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资料与方法 自2002年8月以来,我科采用在B超引导下用深静脉导管行肾囊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囊肿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26~28岁,囊肿病程3~72个月,最大囊肿10.7cm×8.5cm,最小囊肿3.8cm×4.5cm,囊液大多为淡黄色或清亮透明液,2例为暗红色液体;1例为黄色稍粘稠液体,表面浮有脂肪滴,后经化验证实为胆固醇性肾囊肿,其他囊液常规检查,生化测定证实为胆固醇性肾囊肿,其他囊液常规检查、生化测定正常,细菌培养阴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资料与方法 1999年8月-2004年8月收治肾囊肿病人43例,男29例,女14例;年龄31~75岁,平均52岁。18例以腰痛就诊;25例无症状,为体检发现。43例均为单发囊肿,其中位于右肾下极14例,中部5例,上极3例,左肾下极13例,中部4例,上极4例。囊肿直径4.0~9.0cm,穿刺抽出囊液量35~500ml。其囊液为透明较黏稠之淡黄色液体,细菌培养与细胞学检查均为阴性。穿刺前行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检查。  相似文献   

3.
林珊  李坤成  许卫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8):1986-1986
患者男,66岁,体检腹部B超发现左肾偏外侧脂肪囊位置有-8.1cm×6.2cm×4.2cm不均回声结节,边界欠清,随呼吸上下运动,血流欠丰富。患者偶感左侧髂部不适。既往无结核、血尿及泌尿系感染病史。查体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无特殊。CT检查示:左肾体积增大,外形不规则,轻度向前上方移位。左肾下极可见一个大小约为8.1cm×6.2cm×4.2cm的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  相似文献   

4.
资料与方法 本组2000年6月-2004年6月43例肾囊肿,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26—72岁,平均49岁,≥50岁者31例。术前均经B超或CT诊断为肾囊肿,左肾24例,右肾19例。囊肿最大径9.5cm×8.6cm,最小径4.2cm×3.9cm,囊肿≥8.0cm者7例,≥5.0cm者31例,≤5.0cm者5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7岁,以“停经55天,阴道不规则少量流血5天”来院,妇科检查:子宫前位,增大,于宫体下段前壁触5.8cm×4.8cm×3.6cm包块,双附件区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血HCG定量检查,62800mlU/ml(正常参考值〈25mlU/m1),临床拟诊:早孕,子宫前壁肌瘤。行超声检查:子宫增大,范围13.6cm×6.8cm×3.9cm,前位,形态不规则。肌壁回声尚均匀,子宫体部宫腔回声呈线状增厚,厚度为1.34cm,子宫峡部前壁局限性向外膨出,内显示5.6cm×4.6cm×3.0cm妊娠囊回声,并见胎芽及胎心搏动,头臀长1.7cm,宫颈管回声清晰,彩色多普勒妊娠囊外周有丰富的血流信号为静脉频谱,双侧子宫动脉阻力指数(111)均为0.76。[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2005年10月~2007年4月,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和肾上腺疾病共计31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9~75岁,平均53.2岁.术前经B超、CT及相关血、尿生化检查诊断为肾囊肿7例,肾上腺囊肿1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原醛症2例,髓质脂肪瘤2例.病变均为单发、单侧.肾囊肿大小为4.5 cm×5.6 cm~11.7 cm×9.0 cm.肾上腺肿瘤大小为1.0 cm×1.3 cm~8.8 cm×9.0 cm.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应用腹腔镜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应用腹腔镜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7例,肿块最小4.5cm×3.0cm×2.0cm,最大12cm×10cm×8cm,病理诊断混合性囊腺瘤和成熟囊性畸胎瘤各2例,腹膜后囊肿、神经鞘瘤和平滑肌瘤各1例。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平均为120min,术中失血平均95ml,术后36h内胃肠道恢复蠕动,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d,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具有微创、安全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囊性或体积较小的良性腹膜后肿瘤。  相似文献   

