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p53基因家族成员p53、p63和p7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不同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在60例NSCLC和7例正常肺组织中检测p53、p63和p73蛋白的表达.结果在NSCLC中,p53、p63和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67%(37/60)、80.00%(48/60)和73.33%(44/60);与正常肺组织相比,p53、p63和p73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53蛋白表达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P=0.023),而与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无明显关系(P>0.05).p63蛋白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P=0.001)和淋巴结转移(P=0.028)有密切关系,而与细胞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p73蛋白表达与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关系(P>0.05).在NSCLC中,p63和p73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00 1),p73与p53蛋白表达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53基因家族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p63和p73蛋白有不同于p53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二者可能均起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p73和p63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过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53家族新成员p73和p63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过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75例人胰腺癌组织中p73和p63蛋白的过表达。结果:p73和p63蛋白在人胰腺癌中的过表达率分别为46·7%(35/75)和42·7%(32/75),p73蛋白在胰腺囊腺癌中的过表达率88·9%(8/9)明显高于导管腺癌41·8%(23/55),P=0·009,且p73蛋白过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神经侵犯和p5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在腺鳞癌或腺癌伴鳞状上皮化生中p63蛋白的过表达率(100%,13/13)明显高于导管腺癌(40·0%,22/55),P=0·007,但p63蛋白过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学指标及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表达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73蛋白低表达可能在胰腺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p63蛋白过表达与腺鳞癌或腺癌鳞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73、p63在喉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喉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和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p73mRNA、p63mRNA在47例喉鳞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4例正常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73在正常喉组织中不表达;在喉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4%(27/47)、29.8%(14/47),分别与正常喉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分化程度越低、TNM分期越晚、淋巴结转移率越高,则p73 mRNA表达越强(均P<0.05)。p63在喉鳞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1.5%(43/47)、93.6%(44/47)、分别与正常喉组织(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63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p73表达有助于判断喉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p63对LSC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cyclin D1、p53 蛋自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yclin D1、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及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73例胃癌组织中cyclin D1 mRNA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cyclin D1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79%(40/73)及28.77%(21/7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cyclin D1 mRNA表达强度与肿瘤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无关(P>0.05),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88%(24/73),cyclin D1表达强度与p53表达无关(P>0.05).结论cyclin D1及p53蛋白的过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Ki67、p53及EGF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取行病理学检查的胃癌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ki67、p53及EGFR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胃癌组织中Ki67、p53及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18%、55.88%及45.29%;癌旁组织中Ki67、p53及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76%、12.94%及10.59%.胃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指标均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密切相关,即随着肿瘤进展而其阳性率增高(P<0.05).Ki67与p53、EGFR均呈正相关(P<0.05);p53与EGFR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 Ki67、p53及EGFR与胃癌的发展关系密切,均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进展情况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p21WAF1/CIP1和p53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21WAF1/CIP1和p53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正常胃粘膜、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织各20例和78例胃癌组织标本进行p21WAF1/CIP1和p53蛋白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胃粘膜、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组(P<0.05),而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低于正常胃粘膜、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组(P<0.01)p21WAF1/CIP1、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p21WAF1/CIP1蛋白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有淋巴结转移组p53蛋白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p53蛋白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有关.