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互助医疗项目对改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农村互助医疗2002年基线调查数据、2006年随访入户调查数据和部分机构监测资料,对互助医疗实施后的试点地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互助医疗模式对卫生服务利用公平的改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试点县居民门诊和住院利用数量增加,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女性家庭户主健康状况和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行为,为进一步提高女性家庭户主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全国居民卫生服务利用行为监测中4个试点省份的数据中涉及女性家庭户主的部分,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结果女性家庭户主共886人。女性家庭户主监测期内的患病率为72.01%,慢性病患病率为66.60%,就诊率为69.75%,应就诊未就诊率为26.98%,人均就诊次数为4.03次,住院率为11.85%。女性家庭户主的医疗服务可及性提高,医疗服务需要量增强,医疗服务利用水平提高,在基层医疗机构利用水平上存在不足。结论关注弱势群体,促进分级诊疗,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女性家庭户主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3.
新疆城乡居民门诊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医疗门诊费用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采用适当手段控制门诊医疗费用的上涨非常必要。我们利用新疆城乡居民卫生服务调查数据中的居民门诊就诊费用资料从需方角度出发,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不同级别医疗单位的门诊就诊费用及影响城乡居民门诊费用的因素,以揭示影响新疆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为控制门诊费用、减少病人负担、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供一些参考。一、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1] :资料来源于2 0 0 0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服务现场调查数据。本调查按地域和经济水平采取5阶段(地州、县、乡、村、户)分层整群随机抽样,…  相似文献   

4.
医疗保健服务利用行为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疗保健服务利用行为模式是近20年来国际卫生服务研究领域中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卫生服务研究模式。该模式主要运用于研究分析影响居民医疗保健服务利用与医疗费用等的相关因素。目前该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影响居民医疗保健服务利用与医疗费用等各特殊人群的卫生服务研究。本文系统介绍了这一模式的完善过程,这对促进我国卫生服务研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广东等三省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及满意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国内不同地区居民对公立、民营医疗服务的利用情况和居民对医疗服务中一些问题的看法,本课题采用分层典型抽样的方法抽取了中国广东、山西、四川3个省份的3730位居住在城区和乡村的居民,并对其进行了调查,同时调查组进行了IO次小组访谈。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城市与农村居民在利用卫生服务时存在差异:城市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农村以民营医疗机构为主。医疗费用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就诊或居民就诊时考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数居民对目前的医疗服务表示满意,其中居民对民营诊所的满意度高于公立医院的门诊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探究签约服务内容的更新变化,在同一个区域内进行签约居民与未签约居民就诊选择和服务内容利用的描述与比较,把握两类居民使用基层医疗服务内容情况的差异。方法 采用两阶整群抽样方法,在上海市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范围内抽取的2 12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61.03%的签约居民优先选择在社区医院就诊,非签约居民仅为33.23%;与非签约居民相比,签约居民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程度显著高于未签约居民。 结论 随着上海市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创新服务内容,签约服务内容利用情况有了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两类居民对于基层卫生医疗服务的认可度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签约服务的吸引力仍待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探究签约服务内容的更新变化,在同一个区域内进行签约居民与未签约居民就诊选择和服务内容利用的描述与比较,把握两类居民使用基层医疗服务内容情况的差异。方法采用两阶整群抽样方法,在上海市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范围内抽取2 12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1.03%的签约居民优先选择在社区医院就诊,非签约居民仅为33.23%;与非签约居民相比,签约居民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程度显著高于未签约居民。结论随着上海市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创新服务内容,签约服务内容利用情况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两类居民对于基层卫生医疗服务的认可度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签约服务的吸引力仍有待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全民预防保健背景下泸州贫困农村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方法 通过调取四川省基层卫生医疗信息系统2014年10月-2017年11月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叙永县死因监测系统及县门诊住院服务统计系统等系统数据,针对居民服务利用指标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 结果 该县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69.7%),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老龄化明显;全民预防保健项目实施后,居民体检率和建档率逐年上升,2017年底覆盖了100%的常住人口;居民参与扫盲夜校、健康院坝会等特色健康教育活动人次逐年上升;居民参与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疾病管理服务积极性高,管理率逐年上升(P<0.001);居民利用医疗基层卫生机构门诊和住院人次均有下降。 结论 泸州贫困地区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积极性高,全民预防保健项目实现了全民体检和分类健康管理等目标工作,在激活居民健康需求和利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可作为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开展基层卫生服务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9.
