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卓名 《云南医药》1997,18(3):164-165
本文对2100例病毒性肝炎病人检测了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发现抗-HEV阳性236例,占11.2%。HEV与HAV、HBV、HCV合并感染率为60.2%,以HBV+HEV重叠感染为多(36.6%),HAV+HEV次之(30.3%)。HBV+HEV重叠感染较单一感染病情重,黄疸深,且恢复慢。  相似文献   

2.
掌握临床诊断病毒性肝炎血清学分型,有助于对各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治疗.为此,我们对佳木斯地区被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进行了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等五型病毒性肝炎病原感染的血清学调查.1资料来源与方法 收集佳木斯市内各医院临床诊断的各类病毒性肝炎的当地住院患者血清,进行 HAV、 HBV、 HCV、 HEV感染水平的检测,收集门诊检出 HBsAg阳性患者血清进行HDV感染状况的检测.使用上海科华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3.
2260例静脉注射海洛因信赖者HBV,HCV感染与ALT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静脉注射(iv)海洛因依赖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探讨HBV、HCV单纯感染和HBV/HCV重叠感染与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对2260例iv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血清HBsAg、抗-HCV、ALT检测。结果:iv海洛因依赖者血清HBsAg、抗-HCV阳性率分别为37.8%、53.9%,HBsAg、抗-HCV同时阳性者456例,重  相似文献   

4.
尹光芝  段玲 《云南医药》2000,21(1):55-56
为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戊型肝炎病毒(HEV)及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的临床特点,对46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做了甲~戊型肝炎血清学标志检测,并将其中HBV重叠HEV感染30例及HBV笪叠HAV感染26例的病例作对比分析。材料与方法 460例病毒性肝炎均为1996年1月至1998年3月间住院患者,男302例,女158例,年龄2~75岁之间,临床及血清学诊断分型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方案。患者入院后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甲~戊型肝炎血清标志,包括抗—HAVIgM,两对半、抗—HEV,抗—H…  相似文献   

5.
PCR法与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严新民 《云南医药》1998,19(4):260-261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传染,传播途径有输血、母婴、静脉毒隐用药及密切接触等多种方法,常致感染者形成急慢性肝炎或病毒携带状态,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CV还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混合感染〔1~4〕,其传染率仅次于乙型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机体组织中病毒复制与血清学改变是否协同一致及病理诊断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应用了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区段的生物素探针,及病毒核酸的3′和5′末端非结构区(NS3和NS5)的单克隆抗体,对60例血清学抗HCV阴性的石蜡包埋的肝活检组织进行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检测,并同时检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及HBsAg、HBcAg的表达。结果HCVRNA的检出率为30%,NS3及NS5分别为48.8%和58.3%;HBVDNA及HBsAg、HBcAg检出率分别为51.6%和41.7%。HCVRNV的阳性信号为感染细胞浆内分布为主的棕色颗粒出现;HCVNS3和NS5抗原的阳性信号亦为棕色细颗粒状,分布于感染的细胞浆中。实验结果可以说明,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中,组织病理学的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可起到血清学检测中难以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韩琳  赵有维 《河北医药》2000,22(4):300-300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全世界的常见病。我国属该病流行严重地区 ,各种类型病毒性肝炎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我室自 1998年 10月~ 1999年 5月用EIA法共检测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抗原、抗体十项肝炎标志 (HM)指标 ,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标本共计 881例 ,来自我院就诊病人 ,取血 3ml离心分离血清。采用上海科华公司试剂以EIA方法检测十项HM :HAV IgM、HBsAg、HBsAb、HBeAg、HBeAb、HB cAb、HBcAb IgM、抗 HCV、抗 HDV、HEV IgM。使用奥地利SLT二型酶标仪 ,…  相似文献   

8.
李冬田  贾彦征 《天津医药》1997,25(3):131-135
用nestedPCR、ELISA三种方法对天津地区209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了病原学分析,初步探讨了其临床意义。结果揭示天津地区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目前仍以HBV单独感染为主占69.8%,HCV单独感染(HCV抗体和HCVRNA均阳性)率为13.4%,表明HCV感染在天津地警惕一肝病中占有一定癸209例中的HBV和HCV重叠感染为9.1%,揭示该地区亦存在相当数量的HBV和HCV重  相似文献   

9.
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HCV)孵育温度与时间的探讨102800廊坊市中心血站杜文功HCV是已知的非甲非乙型肝炎(也称丙型肝炎)的致病因子,运用ELSA方法过筛献血员是否受到HCV的感染,是目前较为适用的一种方法。本站化验室在对三千多名献血员体检...  相似文献   

10.
阎惠平  黄德庄 《天津医药》1997,25(6):355-357
为观察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双重感染的尸体肝组织中两种病毒核酸及抗原的分布,对15例HBV与HCV双重感染的尸检肝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BsAg、HBcAg和HCAg,Digoxigenin标记的探针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HBV DNA和HCV RNA。结果:HBsAg、HBcAg、HBV DNA、HCAg和HCV RNA的阳性数分别为12/15(80.0%)、10/15(66.7%)、9/15(60  相似文献   