结论p53蛋白高表达与p21WAF1/CIP1蛋白失表达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p53和p21WAF1/CIP1蛋白作为反映胃癌病理学特点的参考指标可能有一定意义;p21WAF1/CIP1蛋白表达在胃癌可能存在非p53诱导表达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Hp与p53、p63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人胃癌组织芯片144芯中Hp、p53和p63的表达。结果:144例胃癌标本中p53阳性表达80例(55.6%),p63阳性表达53例(36.8%),Hp阳性表达94例(65.3%)。p53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型、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肿瘤部位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p63在低分化腺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腺癌(P<0.05),与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Hp主要寄居在胃窦,且其感染与肿瘤组织学分型和病理分级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Hp感染与p53表达呈正相关(r=0.20,P<0.05)。结论:p53和p63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但p53和p63在胃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并无交互作用, Hp感染与p53高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73、FHIT和PTEN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5例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p73、FHIT和PTEN基因蛋白的表达。 结果: 肺癌组织中p7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正常肺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HIT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肺癌组织(P<0.05);不同类型和不同分化程度肺癌组织中p73、FHIT和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癌组织中p73、FHIT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和患者预后有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p73、FHIT和PTEN基因蛋白表达缺失在不同类型和不同分化程度在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着普遍意义,三者可作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胃癌中hMSH2、p53和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胃癌中hMSH2、p53和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癌旁和胃炎粘膜中hMSH2、p53和PCNA表达情况.结果:1)3种基因产物在胃癌中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癌组织,其中,p53和PCNA在低分化癌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高分化癌,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转移者(P<0.05).2)胃癌中hMSH2/PCNA及p53/PCNA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MSH2、p53和.PCNA的异常表达及hMSH2与PCNA之间的相互调节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27Kip1和p53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中的p27Kip1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00例胃癌组织中p27Kip1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和49%。在胃癌深部浸润组、淋巴结转移组和5年内死亡组中p27Kip1呈显著低表达(P<0.05);在胃癌淋巴结转移组和5年内死亡组中p53呈显著高表达(P<0.05)。经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p27Kip1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70.59%,显著高于低表达组54.55%,和阴性组26%;p53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19.23%,显著低于低表达组43.75%和阴性组53.19%。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27Kip1、p53均是独立的预后指标,但p27Kip1表达对患者预后的相对危险度(RR=3.06)显著大于p53表达的相对危险度(RR=2.33,P<0.01)。结论p27Kip1低表达与p53高表达的癌细胞常更能浸润与转移,使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p27Kip1和p53是胃癌预后的独立指标,其中p27Kip1表达评估胃癌预后的作用优于p53。  相似文献   

11.
p53和KAI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癌中p53和KAI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和KAI1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KAI1蛋白的阳性率显著低于胃正常组织(P<0.01),p5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胃正常组织(P<0.01).KAI1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转移呈负相关(P<0.05).p53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转移呈正相关(P<0.05).p53和KAI1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rc=0.025).结论p53和KAI1蛋白的检测可用于胃癌转移预测、恶性程度评估和预后判断.p53可能并不直接调控KAI1在胃癌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53突变、bcl-2和PCNA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膀胱癌中bcl-2、p53、PCNA表达与细胞增殖、凋亡和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SABC 免疫组化分折62例(T1GI —G339 例,T2-T4aG3 NOM023例)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的膀胱癌标本bcl-2、p53 和PCNA蛋白的免疫反应性。平均随访37个月,24例复发。增殖指数(PI)表示肿瘤细胞中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凋亡指数(AI)表示肿瘤细胞中凋亡细胞的百分比。结果  62例膀胱癌中,50例(80.0%)发生p53突变,与G1(72.7%)和G2(78.5%)相比较G3(91.3%)更多见(P<0.05);pT2期(95.7%)p53突变率较pTa-1期(74.3%)高(P<0.叭)。14例(22.5%)发现有bel-2表达,bcl-2表达阳性率G3明显高于G1和G2(P<0.05),与分期无关(P>0.05)。Bcl-2表达与p53突变无关。在膀胱癌中,PI 为17.2%~41.8%(平均为22.4%),AI为1.9%-3.5%(平均为2.9%)。统计分析显示PI与肿瘤分级、分期关系密切,AI与肿瘤的分级有明显关系。结论  结果表明,p53突变与浸润性行为呈正相关。在膀胱癌中p53和PCNA过表达可能能提供有价值的预后信息。随着肿瘤的进展,肿瘤细胞过度增殖可能伴有频繁的凋亡,但增殖指数的增加明显强于凋亡指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术前动脉化疗对胃癌细胞凋亡及p5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ong XC  Li B  Li YP 《癌症》2002,21(10):1078-1080
