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热病1例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系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通过白蛉传播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据报道,1958年我国基本上消灭了黑热病。山西省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3月25日偶遇1例黑热病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鉴定新疆皮肤利什曼病病原体,方法 用利什曼原虫属特异引物R222和R333,从皮肤利什曼病患者皮肤病变组织,婴儿利什曼原虫和热带利什曼原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一特异SSUrDNA多变区片段,将其克隆到pGEM-TEasyVector上,并筛选和鉴定出重组质粒。结果 以EcoRI酶切,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证实获得的重组质粒包含SSUrDNA多变区片段。结论 皮肤利什曼病病原体,婴儿  相似文献   

3.
用草原兔尾鼠复制内脏利什曼病模型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给草原兔尾鼠经腹腔接种婴儿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5个月后剖杀动物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动物的脾、肝、骨髓、淋巴结、肾及输尿管内均有不同数量的利什曼原虫分布,有典型的内脏利什曼病病理损害。作者认为草原兔尾鼠是一种便于复制内脏利什曼病模型的动物。  相似文献   

4.
利什曼原虫病是一种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影响数百万人的健康。近年来利什曼原虫病有增加趋势。它可分为三个类型:即皮肤型,皮肤黏膜型和内脏型。只有皮肤型能自愈,其他两型的自然感染过程导致严重的后果。该病痊愈后能产生稳固的免疫力,为用疫苗防治利什曼原虫病提供了前提条件。本文陈述了各类利什曼原虫疫苗的研究过程和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内脏利什曼病在亚洲、非洲,南欧、南美洲80多个国家广泛流行。甲基葡胺五价锑剂和葡萄糖酸锑钠作为治疗各类利什曼病的一线药物,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本文就内脏利什曼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作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美国FDA于2014年3月19日批准Impavido(mihefosine,米替福新)用于治疗利什曼病(1eishmaniasis)。 利什曼病又名黑热病,是一种热带疾病,病原为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经沙蝇叮咬传播,主要影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人群。大多数美国人是在海外感染利什曼病。  相似文献   

7.
背景:地中海盆地是婴儿利什曼原虫引起利什曼病的地方病区域。过去几年间随着H IV感染的出现,这一地区的内脏利什曼病患者显著增多,成人尤著。而且这些患者中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皮肤损害屡见报道。病例报道:一35岁葡萄牙女性———从1997年开始静脉吸毒的H IV阳性患者———2000年患内脏利什曼病,2001年和2002年中数次发作,均采用五价锑盐(锑酸葡甲胺)、脂质体两性霉素B及锑酸葡甲胺联合伊曲康唑治疗成功。内脏利什曼病第二次复发治疗几周后,体检发现患者面部出现红斑性丘疹,无自觉症状,随后波及躯干和上肢。皮损活检标本组织学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目的是研究干燥型不同临床形式皮肤利什曼病(CL)表皮朗汉斯细胞的数量和分布特征。方法:研究16例热带利什曼原虫所致干燥型皮肤利什曼病(CL),临床上分为:①坚硬丘疹、结节、中央有结痂的斑块,病程<2年者5例;②具有特征性丘疹周围有陈旧结痂,病程>2年的狼疮样利什曼病6例;③皮损不愈合的慢性非结节,病程>2年者5例。石蜡包埋切片H E染色,CD1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慢性和狼疮样利什曼病相比,急性患者每毫米长表皮朗汉斯细胞的数量增加。结论:急性利什曼病皮损呈递的抗原数量最多,因而朗汉斯细胞的数量增加,将来自于利什曼原虫的…  相似文献   

9.
黑热病病原体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脾进行性肿大)贫血等。我院于2005年5月-8月收治2例黑热病患儿,骨髓检查发现巨噬细胞胞浆内及细胞外有杜氏利什曼原虫,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寄生于人体巨噬细胞中,有效地逃避了机体免疫系统对它的作用,引起人的利什曼病。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利什曼原虫侵入人体后,原虫与人体的相互作用,特别是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观察,1975年Zuckerman 曾对此做过详细的综述。然而,到目前为止,对利什曼原虫寄生后,引起的一系列免疫系统的特殊反应,以及利什曼原虫免疫逃避机理,还没有一个十分完  相似文献   

11.
黑热病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热病又名内脏利什曼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经白蛉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期不规则发热、消瘦、进行性肝脾肿大和全血细胞减少等,病原学检查骨髓涂片可见利杜体。近年黑热病发病例数有所上升,早期诊断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院1996~2001年共收治黑热病3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SSU rRNA分子探讨中国利什曼原虫基因多态性及其分子系统发育学。方法采用PCR法获得中国不同地区利什曼原虫SSU rDNA,通过Clustal X软件比对序列碱基,构建贝叶斯进化树。结果中国不同地区流行利什曼原虫分属于不同的支序,在中国除了有杜氏利什曼原虫外,还有热带利什曼原虫和一支在国际上还没有定种的未定种存在。结论在中国有未定种利什曼原虫存在。  相似文献   

