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眼底血管造影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造影(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诊断为脉络膜黑色素瘤的32例32眼患者进行了FFA与ICGA检查,并对他们的图像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FFA图像中32例瘤体处均出现了小点状及斑驳状高荧光;发现瘤体内血管14例,占43.75%;FFA与ICGA同时发现瘤体内血管11例,占34.37%;FFA发现瘤体表面及周围视网膜脱离共20例,包括黄斑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8例;视盘荧光染色21例.ICGA图像中发现瘤体内血管15例,占46.87%;瘤体内始终不显荧光者14例,早中期瘤体内不显荧光晚期仅见斑点状弱荧光者3例共17例,占53.12%;视盘荧光染色2例;视网膜脱离无FFA清晰.结论ICGA图像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特异性不是很大,对伴发于脉络膜黑色素瘤表面的视网膜病变不如FFA清晰.如能两者结合则更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白建伟  蔡用舒 《眼科研究》1993,11(2):137-139,T008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简称FFA)诊断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6例,其中3例摘除眼球做了病理组织学检查。由于瘤细胞内外有不等量的色素呈团块状或索条状者,FFA动脉早期呈边界清楚之无荧光区。如果瘤组织穿过脉胳膜之玻璃膜发生绞窄,其远端血管发生扩张。FFA图像为肿瘤表面之视网膜出现荧光亮点。肿瘤自身的血管渗漏及色素团块、出血斑之存在使FFA图像呈斑驳状等。讨论了病理改变与FFA图像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对于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方法与技术已有很大改进,如双眼间接眼底镜的应用、超声波检查、~(32)磷试验等等,对于早期作出诊断有很大帮助。但对于小的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处理近10多年来争论很大。部分学者认为所有诊断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者均应摘除眼球。但另外一些学者认为要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决定进行观察、采用其它治疗方法还是眼球摘除。一、早期诊断 (一)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率: 在普通居民中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陈伟  魏文斌  杨文利  史雪辉 《眼科》2010,19(5):349-353
目的通过对比超声、磁共振成像及眼底血管造影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探讨脉络膜黑色素瘤影像学检查的合理应用方法,提高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确诊率。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疑诊为脉络膜黑色素瘤的26例(28眼)患者。方法对26例(28眼)疑诊为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术前进行眼B超和(或)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磁共振成像(MRI)、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或)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结合病理诊断,应用SPSS12.0软件对影像学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指标眼部超声、MRI、眼底血管造影的表现及肿瘤病理诊断。结果三种影像学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由好到差依次为:MRI(r=0.494,P=0.010)、超声检查(k=0.348,P=0.050)、眼底血管造影(k=0.140,P=0.463);超声检查对脉络膜黑色素瘤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2%和33.3%,MR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和66.7%,眼底血管造影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2%和40.0%。联合MRI和眼底血管造影或三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最好(k=0.886,P=0.000),其对脉络膜黑色素瘤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3.3%。结论三种影像学检查联合是目前除病理外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佳的诊断方法,优于单独应用以及其他两两组合。  相似文献   

5.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吲哚青绿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CA)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特征. 方法 16例病人采用ICGA和FFA检查,对两种造影图像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ICGA检查81.2%的肿物不显荧光或晚期呈弱荧光,62.54%肿物可见有诊断特征的瘤体血管,FFA检查仅12.5%肿物可见瘤体血管,肿物在FFA晚期呈强荧光不能确诊时,ICGA可见瘤体血管以助诊断。 结论 脉络膜黑色素瘤ICGA图像特征有助于诊断.(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3-5)  相似文献   

6.
超声扫描对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及预后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扫描对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及预后的评价李舒茵,任力 ,李建新(河南省眼科研究所郑州450003)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常因肿瘤迅速增大,血供不足,组织坏死导致葡萄膜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白内障等,给临床诊断带来极大困难。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 ̄(32)...  相似文献   

7.
脉络膜肿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脉络膜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温习我院近2年确诊的脉络膜肿瘤典型病例的临床特征,对出现视功能障碍眼底改变的脉络膜肿瘤患者进行视力、眼底、B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检查回顾。结果 脉络膜肿瘤中常见的血管瘤、转移癌、黑色素瘤各有特殊的临床表现;FFA、B超有一定特点;OCT检查无特殊性,大致表现为视网膜隆起,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脱离,伴水肿增厚,层间可有劈裂。结论 熟悉各种脉络膜肿瘤的特点并结合特殊检查,有利于脉络膜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脉络膜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我院1985年至1991年经病理证实的40例脉络膜黑色素瘤。分析其临床、超声波、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特点及病理改变。并对荧光血管造影的病理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于肿瘤内的低荧由肿瘤细胞及其内色素、坏死、血窦等所致。而高荧主要由肿瘤内血管和其上脱落的变性的色素上皮细胞所致。  相似文献   

