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眼球挫伤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util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改变,探讨多焦电生理检查在眼球挫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眼球挫伤44例47眼,应用国特GT 2000NV电生理仪器进行MERG检查,对不同程度受伤眼及正常眼的总体参数、各环的波振幅、潜伏期进行比较。结果受伤眼的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区一环的b波振幅密度之间具有线性正相关关系;受伤眼与正常眼之间多焦视网膜电图的a波、b波的潜伏期及一环b波振幅密度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国产多焦电生理系统国特GT2000NV电生理仪能够客观反映挫伤眼球的视功能损害程度,是评价眼球挫伤患者视功能的客观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陈玉林  罗爱珍 《海南医学》2004,15(10):45-45,22
目的 了解明视视网膜电图波幅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 氯胺酮麻醉白兔后,常规测定两天内6时,12时,18时,24时的明视视网膜电图。结果 经方差分析,各时点视网膜电图a,b波波幅值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 明视视网膜电图波幅具有恒定性。  相似文献   

3.
类似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症视觉电生理异常大鼠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正常SD大鼠和一例患贵传性视网膜疾病大鼠的视觉电生理学特点。方法 按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标准化方案,采用REPIport系统和自制的氯化银角膜电极、不锈钢针状电极对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视网膜电图暗适应(ERG)、振荡电位(OPs波)和明适应ERG进行观察。结果 正常大鼠ERG特性与人类相似,一只大鼠视觉电生理明显异常,ERG呈负波型,表现为暗适应ERGb波基本消失,暗适应ERGa波幅值明显降低,明适应ERGa,b波幅值降低,峰时延长,OPs波幅值基本消失。该例大鼠的视觉电生理学特点与人类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症患视觉电生理特点相似,而与视网膜色素变性病例不同。结论 发现一例自然发生的基因突变大鼠,视觉电生理特点提示该鼠患有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必疾病。  相似文献   

4.
正常昆明小鼠不同颜色光多焦点视网膜电图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力  张作明  李莉  郭群  龙潭  顾永昊  候豹可 《医学争鸣》2003,24(18):1717-1719
目的:探讨记录正常昆明小鼠多焦电生理技术,观察不同颜色光刺激条件下小鼠多焦点视网膜电图的特点.方法:正常昆明小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在同一时间点分别做红、蓝、绿和白光刺激条件下其多焦点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通过改进电极、暗适应时间和实验参数等影响因素,找出稳定记录小鼠多焦电生理的方法,并观察不同颜色光刺激下小鼠多焦视觉电生理改变.结果:正常昆明小鼠多焦视网膜电图b波的反应密度分布较为均匀,不同颜色光其总和反应为红光刺激最弱,其次是蓝光和白光,绿光刺激最强.结论:啮齿类哺乳动物由于有着夜晚活动的生活习性,视网膜光感受器多以视杆细胞为主,其多焦视网膜电图和记录参数同人类mERG图形有所不同.稳定、可靠的记录小鼠mERG,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正常猕猴与人视网膜电图异同,为进一步利用猕猴建立动物模型研究视网膜疾病打下基础。方法健康成年猕猴7只(14只眼)与8例(16只眼)正常人进行视网膜电图检测,对两者Rod-ERG中的b波,Max-ERG的a、b波,Cone-ERG的b波峰时值及波幅和OPs的O2值,Flicker-ERG的P值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猕猴与人的视网膜电图波形结果较为相似,各指标与人的结果相比,潜伏期短,幅值低,但Cone-ERG和Flicker-ERG两者幅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视网膜电图检测从功能上证明猕猴较其他常用实验动物更接近人,尤其表现在视锥细胞及黄斑区功能,可用作人类视网膜疾病尤其是黄斑区病变的良好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实验性糖尿病早期对大鼠视网膜电图的影响. 方法: 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组大鼠和日龄相匹配的对照组正常大鼠,采用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推荐的标准化方案,在糖尿病早期阶段(5 wk内)对其进行杆细胞反应、最大反应、振荡电位、明适应视网膜电图和20 Hz闪烁反应5个项目的检查. 结果: 在诱导糖尿病前和建模后1 wk时,糖尿病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现视网膜电图的异常;在建模后2 wk和5 wk时,糖尿病组杆细胞反应b波、最大反应 b波、振荡电位O2波和明适应视网膜电图b波的潜伏期都比对照组相应各波的潜伏期显著延长;两组大鼠各波的幅值始终未发现显著改变. 结论: 糖尿病大鼠在早期阶段杆细胞反应b波、最大反应b波、振荡电位O2波和明适应视网膜电图b波的潜伏期显著延长,这有可能成为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发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不同麻醉药物对大鼠视觉电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侯豹可  张作明  顾永昊  郭群  李莉 《医学争鸣》2003,24(12):1104-1107
