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误区一:“世上凡药三分毒”,血糖升高拒服药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单纯饮食控制只能使一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达到血糖满意控制,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仅仅为药物治疗提供了一个基础。因此对那些单纯饮食控制不能达到治疗目标的糖尿病患者,必须加用适当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刘宏 《中外医疗》2009,27(9):114-114
糖尿病是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病,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措施。我们对干部病房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以便指导患者按照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合理控制饮食。  相似文献   

3.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治疗手段。不论病情轻重,也不论是否应用药物治疗,首先必须科学饮食,并长期坚持。Ⅱ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体型肥胖,特别是以腹部肥胖为突出表现者,一经明确诊断,就必须进行饮食治疗。肥胖患者对药物反应差,而一旦体重减轻后,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就会增加。病情较轻的患者一般只要坚持饮食治疗、口服蒙药传统方剂“通拉嘎-5味”,就可达到有效控制并减轻糖尿病症状的目的,而对于中度和重度患者来说,只要科学的调节饮食,口服“通拉嘎-5味”,在此基础上配合化学降糖药物,也可使病情逐渐稳定,  相似文献   

4.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也是糖尿病教育的重要内容,糖尿病是否能控制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正确理解和执行饮食治疗的措施.饮食治疗并非单纯不吃糖,更不是饥饿疗法,最终要求是合理营养总量和各种合理营养物质的分配.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3千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为了有效地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了防治糖尿病的现代综合疗法: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也是糖尿病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遵医嘱进行饮食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一项有效措施,不论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也不论是否用药物治疗,均需长期坚持饮食治疗,才能有效的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Ⅱ型糖尿病41例饮食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珊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11):1016-1017
目的 为加强认为饮食治疗糖尿病重要性并合理安排饮食配方。方法 比较41例新诊断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体重的变化。结果 饮食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及超重者体重指数分别有所下降,8周后进一步下降。结论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本组首先使用饮食治疗,患者血糖、体重得到了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8.
胡宇鹏 《当代医学》2012,(30):100-101
目的探讨糖尿病饮食知识教育与饮食治疗依从性相关性.方法将广东省海丰县梅陇镇梅陇人民医院1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要求在调整饮食,适当运动锻炼的基础上坚持服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措施,针对患者对饮食治疗的不同态度或认识,进行相应健康教育与护理.结果教育后,两组患者的饮食认知评分和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教育前,但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更好地治疗、控制糖尿病,应给予正确的饮食知识教育,注重对饮食控制的具体操作技能培训,加强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行为的专业指导,努力提高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切实达到糖尿病治疗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糖尿病患者合理饮食,达到控制总热量,有效控制血糖的结果.方法: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饮食治疗的意义和饮食计划单的实施.结果: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有效.结论: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0.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五匹马车”之首。通过合理的饮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控制血糖、血压在理想范围,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衰减的进度,减轻尿毒症症状,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及水、电解质平衡等。因此.饮食指导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起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缺少专!世的营养师,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的地域、教育背景等其饮食习惯和对饮食教育接受程度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食品交换份法和主食固定法对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 将既往已接受主食固定法糖尿病饮食教育指导的门诊病人随机分成实验(食品交换份法)组和对照(主食固定法)组,每组100例,向病人讲解有关饮食冶疗知识,给实验组病人赠送自行印制的“糖尿病饮食治疗及食品交换份”资料,让病人按食品交换份法控制饮食,要求对照组病人按已接受过的饮食教育方法控制饮食,实验期3个月,观察实验前后的空腹及餐后血糖、HbAte及BMI情况,请病人自我评估饮食治疗执行情况;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各有68例及64例病人按时复诊完成实验,两组病人空腹及餐后血糖、HbAte均较实验前明显下降,实验组下降优于对照组,饮食控制自我评估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食品交换份法进行糖尿病饮食治疗易于为病人掌握接受,对血糖控制效果优于主食固定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90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和护理,研究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和护理方法,结果 表明饮食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控制血糖、血脂,延缓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白内障与普通白内障患者一样,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此手术的成功,使白内障患者解除了病痛,重见光明。但是糖尿病患者机体抵抗力低,容易发生感染,伤口愈合差等,因此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患者,必须要控制血糖,使之在正常范围内略高于正常范围时,才能行手术治疗。在血糖控制上饮食治疗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特别是术后血糖的控制,控制不当可加重眼内反应,如伤口愈合不良,虹膜红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因此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管理。饮食总热量和营养成分必须适应生理需要,使患者按医嘱规定饮食计算,做到定时、定量、定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的饮食误区。方法:采用问卷及面谈方式,对160名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资料调查。结果:160名被调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68名老年糖尿病患者能够坚持正确的饮食治疗方法;42名患者虽了解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却不能坚持正确的饮食治疗方法;50名患者对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不甚了解。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而正确的饮食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对糖尿病患者应采取综合治疗原则,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病情监测,喻称“五套马车”。其中饮食治疗为“驾辕之马”,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因此根据不同病情提供合理有效的饮食处方至关重要。 首先,合理控制能量摄入是糖尿病饮食调控的首要原则。应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年龄、劳动强度,并结合病情和营养状况确定每日能量适宜摄入量,以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年龄超过50岁者,每增加10岁,比规定值酌情减少10%左右(表1)。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疾病饮食治疗的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依据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设计调查表,对10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疾病饮食治疗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认知水平普遍较低,且认知水平与患者文化程度、是否受过相关教育、病程长短显著相关。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疗法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研究饮食治疗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处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饮食治疗组和对照组,饮食治疗组严格调整饮食加常规药物治疗,控制摄入食物类型和每天摄入量,对照组只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结束后,对这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饮食治疗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结果:饮食治疗组中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的值和对照组比较,也更好地控制在理想范围之内,减少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两组治疗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治疗,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所以,糖尿病这种慢性病应该对非药物法治疗方法更主要地重视。  相似文献   

18.
李红英  赵凤君  高玉霞  贾玲吉 《吉林医学》2009,30(17):1906-1907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应用小同治疗方法的饮食控制情况。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不同治疗方法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胰岛素治疗48例为实验组,使用口服降糖药46例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在饮食控制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治疗方法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的认识不同甚至出现偏差,应加强健康教育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在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中,饮食治疗是基础,在饮食治疗的探索中已从最初采用饥饿疗法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摄人量,发展到目前提出的合理限制碳水化合物量,而且认识到碳水化合物质的不同也影响餐后血糖的控制。基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最难控制的这个理论,在饮食分配上早餐所占比例最少。  相似文献   

20.
对于每一位糖尿病患者,无论1型还是2型,饮食控制永远都是治疗的基础。限制糖尿病患者营养素的摄入量,设计最佳的糖尿病膳食,配合药物治疗,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