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柴胡桂枝汤是中医临床常用方剂之一。关于该方的论述最早见于《伤寒论》。《伤寒论》146条曰:"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本为治疗太阳、少阳兼证的方剂,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和发挥,其现代临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用于治疗抑郁症、肩周炎、胃溃疡、急慢性肝炎、冠心病、神经症等属太阳少阳两经的多种疾病[1-2]。 相似文献
4.
桂枝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方中桂枝与芍药等量相配,收散相得,解肌发表而不致营阴外泄,调和营卫。生姜、大枣益脾和胃。甘草甘平用以调和中气。证乃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所致。吴谦等《医宗金鉴》"凡风寒在表,脉浮弱自汗出者,皆属表虚,宜桂枝汤主之。"桂枝汤可用于感冒、痛经、颈椎病、肩周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妊娠呕吐、病后及产后低热等,证属营卫不和者。后世徐彬《金匮要略论注》曰"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和阴阳。"正如柯琴所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伤寒论附翼》)笔者从桂枝汤加减变化应用于临床生益于此较多,现将自己一点理论学习与临床心得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光淑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2):26-26
1手指端出血症 徐某,女,11岁,1999-11-09初诊. 患者平素易感冒,近日经常腹隐痛,吐白沫,心烦.昨日,在无任何外伤情况下,手指端浸出鲜血,自发4次,今日前后求治.察患者指头有干血痂,可睹鲜红血珠渐浸出皮肤,大如豆,指端不痛,食欲差,情绪紧张,脉浮,舌尖红,苔白.治以和解少阳,调和营卫. 相似文献
6.
黄有彬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1,(9):187-189
多年来应用桂枝汤及其类方治疗疑难杂证,取得较好的疗效,选了7个病例,涉及内科、皮肤科、妇科方面的疾患,来阐述其临床疗效,并对桂枝汤及其类方临床运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黄有彬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9):187-189
多年来应用桂枝汤及其类方治疗疑难杂证,取得较好的疗效,选了7个病例,涉及内科、皮肤科、妇科方面的疾患,来阐述其临床疗效,并对桂枝汤及其类方临床运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对近年来桂枝汤原方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行概述。原方具有外调营卫、内和阴阳作用,现代研究证实原方及其组分能调节体温、免疫功能、汗腺分泌、肠蠕动,并有抗炎、镇痛、镇静等作用。通过统计207例应用桂枝汤加减方治疗的病例发现,原方5味药在加减方中具有重要作用,桂枝、芍药更是重中之重,医者可以根据患者病证适当加减药物,但应明确原方的主导地位。参考文献44篇。 相似文献
9.
对近年来桂枝汤原方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行概述。原方具有外调营卫、内和阴阳作用,现代研究证实原方及其组分能调节体温、免疫功能、汗腺分泌、肠蠕动,并有抗炎、镇痛、镇静等作用。通过统计207例应用桂枝汤加减方治疗的病例发现,原方5味药在加减方中具有重要作用,桂枝、芍药更是重中之重,医者可以根据患者病证适当加减药物,但应明确原方的主导地位。参考文献44篇。 相似文献
10.
徐汝奇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2(2):52-52
1 小柴胡汤治半夜发热案刘翁,82岁,1994年5月6日诊。诉患感冒,寒热定时而作,身楚肢怠,辗转求治旬半,迭医数人,竟无寸功。扪之身热不甚(腋温37.8℃),眩晕,微咳,痰少而粘,口干不欲饮,二便尚调,晨觉口苦,舌苔薄白,脉细弦。问其热退时是否有汗出,答无汗,仅是发病之初在半夜,突然觉得寒气从背脊中来,继之振寒,复而又热,夜夜如是。窃思夜半子时乃阴阳相交时辰,背脊为督脉必经之途,督主一身之阳,今患者年老督脉虚衰,阴阳气不相顺接,譬如内讧,争执不休,故发寒热。治拟和解少阳法,处以小柴胡汤原方,1剂知,2剂愈。获效如此神速,始料不及。嘱以全鹿丸… 相似文献
11.