目的 :比较各种麻醉药物对视觉电生理的影响 ,为今后的视觉电生理实验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RETI scan系统和银 氯化银角膜电极以及不锈钢针状电极对乌拉坦、戊巴比妥、氯胺酮、84 6合剂 4种麻醉药物作用下的大鼠进行暗适应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明适应视网膜电图和 2 0Hz闪烁反应记录 .结果 :暗适应视网膜电图中光强为 3.5cd·s·m-2 时 ,b波的潜伏期 ,乌拉坦组最长 ,氯胺酮最短 .振荡电位O2 波幅值 ,84 6组最高 ,戊巴比妥组最低 .明适应视网膜电图和 2 0Hz闪烁反应氯胺酮组大鼠b波幅值最高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乌拉坦组大鼠P10 0潜伏期普遍较长 ,氯胺酮组大鼠普遍较短 .结论 :由于各种麻醉药物的作用部位以及药物机制不同 ,对ERG和VEP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观察视觉电生理实验结果时要把麻醉药物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描述高脂血症人群闪光视网膜电图(F ERG)特征,探讨高脂血症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2—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确诊为高脂血症的124例患者为高脂血症组,以同期常规体检的60名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F-ERG检查,记录视杆细胞反应的a波(Rod-a)和b波(Rod-b)、最大综合反应的a波(Max-a)和b波(Max-b)、振荡电位(Ops)、视锥细胞反应的a波(Cone-a)和b波(Cone-b)以及30 Hz闪烁光反应的b波(Flicker-b)。比较两组间F-ERG 5项标准反应各子波的波幅、潜伏期以及Max-b与Max-a波幅比值(b/a)的差异。结果 高脂血症组F-ERG 5项标准反应各子波的波幅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Max-b波潜伏期略延长外(P<0.05),高脂血症组其余各子波潜伏期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脂血症组Max-b与Max-a波幅比值(b/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的视网膜功能明显受损,且视网膜外层功能较内层受损严重。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锥体细胞退行性变大鼠的视觉电生理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张作明  顾永昊  龙潭  李莉  郭群 《医学争鸣》2002,23(11):986-989
目的 研究视网膜锥体细胞功能异常大鼠的视觉电生理特点 .方法 按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标准化方案 ,采用 RETIport系统和自制的氯化银角膜电极、不锈钢针状电极对成年雄性 SD大鼠观察视网膜电图暗适应视网膜电图(ERG)、振荡电位 (OPs波 )和明适应 ERG和颜色光 ERG;采用 RETIscan系统观察明暗适应条件下的白色和颜色光多焦点视网膜电图 (m ERG) .颜色光 ERG和 m ERG记录通过在被测眼前分别加红、绿、蓝色滤光片后进行 .结果 大鼠 ERG和 OPs波形与人类相似 .正常大鼠的白色和颜色光 m ERG均能够记录到 .在暗适应条件下 ,m ERG总和反应 (n=5大鼠 )的 b波幅值和潜伏期分别为 :(12 6± 4 1)μV,(44 .8± 2 .4 )ms(白 ) ;(10 4± 39) μV,(47.8± 0 .8) ms(绿 ) ;(86± 33)μV,(47.2± 1.9) ms (蓝 )和 (76± 2 1)μV,(6 5 .0± 1.9) m s(红 ) .明适应条件下正常大鼠的 m ERG仍能够记录到 ,但是波幅值较低 .电生理异常大鼠 ERG和 OPs波形未见异常 ,明适应 ERG和 m ERG波形消失 .暗适应条件下的白光 m ERG波形难以辨别 ,但是颜色光 m ERG波形可以记录到 ,其总和反应 b波幅值和潜伏期 (n=2只眼 )分别为 :(42± 7) μV,(5 0± 7) ms (绿 ) ;(31.1± 0 .4 )μV,(5 0± 8) ms (蓝 ) ;(12 5±4 1) μV,(5 7± 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斑部疾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的改变。方法对黄斑疾病患者82例(89眼)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与全视野视网膜电图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对比观察。结果89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幅异常,并可用二维、三维图像来表示。结论多焦视网膜电图能客观地、敏感地反映黄斑部疾病的功能改变,对黄斑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糖尿病(DM)大鼠早期视觉电生理改变的影响,阐明生长抑素对DM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只Wistar雄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DM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生长抑素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生长抑素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生长抑素10 μg/kg/d,连续8周,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另取Wistar雄性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及视网膜电图改变,并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生长抑素治疗组大鼠8周时血糖水平下降 (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生长抑素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大鼠1、2、4、6和8周时杆细胞反应、最大反应的a波和b波的潜伏期均延长(P<0.05),幅值于第6和8周时下降(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生长抑素治疗组大鼠8周时杆细胞反应、最大反应的a波和b波的潜伏期缩短(P<0.05),生长抑素治疗组各观察时间点幅值均无改变(P>0.05)。结论:生长抑素对于DM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原发性视神经萎缩(PONA)患者二极管发光器(LED)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二阶反应波形特点。方法:选取正常人18例18只眼和11例原发于视神经挫伤、球后视神经炎、缺血性视乳头病变导致PO-NA 15眼,采用视觉电生理记录仪(RETI Scan3.15)分别作阴极射线管(CRT)及LED的mf-ERG二阶反应检查。CRT刺激器记录采用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推荐标准记录,LED刺激时间为10/10(16.7 ms)。观察CRT及LED的mf-ERG总和反应波形特点,两种刺激器记录波形分别比较正常组和PONA组mf-ERG二阶反应形态、振幅密度。结果:PONA组CRT刺激器的mf-ERG二阶反应波形N2波振幅比正常组增加,但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PONA组LED刺激器N2波振幅比正常组减小,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ED刺激器mf-ERG二阶反应波形更丰富,其N2波可能包涵了更多视网膜内层信息。  相似文献   

13.