背景与目的:区域化疗具有肿瘤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副作用小的特点,术前选择性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可明显改变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学形态。本文旨在研究术前动脉化疗对胃癌细胞凋亡及p53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对33例胃癌患者动脉化疗前胃镜活检病理标本和动脉化疗后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应用DNA原位末端标记法、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及p53蛋白表达。结果:胃癌动脉化疗后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为19.29±6.48,显著高于动脉化疗前的9.24±5.03(P<0.01);动脉化疗后p53表达阳性率为30.30%,显著低于动脉化疗前的54.55%(P<0.05);动脉化疗后p53表达“下降”组的生存期长于p53表达“增加”组的生存期(P<0.05)。结论:术前动脉化疗对胃癌细胞有明显的促进凋亡作用,可显著降低胃癌组织p53蛋白的表达,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p53蛋白表达与胃窦癌根治术后远期疗效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p53蛋白在胃癌细胞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1例胃窦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与胃窦癌根治术后远期疗效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2%(55/131);p53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肿瘤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但与肿瘤的胃壁浸润深度(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N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全组根治术后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3.6%和45.9%,其中p53阴性组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1.1%和49.7%,中位生存时间为107.8个月;而p53阳性组的5、10年生存率均为42%,中位生存时间为35.3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6).[结论]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细胞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胃癌根治术后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PURPOSE: p73 belongs to the p53 tumor suppressor family of genes and can inhibit cell growth in a p53-like manner by inducing apoptosis or cell cycle arrest. Here,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p73 could compensate for impaired p53 function in apoptosis induced by radiation therapy (RT) for cervical cancer. METHODS AND MATERIALS: Sixty-eight patients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who received definitive RT combined with (n=37) or without (n=31) cisplatin were investigated. Biopsy specimens were excised from the cervical tumor before RT and after 9 Gy. RESULTS: Mean apoptosis index (AI) was 0.93% before RT and 1.97% after 9 Gy wit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p<0.001). For all patien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73 expression positivity after 9 Gy and AI ratio (AI after 9 Gy/AI before RT) (p=0.021). Forty-one patients were regarded as the p53-responding group according to the expression of p53 after 9 Gy, whereas the remaining 27 patients were regarded as the p53-nonresponding group.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73 expression after 9 Gy and AI ratio was observed in the p53-non-responding group (p<0.001) but not in the p53-responding group (p=0.940). CONCLUS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p73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pensating for the lack of p53 function in radiation-induced apoptosis of cervical cancer.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n)感染与胃癌、癌旁及胃炎黏膜中hMSH2,hMLH1和p53基因表达的关系,进一步了解H.pylori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快速尿素酶方法检测H.pylori;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MSH2,hMLH1和p53基因表达。结果(1)hMSH2在胃癌中的表达阳性率(62.7%)显著高于癌旁(29.4%),胃炎黏膜(32.4%)和正常对照(30.0%)(P<0.001)。其中在低分化腺癌中阳性率(76.4%)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腺癌(54.3%)和黏液癌(53.1%)(P<0.05);hMLH1在胃癌中的表达阳性率(64.3%)显著低于癌旁(84.4%),胃炎黏膜(82.4%)和正常对照(80.0%)(P<0.01)。其中在黏液癌的阳性率(43.7%)显著低于其他两种腺癌(78.2%,64.7%)(P<0.01);p53在胃癌中的表达阳性率(51.9%)显著高于癌旁(3.1%),胃炎黏膜(0.0%)和正常对照(0.0%)(P<0.001)。其中,在高中分化腺癌的阳性率(32.6%)显著低于黏液癌(68.7%)和低分化腺癌(58.8%)(P<0.05)。(2)在全部被检组织中,H.pylori感染组hMSH2和hMLH1的表达阳性率均低于相应的非感染组。其中,胃癌H.pylori感染组hMSH2的表达阳性率(52.8%)显著低于非感染组(74.5%)(P<0.05)。胃癌H.pylori感染组p53的表达阳性率(61.4%)显著高于非感染组(40.6%)(P<0.05)。结论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hMSH2,hMLH1和p53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H.pylori感染影响这三种基因的正常表达,这可能是H.pylori致癌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胃癌中Bub1和p53表达情况,在胃癌及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初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及正常胃黏膜中Bub1和p53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Bub1的阳性表达低于正常黏膜中Bub1的阳性表达(P<0.05)。Bub1的阳性表达与胃癌分化、淋巴结转移和手术后生存时间有关(P<0.05)。正常黏膜中p53表达均为阴性,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基因Bub1和p53表达异常是胃癌产生的机制之一,与胃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是胃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