9.
李婷  加米拉 《国际眼科杂志》2008,8(12):2553-2554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眼科B超的影像学特征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帮助。方法:2005/2008年取FFA、眼B超诊断为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患者11例,并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疾病的不同检查影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FFA肿瘤早期无荧光显影,晚期荧光增多,呈现斑驳样高低荧光混杂的斑驳形态;B超:多自球壁凸向玻璃体腔的实性肿物,多呈蘑菇形、圆顶形的均质结构,肿瘤内可见挖空现象及脉络膜凹陷。结论:在临床中,FFA和眼科B超检查应相互结合,相互补充,FFA和B超检查可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及发展过程,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眼底镜下的表现。尽管近来在荧光素血管造影,放射性磷~(32)试验和超声波等诊断技术上的改进,但误诊率还是很高的。所以,对任何有利于诊断的临床症状应予考虑。近来对恶性黑色素瘤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变化予以更多注意。色素上皮是一种高度反应的组织,在许多脉络膜视网膜疾病中趋向于发生萎缩、增生和迁移。在某些恶性黑色素瘤中,趋于形成成纤维样细胞层或聚积的肥大细胞。电子显微镜下和组织化学方法在该类细胞中可见有黑色素和脂褐质颗粒。临床上,这些细胞表现为肿瘤上的橙色色素团。位于恶性黑色素瘤顶部的视网膜易发生囊样变性和萎缩。此外,视网膜脱离常伴有恶性黑色素瘤,如此则其视网膜  相似文献   

11.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检查脉络膜血管瘤的有效方法。但有时也可出现与恶性黑色素瘤相似的荧光像,给诊断带来困难。作者以球后注射荧光素眼底造影法或称化学性巩膜透照法(chemicaltrans-illumination,CTI)检查一48岁男性患者,并与常用方法作了比较。该患者有原因不明的多发性神经炎,当时曾怀疑眼底有转移性肿瘤。左眼视乳头颞上方有一6×4 PD、隆起7屈光度之白色肿物,卵圆形,表面光滑,下缘达黄斑。其部分下缘有色素沉着。肿物处未见视网膜脱离,下方周边部有轻度脱离。先作一般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随后又作了CTI检查。最终因视力显著障碍,视网膜电图波形消失而摘除眼球,病理证实为孤立的脉络膜血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脉络膜肿瘤的临床特征和核磁共振、超声波、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1CGA)等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经作者诊治住院的22例脉络膜肿瘤患者进行同顾性分析.全部病例行眼部B超和(或)彩色超声波检查,屈光间质透明者行FFA和ICGA检查;部分病例行双眼MRI或CT检查.所有原发性恶性肿瘤病例均行眼球摘除术;眼内转移癌患者治疗原发病,或加作眼局部外放射治疗;脉络膜m管瘤则经临床检查确诊后,行眼内激光或光动力治疗.结果 12例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外观和影像检查多表现为眼内棕黑色磨菇形或球形隆起肿物,MRI检查均特征性地表现为TlWI高信号,T2WI低信号.7例脉络膜海绵状血管瘤多表现为后极部扁平桔红色肿物,ICGA/FFA表现为早期即见强荧光,具有诊断性特征;MRI检查表现为T1WI低或中等信号,T2WI与玻璃体等信号或高信号,可被明显强化.3例脉络膜转移癌表现为后极部灰黄色扁平隆起肿物,均有原发肿瘤病史,其中1例为双眼发病.结论 屈光间质透明者,常规眼底检查即可基本明确脉络膜肿瘤的诊断.FFA/ICGA检查对明确脉络膜血管瘤意义重大.屈光间质混浊时,核磁共振和超声检查在脉络膜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眼科研究》2006,24(5):478-478
中国医师协会和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于2006年12月上旬在北京联合举办“全国眼底病诊断和治疗高级学习班”。内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最新研究进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治疗及进展;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Coat’s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病变;全身性疾病的眼底表现(SLE、Purtscher、POEMS等);眼底血管造影技术和方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眼底病常规激光治疗;经瞳孔温热激光治疗脉络膜肿瘤及CNV;PDT治疗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表现及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1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眼科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病理确诊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B超、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等特征。结果:FA检查显示造影早期左眼后极大片遮蔽荧光和散在点状高荧光,造影晚期可见病灶处呈融合加强的点片状高荧光,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粗大血管和典型的“双循环征”。ICGA 检查显示早期病灶区呈弱荧光和脉络膜毛细血管点状高荧光,晚期病灶区呈点片状强荧光, 没有发现明显的“发夹样”或“鸡冠样”等异常血管荧光征象。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见视网膜全层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向玻璃体腔内隆起,B超检查显示左眼玻璃体后段见起自眼球后极部中强回声光团。结论:脉络膜黑色素瘤FA和ICGA可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对于眼底造影特征不典型的患者,要结合其他检查共同分析,并密切随诊。  相似文献   

