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用异硫蓝(Isosulfan)示踪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术(SLNB)的可行性。方法98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在肿瘤周围4个位置分别注入Isosulfan于乳腺组织内。腋下切口,寻找并切取蓝染淋巴结,分别行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96例发现蓝染淋巴结(98%),共检出SEN209枚。腋窝淋巴结转移39例,其中SLN石蜡切片阳性者38例、冰冻切片阳性37例,有1例为非SLN。SLNB预测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准确性为97.9%。SLNB的冰冻检查灵敏度为94.9%(37/39)、石蜡切片为97.4%(38/39),准确率为97.9%(94/96),假阴性率为2.6%(1/39)。结论Isosulfan作为乳腺癌SLNB的示踪剂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刘志昊 《山东医药》2009,49(2):21-22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对预测老年Ⅰ、Ⅱ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选择临床检测腋窝淋巴结阴性的老年Ⅰ、Ⅱ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35例,术中在原发肿瘤边缘上、下、左、右选取4个注射点,将1%亚甲蓝注射至距肿瘤边缘0.5cm的皮下组织内,定位腋窝前哨淋巴结并对其进行活检,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术后对全部淋巴结行病理检查。结果35例患者中32例检测到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1.43%),1例出现假阴性。SLN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敏感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5.24%、96.87%。结论SLNB基本能准确判断老年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能指导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3.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仇爱峰  徐青  王庆庆 《山东医药》2005,45(36):34-35
选择T1~T3N0M0乳腺癌患者144例,其中先行新辅助化疗组80例,先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组64例。切取前哨淋巴结(SLN)后行HE染色,连续切片评估SLN状况。结果新辅助化疗组及先行SLNB组SLN检出率分别为61.25%(49/80)、81.25%(52/64),两组相比,P〈0.05。新辅助化疗组SLNB假阴性率(FNR)为11.42%、阴性预测值(NPV)为77.77%、准确率为91.83%,先行SLNB组分别为8.33%、93.33%、96.15%,两组相比,P均〉0.05。表明新辅助化疗后SLN检出率降低,但仍然能够预测腋窝淋巴结状况。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假阴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染料注射法识别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时出现假阴性的原因。方法 本组6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应用美蓝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和活检,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行SLN、腋淋巴结(ALN)病理学检查。结果 67例乳腺癌患者中,64例(95.5%)检测到SLN,SLN预测ALN状态的敏感性为91.2%(31/34),准确性为91.0%(61/67),假阴性8.8%(3/34)。结论 假阴性与原发肿瘤过大、肿瘤位置、年龄、病理学检查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哨兵淋巴结(SLN)活检(SLNB)中影响检出成功率的假阴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1%亚甲蓝示踪方法对84例Ⅰ、Ⅱ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SLNB,随后进行包括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在内的乳腺癌手术。通过对SLNB中的相关变量分析,确定可以造成SLNB假阴性的因素。结果 ①肿瘤周围乳房皮下多点注射和4点注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0%、78%,假阴性率分别为6%、8%;②临床因素中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大小对假阴性的检出有明显意义,而肿瘤位置在假阴性的检出中无明显差别;③病理检测中连续切片(SS)+免疫组化(IHC)同苏木精(HE)染色的假阴性率分别为7%、23%。结论 ①联合应用染料法及同位素法可使检出率进一步提高。②多点注射可提高检出率。③综合考虑临床因素可降低假阴性的检出。④联合SS+IHC检测较单纯HE染色可明显减少假阴性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意义。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104例进行研究,NAC组54例,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以亚甲蓝示踪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评估两组患者SLNB的检出率、准确率、假阴性率和灵敏度,并分析NAC组SLNB检出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 54例NAC组患者的SLN检出率为90.7%(49/55),NAC组SLNB预测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准确率、假阴性率和灵敏度分别为95.9%(47/49)、7.7%(2/26)和92.3%(24/26);对照组SLN检出率为91.7%(55/60),准确率、假阴性率和灵敏度则分别为94.5%(52/55)、10.71%(3/28)和89.3%(25/28)。两组比较,检出率、准确率和假阴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分别是0.744、0.639和0.702)。NAC组新辅助化疗前临床分期T3或N2以上者,SLN检出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乳腺癌NAC后,SLN的病理学状态能够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病理学状态,SLNB的检出率与早期乳腺癌相似,NAC前的TN分期是SLNB检出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研究术前核素淋巴结显像联合术中亚甲蓝染色定位活检老年女性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82例T1和T2N0M0期女性患者术前12~16 h在瘤周或残腔周围注射99MTc-SC3 ml,术前10 min在患侧乳晕外上注射亚甲蓝注射液2 ml,术中联合γ探测仪定位活检SLN,送病理检查,阳性者加做腋窝清扫术。结果 8例患者直接行改良根治术,其余74例共检出SLN240枚,平均每例3.24枚;SLN检出率100%(74/74)、准确率94.6%(70/74)、假阴性率5.4%(4/74)、假阳性率0。