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介绍 患者女,27岁,因右侧胸痛,伴低热,痰中带血2个月入院。入院前9个月突感左胸剧痛,气短,胸片显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胸穿胸水为血性。抗结核治疗1个月无效,后因胸水曾找到癌细胞而改用环磷酰胺周身及胸腔内治疗,2个月后胸水完全吸收。此次入院胸片显示右侧胸腔积液,并形成包裹,右侧肺上野少许条索状影,余肺无异常。肺CT未发现异常病灶,纵隔淋巴结无肿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联合胸腔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22例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积液为中等量以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在相同的抗结核药物和胸腔穿刺后注入异烟肼、地塞米松。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胸腔注药加用654—2。结果两组对比胸水吸收天数、穿刺次数、胸膜反应、吸收程度都有明显差异。结论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及胸腔注药的应用下,加用654—2可以提高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减少穿刺次数,减轻胸膜肥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结节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支气管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咳嗽、渐进性呼吸困难2个月入院,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结节影,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PET-CT影像诊断为肺癌伴癌性淋巴管炎(PLC),双侧锁骨上、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入院后纤维支气管镜病理回报肺组织内见慢性肉芽肿性炎,未见明确坏死,不能完全排除结核。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1个月后复查胸部CT显示双肺结节明显减少,3个月后患者症状消失,胸部CT显示双肺结节基本消失,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明显缩小,最终诊断为肺结节病。结论:结节病的确诊应主要依据患者的病理诊断并结合临床表现,仅凭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结果易误诊为肿瘤或者结核。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例 1:女 ,2 6岁。因分娩后突发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以“急性左心衰”治疗 1天后转本院。查体 :脉搏130次 /分钟 ,呼吸 2 5/分钟 ,BP14/ 9k Pa。气管右偏 ,左肺呼吸音低。X线检查提示左侧气管右偏 ,左肺呼吸音低。X线检查提示左侧液气胸 ,即行胸腔闭式引流。4小时内引流出草绿色混浊液约 2 50 0 ml,术后患者呼吸困难缓解。胸水常规检查 :白细胞 ( ) ,脓细胞 ( )。考虑胸水来自上消化道穿孔 ,故自胃管注入美蓝 10 ml,2分钟后 ,自胸腔引流管流出的胸水蓝染。即剖胸探查 ,发现食管下段有一 3cm裂口 ,周围有脓苔 ,给以清创修补及…  相似文献   

5.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18岁,因"持续性咳嗽伴呼吸困难半月"就诊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此前于当地医院行胸部X线提示左侧胸腔积液。入院后查体:SpO2:97%,左胸廓饱满,叩诊左下肺呈浊音,呼吸音减弱;右肺无明显异常,双肺均未闻及干湿音。心腹(-),双下肢无水肿。请示上级医师后,病因不明确,行入院后常规检查外,另行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查,均无异常。我院胸部CT:纵隔淋巴结肿大,左侧胸腔积液。其他检查均无异常。胸水检查:  相似文献   

6.
杨丽  吴国明 《西部医学》2007,19(4):556-556
病例 女,61岁,医生,因“反复干咳、气促5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前5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述症状,胸片示双肺结节影。至某市医院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结节、肿块及空洞病变,中等均匀强化,左侧少许胸腔积液,左心房稍增大,二尖瓣钙化。纤支镜检查未见新生物,病理活检提示炎性细胞浸润伴肺泡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18岁。以呼吸困难7天来我院,于1个月前四肢关节疼痛,间断出现游走性结节,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关节炎,应用青霉素治疗,自行用药后患者出现发热,查胸片发现胸腔积液。经某结核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当时未检查结核PPD试验),回家后进行抗结核治疗,用药后患者发热不缓解并出现胸腔心包积液,继续应用抗结核治疗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改变明显,而来我院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矛盾反应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已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正规治疗过程中出现肺内或并发肝内新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及相关病理学检查,分析其动态变化及预后。