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流图可用以记录肢体、脑、肝、肺、肾等部位的搏动性供血情况。我院自1979年应用国产XLJ-71-2型晶体管血流图仪接入国产7121A型心电图机进行描记,对100例高血压病人肾的搏动性血流供应情况作了一些观察,并与100例正常人对照,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肢体血流图又称肢体电阻图、它是通过无损伤的高频电流,测定四肢搏动性血液流动所引起的阻抗变化,反映被测部位血液供应状况。我们自1981年至83年8月应用肢体血流图对周围血管疾病的患者22例进行观察,并与30例正常人作对照,资料整理如下: 我们应用“JX74——A型晶体管血流图仪”,输出讯号接入“XQ——1型心电图机”描记,室温在18℃——28℃之间,检查者取平卧位,安静、呼吸平稳,检查两侧小腿部,对应部位电极为1.5Cm×5Cm大小的黄铜板,无关电极与探查电极分别放置于小腿胫前结节靠内侧及踝关节前外侧上方3Cm左右处。  相似文献   

3.
脑血流图又称脑电阻图(Rheo-en-cephaLography,REG)是描记组织阻抗变化而间接判断血流变化的一种方法。它不是直接记录颅内血管的脉波,而是用一种无害的微弱高频电流测定颅内血液搏动性流动所引起的阻抗变化,间接测定脑血流动力变化,以辅助诊断脑血液循环机能状态。对诊断脑动脉硬化,脉管炎,深部静脉炎等疾患有一定价值。脑血流图由于其设备简单,指标具有一定临床诊断价值,县及公社医院只要备有心电图机即可配合使用,有利于普及,  相似文献   

4.
<正> 肝电阻图(肝血流图)系用电阻图仪,通过高频电流测两个电极问的肝电阻抗变化,并用心电图机描记出来的。当肝脏血管床血流量增多时,肝组织的电阻抗减少,导电率增加;反之,肝脏血流量减少时,电阻抗就增高,导电率便减  相似文献   

5.
<正> 我所外科自1975年以来积极开展了用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研究。我们采用肢体血流图描记法辅助其诊断及疗效观察。现将9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下肢血流图作以分析。 方法 92例患者用药前均进行了下肢血流图描记。采用吉林市广播器材厂产XL~1型血流器仪接入国产XD~4型心电图机。病人取仰卧位1.5×2.3cm以黄铜镀银板作电极,记录双测小腿内侧(膝下5cm及内踝上方)的血流图。标准电阻力0.1欧姆。以肢体血流图波幅(收缩波波幅)流入时间、流入速度和重搏波等四项指标进行分析。并附221例正常人下肢血流图波幅及流入速度正常值(见表1)  相似文献   

6.
肺血流图是一种利用胸部电阻抗变化来反映机体内肺血流容积改变的描记图,从而可以观察各种心、肺疾病时肺循环血液动力学变化。慢性肺心病的发生多由肺循环压力升高和肺血流阻力增加所致,因而利用无创伤性的肺血流图来研究其血液动力学变化有  相似文献   

7.
血管容积的描记是通过光电换能装置,直接描记末稍动脉的容积及脉搏波形,从而可了解心率、脉象与外周微循环概况.一、血管容积描记器工作原理因心脏的收缩射血入动脉血管,使血管容积扩张,致光导率降低;当心脏舒张时,由于通过动脉管内的血流减少,则光导率升高,这时利用光电管将光导率的改变转换为电流的变化,再经放大;然后接入显示装置(示波器)或描记装置(心电图机) (图1).  相似文献   

8.
绪言脑血流图(Rheoencepbalongram.R.E.G)是使受检者头部通过微弱的高频电流后,描记其颅内血流随着脉搏搏动时的电阻抗改变,从客观上反映出脑血流供应情况和血管壁弹性状态的一种生物物理学检查方法. 在临床上R.E.G已被用作脑动脉硬化,血管性头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的辅助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本院开展功物肺阻抗容积图的实验性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主要内容:①介绍在家兔身上复制肺阻抗容积图的方法;②探讨肺阻抗容积图的本质;③心跳引起的压力变化与胸腔容积变化对肺阻抗容积图的影响。实验结果初步证明我们描记得到的肺阻抗容积图73%是反映肺动脉搏动血流的情况,还有27%是由于心脏跳动,皮肤血流等掺杂因素所造成的。故肺阻抗容积图 (即肺血流图) 绝大部分是以反映肺内血流为主。  相似文献   