结论核素淋巴结显像联合亚甲蓝应用于SLN活检能准确显示SLN的部位、数目,准确率更高,假阴性率更低;此外,也可显示内乳区淋巴结,可指导腋窝外淋巴结的放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SLN)能否反映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及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乳腺癌患者150例,在肿瘤周围表面皮肤上均匀地选取4点,每点皮内注射99m锝标记的右旋糖酐(99mTc-DX)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术中用γ探测仪进行定位,SLNB后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对SLN单独送检并进行详细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成功进行SLNB 144例,成功率为96.0%,每例检出SLN 1~4个,所有SLN均位于腋窝第一水平,SLNB的灵敏度为93.4%,特异度为100.0%,假阴性率为6.6%,假阳性率为0,准确性为97.2%,阳性结果预测值为100%,阴性结果预测值为95.4%,尤登指数为0.934.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的59例SLN中,共发现14例微小转移,但14例中非SLN未见微小转移.结论 SLN可以反映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可以指导临床决定是否需行腋窝清扫,同位素示踪法进行SLNB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前哨淋巴结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前哨淋巴结检测(SLNB)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亚甲蓝对40例胃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活检。随后行D2或D2以上手术。结果本组病例SLN预测胃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91.67%(22/24),假阴性率为8.83%(2/24),准确率为94.87%(37/39)。SLN在第1站占87.18%(34/39);检出率依次:No3、No4、No5、No6等。SLN在第2站占12.82%(5/39);检出率依次:No7、No8等。同时,SLN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准确率随胃癌浸润深度的增加而降低,T1期敏感性和准确率为100%,T3期的敏感性为84.62%(11/13),准确率88.23%(15/17)。22例转移的SLN中,3例SLN为唯一转移部位,且均为T1、T2期。结论SLNB符合胃癌的一般淋巴结转移规律和“跳跃性转移”特点,能准确反映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况,更适于早期胃癌的检测;可能提高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和胃癌分期的准确性及有望指导胃癌淋巴结清扫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何早期发现处于亚临床阶段的乳腺癌隐匿转移灶。方法取手术切除乳腺癌原发灶标本51例,采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方法,HE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法。结果HE法检测前哨淋巴结(SEN)的结果同IHC法结果比较,fHC法检出率明显高于HE法,(P〈0.05)。结论以CK-19为探针的IHC法检测能提高乳腺癌SLN微转移的检出率,降低其假阴性率,nm23-H1在乳腺癌中呈高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纳米炭混悬液(卡纳琳)示踪法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术(SLNB)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23例老年乳腺癌患者资料,均采用纳米炭示踪法行SLNB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分析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敏感度及假阴性率。结果 SLN检出率91.3%(21/23),准确率95.7%(22/23),敏感度83.3%(5/6),假阴性率16.7%(1/6),1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皮肤形成小结节并坏死,其余患者无药物不良反应及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方法具有易操作、准确、安全等优点,适于在各医院推广,但仍需改进和完善相关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裴素霞  齐贵胜 《山东医药》2010,50(15):58-59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Cyclin)D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 Plus法检测57份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乳腺癌组)及20份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对照组)标本中Cyclin D1和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Cyclin D1阳性率(54.38%)明显高于对照组(20%),P〈0.01;Cyclin D1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无关。乳腺癌组VEGF阳性率(61.40%)明显高于对照组(35%),P〈0.05;VEGF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无关。乳腺癌组织中Cyclin D1与VEGF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87,P〈0.05)。结论Cyclin D1和VEGF高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对后续治疗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在我科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2年6月~2005年6月125例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其中53人(42.4%)年龄大于60(60~86)岁.总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为96.8%,其中年龄大于60岁的检出率为96.2%,小于60岁为95.8%.取出的SLN经HE染色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如下:HE染色:年龄大于60岁和小于60岁的SLN证实为转移的分别为22.6%和26.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年龄大于60岁和小于60岁的SLN证实为转移的分别为13.2%和12.5%.HE染色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阴性的患者均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在证实SLN转移的60岁以上患者中,HE染色中有75%而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有71.4%行ALND.在HE染色阳性患者中,有75%行系统治疗(化疗+内分泌),而HE染色阴性中只有16.7%行系统治疗.在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患者中,有71.4%行系统治疗(化疗+内分泌),而免疫组织化学阴性中有只有18.8%行系统治疗.随访时间为1~48个月,没有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有2例在SLN阳性患者中,而SLN阴性患者未见远处转移.结论 SLNB在决定老年患者中是否进一步系统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推荐对老年乳腺癌患者行SLNB.