韦艳  李美琪  徐赟 《现代预防医学》2020,(14):2497-2500
目的 分析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18 - 2019年“精准健康扶贫与人口发展”专项调查数据,基于Andersen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和层次线性模型,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有79%的农村居民四周内患病会就诊,35%的居民在村卫生室就医,58%的居民进行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层次线性模型显示个人和村级层面因素对卫生服务利用均有显著影响。村人均收入(β = 0.130)、就诊单程花费时间(β = - 0.104)、年龄(β = - 0.005)、建档立卡(β = 0.108)对四周患病就诊情况较为显著(P<0.05);村卫生室数量(β = 0.151)、报销比例满意度(β = 0.142)、就诊距离(β = - 0.240)、就诊单程花费时间(β = - 0.133)、医生医疗水平满意度(β = - 0.117)对就诊机构的选择较为显著(P<0.01);职业(β = - 0.091)、自评健康(β = 0.239)和医生医疗水平满意度(β = 0.162)影响农村居民是否进行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P<0.01)。结论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高但利用不足。建议增加卫生投入并制定当地特色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强化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和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健康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湖南省三县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方法:利用集中指数评价不同收入组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结果:居民两周患病情况分布的集中指数为-0.0429;两周患病医疗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为-0.0575,患病未就诊的比例下降明显;住院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为-0.0022;年医疗费用支出占年消费性支出比例的集中指数为-0.1218。结论:居民健康状况、两周患病就诊服务利用情况、年住院服务利用情况在不同收入组居民中的分布公平性较高,年医疗费用支出占年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公平性较低,需进一步完善新农合支付制度,促进参合农民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前的健康服务供给体系存在服务利用不适宜、供给效率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居民就诊趋高、医疗服务利用过度与不足并存、供方服务动力不足等,其桎梏在于当前健康服务供给改革中回应性考量不足。健康服务供给的回应性包括政策对居民的回应性、政策对服务提供方的回应性以及提供方对居民的回应性。政府在制定政策与医疗机构提供服务时,对居民实际需求以及服务利用失衡的形成机理考虑不足、政府政策制定时没有充分把握服务提供方的发展需求、提供方服务方式不符合当前居民非医疗方面的需求水平等。基于服务接触理论,明确政策到行为转变的具体路径,提出政策制定时需要靶向精准,把握居民需求;动态调整,满足供方发展需求;供方需要关注居民多元需求,优化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杭州市居民对社区中医药服务利用的现状,并分析社区中医药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330名居民对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利用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居民对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居民对中医药认知不足和中医药技术水平不高造成居民对社区中医药服务利用较低;居民的认知、健康自评状况和是否患有慢性病影响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结论应改善居民对社区中医药服务的认知情况,提高社区中医药技术水平,吸引居民对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和就诊医疗机构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价格杠杆在吸引居民主动签约和下沉就诊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依托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采集上海市虹口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相关数据,通过比较不同人群之间签约与就医行为的差异,分析影响居民签约和就诊的因素以及价格因素在其中的贡献度。结果 6成居民表示便捷性是影响其与家庭医生签约的决定性因素,而价格因素是影响其签约首要因素的比例不到2成。不同收入等级人群的签约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但价格因素均不是首要因素;居民就诊方面,选择社区和二级医院的首要动因是距离因素,而选择三级或其他医院的首要动因为技术水平因素。价格因素在不同收入水平人群中影响力十分微弱。结论价格因素对居民实施家庭医生签约与就诊行为吸引力有限。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从提升自身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角度入手,吸引居民签约并下沉就诊。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困境,构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方与供给方的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对影响居民签约决策和家庭医生努力程度博弈系统均衡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增强居民签约家庭医生的积极性,提升居民签约个性化服务包的比例,降低因家庭医生"懒散"给签约居民带来的效用损失,缩减家庭医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所需的"努力"工作成本,加强有效签约的奖励,推动健康管理效果不理想的惩罚机制,均有助于博弈结果向居民签约家庭医生的整合型基层医疗服务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医疗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有效改善参保人的健康水平及医疗服务利用状况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争论的焦点。