疗。视网膜脱离复位率为10/10(100%)。1眼术后出现前房积血。9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2眼无明显变化,1眼较术前下降。 OCT检查显示8眼术后未见黄斑水肿。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后雷珠单抗注射对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患者视力显著提高;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发生概率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玻璃体切割术前用雷珠单抗或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前后玻璃体腔内细胞因子的变化。

方法:前瞻性研究。将2015-05/2017-02我院收治的PDR患者88例112眼纳入研究。依照随机方法分为行玻璃体切割术前玻璃体腔注射0.5mg/0.05mL雷珠单抗组(43例57眼)、行玻璃体切割术前玻璃体腔注射4mg/0.1mL曲安奈德组(45例55眼),两组患者分别在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前抽取0.5mL玻璃体液后于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或曲安奈德。注药后7d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前再次抽取玻璃体液0.5mL。采用双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玻璃体液的胎盘生长因子(PIGF)。用Luminex200液相芯片分析系统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MCP-3)、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BB(PDGF-AB/B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浓度。

结果:雷珠单抗组玻璃体腔内PIGF与VEGF-A水平注射后较注射前均明显降低,而IL-6、IL-8水平增高(PIGF:65.36±15.16 vs 19.42±6.34pg/mL; VEGF-A:315.16±14.34 vs 21.32±2.54pg/mL,IL-6:37.32±4.04 vs 52.42±5.32pg/mL; IL-8:111.723±21.32 vs 198.73±19.03pg/mL,P<0.001)。而MCP-1、MCP-3及PDGF-AB/BB的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曲安奈德组玻璃体腔内PIGF水平显著增加(74.28±17.34 vs 136.12±15.34pg/mL,P<0.05)。而MCP-1水平明显减少(2789.32±143.54 vs 2038.21±105.34pg/mL,P<0.05)。MCP-3、IL-6、IL-8、PDGF-AB/BB、VEGF-A表达均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雷珠单抗注射后玻璃体中PIGF、VEGF-A含量明显低于曲安奈德注射后含量(P<0.01),IL-8、MCP-1水平则显著增加(P<0.05)。此外,雷珠单抗组术中出血情况明显低于曲安奈德组(P<0.05)。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能显著降低PIGF、VEGF-A表达,同时促进IL-6、IL-8水平增加; 而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能减少MCP-1表达,促进PIGF水平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注射曲安奈德(TA)联合25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 surgery,VRS)治疗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需行VRS治疗的PDR患者108例108眼随机分为两组,VRS+TA组:VRS术前1wk行玻璃体腔注射TA的患者54例;VRS组:直接行VRS治疗患者5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术后3mo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术前、术后1wk,1、 3mo眼压和并发症情况.结果:VRS+TA组手术时间、电凝率、医源性裂孔率和术中出血率显著短于或低于V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眼内填充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mo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均得到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S+TA组术后1、3mo眼压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S+TA组前房渗出率显著低于V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R患者行VRS治疗前1wk注射TA,可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视力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早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用雷珠单抗注射联合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07/2016-12我院眼科中心治疗的80例80眼PDR合并早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根据患者术前是否注射雷珠单抗分为预处理组(40例40眼,术前雷珠单抗注射联合PPV治疗)和常规组(40例40眼,仅采取PPV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眼压等指标变化。

结果:预处理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新生血管出血次数、电凝使用次数均显著的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前两组患者的眼压、BCVA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wk,3mo,预处理组患者的BCVA值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1wk时,预处理组患者的眼压低于常规组(P<0.05); 术前两组患者的房水中VE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mo,预处理组患者房水中VEGF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3mo时,预处理组患者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值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PDR合并早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用雷珠单抗注射联合PPV治疗能显著地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术后视力,降低房水中VEGF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严重PDR的患者52例72眼纳入本研究。依据术前是否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42眼、对照组22例30眼。治疗组术前3d玻璃体内注射10g·L-1雷珠单抗0.05mL(0.5mg),然后行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直接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3~12(6.5±1.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手术后视力分别为0.090±0.068、0.060±0.029,均较术前提高,2组治疗前、治疗后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05、-3.237,均为P<0.05)。两组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4,P<0.05)。治疗组、对照组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13.8±27.3)μm、(325.6±14.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P<0.05)。术后2周、1个月、3个月,治疗组玻璃体积血发生率分别为12%、2%、2%,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27%、20%、3%;两组术后各时间点发生率比较,术后2周及1个月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2、3.21,均为P<0.05),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严重PDR能提高患者视力,降低术后玻璃体积血发生率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对于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的不同反应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不同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阐释糖尿病黄伴水肿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

方法:选择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伴发DME的患者27例33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伴发DME的患者32例34眼。均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雷珠单抗,观察两组患者对该药的不同反应,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分别把患者治疗3、6mo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和治疗前的BCVA、CMT作比较,NPDR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PDR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NPDR组和PDR组比较,3、6mo时的BCVR和CMT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不同程度影响着糖尿病黄斑水肿对抗VEGF治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16.
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价值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VI期PDR患者33例42眼经标准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对术前后视力,手术并发症及预后等进行重点分析。结果随访35眼,术后视力明显提高,0.05以上者从术前的6/42眼(14.29%)提高到术后的15/35眼(42.86%),其中12眼(80%)视力>0.1。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27/35眼(77.14%),至随访末期(9月)31/35眼(88.57%)。术前伴有视盘萎缩,视网膜血管闭塞,光定位不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预后较差,但术后视力仍有11/16(68.8%)眼有不同程度的提高,6/16(37.5%)眼视力≥FC。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以部分改善晚期PDR患者的视功能,即便是合并严重缺血的病例仍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