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阴阳学说阐述冠心病的病理机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致心肌缺血、缺氧,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脏扩大,严重者可突然发生死亡。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组织结构可以用阴阳两方面加以概括说明。一般来说,上部属阴,下部属阳,表面属阴,体内属阳,在体表则背为阳,腹为阴;在体内则六腑属阳,五脏属阴。五脏之中居于上部的心、肺属阳,居于下部的肝、肾属阴。具体到某一脏腑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素问·金真言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 相似文献
2.
3.
卫梅 《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5,3(3):28-2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4.
朱铁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6,5(8):49-49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或)动力性病变,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由于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不同,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一般可分为5型:隐匿型或无症状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猝死型。 相似文献
5.
非冠心病误诊为冠心病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1].冠心病主要表现为心前区闷痛及心电图ST-T改变.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和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人们生活习惯及膳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国每年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心肌梗死的约40万人,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范围、血管阻塞程度和心肌供血不足的发展速度不同,冠心病分为五种类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7.
8.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而冠心病在传统中医的认识中,多归属于胸痹、真心痛等范畴。本文通过对114例中医诊断为胸痹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与其中医病证诊断结果分析,以讨论冠心病与传统中医认识中的胸痹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10.
于春艳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4):80-8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人们通常认为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要了解什么是冠心痛,就必须了解冠心病命名和分型的历史沿革.以下本文将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来评价体表心电图(ECG)ST T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19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的ECG,分析其ST T改变的诊断价值,ECG采用常规12导联加RV3~5,V7~9,阳性诊断标准:病理性Q波,任何导联下移ST段≥0.05mV,损伤性ST段抬高(肢导抬高1mV,胸导抬高≥2mV),冠状T波;ECG定位:V1~V2前间壁;V3~V4心尖;V1~V5广泛前壁;V7~V9后壁;I,AVL高侧壁;V5~V6侧壁;I,AVL,V5~V6前侧壁;Ⅲ,AVF下壁。冠状动脉造影(CAG)采用Judkins法:阳性诊断标准为主要冠状动脉分支(左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右冠状动脉)狭窄≥50%。统计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真阳性率89.6%,真阴性率52.6%,假阳性率47.3%,假阴性率10.3%,阳性预测值74.2%,阴性预测值76.9%。ECG上出现下壁改变的有84例;前间壁8例;心尖4例;广泛前壁28例;后壁12例;高侧壁9例;侧壁76例;前侧壁52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前降支病变81例;左旋支75例;左主干10例;右冠50例。双支病变21例;三支病变39例。心肌桥5例。结论:通过体表ECTST T改变对预测冠状动脉病变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升高趋势,北京为高发区。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高血糖、A型性格等,其中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密切有关。血脂异常一般是指血中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超过正常及(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下。病理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主要成分就是大量沉积的胆固醇及胆固醇脂,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血液在宽阔的动脉管腔内循环往返,畅通无阻,但是如果血液中携带有大量的脂肪类各种有害物质,不断侵蚀血管的内皮细胞,导致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出现损伤。血液中的血小板在局部黏附,聚集,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内膜增生。脂肪类有害物质在血管壁慢慢沉积,这个沉积的过程不仅漫长而且具有破坏性,长时间就会让动脉管腔变得狭窄,血管堵塞,出现血液循环不畅。最终使心肌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导致缺血、缺氧,出现胸痛,胸闷,头晕乏力,严重时血管脆性增大,弹性降低,大量堆积的斑块破裂、脱落,形成栓子,最后出现缺血性心脏病,心肌大面积梗死或猝死。冠心病有5型:心肌缺血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缺血性心肌病型,猝死型,由轻到重,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但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到目前为止仍然不能完全确定。大量的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人体的结果,这些因素作用于不同的环节,最后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壁形成粥样的斑块,导致管腔狭窄,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给人体带来严重危害,它是一种身心疾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需要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因此,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 ,探讨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6 0例冠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病组 (狭窄程度≥ 5 0 % ) 31例 ,与非冠心病组 (狭窄程度 <5 0 % ) 2 9例 ,其中冠心病组统计病变累及支数 ,并按冠脉狭窄程度分级得出冠脉狭窄程度记分 (CSS)。运用酶免分析法分别测定两组的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 (t Hcy)浓度并进行比较。将 t Hcy水平与性别、年龄、收缩压、冠心病病变累及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记分 (CSS)等采用多元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血清 t Hcy浓度 (17.8± 7.1μmol/ L)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 (10 .0± 5 .8μm ol/ L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 :非冠心病组 t Hcy增高与收缩压的相关性最强 ;冠心病组 t Hcy增高与病变累及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记分 (CSS)成正相关。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子 ,且其升高水平冠脉病变累及支数及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脉压增大与冠心病临床危险程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脉压与冠心病临床危险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 6 8例冠心病患者按脉压水平分为 2组 :脉压 (PP)≥ 5 5 mm Hg为 A组 (2 3例 ) ,PP<5 5 mm Hg为 B组 (45例 )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造影结果。结果 :A组患者的年龄、收缩压、吸烟者所占的比例及合并高血压病、合并中风、有心肌梗死史的比例和冠状动脉 3支病变的发生率均高于 B组 (P<0 .0 1或 P<0 .0 5 )。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合并糖尿病及有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的比例在 A组偏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脉压水平与冠心病临床危险程度相关 ,将有助于危险分层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逐渐成为我国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每100位40岁以上的中国人就有4~7例患病。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一种微创支架置入手术,随着近年来的临床应用、开发研究和不断完善,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痛苦小且恢复快等优势,但临床应用中仍存在并发症,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较高等不足。对此,本文对PCI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为指导PCI术治疗冠心病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得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后,而且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疾病,简称冠心病。冠心病又可分为无症状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缺血性心肌病型和猝死型冠心病。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相关的实验室和其他检查。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研究的发展,近年来有关冠心病诊断的各种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明显提高了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