本研究基于2005—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的五期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分析城乡居民医保对参保老年人健康水平及医疗服务利用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并不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但却可以改善他们的医疗服务利用状况,且对身体健康状况出现恶化的老年人影响更大。除此之外,本文并未发现支持城乡居民医保影响存在滞后的证据。基于此,本文认为我国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实际效果与其预期目标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我国医保扩面工作已取得长足进展的基础上,未来我国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建设应将重心转移至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提升城乡居民医保的综合待遇,重视发挥医保的疾病预防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寻找影响社区居民做出家庭医生签约决策的关键因素。方法 2018年5月4日—5月25日,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社区签约和未签约居民共201人进行签约影响因素调查,从中提取主观印象、需求、供给和就医体验四个潜变量,信度系数均大于0.700。结果主观印象和就医体验对签约倾向的路径系数,需求和签约倾向对签约服务利用情况的路径系数,估计值有统计学意义。需求和签约倾向对签约服务利用情况有直接作用,影响程度分别为0.347和0.533;供给、主观印象和就医体验对签约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不显著。结论需求才是关键因素,应充分挖掘辖区居民健康需求并提供相应的签约服务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现状的影响因素。结果及结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利用率偏低,不同特征人群利用签约服务的水平有差异。年龄、性别、户籍、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卫生服务可及性是影响居民利用签约服务的重要因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存在城乡差异,城市居民的签约服务利用情况更易受到地区因素的影响,而农村居民的签约服务利用情况更易受就业因素的影响。建议各地结合自身情况,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设计,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重点关注低收入人群和流动人口的签约服务,提高签约服务利用水平,推行有价值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需求现状,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深入推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城区2 861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服务需求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中医药服务,健康咨询,及时得到医疗服务,慢病管理和康复训练,对空巢、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老年人群和慢性病人群的前5位需求与全体调查人群基本一致.82.4%的居民赞同患病后首先由全科医生进行诊治,94.9%的居民愿意继续与全科医生团队保持签约关系.结论 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接受度高,服务需求存在差异.建议遵循按需服务的工作原则,推出更满足居民需求的签约服务内容.同时继续加强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开展社区首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医疗服务满意度是我国医疗服务改革成效的直观表现。本文基于吉登斯的社会化结构理论,构建了评估医疗服务满意度的三维分析框架,包括个体维度、政策环境维度和医疗资源维度。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的调研数据,采用多项有序的Logit模型,分析三个维度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城市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医疗服务满意度越低;社会地位越高,医疗服务满意度越高;居民认为医保政策越公平,对医疗服务满意度越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者比未参保者的满意度高;医疗资源越充足、分布越均衡和获取越便利,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就越高。年龄、性别、个人健康状况及是否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均未对医疗服务满意度产生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居民的医疗服务满意度,需要对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与加快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同时发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湖北省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改善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选取湖北省武汉、黄冈、荆州地区共1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就诊居民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测量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舒适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满意状况。结果: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得分为71.62分,总满意率为73.44%。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体指标满意度最高的为就诊方便性(83.03%)和隐私保护(80.25%),满意度最低的指标为医疗技术(61.61%)和设备设施(64.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舒适性、安全性对社区居民满意度影响较大,性别及年医疗支出对居民满意度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体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有待提升;城市平均满意度高于农村,农村地区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进一步强化质量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