10.
肺阻抗血流图(Impedance Rheopneumogra-Phy)(简称肺血流图),又称肺阻抗容积描记图,是一种利用电阻抗的变化来反映肺血管容积变化的描记图。早在1961年苏联有人研究肺动脉血流图,1967年已有肺血流图临床应用的报导。1979年美国 Weng 等成功地采用四电极法测定患儿区域性肺血流图,可相对定量测获各肺野区域性肺血流量和肺通气量,并和  相似文献   

11.
肺阻抗血流图,简称肺血流图,是一种利用电阻抗的变化来反映肺血管容积变化的描记图。1980年我们与兄弟单位协作对肺心病肺血图诊断意义进行了探讨。又陆续观察了103例正常人、肺气肿和肺心病患者的肺血流图及其微分图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盆腔阻抗图(Cavum Pelvis Impe-dance)乃根据生物物理学在盆腔体表两极间通以无害的微弱高频电流,描记该部位电阻抗变化大小,间接地了解血流量的供应及血管的弹性;阻抗微分图(Diffe-rential Plethysmography)是将阻抗值(Z)对时间(t)求一阶导数(dz/dt),得出阻抗变化速率,推算血液瞬时流量情况及血管扩张速度,以间接了解盆腔血流动力学改变,来诊断盆腔循环功能、血液供应、病理变化的新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我院对1988年2月~1989年1月住院的中西  相似文献   

13.
应用阻断静脉血清法将16只犬制成急性筋膜间隔综合征模型。测定其胫前筋膜间隔内组织压和肢体阻抗血流图的变化,以判断病情变化和了解肢体搏动性血流量的动态变化,对本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观察病  相似文献   

14.
血流图又称电阻图,用以反映被检部位转动性供血及血管机能状态,1964年以来,国内已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和科研,以做为脑血管病的辅助诊断和观察药物疗效的生物物理检查方法,继后国内有报道肺、心、肢、肝血流图的应用,我院自1979年来应用围产XLJ—74—2型晶体管血流图仪接入国产7121A型心电图机对100例正常人进行肾血流图的测记,其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侯铁胜  桑井贵 《上海医学》1989,12(4):212-214
应用阻断静脉血流法将16只犬制成急性筋膜间隔综合征模型。测定其胫前筋膜间隔内组织压和肢体阻抗血流图的变化,以判断病情变化和了解肢体搏动性血流量的动态变化,对本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观察病理生理变化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家兔为对象,用肝素抗凝后处死,经外接微量泵构成流体力学参量可以人工控制的在体肺循环。在不同流量、压力和阻力的情况下描记血液脉动性流动引起的肺血流图。结果表明,肺血流图波高Hs与肺动脉脉压△p_1、血液脉动流量q有精确的线性关系。波高和脉压间的比例系数则与脉动顺应性,基础阻抗及导体导电容积有关。用并联模型估计波高和脉压间的比例系数,实验值和理论值基本符合。本文还观察了主动脉搏动和血液电阻率对肺血流图信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外屡见有肾阻抗血流图研究的报道,但测定肾阻抗血流图的电极位置安放各有不同。我们通过180例正常人肾阻抗血流图的描记,体会到正确安放肾电极的位置对肾血流图的图形有重要的影响。为此,对肾电极的位置进行了摸索与探讨,并选择了64例健康成人,用日本产(东芝SAL)B-型超声进行肾体表投影定位,与116例肾体表未经B-型超声定位进行对比,测量分析,现将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电阻图又称血流图,是一种无创性电阻抗式容积描记,用来探查心动周期中机体各脏器及组织血管容积变化的生物物理方法。它能反映脏器的体液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循环机能状态、血液供应强度、以及血管机能状态等,因而用于某些疾病的  相似文献   

19.
1 阻抗图1 1 阻抗图概念电阻抗容积图 (ElectricalImpedancePlethysmo gram)简称阻抗图 ,描记的是生物体电阻抗随时间的变化 ,并据此来反映体内容积或截面积的变化。临床上经常用测量心、肝、肺、肾、肢体等部位阻抗的变化来反映相应部位动脉血管容积的变化 ,因此习惯上又把阻抗图称为血流图 (rheogram)。1 2 阻抗图理论及应用1932年Atzler利用高频弱电流成功地描记了循环系统的阻抗图。 1937年Mann利用惠斯登电桥原理测量了生物电阻抗的变化。如果把这两个人的实践作为阻抗图检测技…  相似文献   

20.
本文观察40例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血流图变化,40例均作颈总A造影,其中26例施行颅外—颅内A吻合术。运用国产“J×74—A型晶体管血流图仪”,描记双侧额—乳、枕一乳导联,部分病例采用顶—孔(中乳导)和顶结节—乳导联以及压迫双侧颈A试验,兹将描记结果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