13.
现场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额济纳旗大沙鼠和蜥蜴均自然感染了利什曼原虫;感染原虫的大沙鼠耳组织无溃疡;该原虫虫体比其它利什曼原虫大,对小鼠不致病。但能在黑线仓鼠睾丸的塞氏细胞内繁殖;蒙古白蛉和安氏白蛉是大沙鼠利什曼原虫的主要传播媒介,微小白蛉新疆亚种为蜥蜴利什曼原虫的媒介;未发现当地居民有皮肤利什曼病,提示大沙鼠利什曼原虫对人类无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4.
皮肤利什曼病是一种由热带利什曼或墨西哥利什曼原虫侵犯皮肤引起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临床上较为少见,而发生在鼻部的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鼻部皮肤利什曼病病例.  相似文献   

15.
皮肤利什曼病是一种由热带利什曼或墨西哥利什曼原虫侵犯皮肤引起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临床上较为少见,而发生在鼻部的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鼻部皮肤利什曼病病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杜氏利什曼原虫39KD抗原基因的基因分析与同源性。方法:以杜氏利什曼原虫39KD抗原基因为探针,与不同种株的利什曼原虫进行Southem杂交,确定不同种株的利什曼原虫该基因的变化,并将该基因序列测定后,进行DNA序列数据库检索,分析其同源性,并进行数据库登记。结果:杜氏利什曼原虫不同地域株及婴儿利什曼原虫基因组中均含有该基因,并且无明显定位变化,整个基因在DNA数据库中无完全DNA同源序列,在GenBanK中的序列号为3280。结论:该抗原基因是利什曼原虫保守基因。  相似文献   

17.
背景:CD4+和CD8+T淋巴细胞在利什曼病的结局中起不同的作用。然而,原位免疫细胞化学研究显示T细胞在皮损中的分布有很大的可变性。目的:本研究用流式细胞检测法确定利什曼病皮损中的主要T细胞亚群,及与利什曼原虫敏感性循环T细胞的关系。患者和方法:用流式细胞计量法确定34例皮肤利什曼病(CL)、4例黏膜利什曼病(M L)及4例播散性利什曼病的病损处或外周血单核细胞(PBM C)表型。体外利什曼原虫抗原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得到利什曼原虫敏感T细胞。结果/结论:所有病损处均有不同数量的γδ淋巴细胞,与病程无关。IL-2R阳性细胞和γR干扰素…  相似文献   

18.
皮肤利什曼病(cutaneousleishmaniasis)是南美热带地区,尤其是亚马孙河森林中的一种原虫病。Doliocarpus属藤本植物广泛生长在亚马孙河地区,支植物液汁可用以解渴,苏里南的土著黑人则用其茎粉治疗利什曼溃疡。在法属圭亚那的巴斯德研究谋和法国科学研究院合作发展部(ORST  相似文献   

19.
复染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简便法栾希英,周吉礼,刘春会(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256603)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标本通常以吉氏染液染色,长期使用虫体往往褪色,失去可辨认的形态特点。近年来,笔者对部分褪色待弃的前鞭毛体玻片标本,改换染色方法,进行复染处...  相似文献   

20.
双氢青蒿素治疗鼠内脏利什曼病疗效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治疗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鼠内脏利什曼病的疗效。方法 以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腹腔感染金地鼠,两周后分为小剂量治疗组(n=5)、大剂量治疗组(n=5)及对照组(n=5)3组开始治疗。小剂量治疗组每天每只给予双氢青蒿素25mg/kg,大剂量治疗组每天每只50mg/kg,对照组给予植物油,口服途径给药,每天一次,3组均持续治疗14d。治疗结束后7d剖杀3组金地鼠,通过有限稀释法及LDU计数法计算各鼠肝、脾内寄生的虫数。结果 双氢青蒿素小剂量治疗组及大剂量治疗组治疗鼠内脏利什曼病的有效率均为80%;有限稀释法显示,小剂量治疗组的脾脏抑虫率为79.11%,肝脏抑虫率为86.21%;大剂量治疗组的脾脏抑虫率为83.77%,肝脏抑虫率为87.13%。LDU计数法获得的结果与有限稀释法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脾脏和肝脏的抑虫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首次报道双氢青蒿素对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鼠内脏利什曼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