11.
丙型肝炎与输血的关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2医院陈银龙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是世界各国医学科研的共同课题,尤其是军队流行病学的重点研究对象。自70年代以来,对甲型肝炎病毒(HAV)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已有了特异和敏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海洛因滥用者病毒感染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例以静脉注射方式的海洛因滥用者(IntrovenousDrugAbusers,IVDAs)和20例经呼吸道(烫吸)吸入的海洛因滥用者(InhaleDrugAbusers,IHDAs)进行了艾滋病病毒抗体(HIVAb)、丙肝病毒抗体(HCVAb)、EB病毒抗体(EBVIgG/Z)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血清学检测,并对两个群体的病毒感染状况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静脉注射的药物滥用方式是HCV和HBV(丙肝和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度危险因素;而非注射方式的药物滥用与HCV、HBV感染似无联系,但是EBV感染的高度危险因素。由于HIV、HBV、HCV都主要是经血行感染,传播途径基本相同,因此,静脉内注射方式的毒品滥用是包括HIV感染在内的HBV、HCV感染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采用ELISA法对315例各类肝病患者进行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五型肝炎病毒均有感染,共有13种感染模式,其中单一病毒感染208例,占66.03%;两种或两种以上肝大病毒重叠感染103例,占32.70%;原因不明者4例,占1.27%。五型肝炎病毒标志物(M)的阳性率,以HBVM最高,为87.94%。依次为HAVM16.83%、HD-VM15.24%、HCVM8.25%、HEVM8.25%。在各临床类型中,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HBsAg携带者无重叠感染,重症肝炎组最高为66.67%,表明本地区五型肝炎均有散发流行,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与患者病情的迁延、活动、恶化及重症肝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福州市献血员血清中抗-HCV检测情况分析福建省立医院检验科叶晨,徐美生,马梅支输血或输血液制品而感染的丙型肝炎的问题,已引起重视。近几年来,采用ELISA法检测献血员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工作,已在发达国家中迅速展开。我国卫生部临床检验中...  相似文献   

15.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干扰素抗体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的检出情况及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检测9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干扰素抗体。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干扰素抗体治疗前后的检出率均高于慢性丙型肝炎(P〈0.05)。干扰素治疗后,产生干扰素抗体者与未产生抗体者HBV-DNA/HCV-RNA阴转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出现干扰素抗体和HBV-DNA/HCV-RNA阴转  相似文献   

16.
应用套叠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检测了46例首发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105例随机正常人血清中的甲型肝炎病毒RNA(HAV、RNA)、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和人类巨细胞病毒DNA(CMV、DNA)。结果显示:AA组中HAV、HBV、HCV和CMV一率分别为8.7%、78.89%、41.3%和67.39%;而正常人中HAV、HBV、睡C  相似文献   

17.
采用PCR及ELISA法对56例住院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了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对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HCV/HBV重叠感染与丙型病毒核糖核酸检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与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阳性的检出并不平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测定,不能检出所有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PCR对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的检出率高,诊断丙肝特异性强;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高低与病毒在体内复制无明显相关性;乙型肝炎病毒对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452例病毒性肝炎血清病原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高洪  胡肇绂 《江苏医药》1993,19(12):652-654
对452例病毒性肝炎患的血清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HCV、HBV、HAV和HDV感染率分别为5.75%、66.37%、35.40%和0.42%,表明该地区以HBV感染为主,HCV与HBV重叠感染普遍存在,重叠感染时HCV有抑制HBV复制的作用。在肝炎患中,慢肝患HCV感染率高于急肝患,肝炎后肝硬化居各型之首(15.15%)。  相似文献   

19.
检测144例海洛因依赖者抗—HCV、五种HBVM和ALT。结果为:总体HCV和成HBV感染率为88.89%(128/144)。HBVM阳性率为73.61%(106/144),抗—HCV阳性率为68.75%(99/144)两者差别无显著性(P>0、05),HBV、HCV合并感染率为53.47%(77/144)。HCV、及HBV感染组ALT异常率为70.08%(89/127),无感染组ALT异常率为41.17%(7/17),两者差别显著(P<0.05)。其中HCV、HBV混合感染ALT异常率84.42%(65/77),较HCV及HBV单独感染ALT异常率47.6%(10/21)和48.28%(14/29)增高(P均<0.01)。表明昆明地区吸毒人群中HBV和HCV感染率较高,两种病毒混合感染较多见。此人群肝损发生率也较高,其肝损与肝炎病毒感染有关,两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可加重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20.
采用ELISA法对146例血液透析(HD)患者进行了抗-HCV的检测,并与450例献血员做了对比分析,结果抗-HC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5.5%与7.1%,两者相差非常显著(P<0.01)。同时对81例抗-HCV阳性HD患者进行HBsAg、HBeAg及抗-HBC测定,结果表明:74.1%(60/81)抗-HCV阳性HD患者HBV检测阳性。追访部分HD者发现:抗-HCV阳性合并HBV重叠感染者,ALT升高者占83.3%(516)。ALT值多波动在0.014~0.028μmol·s ̄(-1)。提示:乙型肝炎合并丙型肝炎感染者,可加速对肝脏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