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HPV16感染的中晚期宫颈癌HLA-DRB1和HLA-DQB1的等位基因分布及其与IFN-γ、IL-2、IL-6、IL-10的关联性。方法采集经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明确诊断为宫颈癌Ⅱb~Ⅳb期39例患者治疗前的血标本(宫颈癌组),同时采集居住在新疆地区健康女性50例血标本(健康对照组)。测定HLA-DRB1和HLA-DQB1基因亚组分型,并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2、IL-6、IL-10的水平。对比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细胞因子的差异;根据患者HLA-DRB1和HLA-DQB1基因亚组分组,比较不同基因亚组间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检出HLA-DRB1等位基因8个,检出HLA-DQB1等位基因4个,其中HLA-DRB1*07、HLA-DQB1*02、HLA-DQB1*03在新疆维吾尔族HPV16感染的中晚期宫颈癌组的构成比分别为44.74%、56.41%、35.90%;健康对照组与维吾尔族HPV16感染Ⅱb和Ⅲb期宫颈癌组IFN-γ、IL-2、IL-6、IL-10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HLA-DRB1、HLA-DQB1等位基因之间IFN-γ、IL-2、IL-6、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LA-DRB1*07、HLA-DQB1*02、HLA-DQB1*03为新疆维吾尔族HPV16感染的中晚期宫颈癌优势表达基因;IFN-γ、IL-2、IL-6、IL-10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Graves病(GD)病人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TD)引起白细胞减少与HLA-DRB1*08032、-DRB1*1501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30例GD并白细胞减少病人(GDL组),其中应用ATD引起白细胞减少65例(ATDL组),未应用ATD并发白细胞减少65例(NATDL组);非GD病人白细胞减少65例(NGDL组);正常对照65例(CON组).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方法检测各组HLA-DRB1*08032和-DRB1*1501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GDL组HLA-DRB1*08032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CON组和NGDL组(χ2=12.169,P<0.01),ATDL组明显高于NATDL组(χ2=4.032,P<0.05);GDL组HLA-DRB1*1501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CON组和NGDL组(χ2=12.342,P<0.01),ATDL组明显高于NATDL组(χ2=4.432,P<0.05).结论 GD病人白细胞减少与HLA-DRB1*08032和HLA-DRB1*1501的等位基因表达存在相关性,ATD导致白细胞减少与HLA-DRB1*08032和HLA-DRB1*1501的等位基因频率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赵英仁  郑婕  张树林 《医学争鸣》2004,25(5):468-47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过程中Th1/Th2细胞平衡失调的原因. 方法:用CD3和CD28 mAb, LPS分别体外刺激慢性HBV感染者和健康对照者的PBMC,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0, IL-12及IFN-γ的水平. 结果:用mAb诱导刺激PBMC后,慢性HBV感染组IFN-γ和IL-10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LPS诱导刺激后,慢性HBV感染组IL-12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34±8 vs 77±9, P<0.05),且HBV阳性者IL-10分泌水平显著高于阴性者(975±101 vs 895±97, P<0.05). 结论:慢性HBV感染时Th1/Th2失衡并非T细胞本身缺陷所致,APC功能缺陷可能为Th1/Th2失衡的原因. APC功能缺陷可能与HBV侵犯APC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遗传易感性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eR-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河南汉族66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验组)及42例健康人(对照组)的HLA-DRB1*1201/1202、*1301/1302、*1501/1502等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HLA-DRB1*1201/1202、HLA-DRB1*1301/1302、HLA-DRB1*1501/150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6.67%、0.76%、12.88%,对照组分别为7.26%、4.03%、16.13%.实验组HLA-DRB1*1201/1202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HLA-DRBl*1501/1502、HLA-DRBl*1301/1302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DRB1*1201/1202等位基因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形成有关;HLA-DRB1*1301/1302、*1501/1502等位基因与其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联合白消安诱导小鼠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模型中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与人类再障是否相同。方法采用腹腔注射IFN-γ联合胃饲白消安的方法制作小鼠重型再障模型(n=10),选取正常小鼠为对照(n=10),比较两组小鼠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的不同,比较两组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TNF-α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1)IFN-γ与白消安的联合方案诱发小鼠再障模型,至给药结束后第10天,成功率高达100%,均为典型的重型再障模型。(2)模型组外周血中CD4+细胞比例(16.09±3.66)%、CD4+CD25+Foxp3+/CD4+细胞比例(3.36±0.9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模型组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低(0.66±0.03 vs 0.82±0.04,P<0.05),TNF-α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高(0.57±0.04 vs 0.38±0.03,P<0.05)。