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腺癌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征象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术前经过MSCT增强扫描且经病理切片确诊的原发性胰腺导管细胞癌患者80例。根据CT征象对癌患者进行胰周血管受累分级和周围组织侵犯情况评价,并分析MSCT征象表现的胰周血管受累分级、周围组织侵犯与肿瘤部位、肝脏转移、淋巴结转移、微血管密度、病理分型、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链糖原(CA)19-9、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关系。结果胰腺癌胰周血管受累与微血管密度、AJCC分期、VEGF、CA19-9、MMP-2有关(P<0.05),与肿瘤部位、肝脏转移、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无关;胰腺癌周围组织侵犯与血管密度、肝脏转移、淋巴结转移、AJCC分期、VEGF、CA19-9、MMP-2有关(P<0.05),与肿瘤部位、肝脏和淋巴以外的转移、病理分型无关。结论胰腺癌多层螺旋CT影像学征象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密切关系,有助于胰腺癌的临床诊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DCTA)对胰腺癌胰周血管侵犯的显示价值。方法对20例胰腺癌患者术前行MDCTA,以原始横断面图像为基础,结合CT血管重建技术观察肿瘤对胰周血管侵犯情况,并与术中探查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MDCTA显示的胰腺癌血管侵犯程度与手术所见一致。结论MDCTA能多角度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的细微关系,对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价及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T诊断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患者血糖指标值的关系。方法以2016年5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68例胰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患者CT检查,观察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肿瘤与胰周血管累及范围、累及程度的关系,以及区域淋巴结状况等病理特征;并检测空腹血糖(FBG)指标值。对比观察各病理特征分组下患者的FBG指标值。结果在平均FBG指标值上,肿瘤直径2 cm组与≤2 cm组比较、肿瘤位置在胰头组与在胰体尾比较、有肝脏转移组与无肝脏转移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肿瘤对胰周血管累及范围3~4级组高于0~2级(P0.05),肿瘤对胰周血管累及程度3~4级组高于0~2级(P0.05),区域淋巴结分级3~4级组高于0~2级(P0.05)。结论通过予以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CT检查及FBG指标的检测,了解到患者肿瘤对胰周血管累及范围、累及程度,以及区域淋巴结分级与患者FBG指标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是一种高病死率的侵袭性恶性肿瘤。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作为首选的胰腺成像手段,可评判胰周主要血管是否受侵、受侵范围和程度,为肿瘤分期、手术可切除性评估等提供可靠依据。MRI为CT的一种重要补充检查手段,对疾病诊断、肝转移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胰腺癌血管侵犯情况是术前评估胰腺癌是否可切除的主要指标。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胰腺癌周围神经受侵及肝动脉变异等因素均会影响患者预后。指出胰腺癌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对治疗方案制订、术式选择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腺癌在螺旋CT双期扫描图上的CT特征;术前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方法68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胰腺癌,增强扫描按(1~1.5)mL/kg体重静脉注射总量为75mL~100mL的造影剂,(2.5~3)mL/s,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分别为18s~20s,60s~70s,层厚3mm~5mm,pitch1~1.5;重建间隔2.5mm~4.8mm.结果术前判断为可切除的胰腺癌,手术符合率为75%;术前判断为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手术符合率为95.8%.结论螺旋CT双期扫描在显示胰周血管受累;邻近器官的侵犯;肿瘤的大小、形态和范围;肝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提高了胰腺癌患者肿瘤可切除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内镜超声检查术(EUS)对胰腺癌血管侵犯情况评估的能力。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且CT怀疑胰腺癌血管侵犯的患者,进行EUS,判断血管侵犯情况,然后进行联合血管切除的根治性手术,根据组织病理学结果评估EUS对血管侵犯的诊断能力。 结果 共纳入132例患者,均进行了EUS及手术治疗。其中103例患者为胰头癌,19例为胰颈癌,10例为胰体尾癌。EUS对胰腺癌侵犯静脉系统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7.4%(113/116),81.2%(13/16),95.5%(126/132);对于肠系膜上动脉侵犯判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33.3%(2/6),90.0%(81/90),86.5%(83/96)。 结论 EUS对胰腺癌血管侵犯的诊断能力在临床上可起到重要作用, 能够指导根治性手术的策略制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胰腺癌的64排螺旋CT的不典型表现,以提高对该肿瘤的CT征象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缺乏典型CT征象的12例胰腺导管腺癌的64排螺旋CT资料.