结景:胸膜炎位于左侧2例,右侧4例。初诊时除2例并发左上肺及右上肺结核外,其余4例肺实质未见明显异常。正规抗结核治疗后2个月~4个月复查胸片,肺内出现新病灶。5例新病灶经CT定位、透视下间质气管肺活检(TBLB)或经手术证实符合结核改变,1例经继续抗结核治疗后原有胸水吸收、新病灶明显缩小等证实。继续抗结核治疗2个月~5个月后。所有病灶明显缩小或吸收。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治疗随访过程中,x线和CT能观察到原有胸水明显吸收后,出现肺内或肝内其他新病灶,造成同治疗结果相反的矛盾反应的影像学表现以及最终治愈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例1男,39岁,以左季肋部隐痛半年为主诉于2003年6月28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因左季肋部隐痛摄胸片发现左侧胸腔积液伴左肺上部片状阴影,抽胸水为渗出液,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治疗3个月后出现右胸腔及腹腔少量积液,半年后胸水和肺内阴影仍不消失,为明确诊断来我院。患者发病时无发热、盗汗及体重下降。查体:左下肺语颤减弱,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辅助检查:胸片及肺CT均示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左肺上叶靠后外侧胸壁处有淡片状阴影;超声示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左侧有分隔。实验室检查:血WBC7.16×109/L,Sg0.60、L0.35、E0.03;嗜酸性粒…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4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气短,呼吸困难1个月,近1周病情逐渐加重,未予任何治疗,无咳嗽、咳痰、发热及胸痛症状,摄胸部CT片显示左侧胸腔大量积液,右侧胸腔少量积液,以“胸腔积液”收入我院治疗。查体:体温36.7℃,脉搏9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6.63/9.31kPa。体位喜左侧卧位,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口唇无发绀,气管右侧移位,左侧胸部第二肋以下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右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界叩不清,心率92次/分,律齐,无杂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14×109/L,红细胞5.43×1012/L,中性分叶0.63,淋巴0.22,血小板157×109/L,血胆固醇4.85mmol/L,甘油三酯2.19mmol/L,胸水及血清中癌胚抗原、肝功检查均正常,胸水多次脱落细胞检查:中等量淋巴细胞及少量间皮细胞,胸水常规检测显示淡粉色浑浊(乳糜样),Rivaltd-R“+”,白细胞数20个/mm3。胸水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胸水乳糜定性试验阳性,胸液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比值小于1。胸部CT示:左侧胸腔大量积液,左肺压缩性肺不张,右侧少量胸腔积液,纵膈内未见增大的淋巴结,心脏右移。血沉21mm/h,痰多次检查结核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粘膜充血,无肿物。病理:慢性炎症。既往患牛皮癣1年,无其它传染病、肾病、心脏病及外伤史。诊断: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炎。入院后给予抗结核、保肝、胸腔穿刺排液及对症等综合治疗措施,症状明显好转,总共抽出乳糜样液体约2 900ml,胸水明显减少,病人症状消失而出院。随访1个月胸水未见增长。 讨论胸导管或其他淋巴管由于外伤或受压,乳糜液渗漏至胸腔,形成乳糜性胸腔积液,其占胸腔积液的2%,由于患者可有呼吸困难、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治疗较为困难。目前,引起乳糜样胸腔积液的原因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创伤性疾病中外科手术引起的胸导管损伤多见,亦有外伤引起乳糜胸的报道。非创伤性疾病中,恶性肿瘤和部分良性病变亦可引起乳糜胸。恶性肿瘤是引起乳糜胸的主要原因,占所有病例的50%。良性病变如胸膜炎、淋巴结肿大、结核及良性肿瘤等很少引起乳糜胸。本病例患者未查到恶性肿瘤的证据,且支持结核性胸膜炎的证据有:①由于乳糜液有制菌作用,对胸膜腔的刺激小,故患者多无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结核中毒症状不明显;②患者无外伤史,起病较缓慢,呈渐进性呼吸困难;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粘膜充血,病理检查为慢性炎症;④胸部正位片及胸部CT检查未见占位性病变,胸膜表面光滑、清晰;⑤血沉略增快,抗结核治疗有效,胸液减少。乳糜胸患者大量营养成分和淋巴细胞丢失,使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呈进行性恶化,病死率可高达50%。近年来,随着现代营养技术和外科治疗的开展,患者的生存率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诊治。方法回顾2006年1月至2010年2个月收治的包裹性胸腔积液89例进行总结。结果本组病例经胸腔穿刺抽液、抗结核、抗炎、胸腔注射、激素及对症支持疗法,入院治疗1个月后包裹性胸腔积液无明显吸收4例、部分吸收43例、完全吸收者42例。结论包裹性胸腔积液是诊断和治疗较为困难的疾病,通过影像学检查、胸水化学检查、胸水细胞学检查、经皮穿刺胸膜活检检查可以明确原发疾病;采取积极原发疾病治疗,同时应用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可以促进包裹性胸腔积液吸收。  相似文献   

12.