结论 IFN-γ联合白消安诱导的小鼠重型再障动物模型中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与人类再障相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咪喹莫特对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观察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前后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中IL-2、IFN-γ、IL-4的表达水平及比值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尖锐湿疣患者组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前后和2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 4T细胞IL-2、IFN-γ、IL-4的含量. 结果 尖锐湿疣患者组治疗前IL-2、IFN-γ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4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尖锐湿疣患者组治疗后IL-2、IFN-γ表达高于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尖锐湿疣患者组治疗后IL-4表达低于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5%咪喹莫特通过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应答而上调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比值,发挥对尖锐湿疣患者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FN-γ、IL-4和T细胞亚群的表达.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和单克隆抗体对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A组)血清IFN-γ、IL-4和T细胞亚群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期选择4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B组).观察各组血清IFN-γ、IL-4和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结果 A组血清IFN-γ、IL-4表达水平及Th1/Th2明显高于B组(P<0.05);A组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B组(P<0.05),而CD3和CD8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Th1偏移和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在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再生障碍性贫血实验分组与环孢素A疗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AA)实验分组与环孢素A(CSA)疗效的关系,探讨指导临床合理选用CSA的实验依据.方法CFU-GM培养采用微量甲基纤维素法.HLA-DRB1*1501表达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引物法(PCR-SSP).结果CSA治疗组6个月内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按发病机理分组,各组间CSA疗效无差异(P>0.05).体外CSA敏感组CSA疗效高于不敏感组(P<0.05).HLA-DRB1*1501阳性表达且对CSA治疗有效者多对CSA依赖(P<0.01).CSA体外敏感性和/或HLA-DRB1*1501表达阳性者CSA疗效明显高于这两项结果阴性者(P<0.05).结论①CSA是治疗各种类型AA的有效药物,较常规治疗疗效提高、疗程缩短.②CSA体外干预实验能较好地预测部分AA CSA的疗效,其特异性强,但敏感性较低.③HLA-DRB1*1501阳性表达且CSA治疗有效者则强烈提示CSA依赖,为CSA治疗AA在疗程设定上有指导意义.④CSA体外干预实验结合HLA-DRB1*1501表达可进一步提高对CSA疗效预测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以树突状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治疗前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以树突状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治疗慢性再障的作用机制.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14例正常对照组和14例慢性再障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个月后外周血CD3+细胞、CD8+细胞内IFN-γ,TNF-α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中IFN-γ,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 慢性再障患者血浆中及CD3+细胞内、CD8+细胞内IFN-γ,TNF-α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以树突状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治疗10个月后,IFN-γ,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以树突状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能下调慢性再障患者CD3+,CD8+细胞内IFN-γ,TNF-α的表达,降低血浆IFN-γ,TNF-α的水平,对慢性再障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患者血清中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检测胎膜早破组和对照组孕妇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及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水平,同时胎膜行病理检查.结果 胎膜早破组患者血清中IFN-γ、IL-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随时间延长而含量增高(P<0.05);有绒毛膜羊膜炎者血清IFN-γ、IL-2高于无绒毛膜羊膜炎者及对照组(P<0.01);无绒毛膜羊膜炎者及对照组IL-4、IL-10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有绒毛膜羊膜炎者组(P<0.05).结论 胎膜早破患者血清中Th1/Th2 细胞平衡向Th1 细胞为主的模式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