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放射性核素联合染料与超声造影两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方法。方法随机选取符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标准的乳腺癌患者共121例,随机分组为放射性核素联合染料组及超声造影组,术中进行SLNB术,两组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B),常规病理检查,对比两组方法的检出率、准确性等指标。结果放射性核素法联合染料组及超声造影组检出率(95.0%vs 85.2%)、准确性(98.2%vs 92.3%)、特异性(97.8%vs 86.2%)、假阴性率(8.3%vs 14.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法联合染料法及超声造影法均可用于临床乳腺癌SLNB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核素法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对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盆腔部位的放射性。方法40例乳腺癌患者均采用核素法行SLNB,采用热释光剂量计检测其盆腔部位(脐周)的核素吸收剂量。结果患者盆腔部位核素吸收剂量为(0.219±0.143)mSv,远低于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规定公众的单个器官或组织〈50mSv的要求,以及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1990年建议书推荐的妊娠期妇女和胎儿放射线接受阈值2mSv。结论核素法SLNB对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盆腔部位的放射性较小,对患者的生殖器官及胎儿可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检测技术(sLNB)在早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38例早期胃癌术中亚甲蓝定位活检SLN,术后行常规苏木精一伊红染色病理和AE1/AE3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结果]38例中35例检出SLN,检出率为92.1%。由SLN状态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率为91.4%(32/35),敏感性为85.7%(18/21),特异性为100.%(18/18),假阴性率为14.3%(3/21)。AE1/AE3免疫组化法与常规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法检测SLN转移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1SLN能较准确反映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况,AE1/AE3免疫组化法较常规苏木精一伊红染色病理检查更为敏感,能提高SLN微转移的检出率,对确定临床分期、诊疗及判断预后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乳腺未触及肿块而以腋窝淋巴结或其他部位转移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癌称为隐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是一种较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国外文献报道其构成比占同期乳腺癌的0.46%-1.0%,国内报道为0.31%-0.83%。我院乳腺科自1996-2004年共收治乳腺癌1932例,其中隐性乳腺癌12例。  相似文献   

18.
PLK1和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LK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2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16例乳腺良性增生患者乳腺增生组织中PLK1、PCNA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PLK1、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3%(18/32)、71.9%(23/32),PLK1表达与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肿瘤分期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等因素无关(P均〉0.05),与肿瘤分化程度、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有关(P均〈0.05)。PCNA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ER表达有关(P均〈0.05);与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PR及HER-2表达等因素无关(P均〉0.05)。乳腺良性增生组织中PLK1、PCNA表达均为阴性或弱表达。结论 PLK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具有一定肿瘤特异性,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复发和生存情况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11例三阴性乳腺癌占同期确诊乳腺癌患者人数的9.6%。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轻,中位年龄为46.9岁;瘤体较大,肿瘤直径〉5cm的占21.6%(24/111);临床分期以Ⅱ、Ⅲ期为主,其中Ⅱ期59.5%(66/111),Ⅲ期29.7%(33/111)。67例(60.4%)患者伴腋窝淋巴结转移,40例(36.0%)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状态对患者的总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腋窝淋巴结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为一种独特的乳腺癌亚型,发病年龄轻,临床分期较晚,复发转移率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的nm23蛋白、PS2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乳腺癌组织与56例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的nm23蛋白、PS2蛋白,分析nm23蛋白与PS2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ER表达及预后的关系。结果nm2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6.19%(48/63),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P〉0.05),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ER相关(P均〈0.05)。PS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6.67%(42/63),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与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ER表达相关。nm23蛋白和PS2蛋白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表达均高于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nm23蛋白与PS2蛋白均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均阴性的乳腺癌患者(P〈0.05)。结论nm23蛋白、PS2蛋白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