病历资料 患者,男,71岁,该患以咳嗽、胸闷20天,呼吸困难5天入院。原于20天前,无何原因,出现咳嗽、胸闷、无发热、无咳血,无咳痰、无消瘦、无盗汗、无关节疼痛,于通化市人民医院摄胸片见右肺中下野占位,右侧胸腔积液,肺CT右上肺低密度影,右侧胸腔积液、积气,彩超:右侧胸腔积液,作胸水穿刺,血性胸水,胸水脱落细胞未见癌细胞,后前往某肿瘤医院做胸水脱落细胞及肿瘤穿刺病理检查,见少量间质细胞,仍未见肿瘤细胞。入院前5天出现呼吸困难,遂于某结核病院住院,给予抗结核抗炎治疗4天,病情未见好转,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出现矛盾反应的影像学表现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已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正规治疗过程中出现肺内或并发肝内新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及相关病理学检查,分析其动态变化及预后。结果:胸膜炎位于左侧2例,右侧4例。初诊时除2例并发左上肺及右上肺结核外,其余4例肺实质未见明显异常。正规抗结核治疗后2~4个月复查胸片,肺内出现新病灶。5例新病灶均在CT定位、透视下间质气管肺活检(TBLB)或经手术证实符合结核改变,1例根据临床继续抗结核治疗后原有胸水吸收、新病灶明显缩小现象证实。继续抗结核治疗2~5个月后,所有病灶明显缩小或吸收。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治疗随访过程中,X线和CT能观察到原有胸水明显吸收后,出现肺内或肝内其他新病灶,造成同治疗结果相反的矛盾反应的影像学表现以及最终治愈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使用激素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医中药煎剂口服及口服抗结核药配合胸腔穿刺、抽胸腔积液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以双肺CT、胸腔B超为观察手段。结果:6个月治愈显效率81.81%,总有效率97.14%。结论:中药煎剂消饮汤可替代激素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膜全肺切除治疗肺癌伴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对16例病变局限同侧胸腔,无远处转移及全身情况尚好的肺癌伴恶性胸水者,行胸膜全肺切除术。结果:无手术死亡。所有病人术后住院期间癌性胸水完全消失,症状明显缓解,9例死于术后4~34个月,平均14.2个月;5例术后6、9、13、15、44个月仍生存;失访1例。结论:胸膜全肺切除术对部分伴恶性胸水的晚期肺癌病人能提高手术切除率,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对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命均有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易青 《青海医药杂志》2003,33(8):46-46,F004
患者 ,女 ,48岁 ,以“咳嗽、胸闷、气短一周”为主诉收住我院。入院查体 :呼吸 2 8次 分 ,口唇轻度紫绀 ,左侧胸廓稍饱满、语颤减低、叩诊呈浊音 ,左肺呼吸音消失。胸片提示 :左侧胸腔大量积液。入院后一周内两次胸穿抽出黄色胸水分别为 5 5 0ml、1 3 0 0ml,经离心(1 5 0 0转 分 ) 5分钟后沉渣涂片 ,普通光镜下细胞学诊断 :大量淋巴细胞及少量间皮细胞。胸水常规化验细胞数 (1 2 2~ 1 3 0 )× 1 0 6个 L ,其中单核细胞占 95 %。临床考虑结核性胸水 ,给予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三联抗结核治疗。治疗 2周后患者咳嗽、呼吸困难未缓解 ,仍…  相似文献   

17.
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射治疗青少年结核性胸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尿激酶胸膜腔注射治疗青少年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确诊结核性胸膜炎,年龄在13-25岁,X-线检查提示胸腔积液量为中到大量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在常规抗结核治疗联合局部胸膜腔穿刺抽取胸水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于每次胸穿后给予尿激酶10万u胸膜腔注射。结果强化期2个月结束,治疗组病例较对照组出现胸膜粘连、肥厚几率明显减少,胸水吸收时间缩短(P〈0.01),治疗组没有出现因为应用尿激酶而引发的毒副反应。结论尿激酶胸膜腔注射治疗青少年结核性胸膜炎,可促进胸液吸收,减少胸膜粘连、肥厚,改善肺功能,增进了疗效。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从1985年1月至1993年10月共治疗胸水病人66例,其中6例中青年患者癌性胸水被误诊为结核性胸水,抗结核无效,后经胸水脱落细胞检查确诊为癌性胸水,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文6例,男4例,女2例,均为中青年患者(1例30岁以下),从发病到确诊最短半个月,最长二个月,平均误诊一个月。2.临床症状;本组病人均有胸痛、气短刺激干咳3例,低热2例,痰中带血1例。3.X线改变:有4例单纯胸腔积液影像阴影上缘呈反抛物线状。1例合并下叶不张,1例为单纯胸腔积液同侧肺门阴影增大,本组病人大量胸水3例,中等量2例,小量1例。4…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0岁。因胸闷、气促1月于1998年10月10日入我院。30年前因胸闷、气促在当地住院,诊断为“左侧结核性胸膜炎”。经抽胸腔积液及异烟肼等抗结核治疗1个月后,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继续异烟肼等抗结核10月痊愈。既往无外伤史。入院查体:T37℃,气管向左移位,左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右侧呈代偿性肺气肿体征。心脏、腹部正常。胸片示右上肺纤维增殖性肺结核,左侧胸腔积液,胸膜增厚、钙化。CT片示:左侧胸膜包裹性积液,胸膜增厚,钙化,右上肺陈旧性肺结核。胸腔积液检查:呈咖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电导仪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86例不宜穿刺的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超声电导仪局部透药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20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44%(P<0.05)。结论:超声电导仪靶向药物治疗联合抗结核药物能明显促进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吸收,是辅助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