BDNF对大鼠急性高眼压后视网膜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鼠玻璃体内注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或正常羊血清(对照),观察对急性高眼压后视网膜电图的影响。急性高眼压后3天,实验组视网膜电图b波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BDNF能促进急性高眼压后视网膜电生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高眼压下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每周1次前房注入甲基纤维素制成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随机将动物分为高眼压对照组、外科对照组和bFGF治疗组,另加1组正常对照组。治疗组每周1次玻璃体内注射bFGF,高眼压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外科对照组仅于玻璃体内注入与治疗组等量的磷酸缓冲生理盐水(pl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实验持续4wk。每周测定各组动物的图像视网膜电图(pattern electroretinogram,PERG),观察各组动物b波变化趋势,最后光镜、电镜观察动物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治疗组PERGb波振幅仅见轻微下降趋势,与正常组接近,两对照组则下降趋势显著,结果经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形态学上可见治疗组节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轻微,对照组则变化明显。结论:bFGF作为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对高眼压下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孙亚东  马彦  姜艳静  赵巧丹  关红  韩艳 《吉林医学》2014,(34):7560-7563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早期视觉电生理改变及生长抑素的水平动态变化。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实验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测定两组大鼠的视网膜电图改变及生长抑素的变化,并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建模后1周糖尿病组杆细胞反应及最大反应的a波和b波的潜伏期都比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振幅无改变,生长抑素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6周时糖尿病组除潜伏期持续延长外,振幅也开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早期即出现杆细胞反应及最大反应的a波和b波的潜伏期显著延,振幅明显下降,生长抑素水平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正常兔眼视网膜电图(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常用为检测视网膜功能的指标。兔是首选的实验动物,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出正常兔眼ERG,关系着科研数据的准确性,为探索在不同颜色的正常兔眼中,ERG正常值是否有显著差异,本文设计一组实验,检测正常白兔与有色兔ERG正常值,在不同的光照适应与闪光刺激下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局部反应的提取技术。方法:由241个六边形构成图形刺激矩阵,每个六边形在相同的m序列(长度为2^14-1)控制下作闪烁变化,但依次延迟2^6位。各个六边形同时分别刺激视网膜的不同部位,用DTL微电极记录整个视网膜的混合反应信号。利用m序列的伪随机特征,采用互相关技术,使用快速沃尔什变换,分离提取出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各个局部反应。结果:对记录信号与刺激序列作互相关处理,可以获得局部反应,这些局部反应是视网膜对应部位视功能的客观反映。结论:根据提取到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局部反应,可以对视网膜的早期病变,视路功能的异常情况作出客观、精确、定量、快捷的诊断,多焦技术是临床视觉电生理的一项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间接检眼镜医源性光损伤对灰兔视网膜电图(ERG)的影响,12只24眼北京青紫兰灰兔进行了视网膜光损伤试验,每眼分别接受间接检眼镜光照(视网膜照度为390.7mW/cm~2),设光照1小时,30分钟和15分钟三个观察组,与照光前比较。照光后30分钟,1、3、6小时和1、7、24天,重复测量ERG的a波和b波。采用美国SAS统计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具有重复测量的双因素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光照1小时组和30min组,于光照后30分钟至1小小时εRG的a波和b波振幅下降幅度最大(P<0.01)光照15min组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