邢国红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6):605-605
经方以其药简效卓而著称,笔者临床习用之,以下谈2例经方治验. 1乌头汤治验 案1张某,女,60岁.右下肢冷痛麻木2年余,患者疼痛剧烈,活动受限,行走需人搀扶,舌质淡苔薄白,脉紧弦,经CT证实腰3~腰5椎间盘突出,患者曾经中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但本人拒绝手术,现痛剧时每次需服止痛片6片之多,因此时有胃痛. 相似文献
12.
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要方,具有解肌发汗、滋阴和阳、调和营卫之功用,临床只要辨证准确,桂枝汤加减治疗外感、内伤疾病均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3.
柴胡桂枝汤原方出自于《伤寒杂病论》,为小柴胡汤及桂枝汤各用一半的剂量而成,是治疗太阳少阳并病之方,经后世医家临床运用及现代医学研究,已将本方灵活运用于各类疾病,均取得良好疗效.伍炳彩善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病,现选取验案3则并加以分析,浅述伍炳彩教授运用柴胡桂枝汤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从仲景桂枝汤类方体现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特色.对于血虚寒凝、经脉闭阻,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对血虚寒凝、经脉痹阻,选用为归四逆汤加味;对于中虚、脾胃虚寒,选用小建中汤.从中看到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邢国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7(6):605
经方以其药简效卓而著称,笔者临床习用之,以下谈2 例经方治验。 1 乌头汤治验 案1 张某,女,60岁。右下肢冷痛麻木2年余,患者疼 痛剧烈,活动受限,行走需人搀扶,舌质淡苔薄白,脉紧弦,经 CT 证实腰3~腰5椎间盘突出,患者曾经中西药治疗效果 欠佳,但本人拒绝手术,现痛剧时每次需服止痛片6片之多, 因此时有胃痛。辨证痛有定处,且患肢发凉,当属寒痹无疑, 遂处以《金匮》乌头汤加减,药用:生麻黄10g,生黄芪30g,制 川乌、草乌(先煎)各15g,炒白芍30g,细辛、制乳香、制没药 相似文献
16.
17.
王维澎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1,3(3):172-173
桂枝汤,在《伤寒》中有19处,《金匮》中有3处,计22条。方由桂枝、白芍、生姜、炙甘草、大枣组成。药仅5味,而配伍严谨,疗效卓著,可谓“四两拨千斤”。经多年临床实践,笔者认为,桂枝汤能固护卫阳,燮理营阴;温通心阳,养阴护液;健脾益气,安中和胃;疏通经脉,缓急止痛。因而,枝枝汤的主治并不局限于太阳中风的表虚证,而是能够治疗多脏腑、多病证,看似平淡而行之有效之良方。余不惴浅陋,将昔年用该方之治验随笔,拾掇一二,以飨同道,颇望赐教。 相似文献
18.
蒋长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3,(3)
病例1:谭某,男,9岁,因风湿热住院治疗。经用中西药物(包括激素正规治疗)后病情好转,临床症状全消。唯血沉长时期(近3个月)持续在100-130mm/小时,曾作骨髓穿刺等检查排除了其它疾病。刻诊:患儿面色少华,精神胃纳尚好,也无关节肿痛、心悸等表现。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平无结代。症属恙久体虚,里阳虚惫,拟温阳益气治疗,方取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药用炙黄芪10g、炙桂枝5g、大白芍10g、生姜3片、炙甘草5g、虎杖15g,连服2周后血沉降到65mm/小时(在此之前也连续应用过虎杖)。服药后患儿无不良反应,持续应用月余,血沉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9.
桂枝汤类方剂临床运用的统计分析(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清苓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5)
桂枝汤类方剂临床运用的统计分析(二)张清苓(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北京100029)关键词桂枝汤;桂枝汤类方;统计分析2.2.4桂枝加黄芪汤:共收集到桂枝加黄芪汤临床医案111例,其中出现各种症状56种,各种症状的出现总数为501个。根据不同症状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