8.
1病例介绍 例1:患者,28岁,以停经11周,腹痛1个月来院就诊。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偏左,稍大,无压痛。其右下方可触及一鸭卵大的包块,与子宫有分界,有压痛,左附件(-)。B超显示:子宫后位,偏左7.0cm×6.0cm×6.1cm,宫内回声正常,其右侧有-6.5cm×5.2cm回声区,内见一妊娠囊样暗区,可见胎心搏动。血常规:白细胞6.3×10^9/L,血红蛋白70g/L。尿妊娠试验阳性。诊断:右侧输卵管妊娠。剖腹探查:子宫稍大,充血明显,其右侧有一残角子宫约6.0cm×4.0cm×3.0cm,[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992年8月~1999年1月,我们采用B超定位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肾囊肿48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28~70岁,平均41岁。左侧26例,右侧22例。位于肾上极18例,肾中部16例,肾下极14例。囊肿大小为4.0cm×4.3cm~7.5cm×10.7cm。抽出囊液27~806ml,平均193ml。抽出囊液多为淡黄色,偶有呈血性。全部经B超确诊证实。1.2 方法 囊肿经B超定位后用龙胆紫作标记。患者取俯卧位,腰部垫高。皮肤消毒局麻后在B超定位引导下经皮行肾囊肿穿刺术:在超声探头监视下将F12腰穿针刺…  相似文献   

10.
我院泌尿外科自1996年2月至1999年4月在B超定位下用经皮肾穿刺方法治疗肾囊肿12例,经随访取得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肾囊肿均经B超证实,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5-68岁,平均50.6岁。右侧8例,左侧4例。囊肿位于肾上极5例,中极3例,下极4例。囊肿最jJ‘4.scmx4.6cm;最大8.ocmx6.4cm。抽出囊液30-200ml,平均83.3Inl。抽出囊内液均为淡黄色液体。!.2治疗方法取俯卧或侧卧位,腰部垫高。先行囊肿B超定位以明确囊肿大小,位置,与皮肤的距离及穿刺的角度。穿刺点~般选十二助缘了。常现消毒…  相似文献   

11.
肾脏囊性疾病是先天性、遗传性、获得性肾皮质或髓质囊性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以单纯性肾囊肿和多囊肾常见。我院自1989~1997年利用不带穿刺探头的普通B超仪,进行超声定位肾穿刺治疗肾脏囊性疾病146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1.1临床资料 本组146例中,男84例,女62例,年龄24~76(平均42)岁。单纯性肾囊肿128例,其中在肾53例,右肾75例;上极57例,下极71例;囊肿直径3.1~10.6。m,抽出囊液25~420ml。多囊肾18例,双肾布满大小不等的囊肿,以最大囊肿计,囊肿直径4.2~8.3rm,抽出囊液4O~28Om。1.2治疗方法患者取俯…  相似文献   

12.
患者33岁,因孕2产0,孕38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胎盘肿瘤,于2006年10月5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孕早期无明显异常。孕17周时B型超声显示前壁胎盘,其内可见一个5.0cm×3.0cm椭圆形1.1cm的强光团,后方有声影。B超诊断为胎盘肿瘤(畸胎瘤可能性大)。孕29周再次行B超检查显示胎盘肿瘤,增大至10.4cm×9.5cm,肿瘤右下为5.5cm-4.2cm的夜性暗区,左上为5.0cm×3.5cm实质性不均匀回声区,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1病历报告 患者,女,23岁。2006年4月12在外医院行人工流产术时,术中吸出淡黄色脂肪组织,同时,患者腹痛剧烈难忍,恶心、呕吐,脸色苍白,立即停止手术,急诊来我院。来我院后立即行B超检查,超声所见,子宫前位,大小9.2cm×6.8cm×6.5cm,于子宫右侧宫底处肌肉变薄,浆膜层不连续,中断处约1.8cm,宫腔内见5.3cm×2.8cm×2.4cm团块状回声,形状不规则,回声不均,宫底及周边见无回声区,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子宫后方见1.3cm×2.5cm无回声区(见图1)。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囊肿为普外科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笔者于1995~1997年7月用无水乙醇冲洗,5%鱼肝油酸钠溶液介入治疗甲状腺囊肿病人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甲状腺囊肿病人23例,年龄16~57岁,平均38岁,囊肿大小为1.5cm×2cm×1.5cm~3.5cm×4.5cm×3.0cm,均经B超和囊肿穿刺细胞学检查,证实为囊肿。1.2 治疗方法:患者取半卧位,头部后仰,颈部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用9号穿刺针刺入囊内(有落空感),抽出全部囊液,囊液送检。固定针头,用无水乙醇反复冲洗囊腔,至抽出液体清亮透…  相似文献   