结果 12例均为胰腺导管腺癌.其中,中分化导管腺癌7例,中高分化导管腺癌1例;黏液腺癌1例;腺鳞癌3例.8例导管腺癌病灶中位于胰头及(或)钩突部7例,胰颈部1例,表现为等、低密度或囊实性肿块,增强后无明显强化;5例肿瘤呈明显外生性或有外生倾向;5例肿瘤远端胰管无扩张,2例出现胆总管和肝内胆管扩张,仅1例出现肿瘤远端胰腺萎缩.1例黏液腺癌CT平扫示胰头部5 cm囊性病灶,增强后仅囊性病灶下方少许实性部分轻度强化,体尾部胰管中度扩张(7 mmn),胆总管及邻近血管未受侵犯.3例腺鳞癌病灶中位于胰头2例,胰体部1例,肿块最大径3.0~4.5 cm,CT增强扫描胰腺实质期示3例病灶内均见液化坏死区,病灶远端胰管均轻度扩张(4~5 mm),胆总管和肝内胆管均未见扩张.结论 胰腺癌可出现不典型的CT影像表现,要注意与易混淆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共9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CT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在形状、密度、平扫密度以及三期增强扫描密度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此外,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组患者主要以胰腺肿胀为影像学表现,CT结果大多为弥漫性强化减低,胰管改变以不规则狭窄为主,易累及肾脏;胰腺癌组患者主要CT表现为弥漫性密度减低,胰管改变以截断为主;胰腺内分泌肿瘤更易出现胰周包膜样边缘、血管受侵犯以及假囊肿形成。上述特征性表现与其他疾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螺旋CT在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作为相关疾病定位及定性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64-SCTA)以血管受侵程度评价胰头恶性肿瘤可切除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位医生回顾性分析33例胰头恶性肿瘤的术前64-SCTA资料,将胰头恶性肿瘤对邻近血管的侵犯程度分5级,分别对动脉、静脉的受侵程度与病变的可切除性进行评估,并与详细的手术记录进行了对照。结果 3位医生评价胰头恶性肿瘤对各血管受侵程度不完全相同,但依此评价经典切除术肿瘤可切除的总体结果基本一致,P>0.05。高年资医生评价经典切除术肿瘤可切除的敏感性为78.6%,特异性为94.7%,准确性为87.9%,阳性预测值为91.7%,阴性预测值为85.7%。Kappa=0.747(P<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67(P<0.001)。低年资医生评价经典切除术肿瘤可切除的敏感性为50.0%,特异性为89.5%,准确性为72.7%,阳性预测值为77.8%,阴性预测值为70.8%。Kappa=0.414(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697(P>0.05)。结论术前64-SCTA对胰头恶性肿瘤邻近血管是否受侵、受侵程度、病变经典切除术可切除性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重建技术在胰腺癌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的多期增强CT图像及包括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的后处理方法,重点观察胰腺肿瘤与周围结构、邻近血管、胆管的关系,进行肿瘤能否手术切除的评估,并与实际手术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5例患者中9例共27支血管受侵犯;19例总胆管、12例胰管受侵犯;7例十二指肠受侵,2例胃后壁受侵,1例脾肿大伴区域性门脉高压;14例次胰头周围淋巴结肿大,4例次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3例肝转移.CT术前评估手术可切除21例,最终19例行胰腺癌根治术,2例行姑息术;术前评估手术不可切除14例,均行姑息术.根治术、姑息术术前评估与术后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0%、88%.结论 MSCT重建技术能提高对胰腺癌局部侵犯、转移的诊断,可提高对肿瘤可切除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40例中老年结肠癌患者行全腹部CT检查,研究其CT表现,并和病理作对照分析。结果 CT肿瘤分期正确34例(85%);估高4例(10%);估低2例(5%)。结论 CT检查的作用在于明确结肠癌侵犯肠壁的程度,向壁外浸润的范围以及有无淋巴结与肝脏等远处转移。对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很大的参考意义,有助于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前瞻性研究多排螺旋CT(MDCT)定量评价胰腺癌血管侵犯和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胰腺癌42例术前进行MDCT检查,采用表面容积重建法(VR)和多层面容积重建法(MPVR)对下腔静脉、腹腔干、门静脉及其分支进行三维血管重建分析,结合原始图片评价胰腺癌及其胰腺周围血管,并进行量化测量,根据胰腺癌对周围血管的侵犯情况做出能否切除的术前评价,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和分析.结果:探查胰腺癌手术治疗患者42例的252支血管,其中77支血管不同程度受侵犯,其中腹腔干受侵12例,敏感性84.6%,特异性96.6%;肠系膜上动脉受侵13例,敏感性100%,特异性96.7%;肝动脉受侵9例,敏感性81.2%,特异性100%;门静脉主干受侵16例,敏感性93.3%,特异性92.6%;下腔静脉受侵犯6例,敏感性100%,特异性97.3%;肠系膜上静脉受侵21例,敏感性90%,特异性86.7%.MDCT发现在栓子形成与手术结果完全相吻合.在侵犯长度方面,仅肠系膜上动静脉各有1例欠准确.在受侵段与血管分支部位的距离测量方面,仅肠系膜上动脉1例不准确.结论:胰腺癌术前MDCT血管三维重建能准确量化血管侵犯的范围和程度,对可切除性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胰腺体尾部癌占胰腺癌的20%~30%,由于胰体尾部癌早期无任何特异性症状,临床诊断往往比胰头癌更晚,手术切除率更低,特别是侵犯腹腔主要血管的肿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胰腺癌肿CT表现的认识.方法以上腹部疼痛行肝胆胰CT扫描被诊断为胰腺癌11例,其中5例增强.患者男6例,女5例,年龄46岁~75岁.