15.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是眼内多见肿瘤,它仅次于视网膜母细胞瘤。我院自1979年4月至1988年8月住院患者3239名中,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4名,占住院患者的0.12%。病员术前作荧光眼底造影、B超、巩膜透照检查。术后作光镜检查,其中有2例作电镜检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作者报告用钌~(106)/铑~(106敷贴器治疗3例脉络膜黑色素瘤。肿瘤周围作氩或氪激光。用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定期观察,追踪34~36个月。结果治疗后3~6个月内的放射效果理想;肿瘤处脉络膜和视网膜的血管几乎消失,治疗后12个月肿瘤周围血管闭锁,肿瘤及其表面的视网膜血管继续萎缩。治疗前的血管荧光造影显示:动脉早期相可见肿瘤内的大血管。晚期相瘤组织着染而显示强荧光。肿瘤周围有多数高荧光的小点,相当于色素沉着处显低荧光。肿瘤表面的视网膜血管变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激光扫描血管造影技术在诊断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临床诊断为疑似脉络膜血管瘤35例患者。方法对临床疑似为脉络膜血管瘤患者35例,彩色眼底照相后,行30°及150°视野共聚焦激光扫描血管造影检查。主要指标共聚焦激光扫描血管造影的成像特征。结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为所有35例患者动脉前期或动脉期即显荧光,至动静脉期荧光增强、融合,荧光素渗漏,其间夹杂斑点状弱荧光;静脉早期瘤体呈多湖状,可见血管网形态,晚期荧光素渗漏呈强荧光区。吲哚氰绿血管造影(ICGA)早期可清晰显现瘤体由脉络膜血管团组成,随后染料渗漏,荧光增强,融合呈强荧光灶。150°广角视野共聚焦激光扫描眼底成像提供了瘤体的整体形态。结论激光扫描血管造影技术中FFA和ICGA同步造影及全景造影为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由于缺乏实际可行的活检技术,阻碍了人们对许多类型的脉络膜和视网膜病理的了解。本文介绍应用低血压麻醉、经巩膜进行活检技术,经狗眼试验,很少或无玻璃体丢失,乃应用于5例人眼。例1-3,年龄35~45岁,视网膜局部有高起之色素性实质包块,周围视网膜有浆液性脱离,经荧光素血管造影、~(32)P同位素试验及超声波检查证实为脉络膜黑色素瘤。但肿瘤过大不适宜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复习讨论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新的诊断和处置方法,也将提到将来可能应用的方法。一、诊断问题多数色素膜黑色素瘤容易诊断。位于前色素膜的黑色素瘤较位于后部者发现早些,可用虹膜切除术或虹膜睫状体切除术切除,因此提供组织学肯定诊断。可是后部色素膜的病变不容易取得活体检查,以致临床诊断困难。对这些病例,临床医生必须应用某些除眼底镜外的辅助试验以得出诊断。在屈光质清晰病例,诊断有时困难,因为眼底镜下一些良性病变可拟似脉络膜黑色素瘤。在  相似文献   

20.
刘延东 《眼科新进展》2012,32(12):1165-1167
目的探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眼底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PCV患者32例(32眼)的眼底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结果 32眼中6眼表现为异常分支状脉络膜血管网,异常血管网造影后期荧光逐渐减弱;21眼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息肉状脉络膜血管扩张灶,在造影早期呈囊袋样或结节样强荧光,造影后期表现为渗漏、染色、冲刷现象或者消退;5眼表现为PCV与脉络膜新生血管共同存在。表现为异常分支状脉络膜血管网的6眼OCT检查发现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视网膜色素上皮下的两层强反射,即双层征;而表现为息肉状脉络膜血管扩张灶的26眼OCT检查发现脉络膜内层的突兀状结节样隆起,隆起的下面有中等反射存在。结论 PCV在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和OCT检查中有其特征性眼底影像表现,掌握这些特点有助于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鉴别,对患者预后的判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