15.
2001年3月至2006年5月,我院收治耳郭假囊肿患者49例,男32例,女17例,19~69岁,平均47岁。有明确外伤史者3例,无明显诱因者36例。囊肿1.0 cm×1.2 cm至2.5 cm×2.5 cm,病程5d~2个月,囊液均为浆液性物质。其中30例采取囊肿穿刺抽液加5-氟尿嘧啶腔内灌洗的方法,另外19例作为对照组,行穿刺抽液加地塞米松灌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手术于局部常规消毒后,用5 ml空注射器自囊肿最低处穿刺,抽尽囊液,更换另一注射器,以2.5%的5-氟尿嘧啶注射液注入囊腔内,反复灌洗3~5次后,留少许药液于囊腔内,局部严格消毒,不做任何包扎压迫处理。对照组抽出囊液后…  相似文献   

16.
罗良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2B):256-256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4~13岁。平均7.5岁,结石情况:左肾结石17例,右肾结石10例,其中属于多发结石7例,结石最大1.10cm×0.90cm,最小0.70cm×0.60cm,27例均为单侧结石。治疗方法及效果:全部病例术前均不用麻醉,术前检查肝肾功能正常,27例均采用侧卧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5岁,以“发现右侧睾丸质硬6个月,伴发酸痛1周”为主诉入院。患者6个月前偶然发现右侧睾丸触感变硬,无其他不适症状。1周前出现右侧睾丸酸痛不适,行彩超检查示:右侧睾丸4.3cm×2.4cm,其内见3.8cm×2.4cm包块,边界模糊,内呈低回声,CDFI检出有较丰富血流信号。收入院后查体示:右侧睾丸下方质硬,可及一包块,大小约4.0cm×2.5cm,与附睾界限不清,局部触痛(+),包块与阴囊皮肤无粘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 患者42岁,因停经53d要求终止妊娠来院就诊。妇科检查:宫体增大,如孕70d大,表面不平。B超提示:子宫增大,宫体探及多个大小不等的实性低回声区,最大为4.8cm×4.6cm,包膜清晰,宫腔内可见一孕囊约2.3cm×2.7cm。诊断为:早孕合并子宫肌瘤。人工流产术前探查宫腔12cm,吸出物中有典型的绒毛及蜕膜组织,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69岁。因发现外阴肿物渐增大二月余,于2005年11月21日入院。病程中无发热、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体检:右侧前庭大腺处见一肿物,大小约4cm×4cm×1cm囊性感,无触痛,界限清。临床诊断:“右侧前庭大腺囊肿”。施行肿物切除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资料与方法 例1:患者,女,62岁,尿频、尿痛1年,偶见肉眼血尿,无排尿时头痛、头晕,既往高血压病史半年。查体:血压205/100mmHg,耻骨上深压痛。B超膀胱内探及4.0cm×2.5cm×2.0cm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底部4.0cm×3.0cm×2.0cm黄褐色、表面粗糙结石1枚,诊断为膀胱结石,原发性高血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