结果癌肿侵袭胰头部10例,侵袭胰颈部1例,同时侵袭头体与体尾部的各4例,全胰腺癌1例,转移性癌3例.结论胰腺癌中以胰头癌最为多见达60%~80%以上,困难在于早期小癌肿的发现及与其他胰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方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因胰腺癌就诊于我院的患者50例,分别进行超声检查及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将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T检查判断肿瘤大小准确率为97.3%,判断淋巴转移准确率为39.2%,判断远处转移准确率为43.6%,明显优于超声检查;CT检查判断肿瘤分期准确率为97.3%,明显优于超声检查;CT检查手术可切除性评价结果各项指标明显好于超声检查(均P<0.05),差异显著。结论 CT检查能较好评价胰腺癌瘤体大小,较准确地判断胰腺周围血管受累情况,对肿瘤分期和手术可切除性的评估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参考价值,是胰腺癌诊断中较理想的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6.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年发病率与年病死率几乎相等,5年生存率低于5%,在诊断为胰腺癌的患者中,仅20%具有治愈性切除的可能,且主要限于Ⅰ~ⅡB期胰腺癌患者。胰腺癌根治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高,因此,晚期肿瘤或胰外有侵犯的胰腺癌患者应避免手术。如何把少数能从手术获益的患者与手术无益的患者区分开来是胰腺癌治疗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这就是胰腺癌术前正确分期的必要性所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及脑侧支循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256层螺旋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的影像学资料,以DSA的诊断结果为标准,比较两者对颈动脉狭窄及脑侧支循环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一致性。结果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180条血管(包括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颈外动脉)狭窄程度评估,256层螺旋CTA与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符合率为82.8%,对不同程度狭窄的诊断均有较高一致性,尤其对重度狭窄的诊断一致性更高(κ=0.75)。256层螺旋CTA检测出侧支循环形成18例,DSA检测出侧支循环形成19例,256层螺旋CTA与DSA诊断脑侧支循环的符合率为90.0%。评估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330条侧支动脉(包括前交通动脉,双侧后交通动脉、眼动脉、软脑膜侧支、颈升动脉、枕动脉),CTA检测显示侧支形成40条,其中一级侧支形成21条,二级侧支形成19条,DSA检测显示侧支形成43条,其中一级侧支形成22条,二级侧支形成21条。256层螺旋CTA与DSA对一级侧支和二级侧支循环的诊断均有较高的一致性(κ=0.925和0.894)。结论 256层螺旋CTA在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及脑侧支循环方面与DSA的诊断结果有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55例肠系膜病变血管患者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方法选取2010—2017年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肠系膜血管病变患者55例,均行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其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结果 (1)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患者30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钙化、狭窄、血栓形成。(2)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综合征患者2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十二指肠第一、二部扩张,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变小;胡桃夹综合征患者6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左肾静脉受压及远端左肾静脉扩张。(3)5例患者CT血管造影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结构异常。(4)肠系膜上静脉栓塞12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门静脉主干及肠系膜上静脉广泛性充盈缺损。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肠系膜血管病变,可作为诊断肠系膜血管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检查在喉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9例经手术切除的喉癌患者,术前行螺旋CT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比较。结果 CT诊断喉癌侵犯周围组织的准确性在90%以上;以临床检查和CT检查结合行T分期的准确性为83%,高于单纯临床分期的52%(P〈0.05)。结论螺旋CT检查能比较准确的显示喉癌的侵犯范围;CT检查失误的主要原因包括不能显示喉软骨或周围软组织的微小浸润,对肿瘤引起的周围组织的炎性水肿易产生假阳性。  相似文献   

20.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年发病率与年病死率几乎相等,5年生存率低于5%,在诊断为胰腺癌的患者中,仅20%具有治愈性切除的可能,且主要限于Ⅰ~ⅡB期胰腺癌患者.胰腺癌根治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高,因此,晚期肿瘤或胰外有侵犯的胰腺癌患者应避免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